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我国金融业存在五个结构性矛盾 -- Chieftain

共:💬13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我国金融业存在五个结构性矛盾

[摘要] 转轨时期的我国金融业,新旧体制的冲突碰撞表现得十分明显:市场金融的力量在成长,但计划金融仍有余勇可贾;各种新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金融组织不断涌现,但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要求相比仍差距很大,金融制度创新的步伐较为缓慢,金融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不高;一些重要的金融总量指标有了长足进步,但金融结构优化步伐明显滞后,如此等等。由于制度性、体制性原因以及金融结构发展不平衡原因的存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结构性矛盾。本文论述了这些矛盾的五个主要方面。

  (中经评论?北京)一、从金融发展的地域结构看,城乡金融发展极不协调

  

  中国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但比较而言,中国金融二元结构的特点或许更为突出,城乡金融发展极不协调且呈逐步加剧之势,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县级金融机构大量撤并导致县域金融体系萎缩以至出现了"空洞化"现象。1998年以来,4家国有商业银行按照集中化管理的要求和规模效益原则,业务重点逐步向大中城市转移,相应撤并了大多数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目前这一撤并过程还在继续。

  

  2、银行信贷资金投放不足,农村资金大量外流。2003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4.8%,但农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还不到6%。2004年农业贷款的发放主体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国有商业银行用于农业贷款的资金量很小。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的贷款权上收,其吸收的存款大多流向城市,农村资金"非农化"的现象十分突出。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只存不贷,每年外流的资金也很惊人。农村本来就资金短缺,而资金大量外流进一步扩大了农村信用资金的供给缺口,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失衡。由于从金融机构难于得到贷款,部分农户种植和养殖方面的资金需要以及一些乡镇企业的流动资金需要也不得不求助于高利借贷。今年4月初实行宏观调控以来,县级以下中小企业的资金可得性更低,对民间金融的依赖程度更强。

  

  3、农村的金融功能弱化,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种类很少。农村保险业严重滞后于农民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保险经过1990年代初段短暂的快速发展后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原来开办的险种有的已经停办,业务量日益萎缩。2003年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仅为4.6亿元,只占全国财险保费收入的0.5%。而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农业的灾害损失相当严重。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农村自然灾害的平均损失率大约是粮食6.5%,经济作物6%,大牲畜10%,而目前全国仅有几家成立不久的农业保险方面的专业性公司,业务覆盖范围很窄。

  

  4、资本市场的触角还基本没有延伸到农村。目前证券公司只是在极少数经济发达的县级市设有证券服务部,农民基本上没有条件参与证券投资。由于主板市场的门槛很高,农村中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要进入资本市场融资,谋求获得长期资本支持,也只能是一种奢望。新近开设的深圳中小企业板市场,虽然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丰富资本市场结构的重要举措,但因其仍然沿用主板市场的上市标准,不过是主板的附属品,因而没有太大的创新意义,对解决包括农村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也不可能发挥太大作用。

  

  中国金融的二元结构固然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不高有关,但现行的制度安排和政府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也是一个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二、从融资方式结构看,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发展极不协调

  

  一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融资总额中占多大比重,要受该国经济体制条件、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程度、融资制度环境、经济主体的融资偏好以及企业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是市场筹资方、投资方及其它市场参与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比例。即使同为市场经济国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也各不相同。日本间接融资的比重比较大,而美国直接融资的比重相对大一些。对于两种融资方式在中国的发展演变,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间接融资要逐步被直接融资所取代,商业银行未来的命运堪忧。应该说,这种排斥间接融资的观点有悖中国国情,是不可取的。但实现中国金融体制转换,更好地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则是毫无疑问的。

  

  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格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使企业保持着较高的负债率,增加了筹资成本,亦使银行承受着较高的资产经营风险从而放大了金融风险,同时在政府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很容易造成"一刀切",导致经济产生剧烈波动。所以,改变主要依赖银行体系作为中介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方式,加快发展直接融资,不仅关系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安全。

  

