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请教:为什么河南不受关注? -- 看贴学习专用
第一季度各省市GDP,河南排名第5,其实已经稳坐第5有一阵子了。但奇怪的是现在强调西部开发,湖南,重庆,西安新疆都受到关注看好,为什么感觉河南被跳过去了?难道制造业从东部直接移到西部?那么中部怎么办有什么战略发展规划吗?
另外,转一个台湾人讨论内地GDP的节目,还挺好玩的
山东历来就在往上吹,河南不知在往哪吹。
09年的GDP,基建材料涨价不计入CPI,公布的通胀率这么低,通胀修正不知是怎么做的,偶一直以为扣掉基建后应该是负增长,但是古道老井却说全国的总GDP是被统计局压低了4000亿USD……人大会上有专家在质疑,统计局长暗示总数是领导安排的任务,下面的各部类数字没来得及统一口径
但排名应该差不多吧。不然某些省要学习吹牛功夫了
不想升官,留在本地继续捞钱
去年的GDP还真是奇怪。
我原本以为增长是高估了。理由是房产的涨价在统计局被低估,如果按实际涨幅去除,要扣掉一大块GDP的增长,剩下的基建业之外的GDP增长可能只剩4%。
但是古道老井他是从各部分加总出来的数字,比统计局公布的总数字,要高3000+亿RMB。他的解释是,统计局公布的总数,是领导直接给的指示,然后要把下面各部类的数字作调整,使得总帐和分帐能对得上。因为时间太紧,所以各部类的数字来不及调整,所以才会有这个误差。
我现在还没想通去年到底是高估还是低估。
台湾的那个访谈,关于一季度的GDP全面的两位数的增长,应该是没扣通胀的,或者只是扣了那个公布的被低估的通胀率。
明知道都有问题,连美国的GDP也不见得反映真实情况,但是又没有更好的参数能反映经济情况
我看到河南第五还激动一下呢,跑去baidu怎么来的,说是县域经济,农业加工做的不错
河南的gdp其实不弱,人均gdp在中部六省市也是排行老大。但是细细分析,这个gdp其实很有点像山东。河南的gdp很大部分由国有企业提供,如铝业、煤矿等资源性的企业,还有一部分由农副产品加工业,如漯河双汇,莲花味精,商丘科迪,白象方便面等等。真正由老百姓的小产业提供的比例不高。
但是河南有自身的优点,整个省消费都比较低,除省会郑州外,各地房价较低,物价也较低。老百姓生活较为安定。不像某些沿海城市,挣钱难,花钱多,房价高。
河南没有被忽略,参看他的省委省政府的各任,都是不弱人选。李克强等人,还有目前刚从浙江过来的这位,我想其实并不是你所说的这样。
仔细回想一下,除了玉石交易加工,火腿肠,缺少强有力的产业簇。
除了中原油田外,没有产业门槛,
郑州现在的房价并不低,而且,相较于郑州人的工资来说,绝对是很高了。郑州自己调查过,一半以上的房子都是被外地人买走了。郑州这个城市,其实说起来,本地常住人口,也就200万出头。但是,平时大概是700到800万人口这么一个样子。郑州最大的特色就是,一到过年的时候,整个城市出奇的冷清,道路出奇的不堵车。
这200万人口,基本上,就是国企职工,或者少部分的事业单位,还有一些当官的构成。所以结构非常简单。所以,收入低,是大部分人面对的共同问题。因此,如果按照郑州现在的物价和房价的话,那么,对于这200万本地人口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
河南铝业、河南有色、中原油田、各地煤矿(平顶山、焦作、新密等地)等都是gdp的大头啊。这些基本上也是成簇的。(当然,资源类成簇那是必然的)
除此之外,长葛的机械加工及金刚石(我去过)、郑州的小商品批发现在发展势头不错,国有大型企业,安阳彩管、安阳化玻、洛阳一拖、洛阳轴承等,都还算半死不活,呵呵。至于各地的农副产品加工,算是锦上添花的。您说的玉石交易加工,根本不上台面的。
推荐个链接:
http://www.studa.net/Place/090618/16260929.html
河南虽然总体上收入低,但是在郑州挣钱其实也是不算难的。我一堆同学在郑州,其中有这么二位是白手起家,现在月入一万左右。租房子80平米,月租金500不到。这二位不想买房子,就想活的滋润点。他们是做古玩买卖和佛教品加工的,在网上卖,偶尔也摆摆摊。
郑州到处租房租金大概在10平方米100元-200元,光这一点就是全国大部分城市望尘莫及的。对于想在郑州挣钱的人来说绝对是利好。当然您如果非要买房还非要在郑东新区,那就另是一说了。
除了郑州,各地县城,房价在一千元以下的都一抓一大把。一般平均起来一千五左右。地级市贵一些,大概两千多元。而临近的山东现在县级市都在三千元大关了啊。
如果只是由明星企业在支持GDP的话,如果明星企业不能通过零部件和原材料采购/工资支付,把利润分享出来,那么GDP的增长就不能带来民众收入的提高。
典型就是山西。作为省GDP在全国排在中间的省份,奢侈品的高端汽车的销售量是全国第一,说明它的经济结构是有问题的。
产业簇是指某地的某产业有一堆相关企业。形成这一堆相关企业的根源,在于某种或者N种生产要素的天赋富集,最重要的要素是信息和技术(产业的技术扩散的主要方式)。我最初接触这个概念是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战略》,他举的例子是意大利的地砖产业,而我想到的就是浙江省以镇为单位的一个个产业群。只有形成产业簇后,才能形成强扩张力的竞争优势。
以河南铝业为例。一、它是否有扩张力?二、它的利润是否能被民众所分享?
