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哥本哈根协议 -- 橡树村
被称为哥本哈根协议的东西,终于没有成为协议。为了避免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完全失败,这个由美国、中国、巴西、印度、南非达成的文本,也是这次大会的唯一成果,终于以“进行记录”的形式成为正式的文本。欧盟是支持这个文本的,认为总算把中国、印度纳入了某种程度的约束。主要的反对声音说这个“记录”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不过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还是希望在这个“记录”的基础上,在2010年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扯皮的事情还要继续,咱先看看,这个文本究竟讲了什么。
按说联合国的文件应该提供中文版本,不过我只找到了英文本。文本可以在这里下载:外链出处。
第一条,表达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强烈意愿;提出要求全球变暖不超过2摄氏度,同时保证可持续发展;提出要建立包括国际援助在内的应对计划。
有用的信息,就是这个全球温度升高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按照IPCC07的报告,目前的平均温升是0.74摄氏度,要控制在温升2摄氏度的水平,那么以后的总碳排不能超过工业化以来总碳排的2倍,这基本上是有了一个总排放量限制。换句话说如果类似的文本成为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那么总排放量就将有限制。
第二条,承认需要大幅度减排以实现控制在温升2度以内的目标;指出要尽快达到碳排峰值;承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承认对于发展中国家,首要任务仍然是发展经济,应对贫困,同时指出低碳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必需。
有用的信息,就是要大幅度减排。没有具体指标。但是如果2010年出现有法律约束力的文本,那么必然会有具体指标。
第三条,指出发达国家需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来适应这个变化。
有用的信息,就是给了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义务。
第四条,讲附件一国家。附件一国家需要在2010年1月31日之前提交2020年的减排计划;受京都议定书制约的国家需要继续减排;发达国家提供的减排、金融都需要接受监管。
对2020年的减排目标给了一个宽限期,可能是来源于对这些国家目前减排目标的不满,也可能是因为其他。确认了京都议定书框架仍然是减排机制的基础,重申相关行为需要接受监管。这里面提到了金融,那么碳交易就仍然继续。
第五条,非附件一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施缓和的减排计划,计划在2010年1月31日提交;小岛国与最不达发国家完全自愿决定是否实施。非附件一国家的实施情况需要每两年汇报一次,由自己进行监控。接受国际援助的减排计划,需要接受国际监管。
这应该算是中国争取到的一个进展,即发达国家放弃了完全的减排监管,由非附件一国家自己监督自己,只不过要求各个国家的报告符合一定的格式,利于其他机构在各个政府提交的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核算或者抽查。此外,接受国际援助的减排计划接受国际监管,大约也算是中国给的一个让步,这个要求,还算是合理吧。
第六条,将森林引入到碳减排机制,并尽快确认方法
这给种树减排提供了依据,同时给焚烧森林添加了麻烦。
第七条,提出要提倡性价比最高的减排方法,对于已经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国家,要给出刺激机制
看起来是为了巴西加上的,做得好的要奖励。不过把森林的相关要求加上,巴西的一些数字也不一定好看。
第八条,终于讲到钱了。要求发达国家在2010-12年间每年提供300亿美元,资金要尽可能照顾最贫穷的国家和小岛国;在发展中国家透明、合理计划的前提下,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需要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协助发展中国家。提供形式将主要是基金的形式,特别是通过哥本哈根绿色气候基金。
总算是有钱了。
第九条,建立高级别专门小组讨论,讨论资金来源,分配等问题。
这是针对第八条的实施给出的。希望发展中国家有足够的代表参与这个小组。
第十条,建立哥本哈根绿色气候基金。
使用基金的形式进行援助,而不是碳交易的形式。我读起来,似乎是说明发达国家提供的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资金,是在碳交易之外的。应该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好兆头。其实基金由基金的好处,交易有交易的好处,各有利弊,只要不全是发达国家从中操纵,不让那些律师会计赚钱太容易,都是可行的。
第十一条,建立科技机制推动技术发展,促进技术转让,根据国情和具体情况进行实施。
对我们这些做清洁能源技术的是好消息。不过,谁出钱呢?
第十二条,2015年对实施情况重新评估,可能会考虑温升1.5度目标。
也就是说,五年后,接着吵。
总的来说,这个文本真没啥有用的东西,怪不得这么多人不满意。当然吵了这么久,主要国家能有一些共识,也算不容易了。对中国来讲,毕竟自己的计划需要接受国际的指指点点,虽然还不是欧美人要求的监督,也算个让步。个人感觉对中国来讲,承认了减排最终目的,而不明确减排具体指标,算是个胜利,保证了中国的发展空间;中国最终也没有被纳入完全监督的国家行列,仅在国际援助项目的条件下,一些项目接受监管,也算是胜利。
不过呢,对于潘基文期待的2010年通过由法律约束力的文本,我是不看好的。美国人声称不会参加任何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而中国不可能在近几年内同意一个对自己的减排约束,明年估计还不会有结果的。
碳减排不过是个帽子,后面牵涉到的政治经济斗争,谁来分析一下?
