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且效书生乱解禅 之五 风动、幡动和心动 -- 任爱杰
前四篇
差不多写在一年半之前。写第四篇的时候跑题了,现在继续谈辩证法。
禅宗有个很有名的公案:
话说惠能逃跑后(按:我不太信这个传说,分析详见前第一、二篇),混迹在猎人队中十五年。一日忽然觉得自己应当是弘扬佛法的,老是这样逃下去总不是个办法。于是就来到广州法性寺。正值印宗法师讲解涅槃经。当时有风吹动经幡,两个和尚在争辩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车轱辘话说个没完。惠能在旁边听不下去了,于是上前说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于是一众大惊,印宗将其延至上席。详细探讨,发现惠能水平极高。再问身世,这才发现其衣钵传人的身份,于是将其尊为上师。
这段公案是否就是历史事实,我们也无从知晓。不过“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在文化快餐盛行的今天倒也是流传广泛。无数穿越小说的主角们为了装深沉,也经常把这句话拿出来忽悠大众,于是书中的众 MM 无不倾倒。
问题是,这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众人听了这话立刻就把惠能捧了起来?惠能当然不是穿越众的一员。僧人们的性取向当然也没有问题。为什么听了这话,立刻大惊呢?
这里首先要看两位僧人在辩论什么?
一般的翻译,往往把“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译为“当时有风吹动经幡,一个和尚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和尚说是幡在动,两人争辩不停。”
这样的翻译当然没错。但却没有体现出两人到底在作何辩论?风吹幡动符合一般人的常识,简化为风动也没啥不对。那么第二个和尚在说啥呢?有何可争得呢?
风吹柔软的经幡当然能吹动。但如果经幡是铁做的呢?风还能吹动吗?还能随风飘扬吗?可见经幡能被吹动必须要有柔软这个特性。也就是说经幡本身的特点是决定因素,风不是决定因素。
但是反过来想的话,如果风力不够大呢?呼一口气也是风。但这样的风最多能够吹落桌上的小纸片,要吹动一面大幡恐怕就不行了。所以风的因素才是决定性的吧?
当然,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是否就更完美一点了呢?在一般人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而从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我们其实已经不在局限于事物的表象,而是想要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了。
问题是,佛教,尤其是禅宗,有个很玄的理论。禅宗赖以起家的《金刚经》里认为,通过表现来描述事物是不可能的。前面说过,《金刚经》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阐述实质,表象和名称之间的关系。一件事物往往有各种表象和名称。但表象最多只反映了事物的一个方面,而非事物的全部。而即使描述了事物的所有表象,也不一定能够描述事物的本质。一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可不一定就是佛祖;骑白马的可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唐僧;带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有可能是鸟人。至于名称则更在表象之外。佛祖有各种称号(世尊,如来等等),但哪个也不是本质。换一个名称也是一样。或者说东西是一样的,叫法尽可不同。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呢?《金刚经》里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又说即不能执著,也不能执著于“不执著”。这样,人才能不受表象的蒙蔽而认清大道。
也就是说,不要迷信权威,也不要固执己见,更不能没有主见。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三者之间的平衡极其微妙,即使是高僧大德也难以做到。或者做到一时很容易,做到一辈子就难了。
解决的方法也有,就是要求不要受到事物表象的诱惑。被表象诱惑,就容易陷入执著。在惠能看来,那两位僧人其实就是陷入了执著的迷障中。
距离地球十万光年的恒星爆炸了,您觉得有点兴趣,但有必要执著于恒星爆炸的新闻吗?
潮涨潮落,云卷云舒,您觉得有必要斤斤计较吗?
然而关心则乱,有了名利关系则乱。苏大学士平时标榜“八风吹不动”,然而人家佛印在他的诗偈上题了“放屁”二字就立刻冲过江去责问。呵呵,如果真是“八风吹不动”,又怎能“一屁过江来”?
