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回忆国安的二流战将们 -- 萨苏
足球是个令人伤心的话题,我本来是不打算再提它了,可是,老赵这几天不在,到体育版溜达溜达,居然发现满有些钩人犯瘾的文章,于是,忍不住还是想写点儿什么。写什么呢?想起来当年毕竟看了国安不少的比赛,就写写国安队吧,不过,不想写那些“大腕儿”了,中国足球哪有大腕儿啊,倒是国安的一些二流战将,还有些留在我的脑子里,信手拈来,也许当初喜欢过足球的朋友还记得这几位。
刘新伟
我一直认为刘新伟不一定算是一个特别出色的守门员,但绝对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守门员,他在北京国安队长期担任第二守门员,只能说是命不好,上面有一个姚健压着,没有他的表现机会,直到1999年姚健负伤,他才得以正式出战。说他有特色,是因为刘反应非常快,常常匪夷所思的扑出一些必进之球,同时又是个赛场兴奋性的家伙,一上场就嗷嗷叫,特别活跃。我离开北京前看的最后一场比赛是国安对延边,那一场刘新伟扑出了一个点球。不过,刘的命的确不好,不就姚健就复出了,后面又出来一个更年轻的杨士卓等着,他只好转到青岛,遗憾的是青岛队要培养自己的小朱,明明刘技高一筹,还是不能独领上场机会,这几年没有看,估计,这个喜欢在门口上蹿下跳的家伙恐怕是慢慢要淡出了。
也有媳妇熬不成婆的,刘新伟就是。
杨晨
把杨晨归到二流队员里面很多人会不满意,但是杨晨在北京国安,的确只踢出了二流水平。不过那时候的杨晨和后来完全不同,他那时的特点是脚法好,可以说好得不得了,训练的时候看起来就是穿花的蝴蝶。但就是不进球,临门一脚是他的致命问题。所以,后来听到杨晨说我这一场一定会进球,我就不禁摇头,人总是不变的,心事太重的人什么时候也还是心事太重。说杨晨脚法好会引来一些非议,因为成名后的杨晨速度优势到了顶点,而技术似乎不怎么样,那我能说什么呢?哎,人总是会变的。我只能转述拉德老人当时说的话:“你怎么能因为杨晨不进球就对他美妙的脚法视而不见呢?”哎,如果看杨晨从德国回来以后踢球的动作,拉老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曾经有一匹矫健的猎豹。。。
邓乐军
这个名字已经远去了,虽然他的年龄不是很大。而北京球迷也许还记得“米乐”,这个快乐的小家伙当年在青年队曾经被认为与皮耶罗齐名(中国足球界很喜欢谈类似的东西,比如宿茂臻,李华筠,但是。。。显现看来简直说谁就是寒碜谁呢。)他在第一次踏上国安的主场似乎是在一成定局的情况下,哥哥们也就照顾他攻进了一个球,给对方完成了5:0的结局。那是典型的国安大输大赢风格。那时候邓乐军无疑是快乐的不得了的,他的快乐给了他灵感,对四川队来了一个角球直接进门!但是这样一个为快乐踢球的队员显然是不太合拍的,在北京被称为两个半天才中那半个的邓乐军,在2000年悄然退役,吐出了一句话 ?C 足球里,我已没有乐趣。
勇哉,小伙子。
谢朝阳
他不是没进过国家队,应该说也算“踢出来了”,却不幸即便在巅峰时刻,也没能在国家队留住。第一次看到谢朝阳的照片曾经一愣,西装革履,挺英俊的小伙子。但实际的谢朝阳绝非如此文雅人物,他的卡位还可以,但脚法就比较。。。身体更不够粗壮。不过十九岁就当上了主力中后卫,谢朝阳也有他的独到之处,那就是拼命三郎的勇气。这种粗放型后卫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足以让最优秀的前锋感到胆寒。假如是杀手后卫不再盛行,谢朝阳的渐渐失落,也许是足球的好事,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谢朝阳的杀气不足了,后来不大肯下狠脚,如果那样,那只能说他做人成熟了,踢球,却失败了。
这样的失败,还是一种令人感动的失败吧。
胡建平
中国足球的场地上,大概很久不会再有胡建平了。胡建平在场上被称为“胡老师”,因为他一人有两个职业,后来一边踢球,一边在体师真的在做老师。胡老师从开始踢球到退役都始终是二流球员,没有到国家队认真踢过。可是胡老师是中国球员里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人家是读着研究生开始踢的。他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出身,然后考上研究生,同时又被国安队挑上,胡老师可不是后来补文凭的,这种奇特的球员相信在哪儿都是异类。胡建平的球也踢得比较文气,脚法好,但是不够狠,可是这种文明的踢法让胡老师能踢到35还在绿茵场上游刃有余,和他同时入队的谢少军,能把界外球扔到人家大门里的怪球手,这时候早退役多年了。胡老师的价值是他退役以后大家才充分体会到的,他走了大家才突然醒悟 --- 原来他才是国安在场上的“灵魂”。
有时候,真正关键的反而不起眼,花哨的反而不关键。
随手写出几位,算是对当年球还比较干净时候的纪念吧。
[完]
所以留不住大牌的,经过这几年的洗礼,已经定格为二流球队了.
牛人卖了个七七八八,卖出去的那些人组个队也能拼拼冠军。
不过辽宁其他体育领域里也一样,人才留不住,到处流。
看那个拿了无数冠军的玩举重的才力,退役了就那么点工资,有病抗着,英年早逝,多惨啊。
不过说回来,如果辽宁经济真的变成广东那样,还会不会有这么多人愿意进入体育这行呢?
毕竟是有这个传统的。
大连那么多孩子踢球,未必都是为了以此为职业冲着钱去的。基础好了自然会出人才。
这么名字都是听着耳熟,脑袋里一点儿影像也没有,除了高洪波。虽说印象不深,但记得他踢球感觉确实好,比当时中国其他球员有灵气多了。
要不是看老萨说杨晨脚法好,还真是不知道。当初只知道本来在国安打不上主力的一个小伙儿,突然在德甲火起来了,速度就是他的标志。
在北京上学的时候,直播每周必看。北京的同学自然拥护国安,我们各自支持家乡的球队,即使没碰国安也要反国安,可能是看北京同学提国安的时候得意的样子潜意识里有气。
回忆起那年初夏发生在北京工体的事情就想哭啊。北京人总是对我们上海有点成见,可我对北京却怀有十二万分的好感,可惜,就是到现在还没有去过北京。
别忘了李长江,这个大漏勺,有时让人苦笑不得,95年客场和广州居然将一个出界球拍入自家球门。另外米乐脚法挺好的,也是95年,客场对四川,左侧禁区外一脚定乾坤,我记得当时四川的守门员是北京转会过去的,当时我都怀疑是不是故意让的 javascript:addcontent('','')
记得广东还有一个叫吴阿七的,按现在计划生育他就过不了关。
那回我们北京的球迷看到后来也毛骨悚然了 -- 仨老外就把我们的一流球队趟的落花流水,那是个什么概念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