  近年来,伴随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的比重逐步扩大,但在融资总额中的比重仍然明显偏低。今年一季度全社会融资总额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为93.4%,而股票和企业债券只占2.6%。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后银行贷款规模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两者之间的比例发生了一些变化,但间接融资仍占有不容置疑的压倒地位,其与直接融资之比大约为95%:5%。衡量一国直接融资规模的重要指标是经济证券化率,即股票市价总值与M2的比率。由于直接融资增长不快,加之股指几年持续走低,我国这一指标已经由2000年的50%强下降到今年9月底的35%,与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如果按股票流通市值计算的话,数值就更低。

  

  导致直接融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资本市场现存的结构缺陷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交易场所结构单调。中国目前的交易场所结构,表现为单一的证券交易所市场结构,甚至也可以说,证券交易所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同义语。这种结构的资本市场,还只是单一市场而不是由众多子市场构成的完整的市场体系,与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资本市场还有很大差距。就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看,市场高度同质化的特点十分突出。两个市场在上市标准、交易品种、运作与监管规则,甚至行情走势上都毫无二致。应该说,这种情况在市场初创时也许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因为其与政府的政策取向是密切相关的。但在市场交易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对市场结构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强烈的情况下,这种市场结构就明显不合时宜了。道理很简单:这种单层次的、无差异的市场结构使得两家交易所在功能实现上高度重合,无法满足不同行业特点、不同成长阶段、不同资产规模和不同业绩水平的企业多样化的筹资需求,也无法满足不同资金规模、不同心理偏好、不同投资动机的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从而限制了市场融资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的有效发挥。全国只有两家证券交易所,形成了事实上的寡头垄断,也有悖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损害了市场效率。

  

  二是不同金融工具的融资规模结构失衡。这方面的突出表现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与股票融资规模严重不成比例。截至2003年年底,沪深两个交易所企业债券上市家数不到30家,仅为股票上市家数的2%左右;上市交易的企业债券发行总额仅为500多亿元,还不到股票发行总额的9%。尽管金融理论界近年来大声疾呼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但情况并没有明显改观。股票"热"企业债券"冷"的现象,反映了经济社会对股票和企业债券在重视和利用程度方面的明显差别,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跛足"市场。实际上,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不仅可以使许多企业满足中长期资金需求,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调整财务结构,而且有利于扩大直接融资,改善社会融资结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尽管我们很难界定中国证券筹资总量中股票筹资与企业债券筹资之间的最佳比例关系,但在上市资源仍很"稀缺"的情况下,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给企业债券以应有的市场地位,却是势在必行的。

  

  三、从金融开放结构看,金融的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很不协调

  

  金融开放是金融发展的助推器。在金融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扩大金融开放是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个层面,而这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仅仅是迫于世贸规则对外资金融机构敞开大门而不能有效的实现对内开放,那么,不仅是对境内机构的一种歧视,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而且也会使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业务发展和市场运作受到限制,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效果也将被削弱。因此,必须在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同时积极推进金融的对内开放,使两者齐头并进。

  

  金融对内开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给内资和外资相同的"国民待遇"。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和业务,也应该对内资开放。二是给国内各种经济成分以相同的"国民待遇"。应消除行业垄断和歧视性的准入政策,为非国有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允许国有经济进入的,也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目前,对这两点整个经济社会和监管当局似乎都已形成共识,但并没有真正付诸于行动。就现实情况看,一方面,现有的监管法规仍然存在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某些限制,另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在某些方面也确实享受到了超国民待遇。而这种超国民待遇损害了中资金融机构的利益,形成了非公平竞争的环境。至于说给国内各种经济成分以相同的"国民待遇",现在也远未做到。最有说服力的事例或许是民营银行问题。尽管建立民营银行对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满足中小企业金融需求,促进金融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理论界也对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但至今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民营银行。民营资本对其他金融行业的进入,也存在很高的市场壁垒。金融对内开放的程度要明显弱于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

  

  四、从金融业内部结构看,金融业各行业的发展很不协调

  

