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巡河夜叉的回忆看“文革”末年的中国社会 -- 达雅
父母工资也30多,日子过得如何,俺自己也是深有体会的。
能介绍一下你家日子怎样过的吗?如果我没有记错,那时买东西都是凭票供应,而且价格十分低,30多的工资足够生活
的确足够生活,反正我们一家人都活下来了
我们是在比较生活水平,而不是说什么足够生活。
什么叫做足够生活,难道现在有住所的前提下一个月1000会饿死人么。
我只记得小时候,吃饭不能全吃白面,要掺玉米面;衣服都穿老哥换下来的;偶尔吃个水果高兴的要死;整个冬天只有两样菜,胡萝卜和土豆。
现在一个月1000,肯定不用过那种日子。
你干脆将kfc带回到那个年代不是更好,一边啃KFC一边喝咖啡准备考研,神仙式的生活啊。
我一直强调有住所的前提下如何如何,kfs和我没关系。
另外我说了不喜欢过去的生活,怎么能得出来我喜欢穿越呢。
现在城市人的物质生活比过去好,应该是可以达成一致的。
1000块钱非常少,少的可怜,就如同18块钱或者38块钱也少的可怜一样。
天朝几百万的研究生,一个月也就1000块钱甚至不到(当然最近教育部在涨博士工资),那种日子我是深有体会。
但是我也不想回到过去,那种日子更糟。
您能否说说看
在当时是否能达到平均水平。38块当时可以养你一大家,现在你需要多少?18块钱或者38块钱也少的可怜,那时国家主席多少钱一个月,你们父母的领导当时工资多少?当时物价水平多少?还有为什么要剔除房租现在这个最大支出呢?预设前提,脱离这些当时的实际情况生活水平,只比较当时一些不存在的物资资源,到底是否算穿越呢
怎么转战到平均水平了。。。
干嘛要去比较什么平均水平,再说以现在天朝之纷乱,谁知道什么平均水平是什么。
过去物质匮乏,你也承认了。
剔除房租是因为过去的职工有地方住,所以工资可以拿来用于开销。
那么在和现在比较生活水平的时候,我当然要排除掉房租来说。
一个月1000,提供住所的职位现在也不老少;过去给职工提供的住所条件也不咋样。大家都是那个时代过来的,我说的是不是事实都清楚。
80年以后全国人民这么辛苦努力,不就为了日子过得舒服一些么。
我说个过去物质条件不好,兄台干嘛这么大不满意?个人不是很理解。
而且您再努力辩护,能说出什么来呢?
如果你连居民生活的平均水平都不承认的话,那确实没什么好说了。你这种比较不过就让我联想起现在的人问30年前的人你们为什么不上网玩电脑游戏罢了
内地银行怎么输血?这点我不明白,请你说清楚一点,不要拿总行的资金划拨做例子,那个每个省市都有,专挑特区说事没有意义。如果是银行间拆借和异地贷款,那是银行间内部风险控制的,属于资本逐利行为,跟输血没有任何关系。
这里再重申一下,什么是输血和投资的区别?输血是国家强制性的,比如灾区重建、北京奥运、偏远地区的资金、物资支持等,是没有回报。而资本投资是自愿的,目的是追逐最大的回报利益。你说的那些企业“贡献的鲜血”是自愿不图回报的投资?国家也没有任何文件要求内地企业必须强制性投资到特区,所以,你说的那些跟输血没有任何关系,资本在改革开放初期流向特区,中期流向上海,现在流向全球,这都是资本逐利性的体现,为何非要给这种资本逐利套上政治色彩?资本投资是有亏损和获益的,而你专门抓住那些亏本的投资例子,去证明你的观点,事实上无视了特区发展中成功的部分,比如深圳特区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全国三大城市,如果“钱都死在”特区了,那么特区靠什么发展的?华为、中兴这些伴随特区成功的例子你就不说了?
至于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那跟特区有何关系?那是四大国有银行为了管理全国的僵死的不良银行资产而创建的,你可以拿这些公司的报表看看,全国的烂帐有多少,特区的又占多少。92南巡后资本主要流向上海和其他新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这里面广东和特区的资金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算了,不多说了,本来都不想回这个帖子,"事实才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
何况还是不累的活。
没看见朝廷台这几天喊叫先就业在择业吗?
还是该对应当今学徒工收入。
当今的学徒工是要给师傅钱的,三节九礼,学成之前收入归师傅,嗯,想不通就看看描写旧社会的电影。
官家在05年开始办理技校,要求初中毕业,每学期免收学费,杂费补助800到2000不等,然后就送到厂子里去,或三年或五年且不许跳槽(杂费补助由此来,当然官家也掏一点),待遇参考富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