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编辑】美国经济周报十一月(一) -- 南方有嘉木
一定要亲身经历过,成本就太高了啊。
就像美国议员们讨论女性的堕胎权,那我们总不好说,你先怀了孕再来说这个吧.........
-----上面是玩笑话,希望洗心兄轻松一点。下面是一些辨析:
洗心兄针对我认为美国司法独立之原则和精神可供借鉴这一观点给出此条答复,我想隐含的意思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说得不对呵):
1. 美国的司法体系对个人来说,成本极高,个体在美国打官司,会受程序之累,亦可能难享公平;
2. 美国的司法体系实际并不能真正独立于行政、资本、立法、媒体的影响,所谓“司法独立”是虚伪的。
结论:MM纸上谈兵,不知美国司法体系之弊。
现在针对第一点,
第一,是观察角度的问题。洗心兄强调的是司法运作和个体的关系,我在原帖中其实想强调的是司法和政府或政党的关系,或曰司法可否对行政进行违宪审查,从而更好地保护个体的权利,尤其是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更具体地说,就是法院体系在人权、财权、事权分配上的问题。
第二,是论述对象的问题。洗心兄从打官司角度对美国司法体系的质疑,很难说是对“司法独立”这一原则本身的质疑,而是对其运作模式的质疑。而我强调地也是学习其“独立”之精神,但司法的运作本身,我并没有说过要照搬。朱苏力老师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里头对这个问题有所论述,可以参考。
现在说第二点,这其实是个相对独立和绝对独立的问题。后者自然在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存在,但如果因为绝对独立的不存在,就否定司法独立本身的价值,我想可能是不合适的。
总结:讨论问题,重要的是能够拓宽思考,提高认识。我确实未有机会在美国打官司,因此对美国司法体系运作的认识不深,也许以后我有机会转做诉讼了,观点可能会发生改变,恩,都很难说。
有点打错靶子了
第一,就“制度层面”问题:
我在帖子中思考地是,为什么美国人不认为我们有制度可供其借鉴,而不是我认为我们没有制度可供美国借鉴。
就教育的普及及执行力的问题,我和您并无太大分歧。不展开了。我的问题在于,美国人为什么不将这些成就归结于我们的制度,而归结于这些伦理或价值,可能的答案有以下几种:
(1)作者笨,思考不深刻,仅看现象。
(2)作者出于某种微妙的心理,就是不愿意说中国制度强。
(3)作者确实不认为中国的制度好,作者无法将我们的成就归结于我们的制度。
如果作者是处于第三种心态,那么作者的对照物是什么?作者的比较标准是什么?或者说作者用以比较的时间维度是什么?如果说作者的比较有合理之处,我们作为中国人,能从中反思什么问题,能不能从中看到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是我昨天没有说出来的话。
第二,关于新价值的问题
我觉得是这样的,我赞同您和九霄兄说得,是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唤起、维护、巩固了“勇往直前”等这些价值,或赋予了这些价值新的时代表现----我一点不否认太祖、TG和国家在这方面的意义。但是,就本文作者所举这些价值的内涵来说,我觉得并不新,说到底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那么什么是我以为的新价值呢,共产主义理想相对于“勇往直前”等就是新价值,摸索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路径,这也是新价值,但是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所以在意识形态之战上落于下风了。
第三,我必须澄清一点地是:
当美国呼吁向我们学习,我并不因此感到喜悦,并思考我们该向美国学习什么,并不是因为我崇洋媚外,或认为美国的就好,中国的就不好。不是的,我这个人,忧患意识比较重,看到别人憋着劲要向我们学,我心里忍不住警惕:看人家老美多实用主义,咱们也得戒骄戒躁,多想我们不行的地方,然后也把人家的招式学上点,好迎头赶上,再怎么说,人家是老大,我们要做得事还很多。
不要把文科生作为一个群体来论述,
文科生讲逻辑,重实践的多矣;
理科生死读书,满嘴跑火车的也不少。
----当年粪土万户侯(算是自以为NB了吧?),指点江山的太祖不也是文科出身?而你们俩就这样无论证、无论据地指责文科生,又何曾体现出你们以为骄傲的理科生的作派?
熊熊,作为一个文科生,我真是很郁闷
什么都爱算算成本。所以司法如何,我觉得还得仔细将各种数据拿出来比较,才能下结论。现在数据太少。
光说每个人的权利如何如何,我觉得意义不大。
给个例子:家庭暴力,男方被起诉谋杀。律师费用5000$打下这场官司的。这是最容易的一个官司。基本上律师拿到证据后就可以判断能不能赢了。女方木请律师(是法庭指定的免费律师把)输掉了。整个程序基本上是就发生的事情陈述和辩论,最后由陪审团裁决。不知道女方请了律师结果如何。不过两个人当时都木钱了。真是造孽的一对。
每个人的权利是无价之宝,每个人的生命是无价之宝,这些话都对,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毕竟是需要成本来维持的。如果为了每个人都不受冤枉花天价,那么整体来说,社会是支持不了的。
我看美国的死刑,每个案子旷日持久,好几个律师帮着跑腿,中国肯定承受不了。我看他们干脆取消死刑算了,费这么大劲。
他们该是被国内一帮舞文弄墨的文人给气的把。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历史系的研究生队伍最庞大,是非最多,做的研究也最有趣,出的文章也最滑稽。当时研究生会的领导权争夺的非常热烈,弄潮的都是历史系的娃子门。其实会做事情与否和读文理的联系不大,要是被书上的教条束缚,都是一样的呆子。不过中国的某些文科,特别质量不好的学校的确盛产只知道做官和送礼的官迷们。
这个么,成本太低了大家都不严肃行事。如果打老婆就罚五块钱,那就罚好了,我给十五块。就再打两巴掌,也不用找了。
文科出身的人的议论文,也很有吐血的冲动........
昨天还和阿壳拿着电话把梁文道论民主和张维迎论产权的文章批了一大通.............都什么逻辑啊,完全是屁股决定脑袋,唉。
但因部分而否定整体,这也是没逻辑,所以还是忍不住要抗议一下,
你想说的后半句是"民主能共富贵, 不能共患难"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 挺有道理, 花之
那是基于现实的模型的搏易理论(GAME THEORY)。记得读研是,爱逗一个读中日关系的女孩子,觉得她的脑子的中日关系非常有意思-惊人的教条和缺乏逻辑。也不怪她,她的导师就不懂日文,看翻译材料来研究中日关系。"中日建交是因田中交融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所以他主导了中日建交。我告诉她中日建交是基于两国的利益出发的。友谊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有老毛子这个敌人。有了敌人就好发展友谊么-可以多唱一唱樱花樱花我爱你,开在副食山下,香在中国大地,感情唱多了就来了么。
正面原因是, 正如九霄所归纳的 有规划,集体主义,有凝聚力, 这些特质既体现在上层建筑中, 也体现在许多普通人身上. 政府和人民还是有相当程度的共识, 所以紧要关头也会互相配合.
不那么正面的原因是, 政策本身就兼顾了执行方的利益, 如政府官员, 经办人, 承包商, 惠及的少数百姓等等. 实际上, 凡是能得到很好执行的政策, 都有分权让利的色彩. 否则最好也不过是形式主义, 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