------
丹麦文本可以在这里找到:外链出处
哥本哈根协议之前的第四稿草案分析在这里:橡树村:【原创】目标2050,中国有多少空间?
推荐两篇分析:
现场消息:
本贴内一些回帖也很不错,就不一一列出了。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花,沙发.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尽管这个胜利不一定被西方承认,甚至不被国内愤青承认。
胜利有三:
1、中国凸显了在世界重大事务上的否决权。这不是地区性事务,想以巴冲突什么的,而是关系全球发展与生存的。
2、中国的自愿减排计划是哥本哈根唯一大规模、有实质性收益的减排计划,但这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中国自己的切实需要。
3、中国依然在第三世界有号召力,但这个号召力已经之存在于为穷兄弟们争发展空间的领域。
文本的国际核查条文基本上就是中国的立场,用国际资金的接受国际核查,其他的自我核查。至于统一文本形式,这是合理的要求,中国没有理由反对,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属于可以退让的地方。当然,在文本内容上,中国还是要小心,不要留下口子,好让西方用作借口,刺探中国国家安全。
中国已经声明,中国减排不用国际资金。接下来的讨价还价中,或许会有要求中国参与国际资金的压力。作为出资方,而不是受益方。中国要有思想准备。
潘基文是联合国历史上最肉的秘书长,不说也罢。2010年通过有法律约束的文本?除非就是这“最后文本”,反正也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可以约束,否则一点门也没有。工作委员会可以一年接着一年研究下去,就像当年联合国海洋法一样。
中国政府这次的表现真的很不错。准备很充分,排放强度这个切入点非常好,而不管他人如何,主动减排的姿态又非常好,使得指责中国的很难说出大家普遍支持的话来。对对手分析也充分,欧美之间的矛盾利用的很好。
感觉是中国在利用国际规则维护自己利益解决问题方面开始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事件。希望以后所有重大国际问题中国都能有这样的表现,包括经济问题(比如那些倾销,价格谈判啥的)。
另,中国实际上已经在出资支持发展中国家减排了,最近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里面就有针对非洲新能源发展的资金。虽然额度不多,但是这个苗头已经有了。我在琢磨怎么从这个基金里面弄钱呢。
温总(basic?)和奥总私下签了个协议,各自拍屁股走人。剩下一个烂摊子,结果烂摊子主席宣布:初步达成共识。
简单来说,是华尔街要把碳金融的主导权从欧洲手里夺过去。有趣的是,美国提出的1000亿美元根本不提及自己出的份额,最终很可能是整个美国政府加华尔街搞一个花街式的新衍生产品,把全世界泛滥的美元吸进来(当然也包括中国的外储)。不能不说是个高招,既筹到了钱,自己又不用多出,还能对全过程加以控制甚至赚一笔(如同大多数投行一样),说不定还可以把次贷吹爆的泡泡重新冲上气,让美国经济重新上轨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听起来有道理,能不能仔细分析?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把欧洲坚持的绝对排放量要求打得落花流水。倾销、价格谈判之类,我看中国也会有这样的表现的。说到底,这是一个实力问题。中国减排的关键在中国,欧洲说破大天,中国一个No,欧洲就什么办法也没有,除了跳脚、咒骂。倾销、价格的事,到欧洲经济已经依赖中国的时候,他也就没有干劲折腾了。欧洲一直在用保护主义拖延这一天的到来,但保护主义的结果不是欧洲越来越强,而是越来越弱,最后还是要投降的,投降的时候只能败的更惨,除非欧洲不想出口,彻底自我孤立了。保护主义是一个自我补贴的勾当,能有什么出路?
也不知道葫芦里卖的啥药。
我估计,不用现有碳交易机制应该是和欧美矛盾有关,现在的机制是英国的体系,欧洲至少已经做了5,6年了,华尔街利益不大,需要另起炉灶。
怎么起炉灶我也不晓得,不过这个基金多半是虚晃一枪。事实上直接问任何国家去讨钱都是要不到的,最好的办法是让人觉得有利可图。就好象次贷,那些以谨慎著称的养老金如果真的明白他们买的是啥当然不会上当,但华尔街有办法让他们搞不明白。我估计这个基金很可能会证券化,在它的基础上发债券,或者一部分打包上市,有了股票和债券后就可以做衍生品了,那样钱自然滚滚而来,最后我们一定会看到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很多投资机构握有一些名目奇怪的金融产品。。。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哥本哈根协议》草案未获通过想来找到也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