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日益枯竭的煤炭资源,走向深渊的中国经济 -- hwd99
日益枯竭的煤炭资源,走向深渊的中国经济
hwd.caogen.com
下表是我国煤炭平衡表,包括消费生产及进出口数据,来源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统计年鉴和08及09年统计公报。从2002年以来,我国煤炭生产量以每年12%速率高速增长,到2009年增加到30.5亿吨。
煤 炭 平 衡 表 单位:万吨
项 目 1990 1995 2000 2002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可供量 102221 133462 128297 214462 235781 251377
生产量 107988 136073 129921 138000 220473 237300 252597 279300 305000
进口量 200.3 163.5 217.88 2617.1 3810.5 5101.6
出口量 1729 2861.7 5506.5 7172.4 6327.3 5318.7
库存变化 -4239 86.8 3664.7 -1455 997.87 -1004
消费量 105523 137677 132000 216722 239216 258641 274000 302000
根据美国能源部资料(地址:http://www.eia.doe.gov/oiaf/ieo/coal.html),中国煤炭可采储量(Total recoverable reserves)为1300亿吨,世界总量为9290亿吨。中国近年来煤炭生产增长迅速,2002年生产13.8亿吨,2009年生产30.5亿 吨。以这个增长速度(每年增加12%),只需要15年,到2024年就采光所有可采煤炭。即使我们增加到日本人均能源消耗水平,也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倍后不再增加(这里还要求其他一次能源同步增加一倍),到2031年就用光所有可采煤炭。即使我们不在增加煤炭消耗,保持现有年开采量30亿吨水平,现有煤炭可采储量也就能维持到2052年。
按照国内提供的煤炭储量数字,其结果也大同小异:“在2004年8月召开的全国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座谈会上,对于中国煤炭资源储量的说法,各有关部门提供的会议材料各不相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供的数字 说:“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国土资源部的数字是“已探明可利用储量1892亿吨”;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材料则引用了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的数字:“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累计探明可供建井的精查储量2000多亿吨,占全国已探明精查储量的90%以上”,由此可推算出“全国已探明精查储量”为 2200亿吨左右。而对于另一最为关键的数字--“还剩多少”,多数文件没有提及,只有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说“现有剩余可采储量是660亿吨”。”
来源 http://www.hunancoal.gov.cn/xinwzx/ShowArticle.asp?ArticleID=269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探明储量不等于可采储量,可采储量不等于能开采得到的煤炭量,也不等于经济上可开采储量。我国1995 年生产煤炭13.6亿吨,煤炭资源的可采储量损失就高达 20亿t,这里应该指消耗33.6亿吨可采储量,生产13.6亿吨煤炭,该文同时指出,目前全国矿产资源平均总回收率只有 30%~50%,不仅比发达国家低 10%~20%,也低于国内 60 年代水平,参见:张雷,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基础,自然资源学报, 1998(2), http://www.gzcoal.gov.cn/pages/Page_Info.aspx?News_Id=19101。从以上分析来看,我们煤炭使用年限还会进一步缩短。随着煤炭资源减少,煤炭价格也急剧增加,2009年煤炭价格上涨94%。
一次能源在现代经济中占有不可替代特别重要的地位。现代经济以现代工业化大生产为代表,使用机器代替人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是,驱动机器工作的是能源,常用电能,而电能生产都来源于一次能源。没有能源,机器就会无法运转,从而变成废铁,而现代化工业经济就会破产,人类就会恢复到古代人力劳动的原始阶段。虽然物理学告诉我们,物质和能量都是守恒的,既不会产生,也不会减少,但是,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是完全不同的。质量守恒原理表明,地球上其他矿产资源都是可再生的,不会从地球消失。但是能源资源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能量会不断变成无法为人类利用的低温热能。人类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变成机械能,代替人类工作的能源。一次能源,如化石燃料燃烧发电,驱动机器工作以后,都变成人类无法利用的低温热能了。
化石燃料是地球历史上亿万年来积累的资源,来自植物光合作用,在我国占一次能源90%以上,其中主要是煤炭。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70%以上,电力生产70%以上,如果煤炭资源枯竭,不能及时发展替代能源,我国的大部分机器将无法运转。
我国煤炭消耗远大于石油。而我国石油消耗早就大于国内生产了。2009年我国生产石油1.89亿吨,进口1.91亿吨,消耗3.8亿吨。但是,我国石油进口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比例很小(相比美国进口约8亿吨),然而,石油价格在西方炒作下,都在一段时间内大幅上涨,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国家花大力气到国外寻找石油资源。而我国煤炭消耗量占世界比重很大,2007年占世界40%(中国消耗28亿短吨,世界消耗70亿短吨,美国能源部资料,1短吨=907.2千克),大部分进口是不可能的,世界上的煤炭资源也在日益枯竭。况且如此巨大的运输量,也将非常容易遭西方敌对势力控制。
政府注意到了我国严重的能源问题。2009年国家成立总理牵头的能源领导小组。但是,精英们看不到,我们的工业生产,消耗的一半以上能源,是免费为西方消费者服务的。我们人均生产的财富,按照出厂价格,相当于美国46%,而人均消费的财富只有美国3-5%,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以赚美元为目的,制定低人民币汇率政策,出口退税补贴外国消费者政策,使我们每年损失物质财富超过万亿美元,超过国内老百姓一年的消费。例如,2008年出口10万亿产品,按照购买力平价汇率,应换取美元26000亿美元,实际换了14000亿美元,损失12000亿美元。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国家也没有好的战略规划。发展太阳能,目的还是为了出口换外汇,不知道发展自己的技术,提高自己的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从以上情况来看,形势对中国已经非常危险了,留给中国人民的时间不多了。