  金融业内部每一行业规模及其与其他行业的差异,构成了金融业的内部结构。这种结构是总体金融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合理、均衡的金融结构,应该建立在金融业各行业既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又能够互相促进,彼此协调发展的金融业格局基础之上。但在我国,长期以来间接融资一统天下的金融业格局,使我们形成了"银行业等于金融业"的思维定势,把金融业发展的重点放在银行业上,大量增设银行网点,极力扩张银行经营规模。只是在近十多年的时间里,证券业和保险业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不过,比较而言,金融业其他行业的发展则严重滞后。比如,信托业以其财产管理、资金融通、投资理财和社会公益等独特的服务和功能的发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成为发达国家中与银行、证券、保险并驾齐驱的金融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和国民财产结构的多元化,我国的信托业务需求不断增长,信托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是,由于信托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明确,一直没有一个明晰的信托业发展政策,加之缺少与《信托法》相配套的法律制度规则,导致信托业发展缓慢。养老金信托、公司债信托、土地信托等支撑信托业发展的一些主要信托业务,由于没有法律依据迟迟不能开展,信托机构的路子很窄,好多信托机构勉强维持经营,有的已经陷入困境无法解脱。

  

  金融租赁业的情况也是如此。目前,我国每年的融资租赁额不到美国的1/90,不到日本的2%,租赁渗透率只有万分之三左右,而在租赁业发达的美国,这一指标已经达到30%以上。2001年,在美国大约有30%的固定资产投资是通过租赁形成的,德国和日本则分别为13.5%和9.2%,而我国目前用于租赁的工业设备采购仅占设备投资的1%左右。显然,体制变迁和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的我国租赁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租赁业发展政策缺位、租赁业准入限制过严、监管多头、税收政策不尽合理、租赁业发展的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不佳等,影响租赁业发展的问题依然如故,整个租赁业已陷入止步不前的状态。

  

  五、从金融业务结构看,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与分业监管体制越来越不协调

  

  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是我国金融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这一制度已写入"商业银行法",具备了法律效力。然而,中国金融发展的潮流与金融对外开放的大背景,却使这种制度面临着严峻挑战。

  

  其一,分业经营导致商业银行形成以利差为主要收入的收入结构和资产结构,盈利空间狭窄,也无法通过业务多样化分散经营风险。近年来,银行的贷款管理日趋严格,而优良贷款客户不多,使得银行"惜贷"现象较为普遍,盈利能力受到影响。实行混业经营,则可使商业银行形成众多利润增长点,优化业务收入结构,实现风险载体多样化和风险分散化。

  

  其二,分业经营容易形成一家或几家金融机构在某一业务领域的垄断,这有悖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原则,也会损害金融运行效率,不利于增进金融消费者的社会福利。道理很简单:有效的专业分工是通过市场竞争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凭借行政权利人为划定的。在金融创新发展导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各行业之间的依存关系愈来愈强的情况下;在高度发达的电子信息技术和金融业紧密结合,金融交易已实现电子化,因而对金融机构的规模经营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的情况下,再一味强调专业分工,必然造成较多的市场壁垒,提高金融交易成本,抑制金融竞争,导致金融效率损失。

  

  其三,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些原本由商业银行掌握的金融资源转向资本市场,一些原来依靠银行解决长期资金需求的优质企业也转向资本市场筹资,银行的负债规模、资产结构和客户结构因此发生了重要变化。为了分散经营风险,增加业务收入,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对混业经营有着相当强烈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银行、保险公司等作为机构投资者,又是稳定资本市场、促进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四,现在正处于"入世"的后过渡期,再有两年我国将对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人民币金融业务,以混业经营方式为主的跨国金融集团公司将从各种渠道分别进入中国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外资金融机构在本国国内是混业经营的,在我国虽然分业经营但也可以享受到混业经营的好处,这对受分业经营约束的中资金融机构是不公平的,也会使其在与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地。

  

