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历史随笔(3)---冒顿与刘敬 -- 海月

共:💬12 🌺5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历史随笔(3)---冒顿与刘敬

冒(mo)顿(du)与刘敬之间其实没有故事的,之所以把他们拉到一起来讲,乃是因为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外交形式-----和亲。

和亲,就是将汉族女人嫁给外族,换取暂时的和平。这项政策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甚至还有人说那是一种变相的“性贿赂”。呵呵,我们就来讲讲和亲。

刘敬,原名叫娄敬,是齐国人,原来一直是驻守陇西的,可能经常与外族打交道。他得到刘邦的重视是因为建议刘邦定都长安而不是洛阳。这个人很有性格,他从西北来,托人请求见刘邦,他当时穿着外族的打扮,就是披着羊皮。有人就劝他换一套新衣服,他不肯:“臣衣帛,衣帛见;臣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看来是个很实际的人。

刘邦开始时是定都洛阳的,娄敬就从历史、人文、地理、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剖析了洛阳与关中的长短,最终使高祖建都长安。高祖因此赐他姓刘,以后,他就叫刘敬了。刘邦喜欢给人改姓,他甚至让项伯也改姓刘了。

再说冒顿。他乃匈奴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匈奴以前一直为弱小民族,东有东胡,西有月氏,南被蒙恬死死地压制。冒顿的父亲叫头曼,头曼喜欢小儿子,就把冒顿送月氏为质,然后攻打月氏,想置冒顿死地。可冒顿却偷了一匹马逃了回来。头曼无奈,就给了一支军队让冒顿训练。冒顿制作了鸣镝,命令部下射箭须以鸣镝为目标。先是鸣镝射向自己的爱马,部下不敢射,杀了;再鸣镝射向自己的爱妻,部下不敢射,又杀了;他把鸣镝射向单于的爱马,部下遵守了。于是,在一次打猎中,他把鸣镝射向头曼,部下们也把所有的箭射向头曼。后,冒顿又杀了母亲和弟弟等,自己为单于。

东胡派人来索取宝马,别人都不同意,冒顿给了;东胡又派人要冒顿的老婆,冒顿还是给了;这时东胡又来要一块很差的土地,左右以为冒顿还会给。冒顿大怒:“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就把同意给地的都杀了。然后趁东胡不备,就把东胡给灭了。又西击月氏,南侵燕代,形成了疆域广大的统一国家,威服诸国。

刘邦为平定北地,就与冒顿对峙上了。他派熟悉匈奴的刘敬做使者,去观察匈奴的情况。刘敬回来说:“两国相击,此宜夸衿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可是刘邦出兵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不听。冒顿果然隐藏了实力。由此,便有了著名的“白登之围”。高祖脱身后,封刘敬为建信侯。

可是,匈奴还是来侵掠边境,打又打不过。刘敬对匈奴熟悉,刘邦还是请教刘敬。刘敬就说:匈奴以武力无法征服,如果想让他称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嫁公主给单于,那么单于就是你的女婿,小单于就是你的外孙,“可无战以渐臣也。”这就是和亲政策的由来。

想以冒顿的英雄,和亲也不过是战与和的手段之一吧,毕竟他不可能征服大汉;而以刘邦能屈能伸的性格和刘敬的阅历才识,这样的选择未尝不是权宜之计。当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千百年来被无数人诟病。司马光就说:对夷狄要“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这项政策被吕后、文景直至武帝前期一直执行,当时就有很多人批评。如当时的热血青年贾谊就上书,为国无人解倒悬(他以汉为首匈奴为足)而流涕,为国无人可猎猛敌、搏反寇而流涕。大政治家晁错也想了很多办法充实边境,但他们仍无法出击匈奴,所以就一直奉行和亲,直至卫青霍去病闪亮登场。所以,当陈汤可以大声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那是经历了多少年的隐忍,多少女子“性贿赂”,多少人的努力才取得的光荣啊。

可是,刘敬没有料到,以后各朝代只要无法抵抗外族了,就把和亲法宝拿出来,他也许只能感叹后人的不争气吧!

