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说点西南农村的情况,本来是个回贴,怕冲了,开新 -- 龙王临天下
今年的大灾不提,就是往年,也是旱得不行,肥还好说,水是真没办法(很多农村村级水利几乎完全败坏,这与免税有很大关系,我这里不是说免税不好,但村级财力完全枯竭是个不争的事实,政府的村民的补贴还是很到位的,但在项目补贴上,村里必须拿出很大一部分钱,不然政府不会给配套补贴,而大部分农村拿不出这笔钱,完全靠政府也不行,县级财政也不宽裕,真是个难解的题。)
农民个人搞农业赚钱,简直天方夜谭。我所在的村子周围,农民大多种土豆、啤酒大麦等耐旱的作物,一亩一年赚多少钱,200元左右,大部分农民不是用作物来卖钱的,是喂猪,猪也都是自已吃的。西南还有农民很穷啊,人畜混居虽然少,但也还存在,还好现在不收钱,还管发钱,不然有些人真没法过。
现在农村的农产品大部分都是一些农产品公司规模化种植出来的,它们一年几百元承包土地,大规模投入改造水肥条件,规模化种植收益。农民本身不出来是为什么,不是种地赚了钱,是因为沿海生活成本太高,而小城市渐渐也给了农民一些赚钱的渠道,小城市的农村城镇化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快速进行。
即使没有废弃的,也渐渐淤死了,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不出政绩,官员们都不想干。
60,70年代集中人力大修水利,80年代以后经济社会,谁给你免费干。
靠农民自己搞农村基础设施根本不可能。
不过现在想来,这其实未必是坏事。
三农问题局限在农村是永远没有办法解决的,以中国的人口密度和农村的人口数量,农民能养活自己并且发展到今天的程度已经算奇迹,大搞水利等等固然能起到改善的作用,但依然不是解决办法:很简单,就算水利投入了,产量翻几倍,一亩地能挣多少钱?唯一的办法是大部分人移居到城镇,不再靠农业养活,将土地节约出来给少部分人耕种才行。
关于水利,还是要修的,但是在一些大环境不好的地方我觉得人完全要退出来,生态压力也太大,现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大方向上是对的,应该坚持下来,落实好。
税是交给国家的,以前农村自己搞的小水利资金是集体提留,是税以外的负担。
现在叫一事一议,临到头有个什么非干不可,才大家集资,政府补贴一部分做。
感觉农民的日子比周边厂矿的工人好过多了。水利也没见有多少荒废,种粮食的也不少
目前地方政府对水利还是比较重视的,村级几乎不用出什么钱,每年都有维修新建等工程。
村里要做的事情主要就是出工进行维修、清淤、收取水费、用水季节进行协调等工作,一般不用出钱,但收水费和协调的工作还是不容易做的
农村城市化,最好的路子是就地转移到县镇一级,但县镇一级的产业结构是个大问题,还需要摸索
但更重要的是没水,往年山上水库水就少,还有两个村子争水差点打起来,今年水库直接干了,村里干部天天上山盯,生怕着火啊,救都没得救。
我觉得在中国的很多地方搞农业都很不划算,当然我的意思决不是不搞了,尤其不能把耕地搞没了,不过当地的农民要指着农业翻身可能性不大,重要的是有些地方农业用水的效益很低,可能不用反而更合理,如有可能,我觉得应该休耕部分土地,好比要提水几百米种地的地方。少量的进口粮食也许合理些,能进多少当然要看市场平衡。所谓休耕,当然是一旦有需要可以马上肿起来。
我老家就是贵州农村的。兴修水利的事情在免税前早就不干了。当然会有一小点钱来休息小水窖。现在那边上的都市大坝,发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