-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有个问题想问一下 -- 青色水
但凡说济南战役的书,没有不提到聂凤智把“助攻”改成“主攻”的。大家津津乐道就是黑虎聂凤智这一改,反映了他勃勃的主动进攻精神,因为如此,王耀武也搞不清解放军的主攻方向,顾此失彼,所以济南就很快被拿下了。----------这些评论应该说是没错的,但还不够深入。因为聂凤智的争功只是表面,而实质是许世友和粟裕的暗战。
前面已经说过了,毛泽东的大战略是,攻击济南,一方面是为了攻取该城,另一方面也是钓鱼,打援。因此济南战役的大目标是“攻济打援”,而整个全局是由粟裕指挥的。毛泽东九月十一日电示:“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就明确了这一点。----但是,东哥为什么发这个电报却是有原因的。因为在九月十一日这一天,许世友带伤返回攻城指挥所时,向毛和中央军委发电报,质疑当前的军事部署,认为由孙继先的三纵和宋时轮的十纵主攻,聂凤智的九纵和袁也烈的渤海纵队助攻是“不集中兵力”。这个批评针对谁,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东哥的回电“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是许世友的一个严正警告,----在此可见许司令的桀骜和粟司令在华野指挥的难处了。(许世友在回忆录里就根本没提济南战役的总指挥官应该是粟裕,而粟裕的战争回忆录里关于济南之战,劈头就是一句“毛泽东同志九月十一日电示:“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呵呵,)
被津津乐道的故事中同样也有丰富的矛盾冲突,送花。不过济南之战粟还是吃了暗亏,济南第一团和第二团都是山东兵团的,山东兵团的东集团攻城还动用了坦克。粟派的三纵挂了个师长还是没有抢到头功。
ps:现在这段剧情都八卦到许世友和聂风智之间的对话了,水平和建国大业差不多。许和尚建国后历练多了,能够长期执掌两江兵权而很多资历比他老得多的都没有得到这个位置确实耐人寻味。
他在打济南以后,错过了淮海,在以野战为主的三野整编中没有一把交椅,错过了渡江,也错过了后来的抗美援朝的重头戏(仅仅只赶上了53年的夏季攻势),这都是开国将帅重要的拿分点,对于以打仗为主的战将来说确实是闲置,而且也对他55年的军衔评定有影响,他的南京军区一把手也是到55年陈老总离开以后才升上来的,那时已经无大仗打了,他的升任更多是政治作用。
许上将的前途没有受任何影响
排在他前面的上将只有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
许上将在建国后可算是一帆风顺,是名副其实的华东王。丁盛和他对换地盘之后,根本指挥不动南京军区的部队。
王建安和邓飞在他前面。
我认为那个只是开国上将的姓氏排行榜
王建安是在56年评的,李聚奎是在58年评的。
如果对比许世友王建安李聚奎三人的资历。如果只比较红军时期,我认为三人差不多,李聚奎可能稍强一些。
网上55年将帅排行榜很多,我认为下面这个正确
大将
粟裕 徐海东 黄克诚 陈庚 谭政 肖劲光 张云逸 罗瑞卿 王树声 许光达
上将
萧 克 李 达 张宗逊 李克农 王 震 许世友 邓 华 彭绍辉 张爱萍 杨成武 韩先楚 李 涛 傅 秋涛 王 平 吕正操 傅 钟 萧 华 甘泗淇 宋任穷 赖传珠 洪学智
