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杨元元算不算“被迫害自杀”? -- 达雅
跟你这个所谓的讨论,无非是起源于你的因为没有赶走她老妈所以她没有努力之类的论断。
其实到最后你自己也知道这个论断实在没有任何道理。大概是为了挣回面子才抛出什么该怎么解决的问题。
其实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说明你这样指责死者没有任何依据。
至于你把直接因素理解成触发因素后去发表一通推论,我就懒得陪你玩文字游戏了。
据澄清,武大也没允许杨母入住,而是杨母在武大租借个小房子。
其实研究生楼让家属暂时住住还是很有可能的。本科生的宿舍一向比较紧张,02年元元的家境来说,应该宿舍住6~8人,母亲也跟进去住可能性太小了。
海大的研究生楼应该是住2~3人一套。
呵呵,实惠最重要
我觉得笨笨同学一直纠结于少数讥讽杨同学的人了。
世界这么大,什么人都有,你得看下比例。
天涯发帖到现在,网民从挺杨家到倒杨,但是一直都对杨元元抱有同情。讥讽杨同学的真正是少数中的少数。
至于杨同学为啥自杀?那么只能说,各有各的看法。
论坛不就是讨论么。
另外,我也表达下我的看法,yhz说的杨元元没有努力摆脱她的母亲,我想她确实摆脱不了。孝道这个沉甸甸的东西,随便换那个有良知的人都不敢轻易接招。单亲母亲把孩子拉扯大确实是很不容易的,这样造成杨元元没办法独立。而且孝也确实不是说用金钱可以弥补,杨元元母亲的精神空虚需要缠住子女,子女拒绝,那就是不孝——可能从愤青的角度看这种封建道德很可笑,但是从另外个角度看,却也情有可原。外人最多只能劝杨母给孩子些空间,而不能劝孩子把老母扔在一边。
关于这个,我已经解释过了:链接出处
再说多两句吧:
人活在这个世上,要想所谓的改变命运,首先要自立,然后要自强,这两点是大前提。如果做不到,总是指望他人帮助,那么永远不可能改变命运--哪怕她/他学富五车汗牛充栋。说得更严重一些,如果她/他的命运真的因此而有所改变的话,恐怕是要往更糟糕的方向改,而不是原本所期望的。
如果一个人真的要改变命运,那么自身的努力是关键。而在这个事件中,从客观效果上,我没有看到她有过什么实质有效的努力及其成果--南辕北辙的努力也许有。我之所以说她不努力,是说她没有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要么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要么是不敢面对问题,而希望在其它方面来逃避解决问题--个人认为这个因素可能性更大些。很不幸的是,正如我以前多次看到的类似案例一样,面对这类问题,是没有任何逃避和回旋的空间的--要么勇敢的面对,要么最终被压迫得走投无路。
那我的目的恰恰和你相反,你在这件事上指责学校和社会,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在这件事上,如果真的要找到指责的对象,第一个是她妈妈,第二个是她自己。对于前者,我懒得说她。对于后者,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果这些指责能让其它有类似情况的人反省并且做出努力改变,那就是最大的好处。
至于归罪到学校社会之类的,除了发泄一下对社会的不满之外,剩下仅有的效果就是找个足够大的替罪羊,把所有黑锅都背上,然后心安理得的等待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然后重复上述过程而已。所谓职业批评家们,大抵都有个类似的循环。
至于其它的:
您自个留着。
反正每读者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让大家自己得出结论吧。
我就不废话了。
个人经历的关系把,看不得有人对于他们眼中的卢瑟指手画脚。所以对这种言论就更敏感些了。
我是完全赞同你说的这段的。
所以我为什么会集中的说杨元元没有努力呢?就是因为,如果她真的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起码能做出努力,减轻这些压力。
例如说,为她妈妈找个伴,或者鼓励她妈妈多参加些社会活动,什么运动啊,打牌打麻将啊,串门聊天啊等等等等。总之,结果就是让她本人能够自立,能够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和思考空间。能做到这点,以她们家的经济实力,她妈妈也不至于到忍受白眼和冷言冷语还赖在宿舍里不走了。所以从效果上来说,就是我所说的“把她妈妈从她宿舍里赶走”,话虽然不太好听,手段方法可以有很多,但是实质的目的就是这样。
