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地方政府债务/劳动力优势以及其他 -- 葫芦牛仁
共:💬2 🌺8
最近几年到二三线城市去,往往吃惊的看到城市面貌和基础设施状况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市中心的高楼大厦,高速公路、大桥、高架桥,到更多的大广场、公园。
与北京上海,可能还要算上广州,通过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这样的方式获得政府拨款来改变城市的面貌,相比较二三线城市的建设投资背后是地方政府债。
我没有研究,但是很多证据证明,一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与四万亿的刺激经济计划有关。
很多地方的地方政府债务已经不仅是财政收入无法支撑,而且远超当地的GDP。
而这一轮的投资给城市带来什么呢:
1、房地产投机的机会;
2、城市工业地理布局的变更,很多企业变成了不受欢迎的企业,被迫迁移到新的工业区;
3、很多城市的低收入人群聚集的老城区被改造为高档社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成本明显提高。包括住房的成本、物价。
我不敢下定论,地方政府通过负债进行的投资,对于某些行业(旅游、房地产、基础建设相关的工业,如水泥、钢材,以及间接的矿产资源)进行了刺激,但是对于相当一部分的产业,进行了负刺激,包括劳动密集型的,低利润非垄断的工业品消费品。
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空间被挤压,岂非间接的提高了劳动力成本?
就是大搞市政,把中心区的环境建好,然后拉抬地价,通过拍卖土地获取大量收入。
当然,搞市政也有一个政绩的考虑,那就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便”,起码城市看上去光鲜了,GDP看上去也提高了,政府各路行局也有不少额外收入了。
所以,偶才觉得渝州牧做的好,起码是以拉起产业链来解决发展经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