和亲不只是一项政策,更多的是荣辱和尊严!

关键词(Tags): #历史随笔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嘻嘻
家园 和亲也不尽是为了换取短暂和平

汉代,对匈奴和亲是为了换取和平,对西域诸国和亲就是为了干涉别国内政了。汉朝公主带来的,往往是汉朝的军队。

家园 花,打又打不过,不和还能怎样,要么给人要么给钱

按照书生的玩法是主动送上门去亡国,清末清流那么慷慨也救不了大清王朝。书生说话容易,要是他们真上台了不是继续和下去就是早早亡国

家园 中原政权也嫁了不少“公主”给自己的仆从属国

隋嫁义成公主给突厥启民可汗,唐嫁弘化公主给吐谷浑可汗……

并不是“无法抵抗外族”的时候才“把和亲法宝拿出来”。

家园 【原创】历史随笔(4)----贾谊与晁错

贾谊少年得志,二十不到即为博士,二十多即为太中大夫。文帝初期的很多政令法律都出自贾谊之手,年纪轻轻甚至将任公卿之位。如此闪亮夺目,如何能安然处之?于是那些元勋国老如周勃、灌婴等统统跳出来打压,以至被贬长沙王太傅,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服鸟赋》。

读贾谊的文章是一种享受,特别是其政论:汪洋恣肆、文辞华美、逻辑严谨、语气跌宕,如江河滚滚,如大海滔滔,实不忍释卷!今天要谈的是作为政治家的贾谊。贾谊的政治观主要体现在《陈政事疏》《过秦论》中。特别是《陈政事疏》,“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此文很长,我们要谈的是“痛哭者一”,就是削藩之事,并且与晁错一起谈。

晁错比贾谊稍后。贾谊主要事迹发生在文帝时,晁错在文帝时还是作为太子的老师,那时的贾谊可能是文帝小儿子梁王的老师,他们都是文帝儿子的老师,因此可能见过。晁错直到景帝时才真正露锋芒。“错为峭直刻深。”晁错的为人很狭隘尖刻,人际关系很差。但皇帝很信任他,对晁错言听计从,“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晁错自己的私德不好,为了走近路,“凿庙墟垣”,气死丞相申屠嘉。晁错著名的政绩就是实边和削藩。

文帝时,淮南王刘长骄纵,杀左丞相审食其,甚至连薄太后及太子和大臣们都非常怕他。后犯事被迁蜀地。刘长郁闷死。贾谊上书阻止文帝封其四个儿子,认为他们会为父报仇,种下祸患。

他写了《陈政事疏》,为“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而痛哭。他先以高祖平韩信、英布、彭越、韩王信、贯高、卢绾、陈豨之叛为例,举出这些诸侯之强,即使高祖在世都反,如果是皇帝你能统治他们吗?这些是异姓王,关系疏。如果是同姓兄弟王势大,皇帝你也控制不了啊。“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所以说诸侯王“强者必危,亲者必乱”。即使你在世他们不反,但也不安分,但是你的后代做皇帝有如何呢?同时,势力强的诸侯肯定会反,不论是同姓还是异姓。因此,“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分封他们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才可以使他们安分啊!

而现在的天下病的不轻,“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一根小腿都有腰粗,一根手指都有大腿粗,这样的国家如何安定?如何治理?政令如何如臂使指?

如果说贾谊只是议论,而晁错就是付诸行动了。由于景帝年轻时失手打死了吴王太子,因此吴王存反心。晁错上书言吴王骄,“即山鋳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之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急,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于是,景帝开始削藩。吴楚等七国果然反。

景帝是个很文弱的皇帝,顿时慌了手脚。晁错也不厚道,他要皇帝亲征,自己留守后方;还公报私仇,准备借此杀老对头袁盎。因此被袁盎、窦婴和景帝以平息七国之乱名义诱杀了。可见,景帝还是觉得亏心的。

观贾谊与晁错的削藩之言,确是统一国家的必须。此前,战国之乱、秦末汉初诸侯之乱,都是因为诸侯势大、中央政令不通所致。武帝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就是国内一统、积全国之力才取得的辉煌。