参见美国能源部资料关于煤炭资源状况的分析,地址:http://www.eia.doe.gov/oiaf/ieo/coal.html
原文附后,相关译文:世界总量9290亿吨,中国占14%,等于1300亿吨。
World Coal Reserves
Total recoverable reserves of coal around the world are estimated at 929 billion tons—reflecting a current reserves-to-production ratio of 137 (Table 9).21 Historically, estimates of world recoverable coal reserves, although relatively stable, have declined gradually from 1,145 billion tons in 1991 to 1,083 billion tons in 2000 and 929 billion tons in 2006 [42]. The most recent assessment of world coal reserves includes a substantial downward adjustment for India, from 102 billion tons in 2003 to 62 billion tons in 2006—reportedly attributable to better data, which permitted the estimation of recoverable coal reserves as compared with previous estimates of in-place coal reserves. Estimated reserves for OECD Europe of 32 billion tons in the most recent assessment also are substantially lower than the 2003 assessment of 43 billion tons. Much of the downward adjustment for OECD Europe is a result of lower estimates for Poland, Turkey, and the Czech Republic. Poland’s reassessment of estimated recoverable coal reserves from 15 billion tons in 2003 to 8 billion tons in 2006 reflects the use of more restrictive criteria for geologic reliability [43].
Although coal deposit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80 percent of the world’s recoverable reserves are located in five regions: the United States (28 percent), Russia (19 percent), China (14 percent), other non-OECD Europe and Eurasia (10 percent), and Australia/New Zealand (9 percent). In 2006 those five regions, taken together, produced 4.9 billion tons (95.8 quadrillion Btu) of coal, representing 71 percent (75 percent on a Btu basis) of total world coal production [44]. By rank, anthracite and bituminous coal account for 51 percent of the world’s estimated recoverable coal reserves on a tonnage basis, subbituminous coal accounts for 32 percent, and lignite accounts for 18 percent.
Quality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deposits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coal reserves. Coal is a heterogeneous source of energy, with quality (for exampl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eat, sulfur, and ash content) varying significantly by region and even within individual coal seams. At the top end of the quality spectrum are premium-grade bituminous coals, or coking coals, used to manufacture coke for the steelmaking process. Coking coals produced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an estimated heat content of 26.3 million Btu per ton and relatively low sulfur content of approximately 0.8 percent by weight [45].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pectrum are reserves of low-Btu lignite. On a Btu basis, lignite reserves show considerable variation. Estimates published by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for 2006 indicate that the average heat content of lignite in major producing countries varies from a low of 4.5 million Btu per ton in Greece to a high of 12.4 million Btu per ton in Canada [46].
补充:从煤炭储量定义和分类来看我国煤炭枯竭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793997
本帖一共被 2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原创】大厦倾覆,根源何在?
