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一)――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 -- jlanu

共:💬23 🌺2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一)――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

前两天在图书馆翻书无疑中看见了一套书(三册),书名见参考书目。随手翻了一下,觉得蛮有意思。现在把书上的一些内容和我自己的一些了解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一篇短文准备大概分三个部分吧。

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一)――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

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二)――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

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三)――诺贝尔经济学奖分类及趣闻。

八卦部分现在大致想到的有最老和最年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最黑的诺奖得主,朝闻道而夕死的得主,后悔了二十年的一句话,被拒的诺奖文章,被小瞧了的诺奖成果,嗯,大致目前就想到了这些。言归正传

(一)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

1968年,在自己三百岁生日庆典上,瑞典中央银行宣布在经济学领域设立一项新的奖项以表彰在这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这就是俗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奖,全名叫做――The Central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虽然这个奖项是由瑞典央行设立,但使用与其他诺贝尔奖项同样的评选标准和程序,所以具有与其他诺贝尔奖项同样的象征意义。

设立这一奖项的最初想法来自于当时瑞典央行的行长Asbrink。有了这一想法后,Asbrink随即和瑞典的一些重量级经济学家,诺贝尔基金会,瑞典皇家科学院进行了接触。毫无疑问,经济学家们纷纷支持这一想法,诺贝尔基金会对此也没有多少异议,阻力来自于负责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瑞典皇家科学院。一些自然科学家们非常不情愿以诺贝尔的名义增加这一奖项,部分原因是人们怀疑经济学是否有足够完备的科学性来保障这一奖项具有和其他自然科学奖项(如物理学、化学)一样的在科学上的象征意义。在身为皇家科学院院士的经济学家们的极力游说下,尤其是Myrdal(1974年与Hayek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最后终于同意支持Asbrink的提议。1968年5月,瑞典央行、诺贝尔基金会和瑞典皇家科学院就这一奖项的评选和颁奖规则达成了一致意见。1969年1月,瑞典政府正式将这一规则法律条文化。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诞生了。

遵照诺贝尔的遗愿,在自然科学范围内,诺贝尔奖是授予那些在某一领域做出了突破性贡献的科学家、研究者或发明家,即看重某人的某一项成果,而不是其整体的学术成就。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大致遵循了这一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诺贝尔奖与其说是成就奖还不如说是成果奖。当然一般来说,大多数在某一领域做出突破性贡献的人物其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学术成就自然也非同一般。成果奖还是成就奖?这个也就不好分辨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推荐诺贝尔奖得主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将某人的学术成就作为推荐的主要考量指标。不过2003年,日本工程师的得奖,1994年Nash的得奖多多少少表明诺贝尔评选委员会还是没有忘记诺贝尔生前的遗愿。

参考书目:K. Puttaswamaiah: "Nobel economists - Lives and Contributions (1968-1994)" 1995 Indua Publishing Company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油油大作,必属佳作.

期待续集唷...

家园 问句题外话,诺贝尔为什么没有数学奖?
家园 油油,本门见面礼,踹一脚,再加把花。
家园 最流行的说法是当时最好的数学家是诺贝尔的情敌,

诺贝尔不愿意自己设立的奖项落到他手里.

家园 标准的说法是诺贝尔只鼓励对人类有贡献的应用科学

数学只是个基础.不过现在相对于工程学系,物理化学也都变成基础了.

家园 [原创]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二)――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

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二)――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

诺贝尔的原意是设立一个成果奖,表彰某人的某项成果对人类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比如发明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技术、工具,发现了一种新的事物,或者对原有技术有重要的改进。但因得主中大师云集光耀照人,头上的光环晃得人眼花缭乱,常常使人误认为诺贝尔奖是一个终身成就奖,误以为能拿到诺贝尔奖的就是大师。其实不然,聪明的匠人有时也能发明一种新的工具、技术或者对原有技术做出重要改进,极大的造福于人类。根据诺贝尔生前的遗愿,就此获得诺贝尔奖也不是不可能的。2002年日本工程师的得奖就是这一类的典型例子。而大师者我以为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者是在原有领域上取得了开创性的突破,并极大的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常常被人视为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或一面旗帜。以这个标准去衡量,诺贝尔奖得主中有些人离大师级别还差得很远。这些幸运的人常常出现在分享者的名单上,他们只是很幸运的在某个时刻和大师们合作了一把或者是在某个问题上和大师们有着同样的看法,这样当大师们以某个特定的成果获奖时,这些幸运儿们也就搭上了顺风车,平凡的外衣上因反射着大师的光芒,似乎也就金光闪闪了起来。月亮,就是月亮,不是太阳,一个不错的学者绝不会因为和大师分享了一个诺贝尔奖就此成为大师。背插诺字旗的不一定就是诺家将,也有可能只是诺家兵。举个例子,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Stiglitz, Spence 和Akerlof就是一将带两兵。在得奖之前Stiglitz就是公认的那一代人中最有成就的经济学家,而Spence 和Akerlof在得奖前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仅仅是两个普通的教授而已。尤以Spence最为夸张,72年拿到博士学位,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拿到终生教职,83年后就再也没有发表过什么像样的学术文章,到2001年有近十八年没有从事过什么像样的研究,几乎可以说早已从学术的最前沿消失掉了,是比较典型的拿了铁饭碗后磨洋工的,也许跟他后来主要从事管理工作有关。相比Stiglitz的成就,将两人视为同一数量级的经济学家实在很难令人信服。当然,也不是所有分享诺贝尔奖的都有类似这样沾光的问题,就我比较熟悉的来讲,2003年的Engle和Granger,1972年的Hicks和Arrow各自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就难分上下。Engle和Granger是在计量经济学领域多年的合作伙伴,共同合作发表过二十多篇学术论文;而Arrow则是在继承了Hicks的一般性均衡理论思想后运用更为现代化的数学工具将这一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使之更加简洁,更加一般化,从而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奠基人之一。

