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国民党,蒋介石和抗日战争 -- 花老乔
现在西西河论蒋介石成了一个话题,我也来凑凑热闹。
看过一些关于国民党,蒋介石的书籍。在谈到关于解释国民党最终输于共产党的原因,人们提出了很多因素,最多的就是国民党的腐败,蒋介石的领导艺术的失误和人心的向背。运用当代人的观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一个基本信仰的问题。这里没有说那个信仰更好,或是那个信仰更坏。这里说的是一个政党的基本纲领。共产党的基本纲领不说人们也明白,国民党的基本纲领就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问题是那一个政党真正对于它的纲领具有崇高的信仰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国民党远不如共产党。这就是为什么国民党会出了蒋介石,汪精卫和以后的李登辉。
孙中山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他革命的目标就是一个推翻封建的清朝,如果再将他的革命目标延伸那就是三民主义。但是孙中山只能作为一个革命家,推翻了清朝,他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他提出的三民主义和建立的国民党属于一种他革命的继续,他的这种继续是极其不成功的,因为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一个共产主义不共产主义,而资本主义不资本主义的论点,基于这个含糊的概念,这样,他成立的国民党本身就是先天不足。
孙中山作为一个革命家,他可以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为了达到他革命的目的,他可以接受任何人的支持。在孙中山的革命历程里,他接受日本人,他接受美国人,他接受欧洲人,他也接受苏联人。作为一个革命家的孙中山,在他的革命目标达到以后,在他推翻了清朝以后,他的作用渐渐地失去了作用,他失去了大总统的席位,他需要他的国民党作为他的一个工具来达到他的下一步目的,他的下一步目的无外乎就是走美国的资本主义的模式,但是他得不到支持,他只有发出了联俄,联共的政策,其实孙中山最不想联合的就是苏俄和共产党。他这种有奶便是娘的做法,导致了国民党作为中国第一大政党的今后的发展,成为一个机会主义的党,没有原则的党,没有信仰的党。
蒋介石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在国民党内成长起来的。作为孙中山提携的军事官员,还称不上将领,他在黄埔军校建立了自己的基础。但是汪精卫却是孙中山的继承人。孙中山去世以后,国民党的主要阵营无外乎是党务派,也可以说的正宗派,以汪精卫为首,而军事派,也是非正宗派,以蒋介石为首,北伐就有了两个政府,南京政府和武汉政府,也就有了蒋介石的下野,也就有了蒋介石和宋美岭的婚姻,也就有了蒋介石和其他地方军阀的结盟。所有这些都可以看出国民党作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政党的问题,蒋介石在张学良易帜以后号称统一了中国,其实蒋介石就是连国民党他也没有统一了。这就留下了隐患,这个隐患直接关系到的不是信仰,而是政权。这就是为什么蒋介石无法消灭共产党,并且在对待日本时显得患得患失,几乎先于汪精卫投靠了日本。可以想象,如果蒋介石的后台不是美国,他可能也就是个汉奸了。
对于抗日战争而言,国民党在抗战时的表现不可厚非,国民党政府作为盟国政府,他的军队是抗战的主力军是必然的,要不中国哪里来的援助,和美国成为盟国,以后的事情就由不得蒋介石了,从而也就救了蒋介石了,使他没有成为汪精卫,或是法国那个伪政权的首领。但是在西安事变以后,确实是很难说明蒋介石的真实意图,但是就他周围人的举动,也不能怪罪人们对于蒋介石抗日的怀疑。外交也好,策略也好,都可以被认为是借口。如果说不抗日就该杀,何应钦就该杀,何应钦和一些国民党内的亲日派和日本人签了多少的合同,为什么何应钦在蒋介石被关在西安时力主打西安,这个例子说明蒋介石是一个在是否抗日方面很犹豫的人。但是何应钦和日本人签署的协议是要经过蒋介石允许的,而蒋介石在抗日问题上的犹豫也可以说明他和美国人一样,对日本人怀有幻想,就像法国和英国对德国怀有幻想一样,也不能完全说明蒋介石是真心抗日。这又是国民党的一个基本的问题。
就抗日而言,人们为蒋介石找了很多的借口,比如当时中国国力不行,从而不去抗日。这种借口其实不是一个借口,而是一种托词。一个主权国家,东三省被日本人占据几十年无法收回,那么孙中山的推翻清朝的目的何在,就是让老百姓再多受几年战乱,蒋介石统一了中国,却丢了东三省,他的政府的立场何在。蒋介石对内对外政策整个就是一个大败笔,并且西安事变永远会让人们想到,蒋介石是在被逼的情况下才开始抗战的,这个历史污点他无法为自己洗清,要不他怎么一关就把张学良关了几十年。
