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北京11岁女孩开学前一天跳楼身亡 -- 咪铛

共:💬73 🌺176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当时这样说的时候就想到会有人要反对

而且想到会有人用《卖火柴的小女孩》反驳我。

家园 这也不见的就是优点,他们的基础知识到底如何?

就国内现在这些孩子,上完初中和技校和职业学校,进了工厂有字不会写还要请教大哥大姐,和这些人讲点啥事那是很困难的哦。

家园 不要说这种话,你孩子要真是成了文盲、未必不反咬你一口
家园 每个小孩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

我承认伪造记录不是个完美的解决方法,确实不利于小孩责任心的培养.而且我没有对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描述,所以你的质疑是有道理的.

就背唐诗的事情,我家的孩子六岁参加过疯狂背古诗的活动,几百首古诗背得滚瓜乱熟.过了几年就忘了.实际上小孩的理解力和审美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背诗只是鹦鹉学舌的成分多,效果不大.现在的环境和古代差别很大,唐诗里思乡送别忆旧题材很多,都是现代的孩子在交通和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环境下没有体验的,也无法理解的.要一个10岁的男孩去理解古人对月伤怀,对着春花秋月垂泪的心态,基本上不是一个空间.

背唐诗能体会古典文学之美,中国文字之美.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读懂唐诗,但有一个积累和渐进的过程.目前他对唐诗没有敏感度,背了效果也不大.所以没有要求他必须每天背诵几首.

我不能否认老师的要求,因为可能别的孩子能够接受唐诗,每天背颂的效果很好.我也没有质疑老师的权威,正因为现实的情况是老师的威权在孩子的心中很重,没有我签字的记录他根本不愿意去学校报道.所以我采取了最简单省事的做法.

至于为什么不跟老师细致的交流,因为据老师声称他们的工作量很重,每个班的孩子很多,他们无暇就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跟家长细致地讨论,所以在以前的某些尝试无效后很多时候我就自己斟酌着决定了.

我的孩子没有每天背唐诗的责任主要在家长的身上,而我不愿因自己的决定让他上学后受罚.

在我小时候我自己的老师们的形象是高尚的温和的负责任的,直到今天我仍然在心底感谢他们.但是我的孩子的老师们,也许是教育产业化的成果.比如现在我正跟儿子讨论教师节的礼物.我从来不愿意在孩子眼里制造玫瑰般的童年,一个真实的,目前还可以接受的现实世界,是我希望孩子能够真实体验到的生活.而且从来乐意让孩子明白凡事皆有两面,美好的和阴暗的.

家园 有钱有闲

有钱有闲,那么去搞搞艺术之类的无所谓,

普通人家还是应以学习实用技能为主。

家园 实在忍不住我又要开火了,请你原谅,但我实无恶意

这次开火的目标是你的具体做法。

实际上小孩的理解力和审美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背诗只是鹦鹉学舌的成分多,效果不大.现在的环境和古代差别很大,唐诗里思乡送别忆旧题材很多,都是现代的孩子在交通和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环境下没有体验的,也无法理解的.
这个确实,不到一定的年龄没有一定的阅历那些意境确实不是很容易理解的,社会生活也不要求每个人都是文学家或具备相当的文学鉴赏力(当然有这方面的才华肯定不是坏事)。虽然你是如此认识的,但你还是让孩子参与了背唐诗的活动,不过也没啥,背了也不是坏事。
就背唐诗的事情,我家的孩子六岁参加过疯狂背古诗的活动,几百首古诗背得滚瓜乱熟.过了几年就忘了.
看看,孩子很出色,而你的太糟糕了。

针对唐诗(英语单词)这样量大、日常使用率不高的学习任务(相对于小九九等):

一、你没有考虑如此大的任务量与时间段的科学匹配,简简单单的采用了一口吃个胖子的方式(但你孩子还是在短时间内背会了,所以我觉的孩子还是很好的)。

二、你没有掌握(或没有指导孩子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没有采用反复滚动记忆方法来形成永久记忆而巩固学习成果。

结果苦也吃了却什么也没收获,这不熊瞎子掰苞米吗?

然后在老师要求背唐诗的时候,本来学过的东西却不得不从头再来(你说这负担和你有没有关系?),再然后你觉得负担过重就给孩子作伪。

你看看,本来是孩子应该感受到一点点提前学会的快乐的时候,却演变成了现在的结果。

目前他对唐诗没有敏感度,背了效果也不大.所以没有要求他必须每天背诵几首.
暑假要求他们背多少唐诗?是下一学期要学的那么有限几首还是真的要求每天都要背几首?
我不能否认老师的要求,因为可能别的孩子能够接受唐诗,每天背颂的效果很好.我也没有质疑老师的权威,正因为现实的情况是老师的威权在孩子的心中很重,没有我签字的记录他根本不愿意去学校报道.所以我采取了最简单省事的做法.
你看,由于熊瞎子掰苞米导致你今天陷入两难境地,你说主要原因在谁?

