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砖家的业余教育经验(原载于sonicbbs) -- 砖家
好不容易翻出来了。
生活需要尺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总是时时拿着一把尺子来衡量自己的生活,这样生活才能达到一个不快不慢的节奏。在处事方面,我们要做到有一定的制约,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应变能力,就好像“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做事不能做得太过,否则只会是徒劳,这其实就是生活的准则。
保持一颗爱自然的心。我们或许已经多多少少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冰川的融化、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黑洞。但是,在现实的摩登世界里,人们总是被那些建筑框住,就好想耶稣被顶在十字架上,人们总是匆匆地赶着车上班、回家,要么就是去餐厅,对于路旁的枯树却置之不理。这是非常残忍的,在自然最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冷眼相对,尽管如此,人们其实也未必过得舒坦。只有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够过得舒适自然。就例如法国的普罗旺斯,就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境地,那里的人非常崇拜自然所以就有了熏衣草节。那么多的人们都向往普罗旺斯就是因为有这种特殊的气氛。所以,时时刻刻发现自然,感悟自然以及爱护自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准则,以自然为心中的图腾,我们的城市才会更美丽。
保持一颗满足的心。对自己的满足往往是最难做到,可真的做到了就会觉得其实很轻松。有句古语是“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现在,许多的女孩子应不满足自己的相貌与身高而抱怨家长,认为这种所谓的“自然”只会使她们更卑,甚至无法立足于社会,这或许只是青少年的欲望,像我父母辈的年龄就又有不一样了。记得,我妈妈刚买了一部新手机,厂里的其他人也跟着去买了,而且买得更贵,就好像人的欲望论一样,你眼红人家开奔驰,开奔驰的人眼红开宝马的,就这样没完没了,就像个无底洞。过分的满足自己只会让自己变得贪婪,凡事都要有一个度,如果改变了这原有的先天条件,那么这一切只会让自己一错再错。沉溺于纸醉金迷,做着想要全世界的梦只会让自己更坠落。面对外界的诱惑,我们不应该接纳。要凡事知足常乐,能过踏实就行了,这样生活才不会再累,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这也是生活之中所需的一个最基本的准则。
我们总是时时保持着不让水溢满整个水桶的局面,而只有保持一颗爱自然的心与满足的心,才能让生活更加舒适淡然。正因为总是缺了一瓢水,才会让我们的生活留有余地去更好反省自己,而做到以上的两个尺度在生活之中是不可获缺的。
文笔倒是有可取之处,可是说得刻薄一点,这文章的评论用这个典故挺合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中国国家地理卖车,手表,电脑
读者卖催情药,迷奸药
呵呵
今天早上,还和LD讨论这事呢。
我说,这个作文课上的范文只会让我觉得可笑,而不会觉得有什么好看的。领导说,可作文课教出来的东西,不会让你拿作文满分,却能拿作文高分。而你那些想法和写法,说不准能拿满分,但也说不定就是零分,这得看是什么人批卷子,当然最为关键一点,孩子掌握不了。
所以,对于学生,知音读者体,是最容易的写法,因为这就是一种最成熟的套路。
王朔小说里说过,文学就是初学者必须遵守规则而大师可以天马行空的东西。
浅了浪费时间,深了又进不去,徒增混乱。
房龙的《圣经的故事》《人类的故事》倒是不错,三联书店的译本是非常好的中文,英文就更不用说了。而且内容和用词都不深,对高中生还是蛮合适的。
一个笨办法,也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写日记。强迫自己每天必须写三段,每一段必须三行以上,没有东西写,就想办法凑数,什么名家名句,什么看来的听来的,只要能写,就都写出来。只要坚持半年,就会小有成就。
这个办法,是很多文章里面推荐的,但大家都没当回事儿。但真是这么回事,文笔,是练出来的,是写作文的基础。思考生活能得出好想法,但光有好思想,却写不出来,这样的事情,也很常见。
多写,多练,才能总结出好的思想,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记三年日记,那么光积累的东西,就够他写作文用了。
所谓难题训练,是指从小学开始,就将一些需要多层次思维的题放到学生面前来,这些题,对于开拓思维十分重要。
而到了高中,当思维已经定型,再去注重所谓的难题,就有些舍本逐末了。
准备转到孩子的班级论坛上去。
我们的老师总是有这样一种逻辑:这样做(读者知音体,套路作文,题海战术等)是不对,但不是我的错,我没办法的,高考要求这样的,这是体制问题。
问题是,我遇到过不止一个不这样做的老师,而且他们教出来的学生就是在考场上的表现也比那些套路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强,成绩好。
说到底,这不是什么体制造成的,而是相当多数的老师水平平庸,然后把这一切都归结到体制上推卸责任。“因为高考,所以学写知音读者体是最保险的”和“因为高考,所以题海战术是最有效的”一样,是一个掩盖自己水平低下的谎言罢了。
假设,我们假设取消高考了,这些老师会怎么教作文?会有改变吗?我认为绝大多数是不会的。
你以为每个语文老师都能象你一样写出长篇大论来。
知音体或者读者体或者以前的杨朔体,现在都是套路,第一个写出来的人是天才,后面的模仿者就是庸人。可是世上平庸者众呀。窃以为,一个能够把作文写的很出错的语文老师,也许更应该站在大学的讲坛上。
作文中最重要的是文笔,这谁都知道,但文笔,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对于大多数语文老师来说,这个东西对于他们,也是个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所以,只能教给学生那些套路中的写作技巧了,其实高考对于他们,也是在考试。
