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预测的实质 -- 魂与梦

共:💬1 🌺3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预测的实质

预测的实质

预测,顾名思义,是指预先测算尚未发生的事物。因此预测的实质便是:收集或捕捉宇宙中已经存在的信息,并据此以推测尚未发生的事态。

预测要正确,第一步是能否收集到正确而且充分的宇宙中已存在的有关信息。第二步则是对取得的信息进行诠释,以期获得我们所需的预测结果。而这两步都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便是预测永远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的原因。

先说第一步。我们有各种取得信息的手段。其中有我们认为是“科学”的,如气象预测;也有我们目前还认为是“不科学”的,如应用神秘科学的易经预测或四柱预测;也有完全没有“理论”依据,全凭经验的,如一些预测天气的民谚。但不论是用何种手段取得的信息,都带有或多或少的局限性,因为谁都无法取得全面的又是完全正确的信息,即使是用电子计算器算出的气象预报也是如此。要求获得了全面而正确的信息才进行预测,那就等于是要求生下一个能具有成人思维能力的婴儿,事实上是完全不可能的。

再说第二步。如何对取得的信息进行研究和诠释,同样也有着“科学”和“不科学”的各种方法。我之所以在“科学”和“不科学”这两个名词上打上引号,是因为这其实是很难区分的。我们习惯于把符合我们学到的一些常识(主要是西方的自然科学常识)的方法称为“科学”的,而在这一常识范围之外的方法则被认定为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自然科学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经典的牛顿力学受到质量远小于常物和速度接近于光速的微粒的挑战,便不得不让位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现代的量子物理已经又发现了很多令常人瞠目结舌的现象,谁也无法逆料它的走向会给我们带来观念上多大变化。相反,古老的东方神秘哲学却越来越展现出它的生命力,研究它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恐怕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必然趋势。

不过这里我们先不谈东西方科学的优劣,还是回到预测上来。我想说的是:既然任何预测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只要它不是无中生有的胡说,我们就不应该排斥它。任何预测只要有它“准”的一面(如某些算命者能准确预测你何时结婚和离婚,几乎没有误差。),便有它“有理”的一面,绝不能不加研究而轻易加以否定。其实就以一般人认为是迷信的“八字”而言,仔细想想,人从母腹出生而“见天光”的一瞬,绝对是有无数宇宙的信息加到这刚出生的婴儿的气场(或曰生物场)上的,也必然会对这婴儿产生一定的影响,用这八个天干地支来进行分析,即使不够全面,又有什么不可理解之处,值得大加鞑伐呢!

预测的准确度是由能取得的信息的多少、正确度和预测者的分析判断能力决定的。但是如果我们认定所有的预测都带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就没必要也不应该对某种预测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我总觉得,如果某种预测的准确率能达到60-70%,或者说能把一件尚未发生的事的某些细节十分正确地描绘出来,则这种预测的方法就应该得到肯定。要知道动用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气象预测,它的正确度也不过是百分之七八十啊。为什么要对其他的预测方法如此苛求呢?!

有人说,那不会让那些毫无根据的预言流行吗?这就要有一种正确的对待预言的态度了。我已经说过,任何预测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如果拘泥于某个预言而不去尽应尽的人事,这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预言只是给你描绘了一种有可能出现的前景,让你有所准备并提前考虑,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这都是好事而并非坏事。如果有了副作用,那是你自己造成的,和预言者无关。只要“预言者”不是怀着某种目的故意无中生有,他就不应该受到谴责、封锁甚至是迫害,而这些,往往是统治者为了保证其统治而肆意采用的手段。

至于判断某一预言或某一预测结果的价值,我倾向以分析这一预言是否有个人(或组织、国家)谋利的因素,如果发布者是为某种目的而刻意散布的,一般都是没有价值的。但如果发布者并无自己的私利,则至少值得研究。

最后,想引用南怀瑾老师在《易经系传别讲》中的一段话。我觉得,这段话十分清晰地表明了我们对于一些神秘现象所应有的态度,完全代表了我的心声:“说到迷信,使我想到现代人动不动就说讲人家迷信,有些问题我常常问他们懂不懂?他说不懂,我说那你才迷信!自己不懂只听别人说,便跟着人家乱下断语,那才真正是迷信。”

关键词(Tags): #预测#迷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