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西汉前60年左右西域军事部署和干涉卡莱可能性分析 -- 泉畔人家

共:💬92 🌺69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西汉前60年左右西域军事部署和干涉卡莱可能性分析

先上图,再扣汉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片里边黄色路线是常惠率领至少3校尉的酒泉张掖兵解车师之围的路线。

蓝色路线是西域都护到乌孙赤谷的路线,也就是如果汉军武力干涉乌孙时候的开进路线。图中5个校尉,1都尉部署对应时间是前60年左右.这条路现在中国国境以内难走点,海拔最高(3800),出境后很快就是2500以下的草原了。感兴趣河友可以参考 链接出处

汉书 券96

。。。。

辛庆忌字子真,少以父任为右校丞,随长罗侯常惠屯田乌孙赤谷城,与歙侯战,陷陈却敌。惠奏其功,拜为侍郎,迁校尉,将吏士屯焉耆国。还为谒者,尚未知名。

这段说明汉军在乌孙打过仗是毫无疑问的。就是战争时间和规模的问题。常惠的3校尉在西域传里出现过2次

常数千骑往来守车师,吉上书言:“车师去渠犁千余里,间以河山,北近匈奴,汉兵在渠犁者势不能相救,愿益田卒。”公卿议以为道远烦费,可且罢车师田者。诏遣长罗侯将张掖、酒泉骑出车师北千余里,扬威武车师旁。胡骑引去,吉乃得出,[COLOR=red]归渠犁,凡三校尉屯田[/COLOR]

车师王之走乌孙也,乌孙留不遣,遣使上书,愿留车师王,备国有急,可从西道以击匈奴。汉许之。于是汉召故车师太子军宿在焉耆者,立以为王,尽徙车师国民令居渠犁,遂以车师故地与匈奴。车师王得近汉田官,与匈奴绝,亦安乐亲汉。后汉使侍郎殷广德责乌孙,求车师王乌贵,将诣阙,赐第与其妻子居。是岁,元康四年也。其后置戍己校尉屯田,居车师故地。

这一段很有价值,常数千骑往来守车师,兵力规模有了。

归渠犁,凡三校尉屯田。常惠率领酒泉张掖的大军“出车师北千余里,扬威武车师旁”。然后3校尉军队屯田渠犁。

"汉使侍郎殷广德责乌孙,求车师王乌贵,将诣阙,赐第与其妻子居。是岁,元康四年也。其后置戍己校尉屯田,居车师故地。"

这里这个时间点非常重要,元康四年是前62年。如果是汉军大举屯田渠犁,然后再派"殷广德责乌孙,求车师王乌贵"是比较合理的。乌孙交出乌贵的时间就是前62年。戍己校尉屯田车师故地的时间也应该就在这1,2年。后边前60年,匈奴日逐王投降

其后日逐王畔单于,将众来降,护鄯善以西使者郑吉迎之。既至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吉为安远侯。是岁,神爵二年也。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僮仆都尉由此罢,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于是徙屯田,田于北胥鞬,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都护治乌垒城,去阳关二千七百三十八里,与渠犁田官相近,土地肥饶,于西域为中,故都护治焉。

这段和前边的引用合起来以后很能说明问题。神爵二年是前60年。如果这时候常惠的3校尉军队并没有撤离渠犁,那么加上车师(吐鲁番盆地)戍己校尉,莎车(喀什)屯田校尉,米兰遗址(伊楯都尉)。 西汉在前60年这个时间点上,新疆地区的兵力部署就是5个校尉加至少一个都尉。这个兵力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了,很有可能驻军规模超过了3万人以上。

考虑到郑吉在忙于安置日逐王,那么汉朝到前59年以后,开始策划进行解忧刺杀行动是比较合理的。我感觉解忧刺杀的时间点应该是前59-55 之间。 刺杀失败后,郑吉,常惠都到了赤谷,汉朝西域三巨头(加解忧公主)凑齐了。

元康二年(前64年),乌孙昆弥因惠上书:“愿以汉外孙元贵靡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畔绝匈奴,原聘马、骡各千匹。”