这个题目是在上班族论坛公共贴图区的一个帖子的启发下想起的。公图区中的一个人说,同事在交流育儿经,提出男孩要穷养,这样才吃得起苦但当得起家庭重担;女孩要富养,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这样才能提高眼界,今后不会被穷小子的花言巧语给骗走。
男孩要穷养,我基本赞成,的确哪怕是条件好了,小孩子的生活照顾还是应该略微“粗”一点,不必太考究,适当的磨练有利于培养起勤奋、刻苦、有责任感的优秀品质,能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当然,所谓穷养也绝不是“吃苦夏令营”式的“忆苦思甜”,而是要落实到平时,成为一种习惯。
但是女孩要富养,我就认为有问题了。公图区那个帖子里的人的看法是“富养的女孩子眼界高,今后不会被穷小子的花言巧语骗走”,当然,女孩子的父母肯定不希望女儿嫁入穷苦人家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希望女儿今后生活富裕些,舒适些,这个是人之常情,我们都理解。但是,“嫁入豪门”就等于幸福吗?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件事:一个女孩子大学里认识了某豪门公子哥,两人很快陷入热恋,大学毕业后当女孩子的同学们苦苦地找工作的时候,她已经顺利地当上了富家少奶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找工作也就没必要了。不想好景不长,这位富家少爷很快在外面另觅新欢,不但经常性地夜不归宿,甚至把情妇带回家,让老婆“回避”。此时这个女的愤懑异常,但她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生活,想离婚却又留恋这种奢华,当断不断,于是整日以泪洗面。婆家的长辈一直把她看成是“灰姑娘”,非但不制止儿子的胡来,反而对儿媳鸡蛋里挑骨头,似乎儿媳是个填房的丫鬟。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当然,我也不是说有钱人家必定是这个样子,但我说的是,作为一个女人,你自己也得有自己的事业,也许这个事业没多么宏大辉煌,但最起码要养得活自己,要给自己留下一条活路,在遇到挫折和不幸的时候还有一个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否则的话,当男人把你扫地出门的时候,你就什么也没有了。
另外,“不被穷小子的花言巧语给骗了”本身也很荒唐,这句话有一个预设的前提:只有穷小子才会花言巧语骗女孩子。其实谁都知道,花天酒地的富家纨绔公子哥儿在骗MM的方面杀伤力要比穷小子的几句干巴巴的花言巧语强百倍!人家不但有花言巧语,人家还有法国香水、钻戒、笔记本电脑、名牌时装、高尔夫俱乐部的会员卡……你可以尽自己所能“富养”自己女儿,但你比得过这些花花大少吗?你能像他们那样一掷千金吗?期望“富养”来增加女儿的抵抗力,就好比抱薪救火,肯定没戏。
更要命的是,“富养”非但不会培养起女孩子的抵抗力,相反会让她养成怕苦怕累,贪图虚荣,娇惯任性的恶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身没什么素质装逼却一流。而且“富养”还会让女孩子习惯于当公主,习惯于依赖,长此以往自身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下降,在一些重大事情上当断不断,患得患失,或者轻易地受人蛊惑受人利诱,到时候当父母的你就哭都来不及了。
在那个帖子里,也有人说“富养”并不是指溺爱,是指培养“高贵的气质”,是要从小让女儿学点钢琴、绘画等“高雅艺术”,经常带她去听音乐会,这样今后没品的小子就自卑得不敢动这个邪念了。学特长到底有好处没好处,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多讲了,如果说培养“高雅”,那也不是女孩子的专利,男孩子也应该接受一些高雅艺术的熏陶,也不是“女孩要富养”的理由。其实,支持“富养”的人把高雅艺术教育的目的搞错了,这些东西是提高自身修养让自身变得更文明更有知识更懂道理的,是为了远离低俗和势利的,绝不是用来在异性面前摆谱的!再说了,难道拿这些摆谱,混小子就不敢动你邪念了?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好白菜都是让猪给拱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无论男孩女孩,都应该“适当穷养”,都应该让他们从小懂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要学会珍惜,要养成勤劳、刻苦的品质和独立的人格。在处境优越的时候不因为自己的高贵和富裕看不起别人,在自己处境艰难的时候也不因此自暴自弃甘于寄人篱下。“女孩要富养”的观念,归根到底还是“女孩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种落后观念在作怪,最终会害了女孩子,是不可取的。
而真正要富养的,是精神上的富养。精神上的“富养”不是靠物质上的宠爱,也不是靠什么学特长“学高贵的气质”,最好的精神上的“富养”就是投身社会实际,掌握丰富的社会知识,开阔视野和知识面。这种精神上的“富养”有的时候恰恰需要的就是在物质上的“穷养”。而现在很多家长、特别是经济上富裕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家长却把“富养”理解为满足各种物质需求,封闭女儿的视野,让女儿生活在父母创造的优越环境中,同时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肆“裁剪”、“调教”女儿——不鼓励学习课外知识,不鼓励接触社会,威逼利诱女儿学钢琴、小提琴、二胡、舞蹈、声乐、英语……强迫女儿当“娇柔的贵族小姐”、“爸爸妈妈可爱的洋娃娃”。这样的教育就好比把女儿“圈养”在一个华丽而封闭的宫殿里,培养出了华而不实的宫廷脂粉气,却把坚强、刻苦、乐观、自信等优秀的品质都拒之门外。说得难听点,这种教育的目的不是在培养健康的女孩子,而是在培养一个精致的“玩偶”,等着哪个看得上眼的贵族家庭领去当生育工具和高档装饰品。这简直可以用泯灭人性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