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国人事】――话说山东系列 -- 神仙驴

共:💬180 🌺25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期待驴歌加快法文速度啊
家园 Bonne année!

呵呵,非要我说法文……

新年好啊,这里驴子向大家问好,就不一一说了。

嗯,我最近业余时间已经都泡在上面了,呵呵,还紧着想把其他一些烂尾巴补上哪。见谅见谅。

家园 【原创】(三)之补丁8 一马不当先

(三)之补丁8 一马不当先

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从地方调大员入京,曾有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说法,这五马却都不姓马。而到80年代后期的山东省政府中,却一度出现四马当道的“马家军”盛景。

当时,这六位副省长的前四位,无一例外的都姓马,他们是:马忠臣、马世忠、马长贵、马连礼。后两马逐渐淡出政坛,前两马却是新秀。到1988年,马仲才当选为省委常委。一时间,山东的三“种马”(玩笑话)马忠臣、马仲才、马世忠,在齐鲁政坛纵横驰骋,也算是少见的一幕。

马忠臣,前面n兄有所介绍,1936年生,是土生土长的泰安人。马的跃起,自然得益于两位泰安老乡万里、田纪云对家乡的关照。比较而言,万里是比较含蓄,田是年年视察。1983年田出任国务院副总理。此期间,山东还是老人执政,但马忠臣之外的三马已经是副省长了。

1982年来到山东的李昌安,直到1985年出任省长、1987年卸任进京,依靠力量主要还是田和“泰安系”。李和泰安的强势人物马忠臣一起,与上层是一荣俱荣。尤其这期间田纪云年年在泰安的视察,无疑是对家乡人的最有力支持。

关于马忠臣,一节的内容可能包容不下,这里先打住,转而说说马世忠和马仲才。

马世忠是杭州人,生于1932年,早年毕业于上海交大,分配工作来到山东,从工人做起,治到山东铝厂副厂长、总工程师。1983年,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排行第二的副省长,并兼任省计委主任。此时,省长仍是梁步庭,第一副省长是省委副书记李振。比较行将退休的两位前辈,50出头的马世忠正是春风得意。当然,缺乏地方历练的马世忠,能被迅速提拔本来就得益于当时的政策,提上来后,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在副省长的位置上坐了整10年。其间,一个又一个的副省长最后走到了他的前面。他的同事中,姜春云、王乐泉进了政治局,马忠臣、赵志浩、高昌礼、宋法棠、陈建国,要么主掌一方大省,要么主持中央部委,先天不足的马世忠,最后在坐了10年的省人大副主任位子上退休。

虽然马忠臣跟田纪云关系更为紧密,但是马世忠的境遇却与田更为相象。两人都没有主政地方的工作经历,由地方部门官员和企业干部直接进入上级政府,在政府内作副手10年后又转到人大10年,田始终没成为政治局常委、马始终没进入省委常委。

再插句话,类似于中国其他各个地方,山东也是比较排外的,尤其在高层。同样作为革命老区的大省四川、陕西、湖南等等都有类似情况的发生。与马世忠同样是由工厂提拔上来的韩寓群,由于有了在济宁的地方经历,最后反而出人意料的后来居上。虽然韩最后成了省长,但如果不是关键时刻的某些因素在起作用的话,出任省长的更可能是山东本地人。马世忠、韩寓群在山东工作多年,仍然要受不少束缚。当然,干部异地交流的增多,使得全国范围内,局面越来越好,此是后话,按下不表。

马世忠早在1983年即成为副省长,而马仲才成为副省级虽然晚了5年,却是一直坐到省委副书记,成为省委最核心的成员之一。

马仲才,1933年生,山东沂南人。他的冒出,也是由工厂起家。1985年,马出任莱芜钢铁厂厂长。这一年,泰安撤地建市,马忠臣出任市委书记。这时的莱芜,仍然是处于泰安市的管辖范围内,直到1992年,莱芜才升格成为与泰安平起平坐的地级市。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泰安与莱芜的人事交流仍很频繁,象后面胡建学章节中,还会提到,胡时期的市长张敬茂就被调到莱芜作市委书记。莱钢在省内地位特殊而重要,马仲才的厂长位子已经是厅局级,莱芜也因莱钢而设市、升格。马仲才1986年直升德州地委书记,1988年,进入山东省委常委并任秘书长,1991年官升一步成为省委副书记,1993年,60岁的马仲才转任省人大副主任,退出一线。

