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房地产感想:市场与权力博弈导致的波浪起伏 -- wqnsihs

共:💬1622 🌺4002 🌵1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9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次调控终于还是没有加上税收手段

房产税涉及利益太多,出台慎重些是合适的。

提高第二套住房首付比例的确是比较操蛋的做法,有钱的炒家根本就是全额拿房,当然这个钱多数还是银行贷的,能限制的了吗?限制的还是小民罢了。最终限制的手段还是房产税,这个最好能和社区建设资金来源捆绑起来,让缴的房产税还反馈到房子所在的社区。

家园 大隐隐于朝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家园 投机 投机 投机 这才是需要打压的
家园 有些国家而已。至少在美国,租约期满加租、赶人都是正常。
家园 土地对农民是生产资料,人家吃穿全是从这上面来的。

房子除了对靠租房谋生的,对大多数人可不是生产资料。

如果房子不能升值,或者升值速度很慢,比不上收入增长速度或者其他很平常的投资手段,比如银行利息,同时靠出租房屋牟利又被进行限制,有自己的房产和去租房子住有很大的区别吗?

我看现在年轻人思想挺放的开的,到是老派人有你那种思想的还比较多。

家园 挑一个虫

我父母因为是干这个党的右派

“党”字应当是当吧

家园 我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资源分配

但这跟残酷的现实有关,实体产业、服务产业发展起来了,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受利益集团的舆论炒作,大家都想买房,这时候土地成了稀缺资源,房价高企,财富就自然向kfs转移,如果要改变这种畸形的状态,最有效的方式恐怕要是扩大供应量,让中下收入的百姓能住得了廉租房或经济房,当然,这执行上难度太大,因为政府要财政收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卖地!引进一个产业,不管高科技还是传统行业,周期长有风险,让kfs盖个楼,立马来钱。

我曾经疑惑为什么舆论会说房地产带动经济,慢慢才整明白,敢情是把各个产业创造的财富吸出来,体现出来,还不止,捎带房奴未来的财富,唉。。。

家园 屁民水深火热之时

澳洲《悉尼先驱晨报》(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披露,前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儿子和儿媳年前斥资3200万澳元(约2.3亿港元),在当地购买了一座澳洲有史以来第3贵的豪宅,他们因此获得了澳洲的投资移民签证。而网上消息称,他们还计划将此豪宅拆卸重建,重建计划预计花费多近500万澳元(近3600万港元),目前该重建计划正在审理中。

取得澳洲投资移民签证

报道指当地近年楼市炽热,其中一名中国石油商人曾伟和太太蒋梅在2008年购买了悉尼着名的Point Piper区的着名豪宅之一Craig-Y-Mor,花费3200万澳元,成为澳洲有史以来第3贵的豪宅。该豪宅位于Wolseley Road,该马路聚集了悉尼乃至澳洲最贵的豪宅。曾氏夫妇还因此获得了澳洲投资移民的签证。曾伟是2003年至08年间的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之子。

据当地华人网上消息称,曾伟的太太蒋梅,原为央视《影视同期声》节目的主持人,2人买下豪宅后,正计划斥资500万澳元将其拆卸重建,此重建工程也是悉尼有史以来最贵的民宅重建工程

家园 炒作很可怕

美国的经济危机也是这么炒出来的,玩投机的玩金融的用虚套实,把做实事多年积累的财富给掏空了。

家园 非常赞成这点,人受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至于压力,人人都有。没背景、没权力、没多少钱的普通人们,在目前的社会状况下,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不仅仅女孩子有压力,男人一样有,只怕还更大些。只是社会舆论认为,男人忍受压力是应该的,没人同情而已。

看个人在压力下如何选择了。而这选择,归根结底,和每个人自己的价值取向有关,和每个人的自我认知有关。

在人生的路上,会不断遇上压力和选择。在不断的压力及选择后,也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路。

家园 赞!!!
家园 这个说法跟昨天西西河里名为《如何培养天才》

的帖子观点相似,那个帖子的大意就是练习的过程中要获得足够的反馈信息

家园 李稻葵说的是央行压力测试的结果?

但是央行真的会把压力测试出来的底线这样公诸于众吗? 那不就是把自己的底牌都告诉别人了, 底牌露了,调控结果就不乐观了吧.

家园 个人认为温的政策就是杀小养大

个人认为温的政策就是杀小养大

温在任内的很多作法都是加大经济的波动,如果从加强波动的行为来看,只有足够大才能过活下去,所以个人认为温至少是为大的垄断利益服务的,加大波动,杀小养大。

这次的房市只怕目标也是小地产商,保住银行和大地产商。

家园 你觉得这是聪明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