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原创】李自成的淝水之战与张献忠屠川 -- 任爱杰
说明:前一阵子我写的张献忠屠川一文的最后一段说了一下我对应当如何治史的个人看法。有人喜欢对号入座,我爱莫能助。这篇文章已经转到争议版。
为响应春秋版不谈时政的号召,故将评张献忠屠川一文删去结尾一段,和评李自成的那个回帖合并成一个帖子发在这里。
原来的那篇仍留争议版。有兴趣辩论时政的可以继续去那里发挥。
===========================================
李自成的淝水之战与张献忠屠川
任爱杰 著
明末历史,最让人迷惑不解的大概就是李自成的败亡。李自成进军北京,势如破竹,各地望风披靡。除在宁武关略受阻碍之外,几乎兵不血刃就攻克了北京。
然而进京不过数十天,大顺军就在山海关被吴三桂和满清的联军打得大败,最终不得不退出北京。
按道理说,在山海关的战斗其实只是一次战斗失利而已。大顺当时已经占领明朝的北部版图。在山海关所损失的兵力,根据某些说法,也不过五六万人而已,和大顺的总兵力相比,并非很多。
然而,从退出北京之后,李自成就一败再败,直到最后灭亡,全无反抗之力。这让人无法想象这就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李自成。
于是后世的史家当然要探讨这个问题。近代有代表性的史论是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提出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是进入北京之后迅速腐化,以至一触即溃。毛泽东用这篇文章告诫中国共产党人要小心糖衣炮弹,不要走上李自成的老路。
问题是,李自成的灭亡真是由于这个原因吗?
明末给崇祯搞了十几年之后,基本上已经烂透了。到了李自成入北京的时候,天下已经不是能不能够留在朱家手中,而是由谁来取代朱家的问题了。这就叫做“气数已尽”。
本来,从万历开始的胡搞,到了崇祯刚继位的时候还是可以有转机的。如果崇祯是个稍微“无能”一点的君主,放手让大臣去干活,倒也可能继续苟延残喘。就可惜他实在太“勤政”了。
李自成是流寇,进了城流寇习气仍然不改。这是导致他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大顺朝的失败,与其说是败在了一片石,倒不如说是膨胀太快又忽视了根据地的建设所致。
李自成自崇祯十三年进军河南到十七年攻克北京,不过短短四年时间,军队从历次围剿残存的一千多人膨胀到百万之众,地盘从无立椎之地到尽有西北、华北和山东,湖广的一部分。这个扩张的大部分事实上还是在最后的一年多完成的。
如此急剧扩张的结果就是干部不敷使用。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如果要进行扩张而又不降低组织的水平的话,就必须解决同化和训练新成员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必须由组织中已经习惯了组织的宗旨和行动方式的人员来完成。
然而,李自成的胜利实在来的太快,扩张实在太迅速。因此他那一千多人固然是骨干,但是这点骨干如果分配到全军就不够了。因此,大顺不得不使用大量的明朝降人。只要投降,有些甚至连建制都不打破。
在这种情况下,大顺派到各地的官员只能是无根的浮萍。大顺的事业如果一切顺利,底下自然没有问题。一旦出现象山海关那样的反复,本来就是投机的各地降人自然会投向别人。
军队的战斗力也是这样。并不是大顺军的战斗力从来就不如官军。李自成刚刚挺进河南的时候,部下是百战精兵。但是随着高速扩张,部下的成分越来越复杂。有各地的明朝降兵,有收编的土匪,有被吞并的其他义军。这些人如果假以时日,给与整编,自然也会成为劲旅。但是李自成在山海关的失败,是这成为不可能。
李自成带入北京又带去山海关的部队,应当是以其同生共死的老兄弟为班底的精兵。一旦丧失了这支部队,想要依靠本来就看见女真兵撒腿就跑的明朝旧军队作战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对比历史上其他成功的草莽英雄。“高筑墙,缓称王”的确是至理名言。这并不光指积累物质财富,还包括了吸收消化新成员的任务。
甚至到了近代,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现象。