使长罗侯光禄大夫惠为副,凡持节者四人,送少主至郭煌。未出塞,闻乌孙昆弥翁归靡死,乌孙贵人共从本约,立岑陬子泥靡代为昆靡,号狂王。惠上书:“愿留少主郭煌,惠驰至乌孙责让不立元贵靡为昆靡,还迎少主。”事下公卿,望之复以为:“乌

孙持两端,难约结。前公主在乌孙四十余年,恩爱不亲密,边竟未得安,此已事已验也。令少主以元贵靡不立而还,信无负于夷狄,中国之福也。少主不止,徭役将兴,其原起此。”天子从之,征还少主。

这里一是乌孙求婚是前64, 而萧望之这个四十余年。这句太有用了。解忧出嫁是前100年,四十余就是前50多年。“少主不止,徭役将兴“ 这句话里战争的味道已经很浓了。当然,儒生们是最讨厌打仗的,后边肯定是一堆大道理。这里还说明一个问题,狂王登位的时间应该是前60以后。

后边就是解忧刺杀了。刺杀之后汉朝先是送医送药的安抚,又是"坐知狂王当诛,见便不发,下蚕室".那么合理解释就是解忧刺杀在匈奴大内战爆发前,当时汉朝有所顾忌,所以采取了安抚为主的政策。匈奴大内战后(前57年),那么汉朝内部处理季都等人的同时,汉军的军事行动很可能是前57-55年之间展开的。

从汉朝前边的作战规律看,郑吉在解忧刺杀失败后赶到先解围,然后屯田积谷。后边的夏天常惠的3校尉军队,屯田校尉,戍己校尉,伊楯都尉等地方的西汉屯田军主力可能会陆续通过吐尔尕特口岸开赴今天比什凯克附近地区(吐尔尕特口岸官方主页上都有历史上是汉朝重要口岸的介绍)。辛武贤的1.5万人是预备队,可能是因为汉军西域军主力长时间逗留中亚,朝廷担心新疆东部空虚所做的军事调动。复为破羌将军也能说明问题,汉军的将军名字普遍以作战目的地命名(比如贰师将军,浦类将军,度辽将军等),如果辛武贤是攻打乌孙的,赤谷将军一类的更合理些。

那么时间顺序也就理顺一下。解忧刺杀 前59-58年发生。 狂王泥靡刚被亲匈奴势力推到王位上,屁股还没做热。汉使卫司马魏和意、副侯任昌送侍子是假,按照宣帝密旨,刺杀泥靡是真,本来打算趁泥靡立足未稳,刺死他然后让元贵靡继位。结果行动给搞砸了。

前59-58年, 郑吉率领军队解围赤谷。这期间汉朝采取安抚策略,刺杀被说成是解忧公主的个人行为。揪住解忧公主的头发做样子给乌孙人看也是宣帝的意思。当时匈奴威胁还在,汉朝还不想大动干戈。但有2手准备,屯田和增兵已经开始。

前58-57年,赤谷屯田,后勤准备。

前57-56年,匈奴大内战开始后。汉宣帝决心彻底解决乌孙问题,政策转向。奉旨慰问安抚狂王的使臣基本都杀了。常惠率领汉军西域军主力经过今天的吐尔尕特老口岸(东经75°23′,北纬40°30′,海拔3800米,是汉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外链出处)开赴楚河平原地区,汉军兵力规模可能4-7个校尉左右(2.5-4.5万人)。加上亲汉的和效忠解忧公主的当地乌孙兵力,军事优势就有了。战斗打响,辛庆疾立功了。

前55-54,大规模战斗基本结束。乌孙亲匈奴势力撤退到山区打游击。汉军兵力不足,难以彻底剿灭。这时候分国方案就出笼了,双方肯定要讨价还价一下,上甘岭一类的小战估计也难免。辛武贤1.5万人在前54年作为预备队被部署到敦煌,也是用来威吓乌孙抵抗力量的。

前54年夏秋,双方谈判完成,乌孙亲匈奴势力接受战败现实,自请小昆弥。冯瞭亲自回长安朝见汉宣帝,盖章,办手续。这个时候,安息的求救使节也来了。也许安息求救使节就被冯瞭带回了长安。