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由五个正式成员和一到两个协理成员(associate member)组成。评选过程和其它诺贝尔奖项也大致相同。每年的十月,评选委员会将来年诺贝尔奖的提名表分别寄给世界各地七十五所大学经济系的资深教授们,偶尔也会邀请相关科系的教授们提名,比如商科或者金融系的教授。这七十五所大学的名单每年会有所变化,所以理论上讲,中国的经济学教授也有提名诺贝尔奖的机会。除了这些选票以外,根据诺贝尔奖的选举规则,北欧各国的经济学教授和健在的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也享有提名权。提名只代表提名者个人的意见,而不代表其所在机构的意见和倾向。为了便于评选委员会有充分的时间考察和研究提名名单,所有提名都必须在来年的一月底之前完成。

每年评选委员会大致会收到150-200份有效的提名表,包含了大约75-125名候选人,而那些各种组织自发性的提名则不会被评选委员会考虑。时不时大家会在媒体上看到什么诺贝尔奖提名委员会之类的东东,如果不是行骗的话,就是无聊的炒作。其实有效的提名名单也只不过是为评选委员会提供一份参考而已,评选委员会也并不一定非要从中选出获奖者。不过这份名单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兼听则明嘛。

被提名票数较多的候选人并不就意味着会是当年的热门候选人,评选委员会更看重的是提名人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以及提名理由是否有足够的说服力。比如Stiglitz或 Lucas这样的大师级人物的提名在评选委员会心目中的分量肯定会高于其他一般教授们的提名,以一当十,想来不会太夸张。

收到投票后,评选委员会就开始选出热门候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大概每个候选人会请两个以上的专家对其成果进行研究评估。尽管每年的大热门屈指可数,只有那么几个,评估委员会还是大概会考察20-30 名候选人。没选上的候选人的研究报告会被存档保存,以备将来所需。有点类似于公司人事管理中的人才储备,这次没有招你,先把个人简历留下,下次有空位置的时候再考虑。研究报告出来以后,评选委员会围绕这些研究报告进行一系列的讨论,讨论过程高度保密,也许紧张激烈争执不下,也许很快就取得一致意见,谁知道呢。不管是少数服从多数,还是一致通过,评选委员会最终会有一个关于获奖人名单的决定,这份决定以报告的形式送交皇家科学院社会学部,当然报告不可能是简单的几个字:“我会决定授予某某诺贝尔奖,钦此。” 就了事的。从过程和内容来看很有点学位论文的味道。报告含三个部分:1、关于获奖人资料翔实的调查采证。2、关于获奖人成果贡献细致的分析研究。3、着重强调选择该获奖人的原因以及评选标准和诺贝尔评奖规则的一致性。报告送交到社会学部后,理论上社会学部有权将该报告退回评选委员会,要求重选或改写,不过至今这种尴尬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过。社会学部接受报告后会在十月中旬,大概就是九,十,十一日中的某一天,组织一次公开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全体院士出席的答辩会,就评选委员会的报告进行答辩。答辩结束后,再由全体院士投票,根据简单多数的原则决定该报告是否通过。如果通过,则瑞典皇家科学院会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论上讲报告也有通不过的可能,不过由于评奖委员会卓有成效的工作,这种不幸的可能很有幸一次也没有发生过。

参考书目:K. Puttaswamaiah: "Nobel economists - Lives and Contributions (1968-1994)" 1995 Indua Publishing Company

http://nobelprize.org/economics/

家园 好嘛,一次都没去看我哈,呵呵
家园 油油好文,后面的可别忘了来贴啊.
家园 好像2003年没有日本学者获得诺贝尔奖的。

是不是年份搞错了?

家园 我猜油油指的是那个获得2002年化学奖的日本人

Koichi Tanaka ,只是一个生化公司的普通工程师,本科毕业,连个研究生都不是,更不谈什么教授席位了。

但是由于他第一个从实践中设计分离识别生物大分子的仪器(据说是他当时不知道学术界认为该方法不可行而无人尝试。)被授予诺贝尔奖。

此人属于典型的埋头苦干派,据说拿奖后想的也还是继续干工程师,为之宁愿放弃提升。

2003年没有日本人获奖,就油油的逻辑,此人是对诺贝尔奖重一时项目,轻终生成就的典型例子

家园 歪着吐吐舌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油油,咱是怕家里面那些长辈担心俺胡闹,所以没敢去;在这儿见也挺好么。多保重啊。

家园 汗,多谢两位提醒,多谢,多谢,呵呵。
家园 You are too harsh on Akerlof and Spence.

You are too harsh on Akerlof and Spence. I agree their achievements are not as great as Stiglitz, but the theory of "adverse selection" and "signalling" have profound influneces on our thinking of the working of the economy. In my opinion, they fully deserve the prize even though their achievement is limited to only one particular paper.

家园 呵呵,Dracula兄说得有道理

其实我想说的就是他们两人还远没到大师的地步。照我的理解诺贝尔奖本来就是一项成果奖,就这一成果而言,他们三人的paper都非常漂亮和经典,各自阐述了asymmetric info在不同市场中(金融市场、二手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和作用,他们完全有资格凭这一成果而得诺贝尔奖。但是他们两人和Stiglitz相比,在学术成就这一点上我认为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原本没打算比较Spence和Stiglitz的,只是最近看了一篇关于Spence在中国的报道,有感而发。Spence可以说在trade这一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学术造诣,可是由于顶着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的光环,好像说的话也就变得金光闪闪了。

嗯,也许是我太过于苛求了,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