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道听途说话(外国)专家 -- 白鹤梁
当回标题党,说说外国专家——绝对是道听途说那种。
小时候赶上了文革,接触过越南人,大体是这么几类:一是越南专家(越南专家?不信吧?呵呵)及其子女,二一类是留学生,三是越南归侨(虽然是华侨,但提到越南,也总把他们往那边算)。
先说越南专家,别不信,那时中国确实有越南专家。我们小学就有他们的子女,这个后面说。
当年北京出版许多外文图书,也包括越文,翻译当然都是中国人,包括学越语的大学毕业生、越南归国华侨等,但从翻译流程来说是这样的:中国人翻译—外国专家改稿—中国专家定稿,大致如斯。
道理么,毕竟外语不是中国人自己的母语,所以翻译出来的东西必须由外国专家改稿,但往往外国专家矫枉过正,有些重要、关键的地方,他/她可能给改没了,所以还必须由中国专家定稿,这大致就是翻译流程的由来。
越南是个战争频繁的国家,一直打仗,聘请的越南专家也大多在中国定居了。记得学校里有个小女生,她爹就是越南专家。这专家长得白白净净,有点像康泰(以前上影的老演员),当然个子没康泰高。还找了挺漂亮的上海人当老婆,生了个女孩,自然也很漂亮,就是这个小女生。
文革期间,那时各单位都兴放内部电影,那越南专家经常从越南大使馆弄些片子,故事片、记录片之类,我们一帮孩子也常混进去蹭电影看。我最爱看越南的记录片,打仗的,而且是真刀真枪。记得那时还经常看越南画册,其实全是中国替他们出的。
等越南统一后,中越关系就不行了。那个越南专家也渐渐不被当同志加兄弟了,大概1979年前后,举家迁到了法国。后来有人出访法国,说是看到他们一家在巴黎办了家餐馆,那漂亮姑娘收银兼跑堂,干得很辛苦。
大概90年代中期,那姑娘又回了趟北京故地重游,样子挺朴素的,甚至显得土气,默默的不太讲话,看人的眼光很柔和,但能看出劳作的辛劳所留下的痕迹。想当年那么活泼、漂亮的小姑娘……,叹。
小时候,附近一学校有许多越南留学生,男女都有,学的是土木建筑。当时中国无偿为他们提供一切学习条件,但配发的服装特土,一身蓝色涤卡中山装,男的还戴一顶人民帽。问题是这套行头中国人穿吧还能穿出个味道,那越南人怎么穿怎么不成样子,黑黑瘦瘦的越南人,配上肥肥大大的衣服,看上去总是松松垮垮的。
越南男的就不说了,但越南女的还可以吧?三围啥的还是很迷人的,但一到冬天,照样看不出线条来。其实越南女人穿上三婆衫或类似旗袍似的越南国服,衬的那小身条子凹凸有致,还是相当诱人的。
记得越南男留学生还跟我们玩弹球儿,一弹倍儿远,惹得我们惊呼一片。
再说越南归国华侨,我同学里有几位。有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哪国华侨就像哪国人。比如印尼华侨长得像印尼人,缅甸华侨像缅甸人,日本归侨像鬼子。越南归国华侨长得真很像越南人。通常两口子都是归侨,他们在家里讲越南话。
记得那时放过一个原版的越南故事片,好象是孩子协助民兵抓特务的,具体情节早就忘个球的,当一个越南小P孩高喊“抓特务”好象是“抓轴哎!”(越语),后来我们就把一个越南归侨的孩子叫“轴”,主要是觉得音节比较好玩。有个现象挺有意思,东南亚男人公鸭嗓儿比较多,相当于咱们这里正处于变声期的半大小子的嗓音。
尼克松访华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中后期,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有些解冻,许多华侨纷纷出国。去香港、澳门的比较多,也有去美国、欧洲、日本的。
别看当年中国政治环境比较严酷,但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他们反而不太习惯了,主要是对外国生活的高节奏不适应。
好玩儿的是,这些人的子女出去后,怎么也改变不了在中国养成的饮食习惯——可能年岁大的网友还记得以前有个电影,叫《一个美国飞行员的故事》。那里面演美国飞行员的我就算见过吧。他们兄弟几个去美国后,最喜欢的早餐竟然是油条、豆浆(好象住的附近有唐人街)!他们的老妈是个定居中国的美国人。演过《邻居》里那访问过延安的美国记者,她有句操着半生不熟中国话的台词:“在延安,就是没有这么多的菜”:)
老太太特爱中国,后来嫁给了中国人,就在中国定居了,当英文专家。
这美国老太太工作特认真,改稿时经常把稿子改个满版花,一帮怀恨在心的翻译有次借着愚人节合伙捉弄了她一回:把狄更斯的一篇东西改头换面,时间地点人物全换成了中国发生的事。结果老太太不知是计,也给改了个满版花。后来有人揭穿了把戏,大家爆笑——这是听同学说的,真假不知。
不过想想人家改的也有道理,你要是拿“之乎者也”的那套八股来写年终总结,估计也会被领导骂得狗血喷头、改得面目全非,这里有个时代因素,因为语言是变的。
再者,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据说肖伯纳曾经评价英国和美国,称其为同一种语言分隔的两个国家。
呵呵。
太监贴、太监贴:)
呵呵
是某家的亲戚,小女孩,现在看来就是两广人的相貌,
那时听她说起轰炸的情形(已避走河内郊区),感觉到遥远的事儿就在眼前。
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小女孩的咖啡色无领衣服和尖顶斗笠。
也跟他父母去过越南探亲,去的河内要么海防,说美国飞机对居民区一般不轰炸(误炸另说),倒是常见到美国飞机在头顶上飞来飞去的,不过也没觉得多危险。
这个我倒是信,整个越战期间,河内的巴亭广场好像没挨过炸弹。美国人要是真无差别狂轰滥炸,估计巴亭广场早就炸没影了。
他说北越的有些商品供应比国内还好点,有些中国需要票证的商品,越南不要。
那是舆论顶着在,七十年代为止,美国在舆论上一直占下风的。
这方面很可能美国佬有啥讲头,也不全是迫于舆论。
懒得查了,凭印象哈:二战时,德国国会大厦、总理府,日本天皇皇宫之类的,好像美国没刻意轰炸。
从当时看,炸这些地方没啥舆论压力。美国若真想炸,上述地方早就一片焦土了,意大利战役时卡西诺修道院是个例子。
但近年来美国好像改规则了,玩儿斩首了,所以萨达姆的行宫、军政设施之类成了打击目标。
大概90年代中期,那姑娘又回了趟北京故地重游,样子挺朴素的,甚至显得土气,默默的不太讲话,看人的眼光很柔和,但能看出劳作的辛劳所留下的痕迹。想当年那么活泼、漂亮的小姑娘……,叹。
甚至wlq同志都越来越有这个趋势
我有的PAPER就是看老板改他自己写的文字,然后自己骂自己英文烂。完事了,我告诉他,"老大,这些都是你写的。"
“按既定方针办”之真伪:)
王张江姚上位这句话就是真,被打倒了这句话就是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