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 -- 散同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

充满神秘色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那激情的岁月里...

文章来源: 新华网~ 于 2004-10-08 07:21:31

  直到今天,已有50年光辉历史、250多万名成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世人心目中仍充满着神秘色彩。

  过去几十年,兵团对海外公开的名称一直是“中国新建集团公司”。今年4月,张庆黎成为第一个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身份出访的兵团首长。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那里的人们在怎样地工作和生活?

  兵团先后经历了8任司令员,目前有4位健在。在兵团成立50周年之际,“新华视点”记者对其中3位进行了独家专访。

  新华网乌鲁木齐10月8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陈芸、李柯勇、李秀芩、王大霖)直到今天,已有50年光辉历史、250多万名成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世人心目中仍充满着神秘色彩。

  过去几十年,兵团对海外公开的名称一直是“中国新建集团公司”。今年4月,张庆黎成为第一个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身份出访的兵团首长。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那里的人们在怎样地工作和生活?

  兵团先后经历了8任司令员,目前有4位健在。在兵团成立50周年之际,“新华视点”记者对其中3位进行了独家专访。

  世界上唯一没有军衔的司令员

  现任司令员张庆黎是一位豪气十足的山东汉子。他说,他1999年10月到新疆上任的第一天,就闹了个笑话。到机场迎接他的同志叫“司令”,连喊了几声他都没意识到人家是在叫他。

  “我从没穿过军装,小时候做过当兵的梦,但没有参过军,做梦都没想到会当司令。”张庆黎诙谐地说,“后来知道同志们是在叫我,我赶紧道歉。就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作为一个统领250万人的兵团司令员,自己肩负的责任多么重大。”

  “可是我当了司令员却没有军衔,”张庆黎说,“我恐怕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军衔的司令员了,因为兵团是一支不列入军队编制、不穿军装、不要国家和人民负担的戍边队伍。”

  他以前从未到过新疆,对兵团也不熟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决心用最短时间把兵团基层农牧团场跑上一遍。“半年行不行?”他问身边的同志。“半年你连14个师都跑不完,别说175个团场了。”人家告诉他。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他说。当他走完最后一个团场?D?D农二师36团已是今年的4月,用了整整4年半时间。

  在兵团基层的所见所闻,让张庆黎多次落泪。在新疆、青海交界的阿尔金山区,他遇到36团一对夫妻,他们在山沟里开了一家小旅店。

  “那里条件之差,一般人难以想象。”张庆黎不禁站起身,用手比划现场的情形说,“就一排土房子,一口大锅,几张木板床。没有广播电视,喝的水、吃的菜都是托过路司机从山外带来的。那里路很不好走,气候很差,我们去的时候已是4月中旬,还下了一场大雪,雪有近一米厚。就在那种地方,两口子竟然已经生活了25年!”

  “其实男的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他们还不想走。我问为什么,他们说方圆几百公里内没有人烟,过路人必须在这里过夜,他们一走客人就没处落脚了。”张庆黎说,“他们不是为了赚钱。客人来吃饭,有钱就交点钱,没钱也可以吃,就和他们夫妇俩一起吃。住宿费也就几元一晚,没钱也一样住。我问他们是否向往大城市的繁华,他们却说自己心里很平衡,因为觉得自己为新疆、为国家做了点事。”

  4年半中,这样的事张庆黎看到、听到了许多。他说:“从他们身上,我深刻地理解了奉献、无私、默默无闻这些字眼的真正含义。”

  劳动比打仗更艰苦

  兵团第5任司令员刘双全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职责和使命,可以概括为4个字――屯垦戍边。

  “屯垦是手段,戍边是目的。屯垦是为了戍边。”他说,“兵团也搞农业,办工业,但兵团发展经济最终是为了增强戍边实力。如果只是为了发展经济,办些企业就够了,兵团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但是,不发展就很难有效履行戍边职责。”他说,“兵团不是军队,没有军费,戍边所需给养多数得自己解决。1954年10月,毛主席一声令下,解放军驻疆10.5万官兵集体就地转业,开始了艰苦创业。”

  1987年至1993年任司令员的刘双全,在兵团工作了44年,是目前在兵团时间最长的司令员。讲起当年创业的艰辛,他说:“劳动比打仗更艰苦。”

  1949年进疆之前他是解放军一兵团二军的一名军官,参加过解放战争西北战场上大部分重大战役。“最惨烈的是1948年12月在陕西永丰打国民党76军。我们连原有110多人,最后连伙夫、马夫都算上总共剩了18个人。人倒下得真是快!我带一个机枪班冲上去,12个人,不到一分钟全都死光了,就剩下我一个。”

  “害怕?打头一枪怕,但是真正打开了,就什么都忘了。”刘双全说,“打仗再残酷,总还有个间歇。可是劳动不一样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那样的工作,没有尽头。”

  刘双全笑着说:“开荒时也有‘大礼拜’,跟现在的‘大礼拜’不是一个概念。我们那个‘大礼拜’是指10天一休息。”

  1950年部队转入生产时,他当连长。“连长和普通战士一样参加劳动,一样用坎土曼刨地,一样住草棚子。”他说,“但我们当连长的还是有‘特殊待遇’。战士是10人一个大草棚子,我们四五人一个,这就是‘单铺’。”

  回忆进疆之初他很感慨:“当时全国革命都胜利了,不少兄弟部队敲锣打鼓,给战士发骡子发衣服,准备回老家,而我们还要进新疆。当时大部分人也就打算在新疆呆两三年,最长也不过5年,哪知道,一来就来了一辈子。”

