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三统并建浅议 -- 凡尔赛过客
三统并建浅议
汉语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甘阳,几年前曾提出一个颇受争议的说法“通三统”。他认为,21世纪的中国,除了古代中国的孔夫子的传统之外,还必须面对1949年共和国建立以来所形成的两个传统,一个是毛泽东的传统,一个是邓小平的传统,这就是他的通三统说。这个说法当然很受争议,特别是在某些主张全面接受西方的普世价值的知识分子眼中,这种说法简单荒诞之极,因为中国自产的传统正是他们要否定和打倒的东西。而且,甘阳的说法,不过把三统摆出来,将通三统视作一种将来的要求和可能性,但我们并未看到他是如何“通”三统的。实际上,在他那里,只有并列的三统,而远远未能使三统贯通融合为一。让我们试着审视一下他说的三统。
毫无疑问,只要我们仍然说汉语,第一个传统,就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东西。即使我们的汉字拼音化了,只要我们无法完全用英语或者其他西方语言来思维、生活,那么,汉语就无可避免地成为我们的文化生命和精神生命、政治生活、世俗生活,甚至性生活,所不得不倚重的语言。这种语言,无论多么口语化,其核心的词汇和思维方式,都与先秦形成的古代汉语有着本质性的联系。因此,先秦时期成形的中国文化,实质上成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的前提,和汉语思考的场域。既为汉语思考提供了无穷的可能性,亦为之提供了巨大的限制。但是,如果想要试图突破这种限制,就不得不从对先秦的深入体认和反思入手,在这个意义上,孔夫子,作为先秦文化的代表和集大成者,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好好去学习和反思。这个传统,不得不通。
当然,逻辑上,我们也可以说,全盘西化,批林批孔,彻底打倒孔家店。事实上,我们这么做了,而恶果,我们今天已经看到了。从蔡元培在小学教育废除读经开始,中国教育就每况愈下了。至少,就文科而言,能够真正地了解传统,了解古代的人越来越少,因此,象钱钟书这样的人,就成了绝唱了。现在的许多大学生,甚至文科的大学生,都没有能力直接读文言文,而这放在古代,是受过传统式教育的10岁小童就可以轻易完成的事情,真是可悲。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导致许多知识分子,总是过于轻率地批评中国文化。实际上,许多人,动辄说中国怎么样,西方怎么样,对中国大加批评,而他自己根本就没读过几本中国的书,甚至连四书五经都没有完整的读过。对于一个四书五经都没有读过的人,是否有资格批评中国文化,对此我是很持怀疑态度的。而且,如果说,将中国五千年或者说三千年的历史和传统一笔抹杀,或者全盘否定,或者贬低为前现代的、黑暗的,其结果,将使得我们成为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如同一些没有文化的原始部落一样,处于零起点,除了接受西方文化的灌输之外,别无选择;甚至,有可能更惨,使得我们比没有历史的民族更糟糕,因为我的历史全是黑暗,全是专制,我们将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负担,使得我们在西方的价值观面前,首先就得低人一等,实际上,某些人正是这样说这样想的,“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
接下来,我们看看甘阳说的第二第三个传统,其实,在我看来,其实二者殊途而同归,其目标有一致性,都是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只有采用的手段不一样。这一点,也许可以放在清末的大变局来审视。清末的变局在于,中原的天朝不仅仅在政治和军事上落后,而且也无法象以往面对北方野蛮人入侵时那样,保持文化、道德、精神上的优越感。从清末的洋务运动开始,中国人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的,追求国强民富的运动,也就是象西方学习,追求现代化的运动。为此,中国人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世界罕有。无数次的革命,无数次的政治运动,无数次的内战,无数次的外国入侵,数不清的外国租界,数不清的天灾人祸。毛泽东的伟大在于,他带领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决了中国的安全问题,他把老蒋赶出大陆,使是中国大陆地区结束了长期的战争状态;抗美援朝战争,使得西方列强包括美国在内,再也不敢轻易对中国动武。唯有解决国家的安全问题,国家的内政建设,自由、人权、民主等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就此而言,老毛居功至伟,不愧为一代伟人。邓小平的着眼点,则更多的在于“民富”方面,由他一手推动的改革开放,其着眼点正在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觉得,可以把甘阳的说法加以扩大,从1840年以来,中国从清末,到改革开放,实质上都可以看到中国学习西方、走向现代化进程的种种尝试和努力。其中的经验、教训与思考,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一再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可以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革命的传统,一是建设的传统。就革命传统而言,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文化大革命等。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是,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其领导的革命,实际上都具有普遍意义(普世价值),具有世界影响和世界意义。