蒋介石最终是抗日了,这一点无法否认,但是他是怎样才去抗日的,这才是人们对蒋介石的疑问所在。谈到蒋介石是否可以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这个问题也是争论很大。按照他是中国在二战时的领袖,他应该是一个二战英雄,但是就是因为他在抗战问题上的态度,使他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议就很大,罗斯福和丘吉尔,乃至杜鲁门对于蒋介石的评价很低,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蒋介石及其代表的国民党在当时的地位,就是那个戴高乐和铁托都比蒋介石的地位高,按理说蒋介石领导的中国在二战时贡献要比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和铁托的游击队要高得多。
蒋介石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国民党的问题,没有一个坚实的纲领,任何一个政党和他的领袖们会得到历史的正性评价,蒋介石就是这么一个例子,不光是他被共产党打败,关键在于蒋介石这个人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是一个在大原则,大立场方面很模糊的人。
蒋介石主和,而汪精卫主战,呵呵。
蒋呢,信仰上实在是缺乏的很,基本也就是一个较大的军阀作风;汪好歹还继承了中山先生的部分衣钵,而其之后的所作所为则跟他的个性也应该有较大关系,已经不是信仰的问题了。
汪精卫这个人的最后选择决定了对他一生的评价,很遗憾。
就蒋介石而言,汪精卫要有信仰的多,历史就是这么折磨人,汪精卫最后倒成了个地道的汉奸。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是国民党内的主和派,这一点是事实,这些人比汪精卫要亲日,而这些人都是蒋介石的人,蒋介石本人处于日本教育出身,也是一个亲日派。所以人们怀疑蒋介石是可以理解的。
蒋是政治商人,一向喜欢算计,问题是常算错,但真被逼到墙角了,他就会拼命.汪是政治妓女,平时爱放高调,到了紧要关头,什么丑态都有.
本质上讲,蒋是个小家子气的男人,汪是个太监
涉及政治问题,政客们用的都是博弈论的方法,跟哪里受的教育关系不大。只是因为消息来源不同,自身利益不同,以及一些人为给的权值不同,选择截然不同的道路。
这里说的权值的区别,往往就是鸽派鹰派的区别。
“小家子气的男人, 太监”
真是一针见血。
也许有人看了这种评价不舒服,算是杞人忧天一下吧
RENYAO
日寇进来之初,怀疑、恐惧、观望,限制抗日活动。说白了那是他在日本振武学校落下的病根,还有国父的教诲“断不可和东洋开战。”(孙中山说这番话时还有一个背景就是希望国民党内把日本引做一个革命的同道,这和孙中山在日本多次受到帮助有关,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老朋友宫崎滔天、头山满等人都是侵略中国的情报先锋),日寇进来之后,仓促抗战,指挥全无章法,要么掘开花园口,要么火烧长沙,几大会战决心很大,战略战术基本缺乏可圈可点之处。以后发现抗战不划算,于是躲在大西南,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一九四四年还能被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那时候距离日寇灭亡已经一年左右的时间了。抗战胜利之后,全无胜利者的利益取得,反倒是丢了外蒙。
中国号称是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国之一,可是,第一次我们差点丢了山东,第二次我们真的丢了外蒙古,国民党以驱逐满清专制政府起家,然则我记得满清时外蒙古是中国的地盘,而到了一堆博士掌权一堆留洋归来的国民党人说了算时,到了委座领导我们抗战取得胜利时,我们丢了祖业。我们抗战的胜利是不是要打些折扣出来?蒋公的千古英雄是不是后面应该划上一个问号?
蒋这个人不乏顽强的地方,是轻易不服输的角色,这点连尼克松都有讲过,而且对手诸如毛泽东等人也承认,但是,汪精卫则不具备这些特点,汪的多变性格最后给他帮了倒忙。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就是在这些操纵他人生命的政治人物来说也不例外。
蒋虽然小家子气,患得患失,但归根到底是个男人.汪虽然调门放的高,其实是个太监.
蒋要比之别人当然有所不足,但也就是2:1,3:2之类,好歹有个比例,和汪比,就是1:0,无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