从表面上看,类似的急剧膨胀现象,在解放战争时期也出现过。其实不然。红军在长征结束后的确所剩无几。但是通过八年抗战,共产党稳固的建立起了一系列根据地。更重要的是,共产党在抗日过程中训练了大量的意志坚定的骨干。正是这些人在日后的急剧扩张中充当了组织的中坚,使组织的意图得以贯彻。
如果李自成没有那么心急去抢北京城,而是慢慢消化他的现有地盘。那么几年之后就不至于因为偶然的一场失败而导致全局崩溃了。
这种由于过度扩张而导致一战崩溃的现象,历史上并非罕见。最有名的例子大概是前秦在淝水之战后崩溃的例子了。
和符坚一样,李自成也是在自己的顶峰时,受到一个在旁观者看来微不足道的战术失利。但是这个小小的失利却导致了全局的崩溃。
如果对比李自成和符坚。可以发现两人的共同点很多:
1。都是在短时间内经过了急剧膨胀。
2。在膨胀前的骨干力量和膨胀后组织内的非骨干力量不成比例。
3。新收服的部下没有经过认真的整编。条条块块,小集团的现象还很严重。
4。在新征服的地区还没有建立有效的行政组织。只好依靠武力或是委托地方势力来暂时统治。
5。由于此前相当顺利,君主过于轻敌。
如大顺或是前秦这样的政权。最重要的是巩固内部,然后才谈得上夺取天下。但是人在顺利的时候总是忘乎所以的。
记得有一句台词“人人都有一个顶峰,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顶峰在哪里呢?”
为大顺、前秦感到惋惜。
当然,李自成在北京的失败对其他争夺天下的势力而言是个契机。如果能够利用得当,未始不是龙飞九五的踏脚石。
当时争夺天下之人中除了李自成,最成气候的就是张献忠。
张献忠不象李自成那样急着进军北京。他倒是想稳扎稳打的。就在李自成进军北京前后,张献忠也开始进军四川。
张献忠入川的本意是要夺取四川作为根据地。当时张献忠已得湖广,此地本是产粮区。但是湖广是四战之地,北有李自成的大顺,南有明朝势力完整的江南。放弃易攻难守的湖广,进入群山环绕的四川是个上策。以四川为根据地,攻可北出汉中定西北,东下长江定江南,重演隆中对的策划。退则可割据一方,天下有事则坐山观虎斗,天下无事则举蜀而降,亦不失王侯之封。
不过,这个计划虽好,张献忠却不是执行这个计划的合适人选。
张献忠也好,李自成也好,这些人的致命弱点在于土匪流寇习气太重。也就是说,他们虽然明白占领某个根据地的重要性,却不懂得如何才能够有效的保有这个根据地。
就以张献忠为例。张献忠进入四川之初,军纪甚好。而且明言将以四川为基地,东向以争天下。因此拼命招徕四川的人才。并发布“三年不征钱粮”的命令作为政治号召。
但是,问题也就出在这个“三年不征钱粮”上。
中国的历次改朝换代都伴随着人口锐减。这主要是由于战争破坏了各地的正常生产状况,于是各地的农民若非聚众自卫,便是流离失所。这两种情况都导致田地荒芜,颗粒无收。结果来年饥荒造成恶性循环。所以自古得天下者首治屯田,粮足之后才能兵精,才能逐鹿中原。
但是所谓“屯田”要有可供开发的荒地才行。四川当时基本没有被破坏,自然不会有闲田可供使用。那么既然不征粮,又不屯田,军队还是要养的。在张献忠当流寇时期,解决军队给养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吃大户。将明朝的王侯,官吏,大地主杀了,把官仓和富人仓库里的东西抢来就是了。
但是进了四川,有了固定的根据地之后就不能这么干了。固然,四川也有王侯,官吏,大地主。但是这些人往往和当地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土著地主阶层。这些人往往是一村一堡一族之长。不分青红皂白地去抢东西,往往就把自己和当地人对立起来了。
更要命的是张献忠所部不但把大地主阶层当作打击对象,连同旧政权的基层也不放过。明朝实行卫所制度。明朝的兵是世袭的。平时耕田,战时打仗。这些军户在虽然当地生根发芽,开支散叶,但是从社会地位和财富的持有量来说并不比一般老百姓更高。有时候甚至还低于一般百姓。张献忠进入四川后认为这些人都是明朝余孽,于是下令“搜求仕官及起送卫所世职,皆杀之。”(《蜀难述略》)。
这么做的结果是毫无必要的给自己树立了一批本该成为自己同盟军的敌人。
明朝这时候虽然已经丧失了半壁江山。但是还在南方苟延残喘。人对于目前生活的痛苦总是感受比较深刻。虽然明朝统治下的四川的日子其实也不怎样,但是对比大西,人们可能更加愿意接受明朝的统治。
张献忠所部本就是客军。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不能取得当地人的合作,又开始对立的话,嫌隙只会越来越大。而当地人的不满自然会透过在大西政权内当官的人流露出来。这时候,张献忠又会面临调和新老部下矛盾的局面。
