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官方不要再提韬光养晦 -- 子玉
有所作为。
90年说的:“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作什么 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办事,在原则立场上把握住。”
也是为自己无能与无所作为找的辩护词而已
跟阿q的胜利法没有本质的区别
卧薪尝胆的目的是战争还是发展?中美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到需要“卧薪尝胆”而后你死我活的地步了?
韬光养晦的典故也不是出自刘备,你当然也不清楚。刘备对应的话也不是韬晦,而是自污,目的是获得三五天的缓冲好逃跑。你懂得自污跟韬晦之间的区别么?
我只是好奇,既然你口口声声你研究的是“国家战略层面”,而不是所谓“办公室政治中的处世哲学”,那么你为什么不模拟你心目中“不韬晦”的战略手段来解决一下现实世界里的中美冲突?
还是说你所谓的“国家战略”,仅仅是你嘴巴上有,而心里没有?
正确的意见不采纳,正确的东西遂没有价值。这是弃明珠不投啊。
看完你这两句话,再送你一句古文吧: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外交部:中国海监船对日调查船进行执法完全合法
30年了
终于等到一句 我们可以执法别人的船了
热泪盈眶!!!
美国不是吴国,中国也不是越国。
说不说韬光养晦,美国都会遏制中国。利益所在,和嘴皮子无关。
所以,韬光养晦,不是说给美国听的。
所谓韬晦,就是做围观群众而不是跳出去做打虎英雄。谁要跟美国正面对撼,谁就去做,反正中国不露这个头。
谈何"韬光养晦 “?
明明”穷兵独舞“已久,就待哪个不长眼的”地区“或国家挑衅、提供借口好大干一场了!-----------
http://www.cdnews.com.tw 2010-05-06 06:01:30
联合早报6日薛理泰专文:台海阴霾 波诡云谲
日前马英九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专访。马谈到大陆导弹瞄准台湾时,记者提问:“美国为什么要为台湾冒这么大的风险?”马指出,“我们永远不会要求美国为台湾而战。这是非常清楚的事。”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据此质疑马防卫台湾决心不足。
这次马一语道破了美国“协防”台湾的底蕴,即美国只会为了本国利益打仗,而决不会“为台湾而战”。既然如此,面对美国记者咄咄逼人的提问,马索性说开了。
一旦台海风云骤紧,美国基于本国的安全利益,是否会在军事上介入两岸武装冲突的问题?这涉及届时国际形势、美国在全球的军事态势、美国内政动向、中国大陆的综合国力和军力以及美国与其盟国之间的互动关系等因素,片纸只语是谈不清楚的。
自海湾战争(波斯湾战争)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以高科技局部战争的形式,已经以弱小国家为目标,多次介入了区域性战争。美军介入的方式和反应速度几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自区域性局部冲突爆发以至美军直接介入,其间必须经历若干不可或缺的环节,诸如在国际上纵横捭阖、同盟国磋商对策、在联合国安理会折冲樽俎、向对方发出严重警告乃至往冲突地区调兵遣将,往往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少则数月,多则经年。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两岸关系趋于恶化以来,中国大陆秣马厉兵,毋稍懈怠,至今近二十年矣。古人以“十年磨一剑”形容举国整军经武,爆发力之犀利无比。何况“二十年磨一剑”,又新发于硎乎?以现代军事科技之日新月异,一旦北京利剑出鞘,其破坏力之巨大,自然毋需怀疑。
届时台湾面临灭顶之灾,旦夕盼望援军之到来,恰似大旱之望云霓。假如前述漫长的美军出兵过程也适用于台海冲突,然则台湾犹如涸辙之鲋,救兵迟迟未至,徒闻各方推诿之外交辞令。设若如此,台北难免会产生感叹:“君乃此言,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上述种种,还是就援军必至的令人比较满意的前景而言。设若台海风云再起,国际风云波诡云谲,往往出人意料之外。等而下之的状况尚且有可能发生。聊举二例。
大国战略的历史殷鉴
其一,涉及德军一次紧急行动。德国在一次大战中败北。《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不能在莱茵河两岸集结军队。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也明文规定:德国必须遵守关于莱茵非武装区的规定。希特勒要想扩大生存空间,就必须首先占领与法国接壤的莱茵非武装区,以关闭在德国洞开的西部大门。1936年3月7日,他命令德国陆军三个营作为先头部队,以奇袭行动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
希特勒承认,那时德军实力远不如法军,“一旦法国采取强硬姿态,德军处境将不堪设想”。因此,他想出一条“锦囊妙计”,授权德军前沿指挥官在遭到法军进击时方可开启后续命令:“如果法国人采取敌对行动,部队迅速从莱茵河对峙撤回!”由于德军尚未遭遇法军进击,所以这条命令在大战结束德国档案落入盟军之手时方才面世。
