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食客的意境 -- wqnsihs
那种缠绵柔情,有时只需闻到一缕松烟,有时只需看到一叶深红的秋叶,有时只需蒙蒙的春雨,就会进入那种曾经有过的意境,曾经有过的激情、柔情、悲情都会回到心灵中,一切恍如昨天。也许这是我一直保持很好的精神状态的原因:不因挫折而悲伤,也不因成功而惊喜。
大概就是这样吧?
您是好人,希望总能看到您的见解,您透得越多越容易被人肉,尤其是现实生活里您的对手,到时候肯定就不上网了,那让我们怎么活啊?
逻辑是表达和交流的工具,西式的先因后果的逻辑思维只是人类思维模式中的一类.
当人的思维离开逻辑的时候,瞬间不是变为永恒,而是人的意识无法分辨瞬间和永恒的不同.
忙总本科学的也是数学,难怪逻辑二字不离口.
改革,中科院除数学所、理论物理所和高能所是全额拨款(实际也非常不足,陈景润出差都没有办法报销)外,其他研究所只拨人头费(系统所当时120多人,一年经费50万,还包括一台小型机、三台工作站的运营费用),所以必须出去找项目自己养活自己和行政人员;第二个是主因,在做项目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更喜欢实用、实际,立即能见到效果的东西:投资分析(实际就是现金流量分析+随机过程+滤波+最小二乘法)。在这以前感兴趣的大系统理论就放弃了;第三个是亲眼目睹了研究领域的不愉快事情:弄虚作假,把持公权,门户之见和倚强凌弱(系统所主要成员是以科大数学系58级、59级毕业生为主力(科大77级、78级又补充进来10多20位),而他们当年在科大的先生为后台。照理说我也是这个圈里的人,也是既得利益者,我的先生也是外人所谓的“学霸”),觉得这种所谓的研究极为没意思,有的人一生的成就不过就是把收敛幂指数从1.5处理到1.2而已。
待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几乎不允许我们再有时间做研究,全年都要找项目、做项目养人后,我就离开了。
没有一种思维工具,就犹如打猎的原始人赤手空拳在丛林中,不是一无所获就是死无全尸。至于用弓箭还是斧头,那倒是根据个人习惯。我已经养成系统的框架思维方式,已经形成本能,不太可能更改。这种思维方式在做具体事情时非常高效,因为他本来就是伴随阿波罗登月和北极星潜艇的诞生发展起来的,是工程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最大的缺点是在思辨一些本体问题时比较困难,因为他实在太依赖工具了。而本体问题大多是明心见性的东西,只要直觉而不需载体。本来我个人认为明心见性不可说,不可描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西方人基于他们的思维体系自发产生了系统思维.我们是军事上被打败之后,低头做学生学来了工程师的系统思维.但系统思维背后的思维体系不是一个工程师能学到的.
忙总,我提一个具体问题,你老提逻辑,你认为基于象形文字的中国思维能产生线性逻辑吗?
晚辈人身在西欧,明天还要上班,先去睡觉了.感谢忙总前辈的回贴
严格因果关系的思维我们是不会有的,我们基本属于形象思维范畴,《周易》是最典型的,我们有句名言:理有必然,事无必至。也就是完全否认因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实际上直到佛教传入中国,才有了事无非是因缘聚会的概念,也就是说才开始分清因果是不同的范畴。在这之前我们所有预测,不是基于因果,而是:1、历史的比对和类比(所以我们历史文献极为成熟且完整);2、偶然性(例如占卜的发达);在这之前所有的说理,都是附会加上类比,以韩非子、庄子为典型,所以寓言极发达。
但是我们这个文化极有包容性和消化能力。什么都能融为一炉。佛教的思辨方式变成禅宗、心学。西方的逻辑和系统思维方式我们已经融为我们文化一部分。我们可以很好的掌握和消化西方的文明了。
一代人跟一代人不一样的。红卫兵之所以造反有理,是因为他没有历史负累。
确实,技艺非凡,我也头一次由衷的感慨,专业离不开专注,什么做到极致都是艺术。
而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的人,就算是目不识丁,也是大家。看你有没有机缘学会一两手绝招,那是人生受用无穷的技艺。
类比属于归纳法,也是科学方法(形式逻辑)的一种。
《墨经》有丰富的逻辑推理思想,可惜没有发展成系统学说。
形式逻辑、辩证逻辑,进而形成的理性思维,和建立在理性思维之上的道德伦理,这些西方现代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都可以或多或少在中国文化中找到相应的元素。
把这些元素找出来,再加以整理、阐述,就可以说:瞧,西方文明并不是洪水猛兽、异端邪说,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了。五四运动前后的思想家基本上完成了这些工作,为后来(直到今天)的现代化进程扫清了系统性障碍。
动荡的与北方游牧民族征战的历史,长达2000年。几乎所有西方文明成长需要的种子我们似乎都有过,但都没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