名缰利索,迷人本性。那两位僧人之辩论“风动还是幡动”所为何来?无非名利而已。当然,这里的名未必就是世俗之名,这里的利也有可能是物理学的进一步提高。但在惠仁看来,这些都是皮相,都扰乱人的本心。所以惠能说“仁者心动”,也就是指出他们再辩下去就要离佛法大道越来越远而已。
这里惠能说“心动”还是指两个僧人执著表象。但到了王阳明那里,却又把“心动”进一步发扬。《传习录》中说:
这段话其实直接承接发扬了惠能的“心动”。风动、幡动都是要靠感觉才能知道的。而如果对这个现象不感兴趣,那么这个现象对人来说又和不存在有何两样呢?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风动也好,幡动也好,如果你对此不感兴趣,风云变幻于你何有哉?而花开花落,你本无知。待见到了花开花落,这一部分的世界才对你展开。
而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感兴趣,进而感受。也就是说,你是否“心动”了?
那么,你今天心动了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实际上王阳明的阐述才与迪卡尔的哲学观点相近(感知和思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和轻重),而慧能的本意跟他们的都不太相同、而仅仅是劝诫两位僧人不要太刻意执着?
你得注意这件事是发生在印宗讲解涅磐经的时候。两僧辩论或许是因为印宗出的题,类似于楞严经中佛多次问阿难一样,亦或是类似现在喇嘛中依旧保持的辩经的传统,又如同学校里学生间的互相讨论。辩论胜者,虽然可能会得意一番,但推出为名利而争,差得太远了。
老兄说的情况也是大有可能。我前面也说了这里的名和利未必就是世俗的名利。例如研究这个风、幡的互动关系,研究得深了就得牵扯到流体力学、材料学和一般物理学的知识了。如果能从风、幡的互动关系中研究总结出这些知识,这当然也是“利”。
问题是禅宗也好,后来的心学也好,对这类研究基本采取反智主义。禅宗讲究“悟”,南宗讲究“顿悟”。但如何达到“悟”呢?不是对事物进行科学研究,层层剥笋,然后达到对外界事物的深刻认识和总结,而是靠内省。《金刚经》本身虽然说的很圆,但事物的表象固然不能完全描述事物的本质,但如果根本不去接触表象,则连认识本质的机会都不会有。
而惠能在这里不过是认为两人的辩论已经陷入对表象的执著而不符合佛法罢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慧能主要还是强调意识第一性,而把客观存在一棍子打死。
这事就这么简单。
不过呢,佛教毕竟不是科学研究。佛教认为事物的本质就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对空的认识,只有内省,所以才有悟,顿悟这种超快法门。
《金刚经》的主旨之一就是在讲表象和实际之间的关系。而且明确得说:
若凭色见我,
凭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不可凭身相得见如来”,“不应凭三十二相观如来”。
那么同样的,风动也好,幡动也好都只是表象而已。辩来辩去又能怎样?就能揭示事物的实质了吗?禅宗在这里反智主义作得很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呵呵,连文字都不要了。文字也是表象。不但是表象,而且还会误导读者。金庸的《侠客行》其实写的就是这个意思。
而是,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既是空,空即是色。
一下子就把人绕晕了,崇拜之心顿起。我觉得佛教毒害人,其中一点就在于此。我觉得我这人就是完完全全的老实头,天生反感这种不着调的东西。从辩论的角度,我觉得我并一定辩得过高僧们,但是他们这些东西,真的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佛教认为这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自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佛教认为这些是通过修行证得的。你如果直接把最顶端的理论拿来理解用别的哲学来解释而无实际修行做基础,那只能是空中楼阁了。
我这辈子估计是不会修行去的,所以我觉得做为一种知识,了解一点就好,不需要花时间在这上面。有这功夫,不如多睡会儿觉呢。
顶多是些历史知识。
另外一方面,我对唯心主义的看法很复杂,可以说爱恨交加。有些东西你没有体验到,你就是不知道。但是我还是把各种体验放在心理学的框架下,而不是什么佛啊禅的。
就得去修行了。比如,经书里说一念不生,会如何如何。不管什么佛啊禅的,你怎么也得到了一念不生这个硬指标吧。不然,我看真是空想。按庄子所说,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禅宗其实并不排斥客观存在。但如前所述,他们认为无法从探索外部世界而得知世界的本源。《金刚经》里所说的名实关系其实就是在否定通过观察事物的表象而得到事物的实在。
这其实就是怀疑论的基本观点。而禅宗认为虽然无法通过外部研究而得到大道,却可以通过内省而得到明悟。
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这个谁都能说上口的话实际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