三种马其实除了姓名的相似,并无太多的共同处。

年后可能要慢些了,大家见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三)之补丁9 一波两三折

回过头来,讲讲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李昌安、马忠臣与田纪云真是同病相怜,三人的关系也明摆在那里。

1985年,中央领导大幅换血,一批年轻人走马上任,前面已经说过了,中央的田纪云进入政治局,地方上李昌安成为省长,泰安撤地建市,中央候补委员、泰安地委书记马忠臣出任新的泰安市委书记,原县级泰安市委书记宋法棠升任地级泰安市的市长。

80年代中期,农业结构调整,国民经济出现大幅增长,农业大省山东全国瞩目。田纪云经常来家乡视察调研,李、马获益匪浅。作为旅游胜地的泰安,第三产业的长足进步,使得马忠臣在省内名声雀起。

1986年3月,马忠臣被平级调入省政府,出任省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副书记。马之前的省府秘书长刘勇、石涛、谭福德等先后离任。5月,马忠臣正式出任副省长兼省府秘书长。目前为止,田纪云是最后一个以副总理之尊兼任国务院秘书长的要员,而省政府没有“省务委员”的建制,副省长兼省府秘书长起的是省府大管家的作用。马忠臣虽然当时还不是第一副省长,前面有其他三马――马世忠、马长贵、马连礼副省长,但看起来,美好的前途已经在向他招手了。

就在这个时候,中央最高领导层忽然换马了。

1986年年底的学潮,直接导致了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下台和赵紫阳的继任。这件大事众说纷纭,这里无意评判,但是它却着实对中央、地方的人事布局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几个方面,一个,是在高层占据重要位置的部分“年轻人”去补充经历从而离开关键岗位,比如王兆国、郝建秀离开中央书记处、中组部部长尉建行出任新设的监察部部长职务等等;一个,是部分老成持重的老干部再度获得重用,比如宋平由国务院系统转为中央组织系统;一个,是赵紫阳等对自己信得过的人的提升。赵的基础在于国务院系统。另一方面,李前总理也逐渐起用自己的人马。

1987年,政局诡谲。这里在下揣测,如果按照赵的意思,国务院系统已有的三名政治局委员、副总理中,姚依林“老卖年糕”,只能维持一届的副总理无疑;李、田二人,按个人喜恶,自然是更认同田,政府布局里,自己让出的总理由谁代理至为关键,最好是田。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不是老上级推荐就可以的,最后李代而田僵。其实此后田未必没有机会,不过1989年赵的不智也导致了田的晾干。

就在1987年春,马忠臣被点名进京出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但是并未就职。原因是阻力太大,大到什么地步,在下也无所知。既然堂堂中办主任都只下放成了普通省长,那么马的提升因素遭受打击从而使得马的进一步提升受阻,放在当时景况下,也就毫不奇怪了。田纪云以地方厅级干部的身份可以成为国务院副秘书长,得益于那时的干部政策和上级的有意栽培,这时候,只有副省长职务(还没有进核心――省委常委)的马忠臣只有上级的有意栽培,就远远不够了。于是,作为“外省人”的山东省省长李昌安,平级调入国务院出任副秘书长,这个资格和级别自然让挑刺的人无话可说。

这里,国务院秘书长可谓国务院的大管家,为联系部委方便,一般比其他部委级别要高,通常由副总理(田纪云前)或国务委员兼任,现在已形成惯例。1987年时的国务院秘书长是陈俊生,准备在来年七届人大上出任国务委员。从关系上讲,陈与赵比较近,也与后来的政治局常委、时任监察部部长的尉建行关系不同一般。这套事情以后有机会讲。