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就曾受到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激励。而毛泽东,更是有着世界影响的革命家,受到许多第三世界国家革命者的效仿,其革命理论和实践,对世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把这些革命事件,总的视作“中国大革命”,我们将可以看到,“中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普世价值,其实丝毫不逊于法国大革命。可惜的是,中国缺乏理论家和哲学家,能够具有足够深远的历史眼光和理论功底,能够用理论的方式,来把握中国大革命。相比而言,法国大革命的幸运就在于,德国古典哲学,以最理论的方式,实现了哲学领域中的革命,而德国古典哲学,完全可以说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许需要,我们应该呼唤,一个中国的康德,一个中国的黑格尔,能够用最理论的方式,来将中国大革命的伟大经验,升华为哲学。
就建设的传统而言,我们也许要上溯到洋务运动。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现在看来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至于邓小平的“猫论”、“两手抓”等说法,以哲学言,似乎并无高明之处,然其现实意义,不何低估。今日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皆是极富深义的新提法。但是,无论如何,说到现代化建设,也许最根本的问题,我们无法逃避:什么是现代化?中国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如何建设现代化?按笛卡尔的说法,如果我们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即使走得很慢,也可以越走越宽,越走越光明,并最终走到终点;反之,如果走上了错误的道路,那么,走得越快,结果越糟糕。然而,很糟糕的就在于,我们对于“现代”是何物,很多时候仍然是模糊不清的。(当然,不提四化久矣,对于某些人士而言,GDP更重要;对于某些人士而言,选票更重要。)
要问现代是何方神圣,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暂时离开我们可爱的祖国,转向西方。今天的现代化也好,全球化也好,基本上是从西方出发,以西方的价值为依归的现代化和全球化。世界只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西方,一块是非西方,而一切非西方的国家和文明,都一定程度的西方化。不过,西方并非铁坂一块,真正的西方(occident),实质上主要是西欧和美国,而美国文化和精神,完全来自于西欧,可视作西欧的变种或者发展。而所谓西欧,主要指英、法、德、荷兰、意大利等国,因为正是这几个国家,从大约15,16世纪开始,使得某种被称作“现代”的东西得以诞生。简单来讲,“现代”精神,可以说是两希文明融合的产物,它从古希腊那里继承了“科学”,而从基督教传统那里继承了普世主义的传教士精神。本来,在漫长的中世纪,希腊哲学和希腊精神,在欧洲人那里完全式微了,但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渐渐了解到精湛的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斯多德哲学,从而引起了中世纪晚斯,亚里斯多德主义在神学中的兴起,而托马斯阿奎那作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学者,所作的努力就在于把希腊精神与基督教融合在一起,把亚里斯多德与耶稣融为一体。在这个背景下,希腊的科学精神,才开始借着神学的掩护,在中世纪晚期开始突出重围。15,16世纪,科学开始兴起,差不多同时,乃是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以及西班牙人对美洲的血腥征服,美洲的大量金银,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实验所必需的财富。而这同时,亦是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和起飞的时候。这段时期,美洲的发现非常重要,这使得西欧,尤其是西班牙,一下子就暴富起来,而英国最初也正是依靠打劫西班牙的商船发家的。这样,也就为资本主义的初期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原始积累。
当然,以上说法,都是非常粗略的、外在的描述。西方文明起于古希腊,此后基督教兴起,希腊文明式微,随着文艺复兴,欧洲人重要重视希腊,从而带来希腊精神的复兴,然后兴起了现代哲学。因此,要清晰地认识“现代”,有必要对“希腊”传统和“希伯来——基督教”传统,然后再好好认识由马基雅维里、笛卡尔、霍布斯等开创的现代思想传统,而正是后一个现代思想传统,统治着今日的世界。
简单地归纳一下,今天的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必须面对三个大传统:一,古代中国;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革命与建设;三,西方。每个大传统下面,又可以再区分出几个小传统。如古代中国,可分为儒释道三家,儒又可分为先秦,两汉,宋明等不同时期;现代中国,又可分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不同的传统;西方,又能可分为古希腊、犹太基督教、现代等传统。这三大传统,我们愿意指出三个伟人作为其总的代表,即孔子、毛泽东、马克思。三统并建,对于三个传统,一个也不遗漏,一个也不忽视,同时并进地加以研究,假以时日,将来有可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实现三个传统的贯通和融合。
不过,以马克思作为西方传统的总代表,是否不够精确?
然后是素王,改制,天子一爵,天人感应,夷夏之辩,经权和大复仇
//说笑...
