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明朝那些事的那些事—正文 -- 花差花差农民

共:💬381 🌺1851 🌵1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家园 人讲学也不见的就是飘飘然,可能心里还是

很明白自己业余爱好者的水平档次的,不过挡不住阿堵物罢了。

再者,这么讲一通未必是坏事。那些能将小说比作史记的粉丝们,或者说今天的很多年轻人,在历史上的状况基本就是出生以来只吃过野菜树皮的饥民,明月的所谓讲学也就相当于施舍几个粗面馒头,虽然在很多鼻子一闻就能分出红酒年份的老飸看来,明月那几个馒头实在无法入口,但对众小白们来说毕竟也算得上功德一件。

家园 谈谈李成梁--关于是朝鲜人的说法有些存疑

指出一下---李成梁的先祖是朝鲜人的可能性不大,他家祖先是从明初年放弃让给朝鲜的今天朝鲜咸镜道一带(豆满江--中文叫做图们江以南范围之内)原来女真人的地盘迁过来的,先祖的名字有很深的女真或蒙古意味,是女真人的可能性较大,其先祖的名字如下:李哲根穗、李哈山、李厦霸努、李把图理,当然元朝时期汉人起蒙古名的也有,被抢为奴隶也有,不过有个日本专家分析是女真人的可能性较大。可以确信祖籍地是李如松援朝时期的朝鲜领土无疑,他在朝鲜也说过自己祖籍地是朝鲜--很有可能是拉关系只用也没错,但是这样也只能说是朝鲜的少数民族。---而韩国人说他是朝鲜人可以证明天涯里面的韩粉棒子脑残是韩国的普遍状态。

当时建州等女真褚部也正是由于朝鲜迫害侵略才迁入中国东北。

李成梁--如果没说错,我个人认为他是很有当年安禄山的想法的。努尔哈赤就是他养着的!李成梁在我老家这一带是很有名气的人,当时他的家族在辽东乃至京城都很有实力,不是李如松死得早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本地一份受到满族人影响很深的报纸在介绍满族文化时,说道努尔哈赤家庙里面还供奉着抗倭名将邓子龙,很奇怪吧。明军入朝时抓住了一个可疑的女真人(野猪皮本人),正是他在被邓子龙审讯时提到李成梁才被释放而没有被当做奸细杀掉!正是由于李成梁的扶植才会发达起来,而满清一直隐瞒此段历史,但是在宣讲自己的历史时却无意中暴露了此点。邓子龙会在乎一个可能是奸细被抓的人的命运?还是看到是自己同僚甚至上一级军区司令的跟班而放的。

而清朝对此的刻意隐瞒,使得李成梁家人在清朝一直是汉军八旗,而只敢承认是朝鲜人(这应当属于后代没文化)---我这里老家山东河北的农村人改完满族之后都不记得山东是哪里了,都一口咬死自己是满族。

总的说李成梁是一个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当然,如果有自己更大的想法。但是他没有戚继光一样的军事思想。不过不妨碍在我们这里是个名人,当然,那是对兴城、北镇两地的农民,以及一些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其真实的情况还是很复杂的。

家园 李如松死的有些意外,而不是太早

李如松比其他的弟弟们高的太多,又是长子,吃过苦、享过福,锻炼都经过了,是个接班人的最佳人选,而且的确已经接班。

可是,他突然死了,弟弟们顶不上来,第三代还没锻炼。

李成梁他要有戚继光的心,野猪皮早就被连根拔起了。总的说李成梁是一个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

家园 明朝灭亡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老毛的矛盾论不是一般的哲学作品。

大一统的王朝的灭亡,多要往阶级斗争上靠。

1 明朝大发展之后,人口众多。生产力技术没有根本性的进步。主要依靠农业。而农业是靠天吃饭。一旦出现天灾,应对不当,就形成流民。流民要饭吃,就形成那个流寇,按阶级斗争论,就是被压迫阶级造反。按马尔萨斯论(中国yy的理论)就是通过战争消灭人口。

2 人口下降后,天灾慢慢过去,也就恢复正常。几百年后再来一回。

这个不是我发明的观点。而是一个老先生考查了玉米番薯在中国引进后,结合人口资料得出的结论,外加我的yy。

家园 反对!!!