- 【原创】美国真的烂下去了?
- 【原创】每年上万亿美元财富是如何奉送的?
- 【原创】时事评论:1工人罢工与人民币汇率升高
- 【原创】从美国两房退市谈美国赖帐手法和中国损失
- 首开奉送物质财富大法
- 【原创】从煤炭储量定义和分类来看我国煤炭枯竭
- 【原创】美国真的烂下去了?
- 【原创】时事评论:2评取消降低出口退税406项
- 还是早点跨好
- 出口产品是物质组成的,不是不消耗资源的,
- 没有军事保护,转眼成空
- 现在的斗争意愿太低了
- 根本问题是资源枯竭
- 预测30年左右必出大问题
- 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经是美国两倍多
- 两个问题是关联的
- 预计30年
- 谢谢指教
- 这样下去,我们的资源就逐渐枯竭了
- 你一开始,就说以前怎么穷啊,我给你解释这个啊
- 回复过你所说两个问题
- 每年都在免费奉送1万亿美元以上物质财富
- 如果断电了,系统就等于废了
- 出口商品,流失的是财富
你说的并不是一个老问题,而是一个几十年前就开始酝酿的问题:世界能源危机。工业革命基本上完全是靠廉价的煤炭发展起来的,后来又多了个石油,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不例外,中国用的不是天顶星科技,当然也不可能。
目前所有主要的能源,煤炭,石油,核能(非核聚变),都是几十年内都要枯竭的。目前所说的枯竭,不是指没有,而是指开采成本会大幅度上升。也就是说,全世界面临一个危机,工业机器运转的成本会大幅上升,而人类的实际生活水平可能会下降。这不是中国一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正相反,中国很可能是赶上了廉价能源时代工业化的最后一班列车,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了。印度的煤炭储量,不知道够不够它自己工业化的。但是化工行业的成本上升基本上是肯定的了,这很可能会对吃饭和穿衣都带来严重后果。
核聚变和太阳能是当前有可能在煤炭和石油之后发展起来的廉价替代性来源。其他的都无法支撑起目前规模的工业和生活用电。核聚变还差最后一层窗户纸;太阳能看起来有点靠谱。
新能源是下一次浪潮,赶不上这一波的都要崩溃。
http://www.mysteel.com/ll/guoneimeitan/shichangfenxi/zhuanjiapingxi/2009/10/27/085849,2123993.html
王显政当天在北京召开的2009国际煤炭峰会上说,长期以来,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占三分之二以上,这个局面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
他介绍说,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远景储量达5万多亿吨,已探明资源量1.2万亿吨,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在中国已探明的一次能源资源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5.4%和0.6%。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决定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
http://www.ccgc.cn/html/xinwendongtai/zongjuxinwen/20081028/18187.html
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建局5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五十五年来,一代又一代煤炭地质工作者,始终牢记使命,为保障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风餐露宿、艰苦创业、团结拼搏、奋勇向前,建立了不朽功勋,做出了重大贡献。累计提交各类地质报告9000多件;累计查明煤炭资源量13000多亿吨,占全国已查明资源储量的90%以上。相继发现了神东、准格尔等100多个大型、特大型煤田。寻找和探明地下水储量日涌水量达到1000多万立方米,为神府、准格尔等数十个矿区建设和生产提供了地下水源基地。近几年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国家地质项目100多项,在东部等煤炭紧缺地区,提交煤炭资源储量300多亿吨;采用新的地质理论和勘查技术,在云南昭通、山东梁山等多个地区发现了大型煤田和煤产地。完成了3次全国煤田预测,预测煤炭资源量5.57万亿吨;目前正在组织开展新一轮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开展完成了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预测我国煤层气资源量35万多亿立方米。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的不断提升、煤炭地质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国家能源决策、煤炭科学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保证了我国煤炭工业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使我国煤炭工业走在了世界前列!