国务院秘书长一般是进入国家领导人序列了,兼任国务院机关党组副书记的副秘书长,则是铁定的正省部级。回过头来,马忠臣虽然未到任,但是再回山东任职的时候,级别就必须令人高看一眼了。省政府内,马忠臣连跃“三马”,排到第一副省长的位置。

当然,还是资历的问题,李昌安空出的省长职位,对于马忠臣而言,还是可望而不可及。1987年6月,老资格的省委副书记(位居前列的陆懋曾即将退居二线、李昌安调走、李振早已退居二线)、有地方工作经验(此时还兼任济南市委书记)、正当壮年(时年57岁)的山东莱西(胶东县,先归烟台后划青岛)人姜春云被任命为副省长、代省长,主持省府工作。马忠臣不是更年轻吗(时年51岁)?来日方长,急什么。

就这样,山东进入了80年代末的高层换届时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三)之补丁10 草长四五家 [补丁打完]

1987年开始,山东和中央政局迅速变化。

6月,省长李昌安进京,姜春云被任命为副省长并代理省长职务,马忠臣出任省府排名第一的副省长;

9月,共青团山东省八大,杨传堂、吴爱英等被选为团省委书记、副书记,两位现在分别就任西藏区委书记和候任司法部部长;

10月,中共十三大,姜春云当选为中央委员,贺国强、马忠臣为中央候补委员;

1988年1月,省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姜春云正式出任省长、马忠臣、马世忠、谭庆琏、赵志浩、李春亭为副省长;

12月,中共山东省五大召开。

这里,就讲讲这次全会的几点人事变动。

这年,全国的价格闯关对社会生活造成极大冲击。这期间召开换届的省份都很受重视。对于山东,田纪云就不说了。6月,李鹏总理携国务委员陈俊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农业部部长何康、物资部部长柳随年到山东考察农业问题。8月,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乔石视察。10月,山东五大召开前夕,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宋平到山东视察。宋平是党性非常强的老革命家,主管中央组织工作时,也是风格鲜明,这里不专门介绍了。宋平此行,自有深意。

省五大上,梁步庭改任省顾委主任,姜春云接任省委书记,马忠臣、赵志浩为仅有的两名副书记。这次会议上,张全景、高昌礼、贺国强、马仲才等人当选为省委常委,张全景同时出任省纪委书记。

马忠臣2年前进京无功而反,回省内日子也并不舒坦。比马年长、资历更老的也不服气。其实这也是个常见现象。这期间,年轻反而未必是好事。既然太年轻,晚两年再坐更重要的岗位、把位子先给老同志不是更好?就这样,高层看中了赵志浩。

1988年初,赵志浩、李春亭被任命为副省长。两人都算是姜春云的烟台老乡(姜的家乡莱西县曾划归烟台)。

赵志浩,长马忠臣5岁,恰好是一届任期。赵虽然是山东龙口人,却长期在鲁南工作,曾任曲阜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曲师大在山东地位比较特殊,以后会讲)、省委副秘书长、淄博市委书记,此时安排这个曾在鲁南工作的根基尚浅的与姜几乎同岁的胶东人出任副省长、省委副书记,明显的是为一届交班作准备。

马忠臣的地位更加尴尬,因为同时被任命为副省长的李春亭,跟马同庚。比较而言,李是颇典型的山东大汉的形象。李一直在烟台工作,后来出任省冶金局、冶金厅、冶金工业总公司的一把手,此时作为年轻力量补充进省政府,是真正的后备力量。

再说说几个大家熟悉的“新”面孔。

姜春云出任省长后,其兼任的济南市委书记一职交给了时任省化工厅厅长贺国强的肩上。此时年仅44岁的贺,早于1985年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上,便借着新人新局面的东风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86年3月份,姜春云出任省长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贺获任省委常委并兼任济南市委副书记,7月正式出任书记。贺的事情,后面济南章节中专门会说。