张献忠这个人的性格是相当粗疏的,迷信武力,见识也不高明。例如这家伙叫人评论历代帝王,居然评出西楚霸王项羽为第一(大西这个国号大概也是这么来的。有意思的是,张献忠和李自成作对,却把对方的国号大顺作为自己的年号。)。
在这种情况下,指望张献忠本人的政治能力来调和矛盾是不可能的。而张献忠的手下也没有什么人有真正建立根据地的措施。
其实,当时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没收明朝在蜀王族的田产作为军田耕种过渡,然后逐步向各地征收。可惜献忠手下要么没有这种人才。要么就算有这种人才,提出的意见也没有被采纳。当然,就更别指望张献忠会有搞“减租减息”之类的智慧了。
在矛盾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四川各地反抗大西政权的行动越来越多。张献忠自然对四川本地人越来越怀疑以致怨恨。而以张献忠的性格来说,他大概想不到除了大开杀戒外还有其他什么办法来应付目前的危机。
于是张献忠大开杀戒了。屠成都,诱杀应考士子等等应该都离事实不远。而大西军的抢劫政策,最终造成各地良田抛荒,陷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而一旦出现粮荒,在古代情况下要再恢复是相当困难的。人口锐减自然不可避免了。
应当说,张献忠的入川是上天给了他一个成功的机会,他却不懂得如何好好利用。和他所崇拜的项羽一样,“沐猴而冠”说的就是这种人。
但是把四川人口锐减的情况完全归到张献忠头上也是不公平的。张献忠是导致人口锐减的始作俑者。但是像清朝毛奇龄说的六亿九千九百万人就根本是不顾常识的胡说八道了。
象毛奇龄的这种信口雌黄后来被写入《明史》。编撰《明史》的张廷玉等人并非没有常识。但是为了现实政治的需要,也就跟着胡说。
争夺天下,本就是一种赌博。在这个赌博中,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偶然性还是很大的。
通观李张二人的失败,运气的成分也是要提一笔的。
张献忠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入川后没有及时因地制宜地调整他的政策。没有有力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根据地。没有处理好新招收的四川干部和跟随他的老部下之间的关系。这里,人谋的因素是主要的。
但是,张献忠却不是死于战败。他听说清军已到,于是只带了几个侍从,轻装出去侦查,结果被清军一箭射死。
李自成则略微不同。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虽然也是人谋不足。但是他的失败还是有运气的成分在内。我们在事后固然可以找出他种种必败的原因。但是却找不出吴清联军在山海关必胜的原因。就好像我们也找不出东晋有什么理由在淝水必胜的原因。而此后李自成在九宫山被杀的过程也和前秦的符坚被俘类似。都是莫名其妙的放弃自己主力的保护,轻骑出动,结果被敌人突袭。
历史上喜欢这样冒险的领袖人物并非少数。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喜欢和张献忠一样只带少数几个人出去侦查。结果有好几次都差点把命丢了。但是李世民这么干,史书认为是他真命天子的象征。而张献忠、李自成、符坚同样这么干,却成了愚蠢。
也许,老天爷的确比较垂青满清吧。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虽说唐太宗也是这么干过,可是毕竟不值得效法,自成和献忠死的时候,他们的基干部队都是完好不缺的,这样的损失确实很不值得。
自成领着二十几个随从,死后,一名太监跑下山去高喊“万岁爷被杀了。”满营大哭。
献忠是被满清将领一箭洞穿前胸,以致于疼的满地乱滚而死,手下报到大营,也是一阵哗然。
死的突然,也死的十分的可惜。
要是真命天子,哪能这么容易死。
不要说唐太宗,本朝太祖这手也玩过,当年胡
宗南进攻延安。太祖还不是死不肯过黄河,就
在那里跟胡宗南绕圈。要是不巧被民团干掉了,
也就是李自成一样的评价。
李自成的贴身侍卫怎么会如此不济?怎么说也是千挑万选的吧,在冷兵器时代,不说万人敌,以一敌十应该能做到吧?而且当时他们离大营应该不是很远。
就是换现在的特种部队上去也不会这么差呀,居然就被一帮地主武装给全军覆没了,想不通
张献忠的死也让人不解,当时他还有几十万军队,虽说是被叛徒带领清军偷袭,但张应该是在中军吧,怎么这么容易被射到呢?这方面好像没有详细的记载,温相可否提供一些资料?