不要急忙看到一个“数据”对你有用,就拿来写一篇宏文。
我建议你提高对数据的敏感度。如果是惊人而夸张的数据,这个是好的,但需要准备坚实的证据,逻辑上也要说得通。到时扔出数据,人家来质疑,再扔出证据,就可以取得相当好的效果。目前好多从事忽悠事业的人,就是这一步素质不高,光扔数据不注意证据,越来越脑残。
如果有了坚实的数据,却不太夸张惊人,也不要灰心。想办法把它处理的艺朮一些,纵横对比,着重强调,“发掘”它的“可吹性”。这比胡找不靠谱的数据好些。
预测煤炭资源量 和 煤炭资源量 都是忽悠外行的名词,真正对人类有用的是可采经济储量。很多矿藏深埋地下,由于地质原因,矿物丰度等原因,是无法开采的或开采很不经济。
难怪逻辑上相互矛盾的忽悠,也能引来247花。参见:
http://www.ccthere.com/thread/2787564#C2790372
非常佩服。胡哥应当派您到美国去忽悠奥八马,至少应当到美国股市上去忽悠美国资本家。
听说还是我们南七技校的校友,为您自豪。
另:不是我数据夸张,而是别人数据忽悠,参见: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793997
这段注释提到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和中国, 煤炭可采储量,会有大大的增长(could increase substantially)
80年代俺上小学看科普书,就看到说“工业的血液”石油只能用40年了
现在20多年过去了 石油还是“只能用40年”
铀矿和煤矿同理
估计俺再过个20多年 看书的时候还是石油“只能用40年”了
中国的寄生理论拥护者,经常拿出来的理论就是拿出某项中国人均资源,比如说石油之类, 说中国石油只够用个十几年了,煤只能用三四十年了,所以中国要寄生委来寄生一下,人口减到7亿啥的
但从来没有人正面回答过我的反问:即使按你们的大论花100年时间的高度老龄化代价把中国人口见到一半,充其量石油和煤也就多混个十几二三十年,按你们的计算还不是要玩完,寄生有屁用???基本上按照寄生人士的计算,等到他们人口减一半的伟大规划完成了,中国的煤石油天然气早按他们的数字用完了
没有一个寄生人士或者马尔萨斯教信徒正面回答过我的问题
从煤炭储量定义和分类来看我国煤炭枯竭
写了一篇讨论我国煤炭枯竭的文章,参见:http://www.ccthere.com/thread/2792155,但是很多人不了解矿藏储量的各种定义,更愿意相信某权威人士的忽悠,故此特地成此文,谈谈煤炭枯竭的内在含义。
一、储量定义和分类
媒体上有多种描述煤炭储量或资源量的名词,这些名词实际对应的是地质行业用来描述不同级别矿藏的。储量级别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制定的,统一区分和衡量矿产储量精度(或可靠程度)与技术经济可利用性的标准。储量类型与级别划分的目的,是便于国家与矿山企业正确掌握矿产资源,统一矿产储量的计算、审批、统计和用途,更加经济合理地做好矿产地质勘探工作。
一般说来,储量按地质工作精度分级,按技术经济可利用性分类。目前大多数国家均统称为储量/资源分类,把地质精度与经济可行均作为储量/资源分类的因素 考虑。储量分类最早起于英国,1944年美国矿业局与地质调查局共同提出了一个储量分类方案,这个方案经过1976、1980年两次修改,形成了在北美和 南美广为流行,世界其他国家均参照的“矿产资源和储量分类原则”。
图1 美国对矿藏资源的分类
这个原则有两个坐标:横坐标代表地质工作的程度,随着地质工作程度由高至低,所取得的储量或资源量被冠以“探明的”、“推测的”、“假定的”、“假象的”形容词(英文上使用proved,probable, indicated, inferred, hypothetical, speculative,参见下图);纵坐标代表储量或资源的经济可利用性,随着技术经济可行性的由高到低,所取得的 储量或资源被冠以“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经济的”和“不经济的“形容词。为了区别能从地下回收的矿产物质与地质圈定的矿物物质,美国这一分级方案又将查明的地下储量分为“储量”和“储量基础”两个概念,前者是可以从地下真正采出的部分,后者是地质圈定的部分,它包含了可采出的储量和由于设计、开采、安全等原因不能采出的部分。按照这一分类体系,矿产资源被分为以下主要类型:储量(探明的、经济的)、推测储量(推测的、经济的)、边界储量(探明的、边际经济 的)、推测边际储量(推测的、边际经济的);探明的次经济资源量、推测的次经济资源量、假定的资源量、假想的资源量。