高昌礼,1937年生,山东鱼台人,早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历任山东沂水县委书记、东营市委副书记,1986年3月起,历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省委副书记,一直到1993年4月调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才解决了自己正部的位子问题,1998年3月出任司法部部长,2000年因经济和作风问题被撤职。高的事情今天打住不提。

张全景,1931年生,一直做组织党务工作,1986年马忠臣被任命为副省长时,张为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88年姜春云当选为省委书记,张则当选为省纪委书记。1991年,张被当时负责组织工作的老山东人宋平看中,从而进京出任中组部副部长。当此时也,张自己也未必能想到,3年后,已是63岁的花甲老人,竟然官升一步,执掌中组部大权。从未进入中央委员会的张全景,能意外出任中组部部长,则是另外的故事了。1999年3月,稳稳当当坐了4年半部长的张全景卸任,位子交给了曾副主席。从此,中组部部长再度引起关注。现在,担任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的张全景,一身轻松,四处走走看看,比风浪尖口舒服多了。

(三)的这套补丁,本来是该说明“两大势力”的,绕到现在连自己也糊涂了。补丁打了10个,也该暂时告一段落了。截至到1988年底的中共山东省五大,山东省的人事变化就先说到本节的赵志浩、李春亭露头为止。下面再讲的,就是1989年之后的事情了。届时请继续关注,谢谢。俺先歇会去,锵……喝茶。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还有党建研究会这种地方?

看来小子真是孤陋寡闻了...

家园 呵呵,给你个补丁

外链出处

家园 幸亏毕业没分到那儿去 --- 您还是一刀杀了我痛快.
家园 驴兄辛苦了,送花先

今天两篇,早想回复了。但我最近注册了个MJ,本来想以后用那个的,结果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收到验证邮件,现在只能看不能发言。没办法,实在忍不住了,还是把老号登上来。

家园 话说山东(四) 1989年后的山东和泰安

这个题目比较吓人,其实是哗众取宠,胡建学大案只不过占了小部分篇幅而已。重点,还是叙说1989年到1995年胡建学案发之间的山东人事概况。

(三)连同10个补丁,基本讲述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最后还剩了个1989年的尾巴。其实,这年在全国范围内造成的政局的的深刻变化,给普通人造成的印象之深,是不必多说的。要说的,还是人事。

大体捋一下顺序吧:

1989年,陆懋曾被补选为省政协副主席,赵志浩被任命为省长,高昌礼、张瑞凤、王乐泉、宋法棠为副省长;俞正声出任青岛市市长;

1990年,马忠臣调出;胡建学被任命为泰安市市长

1991年,高昌礼、马仲才成为省委副书记;李春亭、王怀远进常委,张全景进中组部;王乐泉调新疆;胡建学成为泰安市委书记;

1992年,姜春云当选政治局委员;李春亭为省委副书记;俞正声顶替郭松年接任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文全、韩喜凯、陈建国进常委;谢玉堂任济南市代市长、王怀远任市委书记;

1993年,李文全、韩喜凯升为省委副书记;宋法棠、孙淑义、杨传堂、韩寓群进常委;杨传堂调西藏;马世忠转人大,陈建国、吴爱英为副省长;张庆黎出任东营市市长;

1994年,姜春云进中央,赵志浩接省委书记;陈建国、宋法棠为省委副书记;俞正声卸任青岛市市长职务;

1995年,李春亭出任省长;韩寓群、杜世成为副省长;胡建学案发,张庆黎出任泰安市委书记;孙淑义成为济南副省级市市委书记、谢玉堂为市长。

下面,还是以【补丁】形式,把(三)中的尾巴补齐。然后,再接着上面的段落,谈谈一些情况。

(四)之补丁1 补丁摞补丁

链接出处

(四)之补丁2 走马换将忙

链接出处

(四)之补丁3 姜是老的辣

链接出处

(四)之补丁4 高处不胜寒

链接出处

(四)之补丁5 立功?建功?

