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闲说鲁达这个人 -- 萝伏
鲁智深在成为宗教界人士和走上革命道路前,曾用名叫鲁达。鲁达最早效力于大宋的边防部队,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种师道身边工作。后来调到相对是后方的渭州,在种师道的弟弟小种经略府做一名提辖官。这样的工作调动通常是升迁调动,但提辖本身已是级别不能再低的部队干部了,因此调动应属于军转干,由此推断鲁达当初极可能是老种经略身边一名勤务兵或卫士。
鲁达找镇关西的茬,虽有乱用职权之嫌,但要注意,他是通过买肉这一采购手段来生事的,可以看出鲁达可能是小种经略府中的负责政府采办的后勤干部。鲁达身高八尺,这在武人当中不过是很寻常的身高,但他却“腰大十围”。从这个体型看,有些象后厨掌勺的大师傅,鲁达的好吃和贪嘴也许是这一推断的侧面补证。
在水浒中出现的人物中,鲁达的武力是极高的。凭这样高深莫测的武力却只在渭州非战斗单位的后勤部门做事,可见大宋的边防军的战斗力委实可怖可畏。
鲁达干的这个提辖是个非常清闲舒坦的职位,他经常在上班时间出来下馆子,估计晚饭更不会在家吃。鲁达下馆子基本不付帐,但业主似乎对他还很欢迎。如果不是强装笑脸的话,那就有可能是鲁提辖经常利用政府公款签单,月底结算;或有可能由小种经略府出台优惠政策,对府内的机关干部经常光顾的酒楼、歌舞厅实行减免税收等。
鲁达不支持未经政府许可的民间非法经营娱乐活动。当他看到群众争相围观街头没有营业执照的枪棒表演,令城市交通变得很混乱时,就毅然走上前去把众人推开,维持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鲁达虽体格阔大,但并非粗鲁之人,他一有机会就不拘地点、不拘形式的组织开展业务研讨学习活动。在渭州的潘家酒馆和青年农民史进、民间艺人李忠亲切交谈时,并不觉得大家的身份有什么差异,而是与他们一起热烈的“较量些枪法”。在杀人逃难的路上,利用在金姑娘恩官赵员外的外宅短暂歇息的时刻,也抓紧时间和赵员外“较量些枪法,吃了半夜酒”。总之,在鲁达周围,学术气氛还是很浓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寡人读了一遍又一遍,笑翻我了。文中推理实在有趣,却不无道理,古为今用,今为古用,邪趣,甚妙。
赏花一朵!!!
这部队转业干部到法院当法官古已有之呢。
80年代初听一老律师说过这么一个真实故事:
说他办一离婚案子,代表女方。法官大约与鲁提辖经历、水平不相上下,判曰:“财产男女各半。”这也没啥,挺公平的。女方律师不说话。男方的不服。法官大人怒:“咄!判给你二分之一你还不满意啊?难道你还想要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吗?!门儿都没有!!”
霍霍霍。。。
总是笑,皱纹都深了。
可能是版本不同吧?我看的那书上是小种称鲁达原是‘我父亲’处的军官,只是俺这里无人帮衬···云云,注解里说老钟是种锷,小钟是种师道。不过在女真打开封时,老种成了种师道,不知道怎么回事??
老用撩阴腿,充分说明这一点。
出场就是官,打死人不偿命;做和尚喝酒吃肉,到京城还倒拔垂杨柳,结交林教头;后面的道路更是一帆风顺,打周通,上青龙山,上梁山。一直到最后,最后,还潇洒走一回。
一生有酒有肉,有情有义,敢打敢杀。
有人说,这是真佛。和整天念经成佛不同,他是在生活中成佛。活的真,活的美!
通常,那些比较没品位的人喜欢拿林冲逼上梁山说事,字画创作多,收藏多,而鲁智深的画则少很多。
提辖,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所出现的宋朝官名,花和尚鲁智深就曾经担任此一官职。但水浒传为元、明时的小说,而宋代的史料中并无“提辖”之名,《宋史.职官志》中提到地方上的知府知州常兼要“提辖兵马”,提辖一名很可能即由此简称而得来。
除此之外,南宋时有“四提辖”的官制,四者分别掌管:
榷货务都茶场(管理专卖)、杂买务杂卖场(管理官近宫府采买)、文思院(管制造宫近器物)、左藏库(储藏金银钱)
宋代一路或一州所置的武官,为“提辖兵甲盗贼公事”的简称。主管本区军队训练,督捕盗贼等职务。南宋时,掌茶、盐、香、矾等专卖的榷货务都茶场,掌采办宫廷、官府杂物的杂买务杂卖场,掌制造供应宫廷用的珍巧器物的文思院,储藏金银钱帛的左藏库,也均设提辖官掌管,合称四提辖。
人武部管民兵训练,兼管联防队,城管.
本朝的县一级才设置人武部,其上级机关是市军分区,更上一级则是省军区。
北宋一朝,一直以文制武,各州的知州一般兼任本州的厢军兵马都总管或都钤辖(军分区司令员),副都总管或副都钤辖基本是武将(负责具体指挥作战的常务副司令员)。
常驻都监,掌管本城厢军的屯驻、训练、军器和差役等事务,类似于军分区管预备役的副参谋长兼武警支队参谋长。
鲁和尚的提辖,相当于武警支队下边的班长或副班长,虾米大的兵头。类似于KMT时期的“老总”,清代的“军爷”、“总爷”,只不过是草民的敬称罢了!
原因是,按照厢军的编制,基本作战单位有指挥(营长)、都头(连长)、十将(排长)
在中国的古代,一般以官高者的职务,为敬称。例如,武都头等等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