1979年,联合国 提出了一个储量资源分类方案。1996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提出了“联合国固体矿产储量/资源量分类国际框架。这是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评价固体矿产 矿床而建立一种广泛的和国际通用的分类系统所作的最新尝试。同美国1980年的分类方案相比,这个方案用三个坐标轴而不是两个坐标轴来框定储量/资源的类 型。第一个是地质轴,表明地质工作阶段,由深而浅为详细勘探、一般勘探、普查、踏勘。第二个为可行性轴,由深而浅为可行性研究/采矿报告、预可行性研究、 地质研究。第三个轴为经济轴,由深而浅为经济的、潜在经济的、内蕴经济的。按照这一体系,可将储量/资源框定为10个类型:证实矿产储量、概略矿产储量 (两类)、可行性矿产储量、预可行性矿产资源(两类)、确定矿产资源、推定矿产资源、推测矿产资源、踏勘矿产资源。这一分类体系对各国储量资源分类体系之 间的转换与接轨具有重要意义。1960年制定的苏联矿产储量分类规范中,除从经济的角度,将矿产储量分为平衡表内与平衡表外两类外,勘探和研究的程度将矿 产储量分为详细探明和详细研究(A、B、C1)的储量,初步评价的储量(C2)和预测储量三类。我国建国初期,暂时采用了苏联的储量级别。1959年,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总则)》。它将固体矿储量分为四类(开采储量、设计储量、远景储量、地质储量)五级 (A1、A2、B、C1、C2)。其中开采储量一般为A1级,设计储量一般为A2、B、C1级,远景储量即为C2级。在一段时期内,这一储量分级对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已不能适应我国地质勘探和矿山生产建设的实际需要。1964年后,有关部门曾对上述储量分级进行了多 次修订。例如,冶金部在1965年颁发和实行了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的两级储量划分办法;煤炭部将煤矿储量分为普查、详查、精查三级;在1968年以后的全 国矿产储量表中,统一按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两级划分方案进行储量统计等等。到1977年,又由原国家地质总局和冶金部共同制定了《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 则(试行)》(先在地质总局所属单位试行);由原国家地质总局、建材总局及石油化工部共同制定了《非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行)》。上述两个规范, 根据对矿体不同部分的研究或控制程度及相应的工业用途,将固体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储量,分为A、B、C、D四级,并对各级储量的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二、我国煤炭资源枯竭的含义
美国定义的分级名词使用的是日常形容词,虽然简明易懂,但是,其实际含义往往与人们的理解有较大差异。以美国分类法为例,代表地质工作程度方面的描述,是与地质勘探工作密切相关的。其中探明储量和推测储量都是经过探测证实和确定的,但是探测工作进行程度不同。对于深埋地下的矿藏资源,最可靠的方法是钻井取样分析,而矿藏资源并非均匀分布。取样选点和钻井深度等均对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取样太密,成本就非常高。在石油开采中,很多油田的开采成本中,探测成本占很大比例。而取样太稀,结果可靠性就大大下降。在地质探测工作中,已被证明的储量,到开采前进行设计精查时,发现储量大大下降,时有发生。我国使用的分类名词更专业一些,但是外行就不知所云了。虽然笔者工作所在系有全国最好的地球物理专业,但是本身并不从事这个工作,只能粗略说说,有专业从事此项工作的,可以展开详细说说。
代表储量或资源的经济可利用性描述,给人们带来很多想象空间。一方面,资源价格是不断变化的,今天市场价格低,开采就不经济,但是,明天开采成本低的矿藏没有了,市场上价格升高了,今天开采不经济的,明天也变成经济的。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昨天开采成本高的,由于现在采用新技术,成本下降了,又变成了经济可开采的。
