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子欲养而亲不在1 -- 白鹤梁

共:💬17 🌺7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子欲养而亲不在1

续篇,《子欲养而亲不在2》见此链接

http://www.ccthere.com/thread/2851235

讲个身边事。

以前院里有对老两口,上海出身的文化人。北京么,教科文卫圈里的上海人不少。解放前,这老两口也都是圣约翰大学出身,还参加了学生运动,属于进步青年那类。50年代来到北京,先是在文化圈里做翻译,80年代先后担任了领导职务,属于知识分子干部那种。风度气质与人品皆很好,也很低调,待人温文有礼那种。

他们只有一个独生子,文革时曾去云南插队,文革末期,七调八调,调回北京,进了一家工厂当工人。恢复高考后,77年独生子考上大学。83-84年的样子出国留学,去了美国,后来成家立业,在美国定居了。

个人感觉出国潮开始那阵出国比较容易,没啥托福、GRE之类。面试官的面试也挺简单,据说他碰到的面试官是个女的,中文也讲得磕磕巴巴,自然也没法问些深入的问题。估计那时西方国家还在下大棋吧,也就是杜勒斯那套嗑,什么把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代、第四代人的身上。不敢说他们的出发点是培养亲美派,但多少有点培养(至少是)知美派的意思。

咱这坛子身在海外的网友很多,背井离乡、与父母远隔万里那种。当然,基本都事业有成或曰起码中产了,小日子过得也很惬意。这十几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与国外的物质生活水准也在迅速拉近,差别不是那么显著了。这拨人多是80或90年代之前出国的,那时中国穷啊,一个月就那点死工资(记得83-84那会,也不过几十块人民币),再加上点可怜巴巴的奖金,日子实在谈不上富裕。若淘换个大件指标,花外汇从出国人员服务部买个冰箱、彩电,再用板车儿拉回来,都特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所以呢,那时出国可是挤破脑袋的事。追求幸福和个人发展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以前曾有个说法,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年轻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那独生子身在战场,实在是身不由己,忙。所以仅回国有限的几次。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独生子出国并有所成,街坊邻居都感到很羡慕。但放远点看,他家的情况还是叫人感到有所隐忧:父母病了、老了后会怎样?没法办……

80年代末要么就是90年代初,老两口先后离休。刚离休时,也不过60来岁年纪,身体还行,社会活动也挺多。不过到底岁月不饶人,80多岁以后,老太太身体开始不行了,各种老年病找上门了。这对老人感情一直很好,印象中从没吵过架(以前,我们两家关系很好,曾住一个院里,常串门。后来搬家离得远了,来往也少了)。老先生带着老太太去看病,排队、挂号、缴费、取药、治疗……,诸多琐事都靠80多岁的老人(老先生)来回忙乎。各位也知道,在北京医院(至少是大医院)看病那叫一个折腾,绝对是对体力和精力的考验。啥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啥叫相濡以沫?这就是啊。他们远在美国的儿子根本、也无可能长期守在老人身边尽孝。

老两口最终的结局,不说大家也知道,这一天终会到来。前些年,老太太走了,病逝在家里。老先生忍着悲痛,料理了夫人的丧事——当然,单位和以前的老同事、朋友也来帮忙料理。儿子从美国赶回来,与自己的母亲匆匆见了一面,这次隔了多年的见面,母子已是阴阳两隔了。随后还是匆匆来,匆匆去。

几个月后,老先生也去了,也是在家里。儿子再次回来料理后事,仍然是来去匆匆。

逝者长已矣,这对老夫妻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熟人皆感觉很凄凉,提起这事来皆唏嘘不止。如今这个世界,摊上这类事,在很多情况下谁都指靠不上(包括子女),只有靠自己了。他们的儿子呢,现在也该是望六的人了,就他父母的离世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说法都勉强。

在现实面前,亲情也有许多无奈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大胖子沙发
家园 胖兄也来坐我的沙发了?稀客,稀客。哈哈:)
家园 不稀不稀,都是干的
家园 儿子可以给父母办移民的

而且在96年移民法改革前, 移民过来的老人可以直接拿社会养老金, 免费医疗保险, 还可以申请老人房。 儿子申请父母过来, 也不会增加多少经济负担。 不知他为什么不申请。我叔叔就移民了他岳父母过来养老。 两个老人是96年后来的, 在入籍前申请不到福利, 除了州政府给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险。 没有福利老人房, 就和女儿家住一起。 老人花不了多少钱。 很多事情, 都是看当事人愿意做多少。 愿意多做的, 万里之外也可以接了父母去照顾。 不愿意的, 住在同一城市他不来照顾父母也没办法。亲尚在, 子不养, 奈何?

家园 周围有很多好友欲将子女送出去

感觉读读书,观观光还成,定居就算了。

人这一生,本来就快乐有限。抛了天伦之乐去受洋罪,或是享洋福,太累。

不是吃不上饭走南洋的年代了,在一起生活,挺好。

家园 具体办没办就不知道了

每个家庭情况都不一样。办移民他们不会去的,对这对老夫妻我有这种感觉。

他们属于绝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哪怕是自己的亲属子女,这不是清高,真的是高风亮节。

再个,可能觉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也许吧。我知道有些老人宁肯在自己家待着,也不愿去养老院——虽然子女都给他们找好了,并再三动员,还是不肯去。甚至在自己子女家都住不长,就吵着闹着要回自己的家。

家园 得宝了!高兴!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宝上添花,岂不快哉?:)
家园 这是美加的好处,欧洲不行

欧洲都是非移民国家,父母只能过来探亲三个月,连六个月都不给,老人经不起折腾啊。

家园 嗯!快乐!谢谢你的花!
家园 别的国家我不知道。 但意大利可以。

只要父母65岁以上,需要依靠该子女,就可以算dependent,符合家庭团聚移民的条件。但很少有人申请父母出来。 那里不象美加有华语文化区, 老人出来会很闷的。

家园 【探讨】到底谁离不开谁?

既然说到身后凄凉的话题了,我也不必避讳啥了。人人都欠上帝一个死,自然规律谁也逃不掉。摆个现象,有兴趣的不妨探讨:到底谁离不开谁?

据我观察,在老两口里有个普遍现象:老太太若是先走呢,不出多久,肯定会把老头也带走;若是老头先走呢,老太太该活多久活多久。遗孀可以活很久,但(未再娶)鳏夫,长寿的似乎不多。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老两口,到底谁离不开谁?年轻夫妻老来伴,或许对男性更是如此?

由是想起杨丽萍在舞蹈《丽江印象》(是吧?记不准了)里配舞的旁白:“男人要有女人陪,男人没有女人陪,男人要生病喽”。

语言很朴素,但道理很深刻,充分体现了民间智慧。

家园 是呵,人年纪大了,更加离不开自己的旧所了

所以想想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总是有一番道理的.

还想起以前故事里的一些人,每每外放做官,总能带着老母亲一起奔波,现在越来越敬佩那些老母亲的勇敢与坚韧来了. 为了孩子的事业,抛家舍居流离他乡,中国古代的那些才子名流们,一生真的很不容易.

家园 做官和讨生活当然不一样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