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权力的真相》讨论小结 -- wqnsihs
差异分析很清晰。但抱歉我可能没有把问题讲清楚。我想问的是Wal-mart和家乐福在国内的运营、管理上的不同点。您提到的Wal-mart上述运营特点我的感觉是在国内也是无法完全实现的,同样相信家乐福也是无法实现,那么二者在管理上我理解是在同一水平上,那为何Wal-mart在国内就干不过家乐福呢?是否因为都是乱战,家乐福由于自身的管理条件限制反而成了乱战高手呢?请再解惑,谢谢
比例比沃尔玛大很多,有的地方店长地采达到40%。不过沃尔玛最近也意识到中国诸侯经济的特点,由于互相的限制,例如不能用分公司经营--税收问题,产品封锁,例如黑龙江啤酒进辽宁的麻烦等等,也开始逐步学习诸侯模式),所以他不是真正的中央配送系统,而是分布配送,同时大量依靠供应商分散配送,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这与美国正好相反,原因是我们大规模配送基础设施不足,能力不够,同时劳动力便宜,所以小规模反而比大规模好)。沃尔玛一开始不了解国情,把美国的高技术运营模式原封不动搬来,结果在诸侯经济限制和基础设施不足约束下,效率低得惊人,完败给家乐福这种适应国情,打游击战,麻雀战的低技术运营模式。
不过从运营管理角度来看,家乐福的物流配送管理难度大于沃尔玛模式,因为完全分散和不可控(依赖供应商的必然结果),对物流调度系统,订货响应系统要求功能很强大。
所以沃尔玛开始放权,逐步减少中央配送,给店长适当地采权,不然它只有关门一条路。
您写到的“不能用分公司经营--税收问题”是由于分公司的“不是独立法人,由总公司进行核算盈亏和统一纳税,如有盈亏,分公司和总公司可以相互抵扣后才交纳所得税。”的这个特点而导致部分地方由于担心税收流失而不支持分公司经营的形式吗?麻烦您了。
成本,沃尔玛一开始是不理解的,认为选择什么组织结构是企业的自由,政府不能强迫。不过最后只好投降,因为分公司带来的麻烦的成本远远大于子公司带来的成本。这是诸侯分灶吃饭的必然结果。
运营与问题解决上了,很少留意和思考此类关系到企业管理的宏观问题,今后要留意了。您这里真是宝库啊!感谢与庆幸ing。虽然还不是很理解您这句论述,“分公司带来的麻烦的成本远远大于子公司带来的成本”,但相信求助万能的百度能够找到答案,就不麻烦您了。期待能看到您更多雄文。祝晚安
超市使用.
几个,只是各企业发展情况不一。
局势仍然在发展变化,速度应该说也是不慢的!
南京 华润苏果同一集团的,在南京区域占比都可以达三分之一以上,实际上控制了当地的供应链。华润现在正在整合全国供应链,未来的经营能力会进一步加强。
天津原家世界市场占比也很高,后来家世界资金链断后元气大伤,华润收购现在是闭门疗伤的阶段。看看其后面的发展吧!
而且由于家乐福的门店管理权限,对终端的市场反应非常迅速。商品、价格能随市场的变化门店可以直接做出反应。不必回到所谓总部来批复处理。
但家乐福的模式也出现一些问题,由于门店的权限过大,在商品上架有决定的权利。导致供应商需要对每个门店进行公关跟进,经营成本很高。每个店的资源也无法共享,无法协同作战。会出现销售好的门店资源越来越多,生意差的则资源很少。同时由于人治的因素,对管理者的水平要求很高,如果店长、处长的水平下滑,门店的管理水平也随之下滑。从最近家乐福的表现来看,门店的水平较前几年确实下滑比较明显。
我个人感觉,模式没有一成不变最佳的,而只能说能根据市场变化来适应调整的才是最好的。
据悉,家乐福这两年已经着手逐步收归权限,而沃尔玛也尝试放松权限。尤其是收购好又多后对其本地化融合能力有所了解,终于愿意降低姿态来学习在中国做生意的逻辑。
国内的联华、华联更多的是简单的组合形成的规模。内部管理
华润万家比较复杂,华南区的管理水平最佳,而原来收购过来的部分质量参差不齐。不过他们现在正加快整合的过程。现在的情况比华润真正步入零售收购原万佳百货的时候要好很多了。未来应该值得期待。
大润发发展非常快,目前执行的标准较高,而且由于坚持在二三线城市中心区域购地自建卖场,物业不仅能够支持按卖场标准建设,同时未来地产增值的发展不可限量。
比如说家电业,国美苏宁全国拓展的时候,供应链将所有资源都投入进去了,原销售的大头百货业举步维艰,有一部分百货逐步退出家电经营市场。
而现在供应链知道将国美苏宁专业卖场养大的后果,尤其金融危机、黄光裕入狱事件后对供应链有所触动,开始关注百货及连锁渠道。虽然提供的毛利不如专业市场、但是在商品结构、促销上开始有所区别。现在实际上已经将消费者有所划分。
所以您担心的问题,交给市场就好了。市场会自我调节
左脚进金融,右脚进娱乐.
左手打银联,右手打广电.
管理过于极端,对员工刻薄,对供应商过度压榨,不见得能够走多远。目前被欧尚收购后,以后可能会好一点。家乐福2009年利润大幅下滑,其解释是中国人因为08奥运记仇,仍然在抵制,这个我没有具体数据,不好说,但是家乐福模式走下坡路是明显的,主要还是规模扩张过快,管理人员质量和数量都跟不上。再说家乐福被中国文化同化得太厉害,目前从文化上已经不是法国企业,而是中国企业,中国企业的模糊,拖拉,推卸责任,拉帮结派一样不少,估计与国内企业竞争已经逐渐处于下风。沃尔玛一直无起色,原因还是美国人的人才观与中国国情不兼容。华润从蒋跃敏等人离开后,经过内乱,现在逐步恢复,不过他们的运营模式并不先进。
忙总有空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