但是,采矿业经过几百年发展,目前技术上已经很成熟了,通过技术改进来降低成本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在能源领域,人们在新型矿藏,可燃冰,上寄托了很大希望。可燃冰是甲烷水合物,主要储存在地球上许多海洋洋底的沉积物底下,其蕴藏量也较为丰富。由于以前没有开采过这类矿物,其开采成本还没有经过实践验证。
很多矿物开采的实际成本是很低的。石油开采中的自喷井就是在地下埋根管子,然后石油就从地下通过管子流出。美国开采煤炭主要是露天煤矿,采用大型铲车直接在地面上铲煤,与国人挖土方运走成本类似。
评价化石燃料开采方法中,净能量和净能量比是比经济性更好更有意义的方法。所谓净能量就是从开采到最终送入用户手中的化石燃料能量减去中间消耗的能量,通常单位是MJ/kg,而净能量比是净能量与到达用户手上的化石燃料能量之比,代表了燃料的实际利用效率。例如,我们开采一吨原煤,本身能量是20934兆焦耳,如果开采,运输等环节消耗能量为10000兆焦耳,则净能量就是10934兆焦耳/吨。而净能量比就是0.52,相当于获得了原始矿藏52%的能量。目前美国开采石油生产汽油到用户手上的净能量比是0.76。如果净能量值是负的,就代表了开采运输过程中,花费了比到手能量更多的能量,这种煤炭资源就不值得开采。
目前这套净能量评价方法还有很多问题。前几年,美国政府忽悠玉米酒精时,美国国内出现了很多反对者。加州berkeley大学Patzek教授,cornell大学Pimentel教授是两位主要反对者。按照美国两位教授的分析,生产玉米酒精根本就是负净能量,不但不能替代汽油,还消耗更多化石燃料,根本就是不该做的事情。当时美国科学杂志,美国科学院会志(PNAS)等主流杂志发表了多篇鼓吹发展玉米酒精的净能量分析论文,而两位反对者就只能在不入流的非SCI杂志上发表文章,在网上发布自己的分析了。
国内精英们也紧紧追随美国的忽悠,建成几大装置,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巴西,世界第三大玉米酒精燃料生产国。而实际上所有美国农民生产的玉米都拿来做玉米酒精,不考虑生产过程中能耗,不过解决美国12%的汽油消耗,所有美国耕地都用来种植玉米,用来生产玉米酒精,也替代不超过50%的美国汽油消耗。我国国内粮食生产早已不能满足国内需要,现在进口量占消耗量近10%,但是,几年前,那位勇闯地雷阵的大领导,被手下忽悠得,似乎中国有用不完的玉米和粮食,要大上玉米酒精,当然不久,这个忽悠就原形毕露,只好偃旗息鼓。
笔者很赞同两位教授提到的净能量分析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将生产过程中人的能耗加入进去。例如,美国农民下地干活,工人上班,都要开车,开车就有能耗。通常发达国家老百姓消耗的能量中,开车能耗是主要能耗,例如,在英国,超过家庭总能耗一半以上(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David JC MacKay教授著,Sustainable Energy - Without the Hot Air)。目前美国建立的净能量分析,就没有考虑这个因素。笔者2007年曾投搞阐述自己建立的净能量分析方法,这个方法从根本上否定美国现有的分析体系,当然命运也类似两位美国著名教授,因为这样的文章表明美国精英也是大忽悠,有碍美国忽悠行动。
具体到煤炭,美国开采成本和能耗都是很低的,因为主要开采的是露天煤矿。 但在我国,露天煤矿所占比例很低。开矿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地下水,在地下水丰富地区,很多矿藏是无法开采的,因为排水成本和能耗太高。埋藏太深的煤矿,也是没有开采价值的,因为开采成本和能耗太高,而煤炭价值是很低的。美国Powder river basin 煤炭价格仅每吨12美元(http://www.eia.doe.gov/cneaf/coal/page/coalnews/coalmar.html#spot)。我国压低劳动力成本,从而长期保持煤炭低价格。但是煤炭开采难度比美国大得多。煤炭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例很大。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常常在煤矿建电站,叫坑口电站。但是,燃煤电厂耗水很大,不是每个煤矿都能建坑口电站。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和能耗,以及特殊工业需要,对质量较差煤炭,会通过洗煤,减少杂质,从而减少煤炭运输量。美国煤炭运输能耗很低,仅相当于1%煤炭能量(但是,消耗的主要是石油),总能耗约为2%。国内运输和生产能耗分别为2%和3%,总能耗约为5%左右,主要原因是洗煤能耗大,公里运输占很大比例。这些都是平均值,对资源较差的煤炭,其能耗增大很多。例如,我国煤炭主要通过铁路运输,运输平均距离为640公里,如果开发新疆等地煤炭,输送到我国东部,运输距离就会加大到4000公里以上,从而使运输成本和能耗大幅度增加。
