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穷人的普世价值 -- 同人于野
鄙人的想法是:
1)对穷人来讲,给予脱离目前困境的方法,给予晋身之路比其他虚无缥缈的东西重要而且实在的多;
2)我们山东很多年轻人就是高中应试教育,高考成绩很好,没有办法给逼得。我所在的那所中学,高中三年下课时间没有一次是大家全部出来,很快乐地休息。总是有部分同学留在教室做题,读书。还有的就是匆忙去趟厕所,赶紧回来读书。
3)只要脱离了这种境况,即使到了大学不如大城市同学全面,可是经过努力还是可以在这个社会立足的。
4)我们可怜的是这样的通道不是取消户口就解决的。现在青岛市内农村和市区统一户口,全部可以迁移,没有差别待遇。穷人少了吗?穷人的境况解决了吗?我的意思仅此而已。
可怜的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好多还是在欧美,每次回眸看祖国,总是觉得直接选举,取消户口就可以解决问题。实际上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否则印度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穷人了。
看来有很多农村或者人口大省出来的河友。那KIPP应该和你们挺有共鸣。
应试教育,已经有定论了。而且是学生家长教师一致的定论。素质教育也不是今天开始的,90年代就开始了。
应试教育的起因就是教育资源的匮乏,因为没有那么多学校可供学子上,所以必须采取选拔性考试的办法。
而因此,学校都以通过考试为目的进行基础教育。而这个结果导致了考题必须提高难度,甚至越出越难,越出越偏。
最后,学校甚至不仅在毕业班进行应试教育,在低年级就开始以应试为目的进行辅导。
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破解应试教育,最主要的办法是扩充教育资源,让人人能上大学。第二则是废除一考定终生制度。现在是某些省份自主招生,以后是各院校自主招生,联合招生。
今年则是复旦交大在上海首次自主招生,一共招收了578人。
我在下面看到了一些有关“基本的平等”的回复,其实在现今的中国,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我想不必再争论。
322朵花证明了虽然西西河友都拥护TG,但是显然不了解TG到底在想什么。一边在反对TG的教育政策,一边自以为自己站在TG一边。我很难理解,也觉得有点滑稽。
很多人年纪不大,思维却已经石化,甚至比TG还守旧顽固。很显然中国教育是有点问题。
至于"穷人",说实话我不认为这里有人会站在穷人立场上考虑问题。穷人只是一杆道德大旗,时不时拿出来挥挥以证明自己的立场纯洁性。
孔子说,有教无类,教育和穷富是无关的。
孔子还提倡因材施教,那段话可以自己去看。
接下来贴一点复旦自主招生的试题,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尝试回答一下。
1,你为什么想当医生?
2,道德和技能之间有何关系,应着重培养哪个?
3,从小到大对你影响最深的事是什么?
4,列举上海或者中国的社会问题。
5,人的吞咽是靠重力吗?用实验证明。
能进入自主招生程序的人,相当高的比例(我不知道具体数字,不过从北大接受校长推荐录取的那些学生看来,比例相当高)就是那些应试教育中出类拔萃者。
而且我敢保证,能进入自主招生程序的人,考试成绩好的人的比例,要比参加高考的要更高——所以从统计意义上说,自主招生要比高考更看重考试成绩——成绩差的,连走过场的机会基本都没有。
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多数学生,或者说90%以上的学生,应试教育就是对他们最公平最合理的制度。至于素质教育,很好的奢侈品。
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把人分出层次来——这么说很不政治正确,但是事实。
户口曾经和上升通道联系在一起,但上升通道的宽窄不是由户口决定的。
是统治阶层和富人非常喜欢并希望大力在穷人中普及的价值,对于统治的稳定和保持阶层的活力很有好处。
改变的是某个穷人个体的命运,对于穷人阶层来说,只是个海市蜃楼。中国近千年的科举制度,可曾改变过穷人阶层的命运和地位。媒体的一片欢呼,正是为了被价值者的高呼万岁吧。
这个KIPP中学和中国前几十年的应试教育也是不同的。就像富人家里的窝窝头和穷人家里窝窝头的区别一样。富人家里的窝窝头,自己是不吃的。
穷人吃了几十年窝窝头,攒下不少钱,也该改善一下伙食了。
“形式虽然应试,但手段确实可以把人选拔出来。”
当时充满了对高考制度的厌恶,但突然间发现这样最公平合理。
于是从此把精力花在习题集上了。
当社会资源有限,且不实行绝对的平均分配,当然总会有相对的穷人与富人阶层。只要穷人仍想成为富人,而富人不想成为穷人,穷人和富人的相对地位也不会改变。中国曾有过视财富为罪恶的年代,他们的相对地位确实与其他时代不同,不过这是你想要的吗?
不管什么主义,我只是看不惯西方这个一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嘴脸。也就忽悠一下黑人,我看华人都不大会把孩子送这种学校。
穷人阶层生活状况的改善,归根结底要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那些繁文缛节能改善生产力吗,我看恰恰是要起到相反的作用吧。
福利彩票也能改变某些穷人的命运,难道说福利彩票也是为了改善穷人阶层的生活状况和地位。不带这么忽悠的。
美国的统治阶级和富人在穷人学校中普及的是反智的价值观,鼓励穷人小孩不好好读书,谁好好读书就会被同龄人认为是呆子。
富人的小孩虽然不搞应试教育,但学习还是刻苦的,周末大多泡在图书馆、实验室或者搞社区活动。
KIPP能摆脱反智的价值观,是一种进步。
是不是可以认为一个群体最缺少/需要什么,追求什么就是他们能公认的普世价值。
多年前的读者就写过,某年某月某日的美国某个科技大奖颁给了这个题目,得奖者找人倒立吃面包,结果吃下去了。证明吞咽和重力无关
这种题目也太没水准了
支持您,我还没有小孩,但这正是和我想的一样.正路一定要走好,其它小路,小孩有兴趣时,一定要尽量引导,没兴趣的东西,有时间让他尽量多了解就行了,不可强求,不可强求.
“孔子说,有教无类,教育和穷富是无关的。”——没错。
“孔子还提倡因材施教,那段话可以自己去看。”——没错。
但是孔门三千弟子,达者也不过七十人,大约3%不到——到今天,也就是一个班级第一二名的尖子比例。
以孔子这样的大教育家和智者,也无法改变教育就是给人分层次的结果——我说的是结果,不是意图——我们又怎么指望普遍意义上的教育者能做到这点。
我想,孔子不是看人下菜碟,只努力培养那七十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