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雅言,官话,和其他,以此纪念75一周年 -- 一一一一一一一
当刘备遇见诸葛亮,我这个劉啊,是卯金刀的劉……
不过,那个时候写的应该是隶书吧。。。
先秦的古籍现代普通人是看不懂的,但汉以后的书籍嘛,高中知识+识繁用简+句读+自学能力,应该就可以看懂了。
话说我一直对入声头疼啊,想俺堂堂的北方八尺大汉,楞是搞不定一个入声,丢人丢到太平洋了。看了此篇文章,茅塞顿开,拊掌大笑:自此,入声不为南人专利矣。
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探寻我们种族的根。
历史是虚无的吗?75的作乱者真的没有一点正当性吗?我们又是完全正当的吗?还是我们双方只是在为了利益而战斗?
深思而不得。
小弟是吴语区人。以前看书上说什么“入声”,而且在现代普通话里消失了,感觉很神秘。直到后来才自己方言里短促的“轻声”就是一种入声。而日语的音读里把这个入声显化了,比如“kaku(角)”,“tetsu(铁)”,“ichi(一)”等字,后面这个音拍(mora)就是显化了的入声。
我记得让梨的那个孔融好像说过“有天下何必卯金刀”。
王莽篡汉之后因为厌恶刘氏而把钱文的金刀改为货泉
光武帝也整过“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刘备自述是卯金刀的刘也不算穿越
隶书的刘有什么不同呢?我对书法知之甚少,就不知道了
但是对您说您是简化字的受害者,就有些腹诽了。
因为感觉像您这样有学问的人不应不知道汉字简化的优点
何况,许多简化字是从古人的篆书、隶书直接搬过来
很喜欢您这篇文章,因为我家乡就在洛阳,了解一些雅言。看您的文章也很亲切。希望能跟您多学习
出国之后才看到,之前以为的常态,其实可能只是暂时甚至是异类,才真正对我们是谁,从哪里来有了一点感悟,对到哪里去有了更多的想法。七五也是揭露了世界另一部分的现实,只是跟我们以为的常态不同而已。
这是典型的大美国大英国大德国大法国人思维.
悲哀的是,这种人还不少.冷战思维还是非常有市场的...
广韵/切韵系统和我们现在汉语拼音是一样的吗?
如果一样的话,我们学汉语拼音,单韵母就有6个,a,o,e,i,u,ü。最后这个ü难道不算在广韵/切韵系统里面?
另外ue这个音在汉语拼音里面是不存在的,只有üe。比如攻略的略(lüe),学习的学(xue),倔强的倔(jue),后面这两个是因为在jqx后面,所以要省掉两点(我现在还记得小学老师教我们“jqx小淘气,见了鱼眼就挖去”,呵呵)。你说的四川话的国(gue),其实和这个üe的音是一样的。
还有你说普通话e发音不一样,举了ke和ye的列子,但是ye这个在汉语拼音里面其实和ke是不一样的。一种说法(我小时候学的)是ye,yue,er叫做“整体认读音节”;更正规的一种说法是这个ye其实对应另一个音ê(ㄝ),而ke对应的是e(ㄜ),能组成复韵母的(ie,üe),其实都是这个ê(ㄝ)。
由于普通话里没有浊音,确切说来,这个y声母是没有的。比如ye,yue这两个音,写成空声母的ie和iue,更为妥当。
但是英语里的y音是浊音,(比如发you,young等音时候,声带振动)这里的y就是真实的声母。
广韵/切韵系统只是规范了读音的相对异同。
现在的普通话拼音是绝对化规定了每个字如何读。
关于你说的ü,是在明朝开始从u的韵里边得到口语区分的。在广韵里边是不分的。事实上ü就是i,u,两个音连着读读快了后发出的音。不信你自己读读看看。
普通话里边的客音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广韵里边的叶的韵音,一个是广韵里边的o音。看看洛宾王的鹅鹅鹅就知道了。
鹅鹅鹅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轻波
是押广韵里边的o韵。我,俄,鹅是同音字,与歌,哥,波,都是o韵。这在四川话里边完全相符。在其他的方言我不知道。
而广韵里边的e韵在普通话里边被分到了三个不同的音里边,克音,我音,也音。读读太祖的词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看到了吗,普通话读起来押韵很不舒服的。但是在切韵广韵里边,都是押韵的。流行的解释是说入声韵普通话里边没有。但是除去入声,光是读音本身,在普通话里边就不押韵。色彻鳖说,雪截国热,在上江官话,也就是四川话里边是押韵很好的。想来太祖诗词兴大发的时候,用的必定是他的湘语音。
关于jqx,切韵广韵里边是没有的。这个以后再讲。
这里不准备比较那个系统优劣。只是指出他们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