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闷闷和察察 -- 魂与梦

共:💬2 🌺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闷闷和察察

闷闷和察察

老子时代的用语习惯和现代是有很大的不同。你看这标题,如果不知道是从《老子》中摘录的,现代人会以为是哪篇童话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呢!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五十八章开始时的四句话:“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这四句也是在讲治理国家的方法,是和第五十七章连接在一起的。它的意思是:用宽厚的模式治理国家,老百姓就会变得淳朴;用苛刻的模式治理国家,老百姓就会变得“缺缺”。这“缺缺”两个字,有的书上解释为“抱怨”;也有的书上说是“狯”字,是“狡狯”的意思——百姓在苛政下都变得狡狯了。但我想还不如就按字面上解释为“缺缺”,老百姓受不了苛政都跑掉了,怎么不“缺缺”!

当然能不能跑也要看“察察”的程度。当独裁者的“察察”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时,老百姓是跑不了的。不单不会让你跑,往往你还没有跑的迹象,就会被以“保护国家利益”为名的国家暴力机关“喀察”一声或铐或杀了。所以,这“缺缺”的解释也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管是作“抱怨”还是跑掉解释,都只有在还没有“察察”到极点的情况下才能兑现,当连抱怨也只能是“顾左右而语他”的时候,恐怕也只能解释为“变得狡狯”,那时的百姓除了自保已经什么都顾不了了,自然就会产生无数陷害别人以求保存自己或飞黄腾达的狡狯之徒。

好在这种暴政存在的时间一般不会很长。这大概也是天理:物极必反!“察察”到无可“察”时,恐怕也就是“阳复而治,晦极生明”的时候了,这就是历史的辩证。

所有实施“察察”式统治的统治者都有他的借口,或者说是形势的要求,或者说是历史的需要,或是以本国家本民族的复兴为己任,或是以建立什么“共荣圈”“大联邦”为借口。不用太远,看看二战期间希特勒和东条英机的豪言,就会对这些有深刻的了解。现在还有不少人迷恋于这种凭籍武力和强硬来进行统治的,我劝他们多看看这些人的下场,头脑或许就可以清凉一些。至于什么借口也不找的“察察”式当然也有,但毕竟是少数。这些少数或者是觉得没有必要找,如纣王;或者是连找借口的本领也没有,如张献忠之流。这些人水平虽低,倒也少了些迷惑人的假象,显得更赤裸裸一些。

话说回来,当代这种“察察”式统治也还是存在的,而且也看不出来有终止的趋势。因此,学习学习老子的这四句话很有必要,尽管真正同意他的观点的还是极少数——要理解和同意老子的观点,必须完全摒弃世俗为名利的观念,这本来就只有极少数人能做到。至于什么时候能往这个方向前进,那就要看“天意”了,这也是“无为”的思想对我们的教导。

关键词(Tags): #老子#闷闷#察察。
家园 大胖子沙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