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牛顿和莱布尼茨 -- 温暖的夜
(上)
《微积分》这门课程常常使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人感到迷惑,以至于重修。一旦学分到手,《微积分》连被作为厕所读物的机会都没有,大多被卖给门口收书的大叔。某当时也对微积分深恶痛绝,至今仍心存怨念,于是想寻找一下发现微积分的罪魁祸首。
原来第一个发表微积分论文的是莱布尼茨酱,按照当今的明规则潜规则,这微积分就要算在莱布尼茨头上了。莱布尼茨宅了几年,兴高采烈的发表了他的微积分论文,引起巨大轰动。消息传到英伦半岛,那边顿时炸开了花。伦敦的许多科学家都知道牛顿正在研究微积分而且已经有所成就,只是尚未发表,莱布尼茨这样一搅合,牛大不就杯具了?
牛顿是谁?皇家学会主席,苹果没有把他砸成傻子反而成就了他的天才。据他自己说,他对于微积分的想法在许多年前就产生了,他曾为了躲避鼠疫移居到一小镇上,微积分的萌芽从那时就在他头脑里生根。他这样一说,加上他自己也确实是在研究微积分,自然有许多人给他帮腔。许多人指出莱布尼茨多年前访问过伦敦,很有可能接触了许多微积分的资料,甚至是看过牛顿的手稿。
莱布尼茨立即不高兴了,同样指出,牛顿也是剽窃了他人的成果。不过他犯了一个错误,他不是在洗清自己而是同样给别人抹黑。这样的辩解是不会有结果的,不摆事实也不讲道理,也是违背铁手所坚持的西西河精神的。有争论就必须要裁决,围绕这个问题,各方面展开了激励的辩论。
后面的事情,引用霍金时间简史里的描述。争论越来越激励,未经世事的莱布尼茨犯了个天真的错误,他向皇家学会起诉牛顿,而牛顿是皇家学会主席!
牛顿指定了一个清一色的由牛顿的朋友组成的“公正的”委员会来审查此案。更有甚者,后来牛顿自己写了一个委员会报告,并让皇家学会将其出版,正式地谴责莱布尼茨剽窃。牛顿还不满意,他又在皇家学会自己的杂志上写了一篇匿名的、关于该报告的回顾。据报道,莱布尼茨死后,牛顿扬言他为伤透了莱布尼茨的心而洋洋得意。
其实牛顿和莱布尼茨也不是一开始就针锋相对,起因是一个瑞士人出于私怨攻击莱布。而相对于科学界,英德两国的民间更是对这件事争得格外激烈。最终演变成了英国科学界和整个欧洲科学界的对立。英国人拒绝使用莱布尼茨的积分符号,更中断与欧洲大陆的学术交流,使英国数学在一段时间内落后欧洲将近一百年。英国受到欧洲大陆的排斥,在这件事上,也可见一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当年刚进大学学高数的时候看到微积分就头大,果不其然,高数上册的成绩创造了我读书以来的最低记录,不过后来学数学物理方程对着那一堆偏微分方程更是头大,期末考试的时候拜老师放手得了个60分,破了高数的最低成绩记录,创造了新的历史,差点就破了这么多年读书生涯的金刚不坏之身
连霍金这个后世的接班人都不太看得起他
我并不擅长数学,长期以来数学不过过得去而已。到了大学学微积分的时候,我发现这门学问是如此的妙不可言,这是我学数学以来,感觉最好的时代之一
就是大一的高数期中考试。后来是拼题海才过关的。所以数学就此成为俺的短板,至今仍然很吃亏。深深体会到数学不好的痛苦啊。
简单聊了一下两人的恩怨,接下来谈谈他们俩的哲学。先说牛顿。
哲学,或者叫世界观,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概念。当谈到哲学,你可能会把它同柏拉图,黑格尔等人联系起来。你本人也可能喜欢一种哲学分支,还曾经在茶余饭后与朋友热烈的讨论哲学。我在这里做一个猜测,你可能并不相信或者完全认同你所喜欢的哲学,你研究哲学的原因只是它看起来很时髦很深奥。
其实哲学并不深奥,假如你已经归依耶和华,那么宗教就是你的哲学。那些哲学家虽然试图在谈论哲学时摒弃个人气质,但很遗憾这时不可能的。比起常人,哲学家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个人气质坚定不移,他利用抽象事物的才能和敏捷的思辨能力完善自己的哲学,并且足够影响其他人。假如你拥有哲学家气质。你也可以成为哲学家。