其实李张之所以失败咎其根由是因为他们都得不到统治阶层的支持。
而那个时代读书人就是统治阶层。纵观我国的开国历史及朱元璋的建国历史在发展阶段都是尽力去拉拢读书人的。但李张二人为其服务的读书人却是少之又少。这不可不说是此二人失败的一个根由。自然了其失败也有其它的重要原因。
关于他的死,有关资料介绍的很清楚,如下:
《清世祖实录》卷十八,顺治二年闰六月阿济格奏:“贼兵尽力穷窜入九公山,随于
山中遍索自成不得,又四出搜缉。有降卒及被擒贼兵俱言自成窜走时携随身步卒仅二十人
,为村民所困,不能脱,遂自缢死。因遣素识自成者往认其尸,尸朽莫辨,或存或亡,俟
就彼再行察访。”《烈皇小识》卷八附湖广等地总督何腾蛟隆武元年的奏疏中说:“天意
亡闯,以二十八骑登九宫山,为窥伺计,不意伏兵四起,截杀于乱刃之下,相随伪参将张
双喜系闯逆义男(按,张双喜即张鼐,自成收为养子,改名李双喜,西安建国大顺时封为
义侯,何腾蛟称之为“伪参将”当是他??授为参将,大顺军制中没有参将之职),仅得驰
马先逸;而闯逆之刘伴当飞骑追呼曰:‘李万岁爷被乡兵杀死下马,二十八骑无一存者。
’一时贼党闻之,满营聚哭。及臣抚刘体仁(纯)、郝摇旗于湘阴,抚袁宗第、蔺养臣(
成)于长沙,抚王进才、牛有勇于新墙,无不众口同辞。……张参将久住湘阴,郝摇旗现
在臣标,时时道臣逆闯之死状。嗣后大行剿抚,道阻音绝,无复得其首级报验。……”阿
济格、何腾蛟作为清方、南明的当事大员都是从归附的大顺军将士口中得知李自成死于九
宫山乡兵之手的准确消息,双方都必然想尽办法取得李自成的“首级”向各自的朝廷献功
。何腾蛟在奏疏中含糊其词地说“嗣后大行剿抚,道阻音绝,无复得其首级报验”,实际
上这一地区已落入清方之手,他无法派人前往查验。阿济格从清廷领受的任务是追剿“闯
贼”,李自成之死对他来说是头等大事,为确定这一重大“功绩”,他曾派“素识自成”
之人前往辨认。大顺军为报仇雪恨在九宫山区曾杀了不少人,阿济格的查验人员在众多的
尸骸中并未能找到李自成的遗体,只好用“尸朽莫辨”一语掩盖他们的劳而无功。这正是
本书作者推断李自成已由他的亲属和部众秘密安葬(并且会有相称的殉葬品)的主要依据
。
根据史料记载,张当时没有带几个随从,而且没有穿重甲,有人报告说清军逼近,张献忠还大骂不止,不相信,冷箭射的很准,一下子就把献忠射翻了,我记得当时看的这篇史料上说献忠满地乱滚,痛极而死。
所以,顾诚先生以后总结自成和献忠的死就说他们实在太大意了。
把皇帝的风水给断了,呵呵。
明朝最后就用这样下三滥的手法对付自成,可也没有挡住农民军进北京不是?所以,我以为天命还要人事来修补,如果自成策略得法,焉知天命不在他?