前54年秋,克拉苏11个罗马军团大军越过幼发拉底河,罗马东征安息战斗打响。罗马顺利占领大片安息土地,安息军队没有像样的抵抗。

前54年冬,宣帝秘密下诏书给赤谷汉军远征军,救援安息。乌孙分国正式方案暂缓公布(担心方案公布引发反弹)。

前53年冬春,赤谷汉军2-3个校尉部队秘密西行(应该还有2-4个校尉的军队留守赤谷),前53年1-2月,汉军开始6-7千里的行军。行军路线先经过西域属国大宛,接着进入安息境内。在木鹿(Mary)被安息东部诸侯苏莱娜家族的人接应,进行几天休整,更换服装等做些掩饰工作(所以木鹿有木鹿造武器击败克拉苏的说法)。学习欺骗罗马人的少量安息西部语言(卡莱战斗中的顶不住了,快跑一类的),其后在苏莱娜引导下在3-4个月时间里抵达卡莱。6月9日,罗马11个军团在一个下午的正面战斗中被1万所谓苏莱娜私兵彻底击败,克拉苏战死。

前53年夏秋,宣帝得到战报后公开乌孙分国方案,让冯夫人回赤谷宣布。解忧之子掌控6万户,控制赤谷。原亲匈奴势力4万户。

前53年秋冬-前52年,乌孙亲匈奴势力对分国方案不满(有所反复。汉军远征军返回后又进行了一下弹压行动。(悬泉汉简里有冯夫人不停换马往来的记录,应该是形势有变,再回长安汇报)。

前52-51年

后乌就屠不尽归诸翕侯民众,汉复遣长罗侯惠将三校屯赤谷,

因为分[COLOR=red]别其人民地界,大昆弥户六万余,小昆弥户四万余,然众心皆附小昆弥。[/COLOR] 元贵靡、鸱靡皆病死,公主上书言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闵而迎之,公主与乌孙男女三人俱来至京师。是岁,甘露三年也。

汉朝彻底处理了乌孙问题(可能又发生了比较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亲匈奴势力的主力被彻底歼灭,亲汉势力也遭遇了重大损失,所以后来致支单于崛起的时候,乌孙就没任何抵抗力)。解忧公主的使命完成,请求返回。

前49年,公主回到长安。汉军远征军主力,应该也撤回了。

通宝推:风中乱发,
家园 感觉情节太紧凑了

不象历史,象小说

家园 估计要是忘情那个坑王来写

五万字能看见解忧公主就不错

家园 花,好图。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家园 还真没完没了:郑吉四千不到的屯田士被放大到六万

又两个笑话:轮台可供数万人军需,乌孙附解忧者五万骑

你就继续胡搅蛮缠吧

反正时间、地点、人员,楼主想怎么编就怎么编,随便吧。

P.S.应该发演义书场的东东又冒到春秋史话里,也算霉气~

车轱辘话我是不想说了,之前拍楼主的砖:

砖堆1

砖堆2

砖堆3

家园 忘情、萨苏,坑里的男人
家园 您的脾气真好,居然还在关注

不过我觉得西河对这种文章似乎也太宽容了点

历史允许合理的推测,这种YY屡次出现在讲究证据的历史版里,是不是有降低西河水平之嫌?

家园 居然还说别人坑王?

您回头看看身后坑里的累累尸骨啊~~~

家园 看见公主

还得五万字,才能总结公主的感情生活。呵呵

家园 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家园 发在史话版就是想让大牛们挑错的

这是我的一个假说--西汉秘密救援安息并击败克拉苏罗马主力与卡莱。我一开始也是当故事写的,但越扒拉的深了感觉这可能性已经相当大了。

罗马,伊朗,中国3边的史书是都没有记录,但从3方在前53年左右的状态看,这个可能性相当大。汉朝在当时乌孙(今天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平原地区)极有可能驻扎有大军(这篇文章就是分析这个的5校尉1都尉,兵力有可能达到3-4万人)。

罗马之前进攻亚美尼亚,扫荡里海西,可谓百战百胜,兵锋正劲。而安息当时内战不断,向亚美尼亚称臣多年。庞贝把安息公主(亚美尼亚王妃)作为战利品在罗马游街。克拉苏率领11个军团10万大军开始东征的时候,当时整个中东地区没有任何势力认为安息能赢。