  总之,从分业逐步走向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就现实情况看,随着创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的不断涌现,银行、证券、保险各业之间交叉和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分业经营制度事实上已经被突破。目前广泛推行的"银证通"、投资连结型保险,以及正在紧锣密鼓筹划的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和资产证券化等,均是混业经营的典型实例。由此看来,如何顺应金融发展的历史潮流,处理好分业监管制度框架下金融监管与金融混业经营之间的矛盾,更好地引导和推进金融从分业向混业经营平稳过渡,已成为金融决策和监管部门必须认真考虑并应着手解决的一个问题。

( 全景网络, 中国银河证券, 苑德军)   

  

家园 不知道可不可以讨论一下中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大小?
家园 好题目啊。 首长对日本和南韩的金融结构有什么想法?

中国会不会有相似之处?

对于国有银行从农村撤离,俺觉得有些不解,中央不是正在出扶助农业的政策么,是不是应该有机会啊?记得有个消息是德意志银行在和农行,农村信用社合作。

如果这里反映的是经营运作能力问题,的确会令人不放心,离全面开放只剩下两年了。都说老外在日本做生意难,难是难在他们的商业文化里有向老顾客或垄断集团忠诚这个因素;有人说了,老外不也说进中国难么?不过好象难是难在诚信问题,最近出了不少措施建立信用制度;从香港和沿海地区看,老外会很有竞争力的。

扯远了,国有银行和房地产市场太连动了,幸亏现在因为美元不看好,发展中国家的资产走强; 什么时候这个华尔街上说法没了,而政府也用股份制改革对银行卸下了道德责任,这算得上是金融危机的一种情况么?

抛砖引玉。

家园 国内的机构组织上是有些问题, 不协调也是有的.

不过金融风暴一般是经过问题积累和突发性外部冲击造成的. 比如说这回的南亚海啸事件, 如果没有国际援助就足以让受灾国政府破产, 牵连广了也可能引发亚洲金融风暴. 韩国当时的金融风暴先起因于泰铢, 再加上庞大的国债压力, 才让韩国给压垮了.

国内情况不大一样. 中国拥有的资源并不少, 不过管理较为集中, 政治因素下勾结腐败时有所闻, 民怨问题也不小, 算是个经济结构的整体性问题, 调整上比较费时. 但若没有太强烈的外部冲击的话, 也不是那么容易就会垮的. 和韩国不同, 中国是个足以闭关自守的大型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很值得讨论的话题. 中国包括国内市场与人才的资源确实不错, 但问题也的确不少. 除了商业信用的观念(不仅仅是制度)问题之外, 还有不少如质量的观念有待加强. 机会是有, 而且还不小, 只是如何善用的问题.

和日本做生意的部份, 我的感觉并不是关系问题, 虽然日本人确实比较倾向和熟悉的对向交易, 但中国人也不遑多让. 反而是日本人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和国内企业比起来差异颇大. 国内普遍过于重视价格, 导致过份偏重Cost-down而不是Value-Add的经营思路. 不仅是日本, 这对于进入欧美日等开发市场都一样会有障碍.

家园 惭愧,刚刚开始关注韩国,谈不上有心得。
家园 中国不会爆发不可控的金融危机

2004年的主旋律是宏观调控,也即经济周期的调整。2005年从宏观政策面上讲,不会像2004年那样激动人心。2005年的主旋律是改革,而重中之重又是银行业的改革。

意义何在?政府对经济周期的调整决定了中国经济的短期表现;政府对其财政负债(内债、外债、还有地方政府负债、医疗和养老体系的或有负债等)的有效管理将决定中国经济的中期表现;而政府能否成功地进行银行业改革将决定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即资本能否被有效地配置。

决心有多大?我们国家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就决定了经济表现和执政党政权的合法性是密切相关的,而不良资产问题本身又是根源于存在于执政党中的日益严重的腐败问题的。从这一点上讲,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府的决心会比共产党下得大,因为它生死攸关,于国,于党。