到后来自己都以为自己是真龙下凡、上应天命了?
而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留下的部队四分五裂?他离开部队是什么道理,我一直到现在没有想通,他最后孤家寡人,一个人死了。他死了以后,他的部队分两支,一支原来就跟他不在一起,高夫人、高一功、李过,大概20多万人,从另外一路到鄂西南这一带。可他自己还有一都分人呢?田见秀、张鼐许多人都跟他一起,还有郝摇旗这支部队怎么离开了,分散了,如果说战争打散了,也说不通。因他是皇帝,势必要维护他。这个历史我没有研究透。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最后众叛亲离。实际上是他害怕跟自己的部队在一起,因为历史上失败的农民战争往往是内部把首领杀了,黄巢死时,是他外甥把他杀了,所以我写小说就好写了。我谈历史,历史科学,没有证据我不能随便谈,他在死以前,内心有很多矛盾,甚至性格都变了,他不愿跟自己部队死在一起,所以他带很少人马离开部队,害怕部队叛变。??
像自成和献忠这样的杰出的农民领袖虽说也逃不出历史的法则,其皇权思想进一步膨胀,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资料显示他们自身已经开始变质,倒是身先士卒的习惯仍旧有所保留,这才遭到暗算。
假如他们成功了的话,那么一定就会和其他封建帝王一样陷入一种怪圈。
李过、高一功那一支没跟李自成在一起,是因为当自成由西安撤向湖广的时候,李过和高一功还在坚守陕北,来不及南下与之汇合。
为什么说跟李自成在一起的那一支对李自成也是忠心的呢?在顺治二年八、九月间,原由李自成统率的一部分湖广大顺军余部,在田见秀、刘芳亮等的带领下,到达荆南之松滋县草坪,与李过率领的大顺军汇合,总兵力达到三十万。田见秀还把李自成留下的原明朝玉玺交给了李过,将李过奉为主帅。
田见秀这部分大顺军,应该是原先李自成所率领那部分大顺军中的大部,如果不是对李自成忠心耿耿,很难想象会把玉玺交给自成之侄李过。而李过在李自成死后、与南明合作的过程中,也一直称李自成为先帝,称高氏为太后。
要说富有领袖气质、素有威望的李自成会众叛亲离、害怕跟自己的部队在一起,实在有点匪夷所思。关于他的离开大部队,我觉得顾诚的《南明史》中的说法比较可信,摘录如下:
“李自成的牺牲于通山纯属偶然。在通常情况下,全军统帅在行军时往往处于队伍的适中位置,李自成当时手下的军队还有几万人,屡败之后进入通山县境,在这偏僻山区为了决定大军的行进方向,亲自带领少数卫士去察看地形道路,也在情理当中。以程九伯为头子的九宫山区团练武装是在对大顺军主力入境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才敢于动武。但是,李自成带少数随从前行观察,必定距离大军不远;自成牺牲后大顺军扫荡九宫山区应当是同一天的事,所以李自成牺牲的日期可以推断为康熙《通山县志》记载大顺军入境的顺治二年(1645)五月初四日。李自成遇难后,他率领的这支大顺军还有数万之众,其中包括自成的妻子皇后高氏、大将中封侯爵的就有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张鼐等,他们为了替领袖复仇,把九宫山区的乡团杀得鸡飞狗走,要说他们会无情无义地丢下自成(大顺皇帝)的遗体,任其暴尸荒野,很难令人置信。联系到后来大顺军余部联明抗清后仍然称李自成为先帝,高氏为太后,备受敬仰;而清方和南明隆武政权都未能找到李自成的“首级”献功,①惟一的解释是李自成的遗体由随行的大顺军秘密安葬,其地点很可能就在九宫山区。由于大顺军当时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管辖区,正值天气炎热,不可能一直抬着大顺皇帝的遗体流动作战,又不可能为李自成修建公开的陵墓,以免为尾追而来的清军所发掘。据康熙《宁州志》(宁州即今修水县)记载,大顺军占领该地在五月十三日①,考虑到通山县与宁州接境,大顺军之所以在五月初四日后过了差不多十天才进入宁州,原因就是在此期间需要料理李自成的安葬等善后事宜。”
哪有亲儿子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