还有就是红字那段话,虽说一个外人像我这么说确实不太好。但是一来是我说话比较直率,二来是问题有轻重缓急之分,佛家虽然讲究慈悲为怀,但是也不排斥当头棒喝的顿悟不是?所以,如果能有助于解决问题,我宁可做丑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呵呵,孝道是个很重的话题。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话题上冷酷、或者棒喝,并不是什么好做法。
事实上单亲家庭这样类似的悲剧已经很多了。
只不过之前很多是以类似望子成龙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以无条件溺爱表现出来
其本质其实是一致的,都是对子女的心理依赖。
元元这出悲剧显得比较特别,是因为它以一种孝道文化的形式表现。所以我们不得不同情和敬佩元元,因为我们不是当局者,所以外人说元元应该怎么怎么,其实是不能替代当事人的。因为当事人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我觉得,与其教育子女,不如教育父母。因为教育子女独立,而没教育好父母,往往子女以一种不孝(或者外人看来不孝)的形式表现,这还是会让双方有不应有的压力。
另外,和知识改变命运相对的还有一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
其它的我都完全同意,除了最后一段:
在我看来,如果更年轻,更有朝气,更有活力,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年轻人都教育不了的话,那么教育父母就我觉得就更不用指望了。当然,当这代年轻人为人父母后,这些悲剧也许会减少,但是对当前已经存在的个体案例来说,帮助不大。
这点确实很难完全避免。即使想减轻,也需要很好的技巧,还有家庭内其它成员的理解和支持才行。
所以,对于这类问题,如果不是摊开来,一五一十的说清楚,藏着掖着几乎是无解的。当然,如果真的摊开来说清楚,那么最终解决的情况也可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家人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这些案例我都听说过。
所以呢,作为外人,我们也只能把问题说出来,分析清楚。也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至于具体怎么解决,怎么取舍,只能让当事人自己去权衡了。
大概看了看新闻,人我是很同情的,不过她大概是有心理方面的自身原因
新闻里归结3点,一是贫困,二是保研名额被挤,三是工作不稳定。
个人觉得她自杀还是心理因素。
首先贫困学生见得多了,我本人和杨元元基本是一个时代入学的,那时学费刚开始并轨,两千多一年。系里申请贷款的不是一个两个,还有很多人在勤工俭学中心打工,早上拖宿舍楼走道或者中午在食堂收拾盘子。可能当事人是有点难为情,因为拖宿舍楼走道的那位同学几个月后就不再干这个了。但是我们没有这个机会的人还是比较羡慕的,一个月毕竟有200-500块钱,而那时候我们寝室同学生活费还没有超过400块/月的。我LP当时也在勤工俭学中心干过,现在回忆起来当时还挺自豪的。
二者保研名额这个东西还真不太相信新闻的说法,省重点学科推研率为15%,全国重点学科推研应该占学生人数35%。武大经济学专业第一名保研被挤这个超出常识,只能说记者智商低于平均水平。我倒是倾向于她本人被挤以后心里难以平衡,向家人诉说后再传给记者时以讹传讹。
工作方面的事情难说。不过作为那个时代的学生,我想说的是02年绝对不算新闻里说的工作熊市。俺不是武大的,学校知名度算和武大差不多,02年文科毕业生1500-1700/月也是有的。有个去某民办高校的学生,还经常被他们校长带着四处自豪的炫耀,说我们的老师也有X大的毕业生,搞得该人很郁闷。
总之,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说个人觉得杨元元的这些事情,是很多学生成长路上难免遇到的。或者说贫困、失恋、名额被挤、职业道路的挫折,很多人都或多或少遇到其中一两件。当然这些事情都凑到一起是很悲剧,不过说实话,这真算是很大的挫折么?难道不是我们都经过的么?不能调适心理不能越过这些挫折,我觉得这个人就不能算成熟。
这个悲剧不该抱怨社会。
不要愚孝
这点是关键
尤其是无耻的亲属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