但妖孽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从今天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地区的苏莱娜部落地区过来的一支1-2万人的所谓私兵部队,行军数千里,就在罗马控制区边上的卡莱附近(今天土耳其中南部harran镇附近 北纬36.5, 东经39)在1个下午的正面战斗中风卷残云般的横扫罗马主力。罗马的将领们用刀逼迫克拉苏去“谈判”,这种事情罗马历史上从没发生过。

只是安息的战斗力就是昙花一现,从2年后安息王子反击叙利亚被卡莱的1万败军击败,王子阵亡以后开始。到前39年,罗马3次大败安息军,安息主帅次次阵亡。前36年,安东尼东征,所向披靡,兵临安息都城泰西封城下。后来因为坚城未下,粮草耗尽,被迫撤退,撤退27天,天天有战。安息4万骑兵曾经包围几千罗马军,但就是啃不下来,被罗马一个步兵军团就能解围。对比卡莱的苏莱娜私兵,几千骑兵一照面就用分散骑射的方式把克拉苏的10万大军压缩在一起,“既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罗马人记录原话)。战斗力,尤其装备水平差异巨大。

从罗马人的记录看,卡莱的苏莱娜私兵是击鼓鸣金,使用金边丝绸赤军旗。他们的弓箭射程远,穿甲能力极强,罗马人的盔甲全被穿透(之前西方世界见到的弓箭射程90-110米,不能穿甲)。而且对方的箭无穷无尽,罗马人拼成乌龟阵后,私兵们就不停的轮换射箭,私兵有几千头骆驼运载的弓箭,弹药基数几十个。

私兵们的重骑兵铁甲更是牛叉,小克拉苏这个跟随凯撒5年,在高卢几次大战中扮演扭转乾坤角色的骑兵统帅,他率领的1000最精锐高卢骑兵在和私兵铁甲骑兵对冲时,他们的武器根本无法刺透人家的盔甲。高卢骑兵最后唯一有效的杀敌方法是尊在地上,用凯尔特长剑刺对方铁甲骑兵的马肚子(自杀性攻击)。

罗马人的第三军团后来几十年和安息也经常作战。他们的步兵就可以轻松对付安息的铁甲骑兵。为什么,因为安息的铁甲骑兵跑不动,机动性比步兵还差,罗马士兵可以跑步追上骑兵然后把对方骑兵拉下马来杀死。前69年,罗马2个军团在亚美尼亚都城外击败亚美尼亚主力也是这样对付铁甲骑兵的。但在卡莱,罗马人的记录是这支私兵的铁甲骑兵则是奔驰如飞,骑枪可以经常一次穿透2个身穿铠甲的罗马士兵(我本来看赤壁,还以为赵云那长枪贯穿士兵是演戏,结果罗马史书的记载更牛叉,苏莱娜的骑兵都是一枪穿2)。马的承重能力不可能突然发生大的变化,那么唯一能解释这个特例的就是卡莱的苏莱娜铁甲骑兵穿的是轻便但高强度高硬度的铁甲。

贴几张图,1是卡莱位置,注意图上的Mara就是木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是卡莱战前几十年中亚形势图黄色是如果是苏莱娜私兵,他们的行军路线。蓝色是庞培前66-63东征路线,深绿色是我推测的前104-100汉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西征大宛路线,浅绿色是苏莱娜家族提供后勤,去木鹿接应汉军路线。红色就是我推测的西汉远征军开进路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木鹿(今天 Mary)有木鹿造武器才让安息击败罗马,安息国家才得以稳定的说法,这张图就是木鹿的位置和解释如果军队要经过木鹿,那这支军队最可能是谁的队伍。

家园 大牛,你不能拿出点新东西来啊?

