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49) -- 江南水

共:💬106 🌺59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难得有江南水兄这样志趣相近,又还愿意认真交流一下。

最近一段时间,兄弟对中国下一步往哪里去很是瞎操心了一下。

未来10年,隐隐约约觉得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体制改革上。

如果前途不是变回太祖时代,又不走三权分立的路子,那么胡总一直说道的民生,民生,会走向哪里。

兄弟隐约感到的,要问这棵大树怎么长,长成什么样,得看看根子上到底有些什么养分。

这个根子兄弟觉得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这个时代出现的思想,不说算无遗策,也是说得差不多了。两希(希腊,希伯来)文明所催生出的西方民主,或共和,与百家争鸣争出的中华帝国,有些什么不同,将决定本朝未来的中国特色。而相同之处,是我们可以放心从西方拿来的。

觉得江南水兄是很认真的人,所以兄弟动了些想法,不如就这个系列展开来好好说说,说不定能碰出什么火花之类的东西。此外,九合诸侯兄也是在下好友,有一组帖子正好写道春秋战国。此外可以参考一下易中天先生的先秦诸子系列。

不敢奢望像太祖的小圈子粪土当年万户侯,但求一二所得足矣。兄台有意乎?!

家园 荆公不仅不善于搞统战,也不善于识人

章惇曾布吕惠卿这种有才无德的被重用,而范纯仁等持重谨慎者却不受欢迎,难怪后来他的变法会被滥用成党争工具,从一开始果子就没有种好。甚或他自己也常用隐退来要挟君主,他的儿子私自上书告发同僚,此绝非人臣所应为。不是戴着变法帽子的就该简单肯定,唐朝王叔文是先例。

家园 作为孔夫子的邻居,我也是常常对国家的未来瞎琢磨

我写这个系列的一个动机就是,从历史中找寻中国未来的答案。

我认为,中国的未来不仅仅取决于今天,还跟历史有割不断的联系。

没法子,谁让我们的文明延绵不绝的持续了两千多年呢,要想跟历史一刀两断,另起炉灶,这个难度说有多大就有多大。

这个根子兄弟觉得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很同意兄台的这个说法,汉唐盛世也罢,近代的衰败也罢,根子都在先秦时期。

中国的历史太长了,人们在反思的时候,往往会从离自己最近的那段开始,近代的衰败让很多人对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向往不已,近来商业的发达,又有人对宋朝的发达商业产生了兴趣。

随着大国崛起,很多人对先秦、秦汉有了兴趣,总算是找到了源头。

个人认为,只有把一棵大树的根部搞清楚了,才能够相对准确的把握他的生长趋势,如果纠缠于细枝末节,极有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先秦时期,中国选择了走帝国道路,是由中国这个农耕国情决定的。

很多人,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一说起这事儿,就痛骂当时的思想家,这一家是皇帝的鹰犬,那一家是皇帝的奴才,仿佛这些思想家不说话,中国就不走帝国道路了。

恰好相反,在没法阻止中国走帝国道路的时候,中国的先哲们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来防止皇帝独断专行,孟夫子的“闻诛一独夫纣,未闻弑君”就迈出了第一步,后来董仲舒系统的整合出了天人合一,算是给皇帝们戴上了紧箍咒,再后来的人们还会用祖宗家法来约束皇帝。

这些手段只有有限的效力,碰上不着调的皇帝,就完全失效了,但是也是所能采取的所有手段了。

毕竟权力制衡需要的是实力,没有一股足够强大的,能够挑战土地控制权的势力出现,就没法从根本上制约皇权。

恰恰在这一点上,欧洲人做的不错,他们发达的商业,制造了不同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相互制衡,制造了共和。

如果我们向西方学习,就不要学习他们的今天,而是学习他们的古代(科学技术例外,越先进越好)。

欧洲的历史告诉我们,要想有一个合理的权力制衡体系,就应该有不同的利益集团。

所以,兄台的这个说法:

未来10年,隐隐约约觉得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体制改革上。

有些过于大胆,从92年中国开始市场经济,到未来十年,还不到三十年,中国的利益集团能够迅速成长为互相制约的中坚力量吗?

我不乐观。

个人认为,未来十年政治体制的修修补补是不可避免的,但要说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怎么可能。

其实,中国的政治体制变革有一个现成的榜样可以学习,就是日本。

日本自民党执政长达半个世纪,党内派系林立,互相制衡,还算不错。

如今,自民党下台了,上台的民主党,大多数也都出身自民党。

如果若干年后,中国的政坛完成这么一个转变,也算是中华民族的福气,那个岛上的人是不能指望的,他们窝里斗还能凑合,带领中华民族走上世界之巅,绝对不靠谱。

家园 确实,美国就是一个共和国

要问美国什么最大?答案是:宪法。

他所有的政治架构,都是为了保证没有谁能超过宪法。不管是一个人,一个机构(一群人),还是全体人民。尽管大家可以通过类似修正案之类来让宪法“与时俱进”。

这个共和的尾巴除了选举人制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国会中的参议院。同中国的国家主席一样,每一个参议员也不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机构。他的产生办法,运作方式,都体现了共和的一个重要概念,即法大于权,即使那是民权。

话说本朝草创时,太祖建议国号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但诸大佬不同意,认为我国为共和国体,而非民主国体,遂成今日之国号。诚哉斯言!(此事见诸于官方档案,但毕竟我非亲历,还有待证实)

ps: 大家可曾记得本朝八十年代曾有“权大还是法大”之争?当时舆论主流颇有可玩味之处,盖所指何权,又所指何法?