观历史人物,不在于他们当时的所作所为,而是在于他们对历史的影响。无疑,贾谊与晁错的功绩就在于对中国形成长期统一的国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Tags): #历史随笔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嫁公主都是有目的性的

特别是在汉朝,嫁匈奴,嫁西域都不是对对方有绝对的优势,或有求于对方,或安抚对方,并没有单纯的接亲家

家园 就算没来军队,公主也成了实际的主人

解忧刺杀乌孙国王狂王泥靡的时候,狂王遇刺后的第一反应不是和肥皂剧里一样大喊“护驾,护驾”(考虑那只是王,改成护王也行)。这所谓“狂王”的反应是拼命跑出去,然后上马一溜烟跑到深山里去了。从那之后,汉朝使节团来抚慰也好,细申瘦(汉书说是他儿子)发兵包围赤谷都城也好。狂王就一直老实巴交的呆在深山老林里,再也没敢回过乌孙的赤谷都城。

解忧公主披甲上城,指挥守城,撑到几个月后郑吉的军队到达赤谷。反正看完这段我觉得,这“狂王”真冤那,被自己老婆设计刺伤了,确连都城卫队都控制不住。只能跑山沟里去躲着,妻管严未免太重了吧。他还狂王?他连自己的命都捏在解忧公主手里,还什么狂王。乌孙亲汉亲匈奴2派势力那个把他这个国王放在眼里了。等后边冯瞭大嘴一张,乌孙就分成2个国家了。这世界上那有这么好解决的矛盾。常惠的3校尉(3个旅,2万人左右)的军队是什么时候屯田赤谷都城的?辛庆疾传里的“随长罗侯常惠屯田乌孙赤谷城,与歙侯战,陷陈却敌”真的就是不值得史书记载的小打小闹吗?

乌孙前71年,常惠指挥5万乌孙骑兵东击匈奴,斩首4万。30年后是什么情况,“郅支数借兵击乌孙,深入至赤谷城,杀略民人,驱畜产,乌孙不敢追,西边空虚,不居者且千里。”,“康居副王抱阗将数千骑,寇赤谷城东”。乌孙30年前的5万骑兵那去了?匈奴从前71年以后,一路衰败,郅支是前54年以后才开始远走康居。户口胜兵18万的西域第一大国乌孙为什么会突然在不到30年时间里就变成了一个康居几千骑兵就可以“寇赤谷城东”的弱小国家。它西边有千里土地变的无人居住,乌孙当初的5万骑兵那里去了?当初匈奴鼎盛时期尚且能和匈奴正面一搏的乌孙军队主力那里去了?蒸发了?穿越了?肯定都不是,答案肯定和当时拥有比匈奴更强大军事力量的西汉脱不了干系。

家园 西域诸国其实是大汉与匈奴争斗的牺牲品

张骞开始出使西域的时候,那叫千难万险,匈奴强啊!二师两征大宛,那么辛苦,也是有匈奴的因素。

后来,在汉与匈奴的G2压力下,月氏、楼兰、大宛、乌孙、龟兹这些强国都不行了。郅支单于那是强弩之末也可以征服西域,甘延寿、陈汤矫诏诛郅支,那是根本不考虑西域的势力。

所以自解忧公主后就没有汉公主和亲西域,只有赐予“宫女作夫人”。

关键词(Tags): #历史随笔
家园 送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其实贾谊还是有一些不好的地方,菜九段兄书里说过

以下转载一段:

贾谊的进言无论其怎样千变万化,但可以一言以蔽之,即为皇帝好。而为皇帝好,是不是真的能达到目的,是不是为天下好,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其变着法子进言的核心就是为了巩固并扩张皇帝的权势,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进言与历史上的前辈韩非、李斯没什么区别。巴结权势,乃人性使然,孔夫子也说过“畏天命,畏大人”嘛。在《史记》中就有不少出于为当局着想而进言的记载,但给人的印象却是坏事多,好事少

