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第三批“千人计划”名单开始曝光 -- 穿越

共:💬5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整理】第三批“千人计划”名单开始曝光

中组部一,两个礼拜前已给各高校人事处发文通知,少数人的名字已在新闻媒体上曝光。

中南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健康中心圣安东尼奥分校药理系、生物化学系终身教授刘峰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材料系终身教授赵继成

中国海洋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谢尚平教授

华工科技公司:固体紫外激光器专家徐进林

中国科技大学:陈秀雄、张瑞斌、顾华、张劲松、林福江

合肥工业大学:吴信东

安徽大学:丁宏强,

奇瑞汽车公司:陆惟一

欢迎补充...

另据消息,中组部今年一月份发文通知千人计划可溯及既往至2000年一月一日。像北大的饶毅,复旦的金力等牛人现在都符合标准了。

家园 之前的有些人简历都造假

一个临时的researcher的位置就敢写什么研究员,一个项目的轮换担当的协调人就敢写项目负责人。让那些老老实实回国谋发展的人情何以堪……

家园 还好啦

我在的单位里有几个拿到千人计划的。都还算名至实归吧。简历造假的人有的话也应该是少数吧,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科研界打假厉害,这些人走不远的。

因为前年和去年的千人计划招人不够,现在千人计划的条件放松了。搠及以往的政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有小道消息说现在千人计划也不要求六个月以上回国了,改成三个月。可以预计第四批会出现一个申请的高潮。第一,二批共三百多人,第三批有三百多人。看来今年年底之前总人数应该会上千了。

家园 不回来就别申

三个月有意义吗?

又搞成了豆腐渣工程,分钱游戏

家园 问题是不这样就招不到人

到目前为止按老标准大概招到了五六百人。我个人估计真正能做到在国内呆六个月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而千人计划还有一千五百人的缺口。坚持现有标准,实打实的能实现的人不多,这点人是根本满足不了中央引进足够多的人才进行科技创新的。另外,千人计划猫腻很多,真正100%会落实的也就是中组部的一百万人民币及地方省市的配套奖励。这点钱对国外的大牛来讲有吸引力但不像很多人想得那么大。大牛都不缺钱的。有个牛人的妻子还跟我算过,他们家回国经济上的损失远远大于所得。所以申请千人的人还是更在乎中国的事业空间,而不是钱。

很多千人也有苦衷。这些人岁数一般在40-55岁之间,孩子在初中到研究院之间。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回国六个月或全职回国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部分华人还是宁愿自己事业不能更上一层楼,也要全力以赴培养好孩子的。也就是说,孩子 > 事业 > 钱。

当然如果千人计划的这笔钱砸在40岁以下的小牛身上,是会吸引很多人全职回国的,因为孩子的问题困扰较小。可是小牛事业刚刚起步,风险大得多。而且中国不缺小牛和打工仔,缺的是大师级的人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