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对总经理述职报告的部分内容的简单解读 -- wqnsihs
你要说中国老百姓善良吧,那的确是非常善良的,512时西方赌咒解放军是一样会带武器的,因为灾害面前人性的丑恶面会暴露,结果现实的情况让西媒眼镜碎了一地,所以2012的导演说512让他感觉人类未来还有希望的确应该是内心真实想法的流露.
你要说不善良吧,8平方,瓮安,打砸抢烧总有那么点关系,农村之间的械斗更是普通城市人无法想象的,就算是千夫所指的城管,要是落单被个老大娘缠上,那也指不定落个脸上开花的下场.或许你会说有压迫就有反抗,那这不就和你说的老百姓很听话相矛盾了嘛,呵呵.
跟印度那些交不起租宁可闭门上吊自杀也不去找有钱人麻烦的农民相比,中国人民,那可"彪悍"得多了.不过说实话,争论老百姓"听话不听话",这问题本身就够无聊的,中国人一个人是龙,一群人是虫的说法,相信很多人深以为然,殊不知这只是对中国文化半桶水的人的管中窥象.圣贤为什么要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传下来?为什么中国从古至今都要把"民心"放在舆论道德的最高点?无万世江山,亦无万世之法,唯勤能补拙,学以致用而已.
能蒙对一次就不错了,虽然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蒙的。
这样说来更让人佩服小虎了,不过小虎也该没到亿万富翁吧?真要到那个级别又不一样,因为自己本身也是玩家,对交易系统要产生影响,不是仅仅赚养老钱那么简单了。
同感,其实关键是要让员工明白自己的收入和公司的效益是紧密关联的,另外是要给员工一个上升通道,或者说是一个未来成功的希望,否则很容易变成逆向淘汰,不咋样的员工赖死不走,稍微有能力的就想着自己单干……
名利双收啊:)可以为自己得最大的好处,还不必理会“loser”的抱怨。多好。不过,等中美联手消灭中产阶级以后他们就知道什么是消极自由的杯具了,呵呵
比现在做得更好或更糟
要是全面的说,鲁迅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老兄是学经济的吗,感觉是屁股后面挂暖壶啊,呵呵。
希望看到更多的文章。
广东的小电子厂利用洋垃圾、大厂报废、二手货重新翻修打磨后冒充新产品出售,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雅马哈734”声卡、用MX200“改造”的voodoo3显卡等等
这里的农民文化实在是太强悍了
一个两个的应该也有,如果大部分都去的话,说明外界经济状况让他们不务实也得务实。但如果这些学校大部分学生都去当收银员了,可想剩余95%以上的大学生都在干啥。
岗位是一方面,人更是另一方面。
我不能认同忙总对郎咸平的产业链控制理论的评述
第一,产业垂直分工和贸易资源最优配置的理论来源于亚当斯密的理论,实际上,自从英国率先实现工业化以来,我们确实也看到了英国等先发的工业化国家对后发的国家的经济控制(产业链控制---高价出售工业品,低价买进原材料等等手段)
第二,本人没有看郎咸平先生关于产业链控制的论述,但是我从垄断或者说产业集成度的角度来理解产业链控制还是比较容易的
实际上,产业链的上链和下链之间是存在着一个博弈的
比方说中国的彩电制造商和彩电销售商之间就存在着博弈,彩电制造商可以利用自己的产能优势,不提供给销售商商品,而提供给其他销售商,以打击想获得更多利益的销售商,同样的销售商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渠道优势来对制造商实行控制,这样的一种控制和非控制过程是属于一种非合作博弈(当然很可能引发逆向选择---日本通过财团的协调作用,相当程度的避免了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的逆向选择,这个是值得中国学习的)
博弈比较的还是双方的控制力的大小,一方掌握了更大的控制力的时候,就能够掌控对方而不被对方所掌控
而要达到更大的控制力,就需要在一个行业中掌握相当的市场份额,或者说达成一定程度的垄断,而外资凭借资金优势确实进行了已经正在进行着对上下游中国产业的控制
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大豆的种植和加工
外方控制了大豆的加工行业,依托本国的出口补贴而得到了大量的便宜的进口大豆,从而将中国本地的大豆种植者置于被动境地,从而控制了中国的大豆种植业
也就是说外方是凭借自己在大豆加工领域中的垄断来达成对上游产业大豆种植业的控制,从而完成了控制域的扩张---从大豆加工业扩张到大豆种植业等等
这样的控制发生的机理在于市场经济主体的规模的不一,而这本身与完全竞争理论的假设是不同的,完全竞争假定的是市场参与者众多,并且大家规模一样大,所以完全竞争的理论完全无用(即便是符合假设,完全竞争的结论也不见得是正确的)
由于国内经济学基本上停留在完全竞争的理论上,从而对现实中发生的产业链控制没有足够多的控制,使得中国利益受损
不过忙总说得对,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雄厚的基础,所以不必悲观
考虑到自己的帖子的整理的方便,我还是将这个回帖同时发到了我自己的主贴的一个回复当中罗化生:对郎咸平的产业链控制理论的分析---以大豆业为例
作为决策者能够预测准,特别是每次都预测准这是非常不现实的。除非上帝真的存在!
具体到保证一个决策正确,大到人才选拔制度,我没有看到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原则。专制不能,民主也不能!
正确的决策和人才的脱颖而出都离不开博弈过程,试图靠某种制度单向地解决问题这种思考出发点本身就是幼稚。
有些人,需要等一辈子,甚至一辈子也没有组织来可以干一番大事业的好团队。
很多少事情,你只能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做,尽管偏差难免,但是只要你的主流方向向好,特别是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形成的组合中你的团队是最好的,那么董事会应该基本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