  现在刘双全每年都去原来工作过的基层团场走一圈,看看老战友。今年,这位已年过七旬的老司令员又走了农二师17个团场,看到战友们一个个日渐苍老,很伤感。可他对兵团目前的发展感到欣慰,工作生活条件不仅与创业时有天壤之别,比他当司令员时也大大进步了。

  让更多的人了解兵团

  兵团第6任司令员金云辉说,他在任5年的第一目标是改善兵团的外部环境。

  “曾有一个部委的同志给我打电话,开口就叫我‘金团长’,可见他对兵团是多么陌生。”金云辉说,“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原因,不仅内地普通百姓不了解兵团,部委的各级负责同志很多也不了解。”

  他1993年上任时,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面对新的挑战,兵团必须跟上时代潮流,尽快发展壮大,才能在新时期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的职责。

  “这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但是人家不了解你,怎么支持帮助你呢?”金云辉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兵团只被看作一个农垦企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归口在农业部农垦局,不直接对国务院各部委。“兵团这么庞大一个组织,内部工农商学兵‘五脏俱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很多都超出了农垦局管辖范围。我们去找各部委汇报工作,人家表示同情,又都无能为力,因为我们在人家那里没有‘户头’。”

  1994年他到农三师去检查工作,发现路非常差,路上的灰尘有将近一尺厚,他的越野车都被陷住了,后来是一辆路过的拖拉机把车拖出来的。“当地老乡开玩笑说,谁家孩子掉在路上,找不到,最后用筛子从土里筛了出来。”他说,“那条路几百公里长,要修,光靠农垦局怎么解决得了?”

  在刘双全等兵团老领导的努力下,1990年国务院专门下发文件,明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按行业纳入国务院有关部门,实行计划单列。

  “但在那以后的几年里,很多部门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兵团。他们不了解兵团的特殊意义,不了解兵团的现状。”金云辉说。

  1993年至1997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金云辉频繁往返于乌鲁木齐和北京之间。“我去‘跑部’,不是去要钱,而是沟通联系,向人家宣传兵团。我见人就宣传,见了部长说,见了处长也说,我想让上上下下都对兵团有个概念。后来很多客人应邀来到新疆,对兵团作了深入的考察。”

  最重要的是,1997年中央正式发文,进一步明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特殊组织,接受中央人民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实行计划单列,纳入国家一级预算。

  “这是中央重视和支持兵团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体现。”金云辉说。

  “中国计划经济最后一艘航母”成功转航

  十年动乱,兵团事业遭受严重破坏,曾于1975年被撤销。在邓小平、王震等同志努力下,1981年12月又得以恢复。“兵团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其组建、恢复和发展,体现了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非凡魄力。”张庆黎说,“兵团的存在是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巩固边防不可替代的因素。如果没有兵团,新疆绝不会有今天的安定和繁荣。”

  有人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计划经济最后一艘航空母舰”,对此,张庆黎并不否认。他说:“兵团当年是在特定环境下组织起来的,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直到西部大开发前,职工还在吃大锅饭。”

  他指出,新时期兵团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体制“太计划”的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兵团确实有特殊性,但市场经济不讲特殊性,不能说这个产品是兵团造的,质量再差也可以卖高价。”张庆黎加重语气说,“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这几年,兵团在改革上下的功夫最大,主要是以扩大职工经营自主权、扩大基层民主为核心的农牧团场改革和以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国有工交建商企业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改革为兵团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兵团经济结构过于单一的矛盾也非常突出。有人开玩笑说兵团经济都姓‘棉’叫‘花’。”张庆黎说,“这几年,兵团狠抓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调高调优农业,做大做强工业,拓宽搞活服务业。目前兵团已组建了9个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集团,有11家上市公司,特别是新天葡萄酒、中基番茄、天业节水器材等已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

  “为了拴心留人,让职工群众尽快富起来,真正实现安居乐业,兵团还给职工划分自用地。”张庆黎说,“我和政委陈德敏同志反复强调,划自用地一定要划近地、划好地、划足地,目的就是使团场职工群众,不分男女老少,在房前屋后,茶余饭后,天天有活干,天天有钱赚。”

  他指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兵团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此,兵团以“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为工作目标,实施结构优化、外向带动、科教兴兵团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战略。去年兵团生产总值和职工收入与西部大开发前的1999年相比,分别增长了55.7%和97.8%,人均生产总值和职均收入双双突破万元。同时职工队伍出大于进的趋势开始得到有效遏制,兵团事业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还有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张庆黎说,“今年共和国版图上又增加了3个小圆点――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三个市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兵团在西北荒漠戈壁上建起的3座新城。这对兵团今后发展壮大具有重大意义。”

  “在新世纪、新阶段,屯垦戍边的任务仍然很重。”他认为,“从国际大环境来看,反恐形势严峻,境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从没放弃把新疆从祖国大家庭分裂出去的图谋。所以,兵团不仅不能削弱,还必须进一步发展壮大。”

  这位现任司令员动情地说,到兵团来让他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50年来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戈壁荒原的无数兵团人,时刻感动着他,激励着他。

  刘双全、金云辉这两位分别来自山东、安徽的老司令员则表示,新疆是最让他们感到亲切的地方。“我这把老骨头就留在这儿吧,”金云辉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完)

家园 上文题 "充满神秘色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那激情的岁月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