河南的铝业的优势,是因为当地的铝土资源?还是因为电力资源(葛洲坝的低电价)?还是因为运输成本(宁波某电解铜厂)?
这个铝土资源,相对于外省的铝土资源有何优势?比如说开采成本上有某种优势?
铝业的扩张,依赖于本地矿业的发展(象抚顺这样的不可持续模式)?还是依赖于本地市场的封闭性(地方保护主义)?还是依赖于资本市场上的并购有术?
玉石交易是典型的私营经济,不上台面,让我想到温州的打火机,一度占到全球市场的90%,但是是微利产品,对于GDP的贡献其实不大。但是对于当地民众的收入的影响则大得多。
郑州的有钱点儿的人,主要就是从事商业的,说句通俗的,就是自己有个店,卖点儿东西,这固然能让自己稍微富裕点儿,但对一个省,一个市的未来能有多大帮助?相比起江浙的制造业,要低端的多了。整个河南,缺乏像样的国企,以前还不错,但90年代,很多国企就半死不活了,或者干脆死掉了,这些有点技术含量的大哥们,都混不下去了,剩下的民营企业里,几乎没有什么含金量高点儿的,就是做个批发,窜窜货,或者自己开个小点儿,卖点东西。
还有,河南的科研力量太过薄弱,全国人口多的大省里,几乎是最落后的。而且,河南吏治很坏,再加上经济落后,基本上每年优秀的学生都往外面跑,跑了就不回来。其实,回来也没用,被一帮不学无术的兔崽子骑到头上,心里来气儿。
要说郑州的普通人有点钱儿的,我自己的感觉,有3类人:
1. 做生意的,就是上面讲的,批发啊,代理啊,或者开个店铺,卖点东西,当然也有做大的,比如一些商场的老板啊,这类人里有很多其实是外地来的,不是郑州当地的。
2. 当官的(概括起来):一般人家送你点儿东西啊,送点钱啊,所以这帮人生活要好些。另外毕竟政府福利补贴好些,平时经常发东西。
3. “刁民”转正后的富翁:有些就是干点儿黑社会性质的,只不过有靠山,或者运气好,这类多见于房地产商啊,要不就是包工头啊,,拉关系,然后揽了个活儿啊。
应该就是这3种。
所以,我倒建议以后大家少来郑州,最好就是200万人的城市,多好。来了反而麻烦,对郑州这些原住民,生活影响很大,对他们的经济发展,几乎没有多大提升,反倒使生活成本增加不少。
集中分布在南阳等地,但是并不是普遍存在于河南各地的。况且,河南的玉石加工产业一向被业内人士认为上不得台面,做工比较差(虽然并非如此)。
我不反对你所说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往往无法在当地让居民分沾利益的说法,我上面也说了,河南这点跟山东比较相似。但是河南消费比较低,比山东某些地方还要好一点。如果拿这个产业说事情,您还不如拿机械加工等来说事情呢。至少,机械加工产业在河南的分布比玉石加工要广泛的多了。机械的集中地,就我所知,有洛阳、许昌、商丘等地,星罗棋布于整个豫东和中部(据我观察,南部信阳一带较少)。
我个人认为,值得大书一笔的产业是建筑,河南的建筑产业还是蛮发达的,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或大或小的包工头。河南的运输业也还算可以,龙头企业比如郑州宇通,小的一家一户为基础的买一辆大巴或者卡车跑遍全国的也非常非常多。以至于据说上海的集装箱码头附近卖河南烩面的店子非常多(听我家乡的人说的)。
个人猜想,您对玉石产业比较看重,有可能因为是身处南阳的原因,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实际上,这个产业的作用甚小。而且现在豫东的玉石加工有往阜阳集群的趋势。我们县的玉雕厂就差不多完全停业了。我有个堂哥是做玉雕的,就举家迁往阜阳去了,去了以后生意好了许多。
自88事件后, 中央级的政治人物几乎没有出自河南的,这个可能和后遗症有关. 而中国的事情向来和人事息息相关. 看看现在的天津就知道了.
而河南的周围, 山东湖北近期都曾有重要人物政治局成员坐镇,河北是直隶天子脚下, 陕西自古是龙兴之地,而受到中原政府的重视. 相比之下,河南就比较不受重视,多是政治人物的过渡之地. 这是河南的不幸.
当然,也和地区人群性格经济发展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