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诚心求教,为何当年抗联无法发动起群众? -- 换了人间

共:💬108 🌺1107 🌵8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诚心求教,为何当年抗联无法发动起群众?

我的理解是压迫越大,反抗也应该越大。日本侵华那会是国仇家恨,为什么反而无法把群众发动起来?倒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人民的积极性很高呢?

家园 群众都被杀光、圈光了,无群众可发动了
家园 这个吗,问题有错误

抗联不是无法发动群众,而是群众太少,无法形成有效的规模。

当年看抗联老战士的回忆中说到:头年300人打剩100人,第2年杨司令一招又是300人。但是,也只能是300人,因为能扛枪的基本都来了。

客观讲,在当时的条件下,就是毛主席亲自来也无法扭转局面。因为:

1.敌人过于强大 无法迅速打开局面而只能坚持山地游击战

2.我方人力资源极差, 因为东北地广人稀,山里人更少

3.自然条件不具备 东北当时不出棉花,而东北的冬天必须要厚棉衣才行。今天,沈阳已经是零下20多度了,而这即不是最冷的时候,也不是东北最冷的地方。困难可想而知

家园 解放战争时候的人口呢?

难道说鬼子二战统治这段时间,东北人口有大的上升?从关内抓到关外的?

家园 您这是什么逻辑啊
家园 不对吧,那后来四野还扩张到100万人呀,这些人哪来的?
家园 这个,跟南明没法发动群众对抗满清一个道理

日本人建立了比较得力的地方政权(满洲国),老百姓们只要能养家糊口过日子,绝大部分人是不会介意什么国仇家恨的。(满人杀的汉人比日本人杀的还多)

没了水,鱼还游什么啊?

另外,外援是重要因素,抗联接受的是老毛子的直接领导控制,毛子跟日本人要签友好条约,承认满洲国,抗联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林总在东北,可是背靠着毛子和北棒子这两个可靠的大后方的。

家园 你好像搞错了一个概念

刻舟求剑了吧

日本人是从国民政府手里夺过来东北的,准确点是从张少帅这个败家子手里夺得。那里有什么群众基础,日本人统治东北和张学良统治,区别是一个王八蛋换另外一个王八蛋而已。抬高说才是国仇家恨。

兴,百姓苦,忘,百姓苦。你没点真金白银带不来希望,人民为什么跟你走。你当老百姓都是二杆子呀。

解放战争,入关2-4万干部,山东还有一批部队过去,扩张10倍算什么。

换如果是老毛经营10-20年东北地盘试试,抽的小日本满地找牙。

通宝推:xiaobailong,
家园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土改

当时的抗联没法进行大规模土改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大规模的土改一展开,群众的积极性就来了

国仇家恨,这玩意儿,只是一个爆发点,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个爆发点的能量,一会儿就用光了

后来四野进关的时候,政委、指导员的任务很艰巨,他们要说服东北本地的子弟兵背井离乡入关,据说那个时候的逃兵比较多。

张正隆的文章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描述

家园 还于敌我力量对比相关。

鬼子在东北搞合乡并屯,把多个村庄的群众赶到一个地方居住,然后驻扎一定的军队,抗联攻坚力量差,很难打下这样的大屯子。效果比较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隔绝抗联和群众的联系。

到解放战争时候,gmd就没力量搞这种事情。

家园 就是解放战争有足够的人口啊

解放战争有足够的人口,这个没错吧。建立了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百万大军呀。

然后呢?从你说的时代,没有足够的人口建立根据地。

那么这之间的人口差异,是怎么变化过来的呢?

鬼子占领这些年生的?鬼子从关内抓的?

家园 其实这种才是反游击战最成功的策略

MD在伊拉克、阿富汗等等,其实也很多是这么做,但他有顾虑到他那个婊子招牌。。。畏手畏脚的。

因为他的婊子招牌是他在世人前力推的PUSSY价值

其实常公在对中央红军围剿作战也是采用这种“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战术,只是当时蒋军能力不行,但也让根据地军民损伤惨重

其后日寇在华北扫荡抗日军民时就发挥到极致了“三光”

美军在朝鲜战争、越战也执行过,不过当时他们的婊子旗是“自由”;现在的婊子旗就看JY们的“人道表演”了

家园 同意

据黄河故人说,抗联是王明领导的,不归中共管,归苏联人管,苏联人让王明管。你说王明能干出什么好事。所以说群众很重要,领导人也很重要。建议楼主去看看黄河故人的文章。

家园 关键原因

关键原因是:东北抗联,是归苏联管。要是中共管,一定会在农村,建立党组织、政权。就会和关内的敌后抗日一样了。

家园 首先涉及政治不正确,部分东北人做皇民更实惠,参考今天台湾

日本的治理比中国政府要好,并且日本把东北当自己国家建设,其实东北人怀念日本统治,讨厌kmt和tg统治的人不在少数。前者是封建时代的土匪统治,后者是本朝长子,又被奉献了半个世纪。

第二,关东军的存在,没有抗日力量生存的权力真空地带,这与关内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完全不一样。这是tg能在敌后大发展的关键,否则,神也不能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第三,锦上添花外加政治正确——领导错误。

***************

题外。

记得鲁迅还是谁写过一篇文章 ,批判了一种现象。

某神的国度有两拨人,一拨叫”一群人“,一拨叫”另一群人“,他们兄忠弟悌,羡煞旁人。

日本人来到“另一群人”的家乡。

一群人群情激愤地指责另一群人甘当卖国贼,从灵魂深处批判了汉奸的可耻,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我们”是高尚的,终于勇敢地爱国了一回。

几年后,日本人来到“一群人”的家乡。

这群“勇敢地爱国者”或兴高采烈,或扭捏作态,或欲拒还迎,或不情不愿地进行了一番灵魂深处的大辩论,最后,大家又一到认为家族兴衰、国家兴亡全系于我等一人之身,为保全妻儿老小、家族性命、国家命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决定迎接“大日本皇军”,与皇军“中日亲善”。经过此番大辩论,做出决议,我们还是高尚的,勇敢地,最后还是爱国的,这种曲线的勇敢与高尚正是赵氏孤儿里的程婴精神的灵活运用,社会上一时兴起了关于“立孤与死孰难”的哲学大讨论。

从此,赵氏孤儿的哲学大哉问成为显学,大家又其乐融融地一致声讨“另一群”卖国贼,汉奸的可耻。

通宝推:渔儿漂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