周士第 郭天民 周纯全 杨 至诚 陈再道 陈奇涵 王宏坤 苏振华 刘亚楼 刘 震
陈锡联 韦国清 陈士□ 陈伯钧 锺期光 宋时轮 朱良才 董其武 唐 亮 叶 飞
杨得志 王新亭 黄永胜 李天佑 陈明仁 贺炳炎 阎红彦 谢富治 陶峙岳 乌兰夫 周 桓 杨 勇 李志民 赵尔陆
中将:
徐立清 肖向荣 张经武 张 震 刘志坚 阎揆要 钟赤兵 唐天际 谭希林 莫文骅 刘道生 陶 勇 吴法宪 成 钧 程世才 李天焕 廖汉生 郭化若 唐延杰 张南生 杜义德 王必成 王近山 万 毅 王 诤 孙 毅 朱 明 王宗槐 蔡顺礼 邱会作 张令彬
饶正锡 倪志亮 梁必业 李作鹏 赵启民 方 强 罗舜初 王秉璋 罗元发 聂风智
曹里怀 周赤萍 邱创成 匡裕民 向仲华 谭家述 李寿 轩 崔田民 欧阳毅 冼恒汉
王恩茂 张国华 肖望东 丁秋生 赖 毅 旷任农 林维先 周贯五 刘 先胜 刘培善
彭嘉庆 黄火星 刘兴元 文年生 詹才芳 梁兴初 吴克华 毕占云 陈正湘 彭明治
姚 哲 杜 平 甘渭汉 曾思玉 郑维山 聂鹤亭 王尚荣 苏 静 刘少文 刘西元 孔
石泉 袁子钦 傅连璋 韩振纪 李 耀 邓逸凡 汤 平 余秋里 陈庆先 刘 忠 孙继
先 张 藩 徐斌洲 韦 杰 滕 海清 庄 田 刘浩天 杨秀山 周希汉 顿星云 周仁杰
康志强 方正平 饶守坤 王辉球 常乾坤 曾国华 朱辉照 余立金 吴富善 黄志
勇 胡奇才 周 彪 彭 林 刘昌毅 韩练成 张贤约 郭 鹏 刘金轩 张达志 赛福鼎
钟汉华 秦基伟 孔从周 范朝利 谭冠叁 李成芳 陈 康 张才千 张翼翔 覃 健
鲍先志 皮定钧 周志坚 张祖谅 廖容标 刘 飞 梁从学 钱 钧 张仁初 饶子健 陈
仁麒 杨国夫 晏福生 吴瑞林 杨梅生 田维扬 欧阳文 张池明 刘转连 孔庆德 谭
甫仁 何德全 徐深 吉 韩 伟 袁升平 王道邦 王紫峰 赵 榕 肖新槐 吴信泉 周
玉成 曾泽生 温玉成 曾绍山 陈先 瑞 旷伏兆 李雪叁 谢有法 张天云 卢 胜 黄
新庭 吴先恩 阿沛*阿旺晋美 朵噶*彭饶错杰
粟大将的回忆,对豫东着墨很多,语气上看也是有些耿耿于怀,原来是许和尚的问题。
是我孤陋了。
这个事情许多老华野都知道。本来济南之战粟是总负责,布局就是粟大将的策划。就是因为许和尚不听话,粟才只管打援。
许和尚的回忆录里,居然就直接无视粟大将了。
毛泽东对许和尚还是宠了些。
平津和淮海两大战基本同时穿插进行,在天津包围之前,傅集团南逃一直是军委担心的重要问题,这期间胶东军区还是有守备任务的。在辽沈期间,胶东也是有守备任务的。
淮海、平津之后抽调许的部队,而不用他这个人,才主要显示出许和尚与华野领导的矛盾。
与他在解放军里的地位完全相符,而且南京军区可以说是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军区了。
曲阜会议10.24结束,淮海战役11.6开始,9纵和鲁中南纵队直扑新安镇,7、13纵包围台儿庄,山东兵团野战部队倾巢而出投入淮海的大决战战场,此时许和尚在干嘛? 养病
叶飞回忆,5月15日晚上,陈毅授权其统一指挥1、4、6、9纵总攻孟良崮,然后粟裕问他何时可组织好;叶飞回答,已经和4、6纵接通电话,但第九纵队(许和尚)还没有联系上,请总部通知 不晓得是真联系不上,还是许和尚不想被叶飞联系,还是叶飞不想联系
九大十大十一大,1969 - 1982,之后任中顾委副主任,粟裕不过是中顾委常委。这要叫闲置,就不晓得啥是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