链接出处

(四)之补丁6 较量泰山下

链接出处

(四)之补丁7 也说泰山下

链接出处

(四)之补丁8 再说泰山下

链接出处

(四)之补丁9 还说泰山下

链接出处

(四)之补丁10 多嘴石油部

链接出处

(四)之补丁11 胜利在东营

链接出处

(四)之补丁12 一览众山小

链接出处

家园 类人成某人,zoin变左大嘴啦?

这世道变化快……那我谢谢“类人”的花呢,还是“某人”的?

家园 zoin是谁?
家园 你……你……竟然在这里灌水

还不认帐,气s驴子了。

家园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还

西河河水大嘴灌, 吐了一坛又一潭.

家园 (四)之补丁1 补丁摞补丁

动笔前把前面码的字看了看,一些尾巴竟然还在1989年前。这里就回回头,李昌安和马忠臣的事情还没交待清楚的,再表一下。

马赴京未果重返山东,本是作为李昌安未来的接班人来准备。梁步庭、李昌安后,姜春云即将统领一方、先接李昌安省长、再代梁步庭书记,是明摆的事实,但按当时党政一把手不兼于一人的要求,姜之后的省长位子交于何人之手是个问题。况且,省长通常由省委排行第一的副书记兼任,也是惯例,一旦书记挪窝,省长通常是第一顺序候选人。那么,看看当时的人事情况,有助于我们多了解一些相应的布局。

李昌安,本来是处于这个“第一副书记”(注:这里只是说明情况,并无此职务)的位子上的。1988年省委即将召开五大进行换届,梁步庭必然离职。谁来取代?李昌安即是众矢之的。李的优势,主要是实际的职务地位和中央的关怀;劣势,是缺乏主政经验,资历能力都有重大缺陷,前面说过,不再赘述。而年龄,则既是优势又是劣势,领导干部年轻化的趋势使中央部委到全国各地都冒出了一大批“青年”领导,但提升的过快和经验的不足,识得其中一些人很快又败下阵来,中央的有王兆国的例子,地方上,则不乏如李昌安者。

李昌安虽然有上层的首肯,但在山东仍然无法放开手脚。这当然通见于当时政局的现实情况。李昌安调山东时,几乎可以说是只身赴鲁,省委中清一色的老山东。与中央下派的年轻的李昌安相对照,地方上,有基层和省府工作经验的比较年轻的姜春云被推了出来。与李极力提拔“泰安系”和省府一帮人作为权力支持点相比,姜春云当时在全省范围内得到的支持则是广泛得多的。在1987年年初中央政府摊子交给李鹏而田纪云原地踏步开始,山东的局面就更加微妙了。6月,李昌安终于离开山东,重回田麾下。而在山东高层,马忠臣等便失去了主要依靠力量。

1987年7月,姜春云出任副省长并代理省长,此时省政府内正是“四马奔腾”的局面。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上,姜、马分别获选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1988年年初,赵志浩提到副省长位子上来,除了体改办外,主管的科教文卫。通常,晋升速度快的部门多在经济领域,科教文卫部门多少有些冷偏门的意味,赵接手这一摊子,应不会对省长位置造成多大的冲击,然而,后来居上的却是赵。

1988年中,物价硬闯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较大规模的扰动,国务院系统内,主管财政的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政治局常委、副总理姚依林则更为李总理倚赖。年底,山东省委五大上,姜春云正式出任省委书记,马忠臣、赵志浩成为副书记。马忠臣得以成为仅有的两名副书记之一,资历经验都已完备,还有上层不倒的大树。此时省内资历经验年龄可以与马等量齐观的人物不多,而且马已有过国务院副秘书长的空帽子,仅此一点必然使得马保有省委接近最核心的位子。其他老的老小的小,要么就是经历有缺陷象马世忠。总之,这省委副书记的交椅,是肯定有马忠臣一个的。

但是,省委副书记给了你,省长的职务却未必。姜春云出任省长后,五位副省长马忠臣、马世忠、谭庆琏、赵志浩、李春亭中,除了马忠臣外,赵志浩却跃升到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省委副书记的位子上。

下面,就该1989年了吧。补丁摞补丁,这个补丁就先摞到这儿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