近期措施有哪些?2005年的头等大事是三家银行的上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2005年对中国工商银行300-400亿美元的注资也是铁板钉钉的。2005年岁首,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就颁布了要求各银行加强对市场风险管理的条令。2005年还要关注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利用外汇储备出资后,它是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最大的股东。其掌门人谢平是温家宝比之四大商业银行管理层更为信任的坚定的改革派,在央行任职期间就以直言不帏而著称,值得期待。

中国政府的策略是靠增长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同时靠私有化和市场化来解决国有银行的体制问题。问题是能不能撑到问题解决的那一天,而在此之前不爆发金融危机?我以为最可能的三大危机触媒是1)热钱大规模撤出;2)局部地区银行挤兑风波扩散、恶化;3)极端的高通货膨胀。 但这些是可以事先避免,或事后控制的。

综上,我不认为中国会爆发不可控的金融危机。

元宝推荐:四月一日,
家园 同意三大危机触媒;由此推论,现在是不是得让热钱变冷啊?

国有银行改革和汇率改革有没有先后问题,首长再说说?

送花乐!

家园 这个闭关自守的反应,马来西亚在金融危机后用了,后续发展如何?

关于质量和成本的侧重,四月兄说到点子上了,送花!

家园 讲得好。
家园 热钱太多不好,没有也是不行。问题可见下贴。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02824

家园 推荐一下 :)

可能引发金融风暴的三点中, 国际投机性热钱进出曾经是压垮俄罗斯的盗草, 但对于中国这个外汇管制国家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高度通膨在国家经济以抑制通膨为主的政策主体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 以前的教训(汇率从一点多爬到现在这个水位)记忆犹新. 倒是第二点地区银行引爆倒是令人担忧的. 庞大纷杂的金融体系管理不易, 改革也不是一下子便能落实到最基层的. 国家级银行本身也有烂帐要清, 承受陷入挤兑危机的地区银行的能力或许没有想象中来的好.

三大银行上市, 连带着财务公开, 经营管理上受广大股民和学者专家们的监督. 虽然不一定能一口气变得多好, 但也是一个进步. 黑箱是腐败的温床啊.

家园 质量和成本的侧重, 可以另外辟题来谈

以初期经济发展的来料加工模式来说, 是以成本为主要竞争条件. 但随着所得愈来愈高的比较利益条件改变, 进入开发中国家行列的中国也不能再想只凭一招走江湖, 低所得国家比比皆是. 既然第一阶段"代工竞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走到成熟, 再来就要考虑透过质量, 研发, 行销等方式的产业转型了. 加入东盟是个好引子, 十年后的中国大可以东盟诸国为工厂, 自己掌握附加价值高的部份. 战略上大约是以沿海产业Cluster密集处为中心, 以内地与东盟为生产基地, 同时带动内地发展与国际化进程.

参考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 最好的例子应该是日本. 现在日本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竞争的代表, 但在战后初期, 日本的经济模式一样是代工, 而且也是低价粗劣的代表. 直到日本部份大型企业注意到成本竞价必不长久, 开始进行质量改善后, 才逐步走到现在这个地位. 透过日本转型带动的如台湾和东南亚, 大致上也是沿着这个方式进步的.

国内的环境有个地方还是令人(特别是想开发国内市场的海归创业)遗憾的"习性", 就是市场普遍过于偏重价格. 行业笑话"先问价格, 再看规格"令人啼笑皆非, 但却是事实. 这个对于想要以知识与Value-Added为竞争核心的企业来说, 没有比这个更令人心寒的冷水了. “有价服务”的观念在国内并不成熟, 旦短期似乎也不容易改善.

家园 热钱进驻高潮是在去年

原本想是"先进先赢", 结果小布当选后美刀一路跌, 现在变成"先进先输"了. 留着的热钱是会退潮还是向国内资本市场流窜就看政策指引了. RMB利率也是让这批热钱是"稳住"还是"流窜"的主要因素. 可想而知的, 如果让这些投机性资金往国内资本市场流窜, 受波及的不是股市就是房市.

目前深圳黑市汇率仍较官定汇率为高, 照往例过年前还会再提高一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