那么贾谊的进言都是些什么呢,无非是让汉文帝削藩,众建诸侯少其力。此事因日后的吴楚七国之乱而显得非常英明。其实读书人大概忘了,天下之分还是合,在秦始皇并天下时就争论过了。李斯等人得出的结论是,周王室为什么衰落,原因就在于分封太滥,最终弄得王室本身没力量。而汉人在总结秦亡原因时,则将不分封子弟作为重要原因。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无论分也罢,不分也罢,都有各自的问题和麻烦。换言之,即使按贾谊所说去做,也未必能讨到什么好。大明王朝的建文帝就听了臣下削藩之策,弄得身败名裂。好在汉文帝没听贾谊的,否则什么下场还真不好说。再仔细分析贾谊的削藩建言,其重点是要削汉文帝叔父、堂兄、侄子们的封地,而对汉文帝的子嗣,贾谊的主张却是增加封地(《谏立淮南诸子疏》)。这种主张似乎与他再四强调的末大不掉的吁求相矛盾,其实两种主张的核心是一样的,即怎样才能扩大并巩固现任皇帝的权限。因此,贾谊的小人特色,就是孜孜不倦地鼓动汉文帝将国家最大的利益划到自己名下。一言以蔽之,贾谊反对各诸侯占地多的主张不是一种制度上的改进,而是要形成怎样让与最高当权者关系最直接的亲属多占地的制度。所以说他巴结权势,一点也不冤枉他。

应该看到,贾谊的这些削藩主张在朝中有很大的杀伤力,得罪的人肯定不少。但他仗着报效最高当权者的拳拳之心,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也许有人会认为,贾谊的这些言辞可能是在私下里说的。但根据其不依不饶的进言劲头来看,他不会对众人有太多的回避,这也是众老臣联合起来反对他的原因。一个新进之人,是不是会站到众老臣的对立面,这样做是否明智。天下没有无风险的投机,投机的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日后汉武帝朝的江充为了讨得天下至尊的欢心,得罪任何人都在所不惜,连武帝太子都被他得罪而逼反。像贾谊这样求进心切,肯定也会公开自己的主张。如果贾谊也是没完没了地在皇帝面前推行自己的主张,众老臣联合起来反对他正是合情合理的事。而贾谊的进说常常是不顾客观事实危言耸听地胡说一气。比如他说“今汉兴三十年矣,而天下愈屈,食至寡也”(《忧民(事势)》)。需知,秦收太半之赋,民不堪重负而反。至汉兴至文帝,始终贯彻了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赋税率约为十五分之一,远远小于孟子主张的十分之二。贾谊并非不知道这个情况,其之所以要将问题讲得严重,无非是想吸引皇帝的注意。

对贾谊的反复进言,人们不妨可以说他报国心极强,但同样也可以说其心术不正,谄媚邀宠心极盛。阻挠贾谊得势的朝臣,就是持后一种议论。现在人喜欢将贾谊策不受重视归结为保守派势力强大,那些使贾谊不遇的罪魁祸首,即司马迁所记的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往往被后世尤其是被现代学者当做是保守势力。这其实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可以肯定,绛、灌等人确有保守的倾向,而这些所谓的保守势力的话有没有一定的道理,似乎很少有人论及。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我们应该承认,他们反对贾谊的言辞却更切合当时的实际。之所以说以周勃、灌婴为代表的反贾言论也有更多合理的成分,就是萧规曹随原则在起作用。萧规曹随的故事最能体现汉初崇尚无为而治的精髓。联系到贾谊事件,这个故事的意义也非常大。当年汉惠帝责怪曹参不问政事,曹参问,皇帝与高祖相比谁更高明,皇帝说自己不敢比高皇帝;曹参又问,皇帝认为曹参与萧何相比谁更高明,皇帝说似不及萧何。曹参说,这不就结了,你不如高皇帝,我不如萧相国,他们俩定下的章程在运行就行,何必去干涉呢。换言之,刘邦定下来的章程,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臣子们是不想做变更的。他们自己比不了萧何,汉文帝也未必高明过刘邦,为什么要动先帝留下的政治遗产呢。在他们看来,贾谊年少轻进,想哗众取宠,乱祖宗成法,罪无可赦。因为贾谊所论,不过是李斯、秦始皇的陈词滥调,不足为奇。在当时并没有让中央政权受到外在力量的威胁的情况下,主动挑起事端,显然是有违汉初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宗旨的。