理性基于人,又被人所局限.所以,理性可以到达什么样的程度,是可怀疑的.我绝不赞同"理性也许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好的,但可以避免最坏的。"因为对一个社会来说,个人所谓的理性选择,不一定代表着整个社会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个人面对的压力巨大,对个人来说,选择逃避/选择投降/选择同流合污/选择玩世不恭难道不是理性的选择么,如此众多的个人的"理性"选择,组合在一起,那么整个社会也就如晚清般暮气沉沉,任人宰割了--这也是基于理性选择的一种结果,但是几乎是最坏的了.

在我看来,一个社会如要有大发展,不在于其组织结构如何,而首先是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要有生气!要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气概!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作事的方法,才能谈实事求是.

为西方真正辟开中世纪的黑幕的,不是经学院的道学先生们,是茫茫大海上那些胆大妄为的强盗,无数胆大妄为的强盗们的尸骨是西方世界最坚实的奠基石,然后才有聪明人/理性的人在这个基础上构造了西方文明这台控制整个地球的精密机器.所谓伊比利亚精力.同理,我们这个国家的基础,是老毛带领的那帮人在长征/抗战/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中留下的累累白骨,是那一股救亡图存之气化成了我们今天的共和国.

所以,今天的总总不安,我并不觉得如何了得,因为我以为经过这近两百年,特别是经过老毛的改造,已经获得了不亚于那些海盗们的心灵之力,我们有着同样的雄心,有着同样的欲望挑战未知世界的恐惧.并且,我们为五千年前开创了最持久生命力的人所生!

家园 呵呵,我同意你的观点

西方社会走到今天,确实是“日薄西山,暮气沉沉”,尽管其外在的物质和制度力量依旧强大,但内在的精神动力已走向萎缩。

太祖的“心之力”确实给我们这个民族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我认为我们不可走入西方的“强盗——绅士——强盗”的二律背反里,而应结合中西智慧,走出一条新路。太祖一生激烈地反传统,反西方,而他恰恰身兼两种文化之所长。所谓“不可走极端”本身也不是极端的,有的时候就得走走极端。但不能像西方那样一意孤行、不见棺材不掉泪。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家园 这也是个背书的结论

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我也看过就当时中国与欧洲国家的策略对比 当时英国用于造船的大料都是特别保护起来有计划的采伐 而中国整个沿海的较近的大料在明一代几乎被采伐一空 这确实会对造船业造成很大的困难但是认为这样就能真正挡住航海就不一定了 当时很多建筑用的大料甚至宫殿材料也有从东南亚进口的 宣德炉的风磨铜也是当时进口的 以当时明代与东南亚的紧密贸易联系 大料的不足也就是个钱的问题 更别说内地还有大料出产 归根结底如果想要解决也就是运输的问题

家园 我也是觉得如此

在丰年时期,人口剧增;而遇到长时间的灾害,导致肚子问题,是朝代更替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新的朝代建立时,社会的贫富差距较小,而社会的自然发展是贫富差距会逐渐拉大。朝代后期巨大贫富差距会加重灾害对社会的破环程度(即使小的灾害也会造成穷人活不下去)。

第一点在古代是无法预防的。第二点可以人为防范。我认为朱元璋也意识到这第二个原因做了很多防范。小农社会,而不是土地大规模集中的社会对灾害有更好的防御作用。

这两个因素我认为是朝代持续时间的关键因素。第一个可以归结为天灾,第二个可以归结为人祸。从长期来看,两个都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朝代更替也是无法避免的。

家园 哈 你的历史观才是问题
家园 最严重在清初?清初的人口和明末的人口谁多?

基本的分析都没有

谈什么历史

家园 那当然,在您等XX看来,俺这样的人是不应该存在的

不过很抱歉,俺存在。

家园 笑倒

谁没基本分析?

家园 一语中的
家园 虽然在理,但不要过激

夜风:那位就像面对本族尴尬历史只会篡改的著名回回学者,还不如

夜风:裂土分疆他们没那资本和胆。但会叫的孩子有糖吃他们知道基本还是人民内部问题,只要他们不越线

家园 大礼仪,大议礼,大礼议?

我记得过去读到这个事件都是称作大议礼,或者大礼议,可是在《明朝那些事》里,读到的是大礼。这个事件到底应该叫什么?

我认为“大议礼”和“大礼议”文法是通的,“大礼仪”怎么读都像是今人的发明。《明史纪事本末》里是写作大礼议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