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老爸的工厂】工厂的日常生活 -- 月色溶溶
招工倒是简单,谁来当老板?县委书记还是县长?
行业大规模迁徙(在当地建厂)基本不可能,那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如果浙江企业仅仅担任出资方,参与分红,工厂由当地企业家管理,在当地招工,建当地优势,会容易得多。
至少说明生计没有问题有得挑了.否则,如果还是肚子攸关,哪还顾得上是不是离乡背井啊.
至于升值不升值,其实绝大多数的人、绝大多数的工作,也就是干活而已,能“升值”的只是少数。有时侯,只要是有心,什么工作都能了解行情,学到东西。“升值”是踏实做事的结果,而不会是原因。
工作,其实在我心里真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劳心劳力,都是出自己的力吃自己的饭,都是离了谁地球照样转。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就是有价值的人。做保姆也一样。
其实,民工子弟在我们这儿上学已经不成问题了。来多少收多少的,只是有指定的学校,这些学校一般比较偏一点,可是教学质量也过得去的,费用也跟本地人一样了。
自从来西西后,我变得有点“包打听”了,喜欢跟不同的人聊天,喜欢了解一些东西。
这说明这个社会还没什么大问题。
内地的许多地区根本就无法无天,所谓当地的企业家,根本就不可靠。
不要说江浙企业仅仅担任出资方,就是江浙老板亲自坐镇,许多时候还是血本无归。西方经济学认为,一方出资,两方合作,这种情况在法制健全的地区,也许有可操作性。在中国,尤其是内地根本不可能。在内地,没有权力或暴力做后盾,收益根本没有保障。而权力和暴力是非常昂贵的,一般合法经营的企业家,根本用不起。
浙江的发展模式是否可以应用于内地?如果可以,怎样应用?
浙江市场是否已经饱和?需要拓展内地市场?
浙江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内地应该如何发展?
或者其他问题?
花鲁老:句句如刀,针针见血。
这个因素在法制健全,市场发达的国家不明显,但是在中国非常突出。
不说在本乡本土能得到的好处,说说背井离乡的困难。
一个企业在本乡本招收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工人,和一个企业背井离乡去招收某一个村子或周围几个村子的工人,那个好管理不言自明。去偏僻地方,工资成本也许便宜一些,但是其它方面的消耗往往不是一点工资成本能弥补的。
一个企业在当地遇到纠纷,多少都能和官面搭上关系,彼此沾亲带故,处理纠纷,不会太过。反过来,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旦遇到纠纷,那就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许多地头蛇就是摸准了外来企业的弱点,占他们的便宜。经营得不好,那就继续经营,经营得好,就要想办法弄过来。
除非外来企业特别强大,利润非常丰厚,能维持强有力的权力暴力关系网,否则很容易成为唐僧肉。资本量特别大的一般不来穷乡僻壤,利润特别高的则多数是歪瓜裂枣。这些歪瓜裂枣可以强龙硬压地头蛇,一般的企业根本做不到。
其实,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在外来投资中有反应,人也是一样。过去彻底消灭一个人的势力,往往做两件事,一个是抄家财产充公,一个是流放一流三千里,彻底消灭隐性势力。受到这样惩罚的人,虽然不死,但是也很难东山再起。
如果把政/府也看作一个需要运作的企业的话,那么他的产品主要是安全和法制(治 ?)的保障,而收益主要是税收和土地租金,而这两者由都可以通过经济发展来提高。而黑社会作为暴力的代表,可以作为权力的替代品,尽管他不合法但是管用。可惜本身毒性太大。
那么,在本地G与黑社会就是一个竞争的关系了。厚土君与刘备很像,作为外来的上层建筑,在本地根基不牢,对民没有恩泽,对地头蛇没有没有威信,结果就是谁也不买账,产品滞销。打黑在树立自身品牌同时,也打击了竞争对手,一举两得。
如果今后能维持下去的话,雾都成为内地的NO1是没有悬念的,因为他提供的服务质量远强于其他的地区竞争对手,外来的资金肯定优先选择这里,投资多了经济会繁荣,经济繁荣了税收就多了,收入多了维护服务质量的能力就更强。而这一切都会成为厚土君的功绩,虎大说此君志存高远,真是所言不虚。
如果我分析不算太离谱,那么,我不明白的是厚土君的前任是如何容忍这些地头蛇的呢?竞争关系就像坐跷跷板怎么能看着对手高高在上呢?暴力横行难道不会影响G的收入吗?
"如敖穗海 "
这位兄弟说的没错啊?
屁股决定脑袋,这是常识。 只是词汇不太文雅,估计发明这些词的人,从来不看琼瑶。
这是杜老板说的。
黑社会是反动政府的一个重要支柱。军阀、租界工部局、日本鬼子、周部长、委员长都需要利用黑社会,所以杜老板、黄老板、张老板都飞黄腾达。张老板还因为站错了队,被做了。
后来解放军不吃这套,不需要黑社会,杜老板就去香港了,黄老板就去扫大街了。
2200年前刘邦已经示范了
是新中国没学三哥那样建立起种姓制度,让只问出身不问学识的根正苗红阶层当高种姓来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