什么是牛顿的个人气质?我想牛顿的个人气质是焦虑和痛苦的。正如愤怒出诗人这一说,对现实的疑惑催生了科学家。用当今流行的话来说就是“都是寂寞惹的祸”,寂寞党在古代就很有市场。怀才不遇,状志难酬,怎么办?那就寄情于诗词吧,例如李太白,杜工部之流,都是如此。对现实充满疑惑和焦虑,怎么办?那就研究理论,用创造力来缓解内心的创伤。
牛顿的许多理论,都不是依靠实验的实用科学。像万有引力,在当时看来就是形而上学的。知道了万有引力,这是解释了一些现象,可是又改变和创造了什么呢?这种理论的产生印证了牛顿困惑的内心。如果牛顿成为一个实用主义者,从现实和行动出发去利用他的聪明才智,那么他可能会更有钱更有地位,但是却绝不可能发现万有引力。牛顿生活并不艰苦,也并没有转向物质追求,这成就了牛顿,也给牛顿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除了天生的气质,牛顿还有另外一大悲剧。当时的小孩并非一生下来就有今天这样的科学思维,理性主义科学放大了宇宙,却缩小了人。这个问题放到今天也依然存在,愚蠢的宗教被舍弃了,人类造出了卫星和火箭。人类不再显得那么高大,人变成了高智能的哺乳动物,变成了宇宙的尘埃。人不再因为创造而伟大,只是利用一点自然界的小规律。当时并没有折中的哲学出现,小孩生下来也没有现在这样具有科学思维,理性主义的这一矛盾加深了牛顿的焦虑。
牛顿不会用枯燥无聊的方式来拯救自己的内心,他也不会归依实用主义。更多的时间,他不会去想今天怎么瞒着老婆去外面鬼混,或者干脆找莱布尼茨吵一架。有一次,牛顿承受不住痛哭,疯了三天。
。。。中下篇讲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
高中时就听说过微积分的大名,很想在大学里领略一下。可没想到我们大学不是综合性大学,竟然是不学数学的。这是痛苦呢还是幸福呢?
主要是对感念的理解,知道微积分是什么玩意。现在的大学大多数是教你自己求解微积分题目,学起来自然枯燥无味。
美国威廉斯学院数学教授编写的教科书。 这位教授获得全美最佳数学教学奖。
几十年学习中第一个数学90多分(100分卷),有时候做梦都在积分。之后还主动学过数学建模,可惜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了。
而且也不是没有物质追求。牛顿在科学上出名后就拉关系,四处活动。最终得到铸币局局长的肥缺。这个职位不需要什么工作,一年的收入就有1500英镑,相当于今天20万英镑。据说牛顿炒股票,在南海泡沫中损失了2万英镑(相当于今天3百万英镑)。牛顿的光学研究属于实验物理学,而且他还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动手能力也很强。
这样的表述让人联想到楼主有在看凉宫春日系列的可能……
不过也许只是楼主正在研读马斯洛……
到底是中可能呢?
也许只能我多疑了?
已经打了这么多字了,我还是发了吧
总得来说其实就是把有些课堂上说的话,写在书上了。
这本书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意识到了──高数老师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多么欠佳,以至于他们的课用照本宣科来形容都是一种恭维,自然这类书应该被校方列为禁书……
多谢提醒,我说,牛顿的许多理论,都不是依靠实验的实用科学,我并不是说牛顿的所有理论都不是依靠实验。我说,牛顿没有转向物质追求,并不是说牛顿完全是世外高人,只是物质追求无法弥补他的痛苦。
这个俺实在无法赞同。
牛老爷是有史以来做实验能力最强的人之一。自己动手做天文望远镜,自己动手做三棱镜研究光学。
赤手空拳建立起半个物理学,要是他老人家再不会做实验,像爱因斯坦之类的怎么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