随着优质煤炭资源开采结束以后,未来煤炭资源开采成本和能耗逐渐加大,直到使开采的煤炭还抵不上开采成本和能耗,从而人类只好放弃开采余下的煤炭矿藏。这个过程是逐步的,并不会在某一天突然来临。我国石油已经到了这样的阶段,由于国内开采成本增高,高于进口成本,现在进口量已经占消费量一半了。例如,大庆油田从1976年开始,连续27年年产量超5000万吨,后期主要采取水载高分子物质驱油技术,从含水90%以上的地下采集石油。 到2003年开始,虽然只开采了地下56亿吨矿藏中的18亿吨,也不得不下调开采能力,减少开采成本高的部分。我国从大量出口石油到现在进口石油超一半,仅过了不到30年。现在我国的煤炭也开始走上这条路了。笔者预测,从现在开始,不会超过30年。
某权威人士忽悠的预测煤炭资源量和煤炭资源量,应该是不考虑经济因素的两个概念,一个是经过一定探测后的结论(不知道是证明了的,还是包括可能的,甚至少量探测下的推测),另一个恐怕只是预测了。我们讨论煤炭资源量,应当根据可采储量。虽然今后可采储量会增加,但是,实际真正开采利用的资源量并不会多于可采储量。例如,1995年我国消耗33.6亿吨可采储量,生产13.6亿吨煤炭。笔者假设可采储量都变成获得的资源量,结果应该长于我国煤炭所能支持的实际年限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你的核心观点我赞同,煤炭资源即将出现越来越紧俏的情况,这一趋势和金属资源没有二致,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因此,中国必须对因一次能源短缺而造成经济衰退保持足够的警惕,并未雨绸缪。
但是你的论证过于危言耸听,或者平和的说,你的警告来的过早且不符合实际。
为请你更深化抑或更完善你的论证及观点,有两个问题请你继续考虑:第一,2000年以来中国煤炭探明储量/可采储量的增长情况;第二,你仅仅关注了煤炭问题,还应该考虑煤炭就地转化和输煤转输电问题。
从文字来看,你应该不是煤炭行业内部人士,或者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煤炭及相关产业。我简单解释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煤炭的储藏及开采条件并非如你所说的露天矿很少因而开采难度大。实际上虽然东部老矿区基本上为井工矿并且部分已经出现资源衰竭,但新的主矿区蒙西及新疆煤埋藏条件非常好,开采难度并不大,土方剥离量基本上比较小,而且目前环保投入也在逐年加大。另外,你对煤炭储量的定义有了解,内容摘录比较专业,说明你的案头工作还比较不错,但是国内对煤炭勘探的现状是垂深2000m以浅的煤层,真正完成精查的,我们估计也不到30%,有人说只做了垂深1000m以浅的,2000m的勘察可能连20%都没做到。很多矿基本上是边采边查,矿上能说清楚储量的,也寥寥无几。因此才出现煤炭储量数据几乎保持了一个年均20-30%的增长(可能更高,记不太清了)。实际上国内煤炭勘探方面难点并不在煤炭资源,而在于综合勘探,特别是对煤层气的开采利用,国内已经铺开了一定的试点,如果能把这一块利用起来,能源方面可以解决很大问题。再一个,煤炭物流是目前制约煤炭生产的重要瓶颈,国内特高压输电已经开始试点组网,这个如果发展起来,疆煤外运将能够有效解决。
中国能源问题比较复杂,复杂在于总量模糊且地域消费差异极大,同时也复杂在于多种一次能源均在高速发展更新,未来成本难于预测。国家决策保持警觉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实际:实际需求、实际成本、实际发展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空谈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金属矿藏与煤炭是完全不同性质的,因为物质不灭。
煤炭价值低,很多资源都是没有利用价值的。有关这方面工作还比较少,目前评价标准以经济性为准,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未来应该使用净能量分析,参见:http://www.ccthere.com/thread/2792155#C2793997
另新疆缺水,直接发电方案恐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