其二,牵涉美、台双方在台海危机中的互动。毛泽东决定对金门国军采取军事行动以后,空军、海军在1958年入闽,数百架战机转场进驻福建各机场,鱼雷艇也经由铁路在厦门附近海面驻泊。他下令对金门国军予以猛烈的炮轰,是否登岛作战,则视情况而定,走一步,看一步。美国调动包括6艘航母在内的许多战舰到台湾附近海面,这是美军自二次大战以来最大的集结。然而,由于美国担忧苏联插手,没有在军事上采取升级行动。次年,赫鲁晓夫访华时,毛泽东对他说:美国“以为我们(中、苏两国)在炮打金门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顺便提一下,事实上,毛泽东决定进行一场豪赌时,中方事先没有通知苏方炮轰金门的行动;此举事后给予莫斯科颇大的刺激。
问题在于美舰为国军运输舰护航遭到炮击时的反应耐人寻味。9月7日,美舰驶往金门海域为国军运输舰护航。次日,毛泽东命令前线炮兵待混合运输船队接近金门时开炮轰击,“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美舰开火时,也不还击。当前线炮兵击沉国军一艘登陆舰时,美舰群居然一炮未发即急忙退向外海。9月11日,国军运输舰再度遭到打击,美舰群仍然退向外海并一炮未发。当初美舰通讯联络方法远不如今日先进,仓卒遇敌,即急忙退向外海,且步调一致,倘若辗转请示第七舰队、太平洋美军总部和华盛顿批准,方才一致行动向外海退却,显然时间不够充裕。据此,似乎美方事先也有关于紧急措置的预案。
大国实力雄厚,回旋余地广阔,犯下战略错误以后,痛定思痛,还有机会“引咎以往,补过将来”;偏安一隅之地的当局,一旦在战略上铸成大错,可能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了。当年美国在越南陷入泥淖,久未脱身;前苏联在阿富汗鏖战十年,铩羽而归。今日美国俨然以唯一的超级大国独步世界;俄国仰仗油、气资源,亦复兴有望。而若干小国就没有如此幸运了。
就台北避免战祸的努力而言,维持稳定的两岸关系是“釜底抽薪”之举,其他举措无非“扬汤止沸”而已。可见马英九处理两岸关系的政策确实可圈可点。 (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
如果世界是一个丛林的话,那么中国就是大象。以大象的体量,做不了围观群众的,就算你想做,别人也一定会千方百计的拉你入场的。
韬光养晦,是个很正面的词,是个好策略,尤其是还没能去跟龙王比宝的时候。
太祖用过呀,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明太祖也用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俩儿太祖,其实是一个心得,孙子的“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有的庙堂智识者,却很愚蠢或者是有意有心,硬把“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弄成“韬光养晦”。把主体性丢了,把格丢了,成了仆从附属了,何论韬晦?
象我国这么大的规模和人口,没办法隐匿心志气力的,只要存在没垮塌掉,对人家就是个大威胁。奥8到澳大利亚去,也直接讲,中国不能过美国的那种生活模式。
忽悠中国是超级大国,要求中国负起相应的责任,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说中国是可以跟美国媲美的g2.。。。。
中国不是一直认定自己是一个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么?谁听他们忽悠^_^
大象再怎么着也要喝水,吃东西的。。。
如果狮子们在打群架,或者狮子们口里正好有头角马吃吃,那就算了,如果狮子都饿疯了,自然大象就难逃一劫。
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一群狮子借夜色掩护围攻一头正在喝水的大象,还好最后没得逞。
如果国与国关系就这么简单,那找个原始人也能当地球酋长咧。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也差不了多少了啊。。。
国和国的关系,你想,世界就这么几个大玩家。越是重量级选手,越是容易预测啊。船大难掉头。
现在新的技术发展模式,还没有出现。大家不就是按照旧的一套玩么。中国将来有多少人,需要多少车,这些车要消耗多少钢,铝等等,都是可以精确的计算出来的。而世界上不就那几个铁矿石商,几大铁矿石产区么。。
除非在技术上发现重大突破,或者人类的组织结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不然,很多东西都我相信是可以预测的——虽然我没这个能力——河里那些大牛不是时常说中么。
曹操都说了,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刘备之所以没死,一则当时朝中仍有股肱(反曹势力),而刘备则是功臣,不可能无故杀之。二则,曹操爱惜人才,舍不得杀。三则,放刘备出去,才可能借车胄之手杀之。结果,车胄反而被杀,所以正好有了一个绝好的借口,立马发兵去攻灭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