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毛泽东如何品题曾国藩 -- 席琳

共:💬2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毛泽东如何品题曾国藩

对于被称作清代“中兴名臣”、“一代儒宗’的曾国藩,毛泽东曾有过与历史教科书中的正统论说有所不同的评论。

  一、湖湘文化历史传递的中继

有的学者曾经分析,“王船山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通过了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王船山――谭嗣同――杨昌济――毛泽东。第二条线索是:王船山――曾国藩――杨昌济――毛泽东。”(彭大成:《湖湘文化与毛泽东》,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在中国近代学术理论与政治实践两方面均多有建树的曾国藩,确实对青年毛泽东的思想产生过比较重要的影响。毛泽东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的倌中写道: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共能有如彼之完满乎?

  看来毛泽东确实看重曾国藩的“军政谋略”。不过,曾国藩对毛泽东的影响绝不限于所谓“军政谋略”。杨昌济初见毛泽东,“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就说明曾国藩个人事业的成功,可能也曾经影响青年毛泽东人生斗争的取向。  

二、曾书所以可贵

  青年毛泽东在杨昌济的影响下,曾经认真研读过曾国藩的许多著作,在对其成功事业深Jb敬服的同时,对其文章品格也真诚仰慕。在毛泽东长沙求学期间的听课笔记和读书札记《讲堂录》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内容:

  涤生日记,官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日厚日实。厚者勿忌人;实则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毛泽东在1915年6月25日写给湘生的信中说,“尝见曾文正家书有云:吾阅性理书时,又好作文章;作文章时,又参以他务,以致百不一成。此言岂非金玉。”在1915年9月6日致萧子升的信中,毛泽东又谈到往历史教员黎锦熙处求教后的感想:

  首贵择书,其书必能孕群籍而抱万有。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如是之书,曾氏“杂钞”其庶几焉。是书上自隆古,下迄清代,尽抡四部精要。

  对于曾国藩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毛泽东又评论道:“仆观曾文正为学,四者为之科。曰义理,何一二书为主谓《论语》、《近思录》,何若干书辅之。曰考据亦然;曰词章曰经济亦然。”他把这部书和姚鼐编辑的《古文辞类纂》进行了比较,指出:    

  国学者,统道与文也。姚氏“类纂”畸于文,曾书则二者兼之,所以可贵也。

  毛泽东认为,曾国藩学术之所以“可贵”,在于其结构并不畸于词章文字的华丽,而对“经济”和“统道”予以相当的重视。这里所谓“经济”,即经世济民,与现今所谓“政治”义近。

  毛泽东认为,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其“可贵”之处,在于“统道与文”能够“二者兼之”。这确实也是曾国藩学术思想和文化风格的特征。

 

三、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

  在分析曾国藩的历史观点和历史实践时,毛泽东提出了“大本大源”的命题。在谈到“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一番话中,他在对近代风云人物进行比较时,肯定了曾国藩在文化“基础”方面的优越。毛泽东说,“今之论人者,称袁世凯、孙文、康有为而三。孙、袁吾不论,独康似略有本源矣。然细观之,其本源究不能指其实在何处,徒为华言炫听,并无一千竖立、枝叶扶疏之妙。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有如彼之完满乎? 天下亦大矣,社会之组织极复杂,而又有数千年之历史,民智污塞,开通为难。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现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

  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当时把心看作是世界的本源,所以他曾经十分推祟曾国藩,认为曾国藩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会抓人心、抓学术,掌握了‘大本大源’”(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哲学研究室“《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页)。也有学者认为,“曾国藩所追寻的本源,主要是封建伦理本体;而青年毛泽东所要追求的本源,则多少已显露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折光。”“曾国藩曾说,‘使得大本大源,则必有定向,而不致摇摇无着’;青年毛泽东所说的,没得本源的人‘如墙上草,风来两边倒’,青年毛泽东主张本源治世,圣贤豪杰办事,显然与曾氏的观点一脉相承。(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至第37页)    

  毛泽东由曾国藩思想而提出的“本源”说或“大本大源”说,已经对于曾国藩的历史意识大有超越。而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毛泽东的有关认识,则又有显著的变化。然而他当时即期望“从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的志向的形成,却隐约有曾国藩影响的痕迹。   

 

四、传教迎合中国人的心理

  毛泽东对曾国藩的评价,集中体现于《讲堂录》中这样的内容中:    

  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前如诸葛武侯范希文,后如孔孟朱陆王阳明等是也。    

  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也,范曾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也。

  他认为,如同宋代范仲淹高过韩琦一样,清代的曾国藩也超过与他“并称”的左宗棠。他认为,曾国藩和范仲淹同样,都是“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他们不仅成就了事功,其思想也影响于社会。

毛泽东很早就注意到了曾国藩和洪秀全不同政治策略的优劣。1926年,他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时曾经指出:    

  洪秀全起兵时,反对孔教提倡天主教,这是不迎合中国人的心理,曾国藩即利用这种手段,扑灭了他。洪秀全的手段错了。

  在中国要成就政治事业,必须“迎合中国人的心理”,这是毛泽东总结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扑灭”太平天国起义时,认真分析曾氏一方和“洪杨”一方不同策略所得出的结论。

家园 好好,附毛主席诗一首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