汉代秦兴,有识之士就对秦亡之鉴作过总结,并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秦未能封建子弟。贾谊本人也对秦不分封不以为然,他认为:“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其远者不在五百里而至;公侯地百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远者不在五十里而至。输将者不苦其劳,繇使者不伤其费,故远方人安其居,士民皆有欢乐其上,此天下之所以长久也。及秦而不然,秦不能分尺寸之地,欲尽自有之耳。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耳,十钱之费,弗轻能致也。上之所得者甚少,而民毒苦之甚深,故陈胜一动而天下振。”(《属远(事势)》)如此说来,贾本人也是主张封建的。只是贾的进言,是战国以言干进的一套,其用心不外乎窥伺人君的心理,危言耸听,以期能展其才。而贾谊的进言,恰恰违反了汉初的思维定势。殷周分封,中央最终失势,但其仍能延祚几百年,较之秦二世而亡,更为汉人所能接受。在反端未现的情况下,突然提出要削藩,岂不是弄得天下大乱。而贾谊的一套,恰好是与无为相反而行的,皇帝和大臣不为所动,应该说是正确的,而不是什么忌才。那些老臣所说的“洛阳之人”也是有出典的,即当年的苏秦就是洛阳人,以鼓唇弄舌谋求功名利禄。在这些所谓的保守派眼里,贾谊就是苏秦之流角色,可能这个看法与事实相去不远。

可以断言,贾谊进言的出发点就是瞅准了汉文帝潜在的私心,窥测皇帝人性中的弱点,并激发之,以期一下子能平步青云。以前成王臣子、陈胜臣子、太公家令都是这样讨得当权欢心的,苏秦、韩非、李斯辈,也正是通过投其所好结最高权力的欢心的。怎奈由于汉文帝英明,他没有完全达到目的。

有很多人,包括菜九一向敬佩的人都以为汉文帝后来分齐为七、分淮南为三是受到贾谊的启发。这种观点显然是菜九以为没读懂《史记》的。汉文帝后来分齐为七、分淮南为三之前,齐与淮南都因为叛乱,经汉平叛后,被汉剥夺了封爵,土地归汉中央所有,汉是将自己的土地拿出去分成十个国家,而不是把原有的大国划小,这里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贾谊从来没有主张汉把自己的地拿出去分给别人。贾谊就是强调末大不掉,如果没有末,就不存在什么掉不掉的问题。而汉文帝的做法,显然是特地做出些末来。怎么能说是受贾谊影响呢。知识分子的虚妄性,也正在于此——硬要把不是自己的功劳说成是自己的。

总而言之,尽管贾谊的主张未被采纳,但汉文帝并没有亏待他,他个人显然还是进言的受益者,否则他凭什么一下子就从一个平头百姓,当到了长沙王太傅。说明汉文帝还是爱惜人才的。但贾谊还很不满足,郁郁而死,这又是何苦来哉,真是天晓得。司马迁将其与屈原同传,是指二者力求报效的执着相似,至于所求是否正当,并没有开展讨论。贾谊的事迹及史公的记载,赚得千百年无数同情泪,却为贾谊本人及司马迁始料未及。菜九以为,史公赞赏的也就是那种追求强烈而已。但强烈不等于好,不等于对这一点,各位看官应切记则个。

家园 非常同意,赞赏

有两点商榷:

1:贾谊去长沙王太傅,应该是被贬。当时的南方与中原比,那是天上地下。其二,当时贾谊已是太中大夫,将封公卿,很多政令出自他手,那是中央的核心人物,去外地心里落差很大。

2,:贾谊的死是因为文帝的小儿子骑马摔死了,他作为老师,总觉得有责任,才郁郁而死。其实,贾谊有很多思想是在做梁王老师时发表的,他在那个岗位上自我感觉应该不错的,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作品问世。死时33岁。

对于秦亡原因,贾谊写了三篇《过秦论》,很值得一读。

关键词(Tags): #历史随笔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