家园 即使蛋糕做大了分配照样不见得公平

人是会比较的,绝对量增加,但是相对增长比起其它阶层不高照样会闹。最关键还是改革中必须形成稳定的中间阶层,在农耕社会是自耕农和小地主,在工业社会就是中产阶级。

家园 道歉!

昨天真的烧糊涂了,忘了版规了

春秋史话:古今中外历史文章,古代史为主。近代史在青史微言。与中国相关的以辛亥革命前后为界。本版绝对不谈政-治-是-非

我为自己触犯版规,进行诚挚的道歉!

在写帖子的过程中,说古道今,难免会牵扯政治,但是我主动提到政治就是我的不对了。

家园 给江南水兄提供一点不同的思路。

先秦时期,中国选择了走帝国道路,是由中国这个农耕国情决定的。

兄弟觉得这个值得琢磨。

提几个反论的论据。

周召共和的经济基础也是农耕,与后来的帝制下的农耕有什么不同呢?

雅典共和后来到了亚历山大的帝制,恺撒前的罗马共和到屋大维的帝制经济基础似乎也并没有显著的不同。

有意思的是,雅典共和到帝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祖师三人。

周召共和(似乎这个不能算常态,勉强这样说吧)到帝制,有诸子。而年代也相仿。当然,不是说这些人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中国,情况似乎是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盛世变乱世,国国攻伐的背景下诸子对前途的反思。

欧洲的历史告诉我们,要想有一个合理的权力制衡体系,就应该有不同的利益集团。

。。。

有些过于大胆,从92年中国开始市场经济,到未来十年,还不到三十年,中国的利益集团能够迅速成长为互相制约的中坚力量吗?

老兄的思路跟我不太一样。

可能是最近对时事比较关注的原因,对国内的风吹草动可能太敏感了一点。因此有了下面的观点。

不断被提及的民生表明邓公说的共同富裕现在不可不兑现了。有些人认为这是个忽悠。为政者如果也这么认为就会出大问题了。

中国的雄心应该不是在一地区做个小霸王,明摆着头儿们就是要跟美国较劲的。暂时不理越南是这种雄心的一种表现。

在已经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的财力攻击世界500强的同时,还没有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已经很不满了。近年的新闻杀富,杀官的不少。这部分人的情绪不安抚,利益不照顾,很可能积累的财富被动荡的社会釜底抽薪,最后什么也做不成。

兄弟认为未来十年会有巨变,或许这个词有点过了。修修补补也好。是觉得中国或许在继续往下面走下去的同时,会把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方向应该是小人物复兴(就是公民权的保障),官权锁进笼子(锁进笼子这个词忘了是哪位说的了,个人觉得很到位)。在这个方向上具体怎么改,改成什么样,兄弟很有兴趣。

江南水兄说的那一部分制衡的利益集团,在下认为未来几十年中,其力量应该是继续增长。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会巩固一下执政的基础:民心。

日本自民党执政长达半个世纪,党内派系林立,互相制衡,还算不错。

兄弟身在日本也有好几年了。很诧异自民党一党执政这么多年,居然日本还被称做民主社会。可能是因为其政府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必须对民众交代的,乱来不得的。新闻媒体似乎在这个过程中是力量相当强大的。感觉近年的几届政府差不多是被新闻媒提给说下去的。

中国会不会把向上的负责方向改到向下,可能是相当需要时间和折腾的。也不是我们敢随便深入的话题。

家园 荆公能够在本朝翻身,可能是因为正好与太祖在激进上

产生了共鸣。

虽然过了1000年,被翻了案,个人还是觉得历史会坚持它的判断的。

家园 这个和太祖关系不大

根源于伊里奇大叔的那句“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坚持马列主义的tg当然也接受了这个观点,就像奴隶封建资产三阶段论也是舶来品一样。

家园 苏秦的辉煌与谢幕在下一座

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58)

家园 说一点我的看法

386太强势,隔代指定后,胡总一直小心谨慎度过江core的考验期,顺利上位,但从胡总开始,可能的模式是现任总书记及领导机构(政治局)提出下一、二届培养对象(李、汪?),元老院(随着总书记年轻化及寿命的提高,前总书记及常委级退休人员可能不少)提意见,有同意的,有反制的,如反制的如果得到认可,则可能变化,如习的上位,形成中国特色的领导人选拔体系。

可能的问题是元老院与现任体系发生激烈冲突时的裁判问题。

家园 同意加补充

握手赞同

分配的不公平确实会带来一些列的问题,不过就历史经验来看,只要做到:1、强势群体的“大致公正”;

2、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能够得到保证

那么,社会的稳定就是可以期待的

家园 利益来源再复杂,如果帝国要控制……

又有什么控制不了的呢?参见今天的官办经济。所以我觉得整个论述,基础不够坚实。

家园 还要加一条

要制约财富的不正常流向,贫富分化严重会打破上面的基本平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