这里5校尉1都尉都是依据汉书来的。校尉,都尉可能有多少兵可以讨论,但陈汤前36年4万大军分6校尉可是史实。我的推理如果一校尉军队人数再6-7千人只要成立,那么新疆汉军兵力当时3万+就没什么问题。

这个4千你是怎么得出的?依据是什么,史料是什么?你们一直说新疆汉军就很少人,以前咬死1500,现在我扒拉出来“后常数千骑往来守车师”了,就成4千了。如果郑吉这数千是4千,那常惠的3校尉,戍己校尉,屯田校尉,伊楯都尉都是光杆司令?

你先解释清楚你的4千怎么来的,支持你4千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吧。

家园 皮厚就是没办法

那几千是几千? [ 泉畔人家 ] 于:2010-02-22 01:03:31 复:2736241

您老不是一直咬定1500来吗?感谢您至少帮我找出了几千。几千,那7千算不算几千啊。这不就有了吗。

现在我扒拉出来“后常数千骑往来守车师”了
----三个月一过,现在就变成你扒拉出来“数千”,我改口了?

你就继续胡搅蛮缠吧 [ 苍野 ] 于:2010-02-22 01:39:23 复:2736279

郑吉以1500屯田士 + 属国兵出击,是地节年间攻破车师的事情;

神爵年间发五万兵迎日逐王,史书上没有明确说出动屯田兵时多少,我也不敢自作聪明安个具体数字上去;但从之前益车师屯田兵为朝廷所拒的情况来看,不会超过三四千;郑吉有限的屯田士部队要镇抚整个西域,汉宣帝脑袋烧了才会派他们去安息;

《汉书·乌孙传》说得很清楚:

(B.C.53出发屯田)之后,破羌将军不出塞还。后乌就屠不尽归诸翕侯民众,汉复遣长罗侯惠将三校(含辛庆忌)屯赤谷。

乌孙分国之后,常惠带着辛庆忌等去屯田,小辛和乌孙贵族开练最早也是B.C.52的事情,这时卡莱的黄花菜都凉了;现在你把这个武装冲突时空穿越到卡莱之前,还放大汉军兵力十几几十倍;这个错误我早就指出了,你这边还继续重复,切。

家园 del

del

家园 拜托你发文前看一下别人的东西不行?

后常数千骑往来守车师,吉上书言:“车师去渠犁千余里,间以河山,北近匈奴,汉兵在渠犁者势不能相救,愿益田卒。”公卿议以为道远烦费,可且罢车师田者。诏遣长罗侯将张掖、酒泉骑出车师北千余里,扬威武车师旁。胡骑引去,吉乃得出,归渠犁,凡三校尉屯田。

车师王之走乌孙也,乌孙留不遣,遣使上书,愿留车师王,备国有急,可从西道以击匈奴。汉许之。于是汉召故车师太子军宿在焉耆者,立以为王,尽徙车师国民令居渠犁,遂以车师故地与匈奴。车师王得近汉田官,与匈奴绝,亦安乐亲汉。后汉使侍郎殷广德责乌孙,求车师王乌贵,将诣阙,赐第与其妻子居。是岁,元康四年也。其后置戍己校尉屯田,居车师故地。

看里边的红字部分

诏遣长罗侯将张掖、酒泉骑出车师北千余里,扬威武车师旁。胡骑引去,吉乃得出,归渠犁,凡三校尉屯田

这个时候是救援郑吉出交河城,你觉得是前60以后?可能吗?

是岁,元康四年也。其后置戍己校尉屯田,居车师故地。

这句时间更明确,前62年。 戍己校尉屯田是在前62之后,从原文看,应该是乌贵回来之后不久的事。

我说了,汉书里常惠3校尉出现过2次。你贴的里边也有个“复遣”。渠犁,凡三校尉屯田肯定是在前60之前,但这3校尉屯田以后有没有撤回酒泉张掖,就没有交代了。然后前60之后,“于是徙屯田,田于北胥鞬,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 这里屯田校尉也设置了。如果常惠3校尉没撤回,戍己校尉,屯田校尉在几年内没废弃,那么前53之前,汉军西域有5个校尉有什么疑问吗?加上米兰遗址耕种45000亩地(就算1人30亩地,也要1500人,根据史料,汉亩比今天亩小不少,耕种这么大的土地,需要劳动力2000-4000人)的伊楯都尉,5校尉至少1都尉,有什么问题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