当然,以马克思为西方文化的总代表,谈不上精确。但问题是,如果不用马克思,以谁作为总代表比较合适呢?
之所以选马克思,有两个原因,一是国人对马克思相对比较熟悉,二是马克思作为西方最伟大的批判者之一,对西方的几大传统皆有所继承和批判。
从国情来说,国人对马克思的研究,总的来说可以算是比较全面和丰富的。实质上,西方人写的一般性的介绍马克思的书,其思想深度甚至还不及我们高中时的政治课中的马哲原理。我们学的马哲原理、政治经济学,其实相当抽象和精深。光一个“社会必要劳动”、“剩余价值”,就不是随便可以理解的概念,也不是每个西方人都能搞清的。实际上,虽然西方的一般人和一般的大学生,对于马克思其实不甚了了。
国人在这方面的最大的问题,第一,除了马克思,我们对其他的西方思想家了解太少,即以马克思而言,我们的了解和研究仍然是不够的;二,对马克思的解读,尤其是中学大学的政治课,严重地将马克思教条化了。
不过,马克思是很经典地将西方的两大传统结合在一起的思想家。他的科学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就来自于希腊精神。而他的普遍主义和救世情怀,来自于基督教精神。除此之外,马克思也是身在现代性之中,而又能对现代性有着最深入的批判之一的哲学家。所以,西方的三统(两希、现代)都在马克思那里有所体现,马克思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他的通三统(当然,实际上是以他改装了黑格尔哲学之后的唯物辩证法所进行的通三统)。
毕竟哲学进入中国不过100多年的时间。
其实毛选就是一部非常好的哲学书,只不过老毛没有受过系统的哲学训练,没有办法把它写成像老马的那个样子而已。
如醍醐灌顶!!
提问的初衷,主要是因为马老在西方,远未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实际影响力与您所据的前两位导师是有区别的。
从国情考虑,马老确实是较好选择。不过,若要选影响力与孔圣人和毛太祖相当的,恐怕西方的凡人是不能胜任的啦!
同意你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可以在新的主导思想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是我觉得更可能是名义上的作用而不是实际上的作用。
我觉得更可能的还是通过对原生文化的完全解构来形成新的文化。毕竟经过几千年,原始文化里边实际上掺杂了太多了人类的执念。
在资本全球化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对资本的剖析有其深刻而独到的一面。只要资本不死,只要世界上还有资本造成的不平等。那么马克思主义对资本的批判就仍然有效而且有力。
要知道,我们的原生文化或者可以解构。但是马克思主义却是不能解构的。
这文章的格局是开百世学统的格局。
不错不错。
官方教材自己就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一般又分为辩证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三个部分。”而且您说的不可细分论本来在哲学上就是形而上的看法(毛粒子咋来的?),属于扛着红旗反红旗哦。嘿嘿,开个玩笑,兄弟别当真。
就解构的具体方式和步骤而言,解构不是把一个概念或者概念秩序细分成几个部分。而是颠倒和置换概念秩序,以及与它连接的非概念秩序;同时,解构又从某种外在角度确定什么被这一概念所屏蔽或排斥了。这种对被屏蔽或排斥的东西的发掘,是解构中最为利害攸关的过程。
用河里的黑话来说,解构就是从貌似公正的帖子里发现屁股的过程。
所谓解构本身即是对公正的追求。因而公正本身无可解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解构所追求的公正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孜孜以求的公正。
不过,这个“马克思主义不可解构”的说法,我只是有个印象。现在反回去查,居然完全找不到了。很郁闷。或者是我记错了?
我是因为最近对德里达比较好奇所以才看了点他的东西。貌似上面的话说得颠三倒四的。。。不到的地方您多指教。
我们为什么要并建三统,是为了中国人自己有兴趣么?非也。三统并建。目的是建立一个普世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符合全人类理想和发展需要的、为人类开百世太平的意识形态。而且,这样一个意识形态要从中国崛起的大背景出发。这样考虑的话马克思主义几乎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了。
后发的中国要崛起,必然会遭遇现有强权的打压至少是疑虑。所谓和平崛起,只是尽量少地触动现有强权的核心利益。但是总要有所反对有所支持,那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这正是并建三统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仅从中国的利益出发。“与我有利者赞,与我不利者踩”。则德日殷鉴不远。只有在国际上打起公正旗号。以维护全人类公平与正义为旗帜。并以此建设自己的意识形态。才能得到最广泛的支持。才能打中强权乃至国际资本的软肋。才能为中国的崛起打开局面。
因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及其对公正的追求正足以成为通驭三统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