家园 同意,手头所做的一切(包括为子女),都是赌未来

气话谁都会说,事到临头,到底怎样,怕是就难说喽。

我的看法是,还是随大流的好,如果有足够的家底支撑,可以特立独行(据说,郑渊洁就没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正规教育)。人家的孩子上辅导班,咱的孩子也上,“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爹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

内容可以偷工减料,形式绝对不能少,否则,真的就是落一辈子的埋怨。

至于自己的孩子会怎么样,怕是得需要家长操心了,心理疏导、假期安排等等,该做的得做。

一个啥都没有的人跟人家讨论子女教育问题,真可笑

家园 这需要有开明的老师配合,否则就等着穿小鞋吧。

楼主的做法不觉得有什么,读书时我们都背了不少唐诗,到现在记得的还有多少呢。我读书时偶尔不想去上学,一学期会有那么一两天,我爸爸会替我写请假条,我自己会在家里补上课,还好那时没有什么兴趣班,假期玩过头了,我爸爸会和我一起做作业,借了武侠书,会同意我也看还会和我讨论。这一些并不妨碍我一路拿第一,不妨碍我不用父母操心读书,也不影响我爸爸在我心里负责任的地位。现在我更理解了我爸爸的做法,给孩子一点选择的自由,不会让孩子偏离轨道的。八一句,孩子要读书了,真的挺怀念我读书时候的老师,现在很难寻了。

家园 好吧,您是一个极端认真追求完美的人,

我个人认为,收获一些不明意义的词句在记忆里不是什么成就,也没惋惜唐诗从小孩记忆里消失,因此没觉得处于两难境地.

我不是追求完美的父母.

胡乱说几句吧.

曾经读过一本叫做<freakonomics>的书,从经济学的角度统计了孩子的未来成就和学校教育以及家庭的关系,最后结论是小孩的成就与家庭出生的相关性最大.孩子出生于某个家庭的那一刻,基本就决定了孩子以后人生的高度.(本人注:某些逆天的强人,比如朱元璋,本朝太祖等不在此列).这个统计数据是基于平稳发展的社会作出的.中国的解放后,改革开放等时期,正处于剧烈变革时期,个人的命运因潮流而动,和家庭出身的关系可能不明显.而未来中国的走向,如果和谐社会能够成功的话,阶层之间的流动机会就象逐渐步入稳定成熟期的其他国家一样,越来越小(相对改革开放时期).(如果不能成功,我们就应该讨论其他的问题,而不是教育育儿的话题.)

就我平时的观察和体验,小孩额外的学习负担,很多时候是学校,家庭等合力的结果.一般中等家庭的孩子的负担格外重,很多时候源于家长的期望和要求.我揣测家长们大约期望子女成为社会精英,登上金字塔上层,成为top XXX等,才会从幼儿园和小学起,就把孩子送到各种辅导班培训班去.本身是中等阶层出生的小孩,想突破自己的阶层,期待未来的人生在金字塔上再往上攀登,自然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如果追求非名校不可,孩子还有那个实力能进名校,出了名校的大门,求职或创业时家庭出身仍然是相关性极高的.

我对孩子没有那么高的期待,平时要求自己的孩子作业不能超过8点,放学后有一小时时间选择户外活动或者电视节目.根据东亚国家重视教育的传统,看看日本现在的大学录取率,再看看北京现在大学的录取率,小孩上学不需要那么累,在十年后上个差不多的大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以后找个中不溜的工作就行了.

看来看去,我好象在说人应该认命.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现在为孩子做的选择肯定不是完美的,只能说当父母只要尽力了就行.

家园 当年的寒暑假我也没做作业

母亲是小学老师,每年寒暑假她都向我的老师申请我不用做作业。

放假时我总是最轻松的一个,天天到处乱跑。绘画班是我主动提出要

学的,因为太闲了。

有时作业太多,母亲甚至会帮我做!

她以为那些东西都千篇一律,太浪费时间了,对学习没什么帮助。

但父亲喜欢和我一起做各种趣味数学题,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把数学当

成一种游戏。

当孩子感到作业是一种负担时,何必强求他吃这种苦呢?

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但若是这些苦根本没必要吃,吃了也没什么进步呢?

您有没有看过您孩子的作业有多少是重复类似的呢?

家园 【原创】【整理】【原创】俺还是想和您唱反调

请别介意

在咪铛河友同意小咪不用暑假背唐诗后,小咪就没有背,说明孩子是不愿意背唐诗的。

“就背唐诗的事情,我家的孩子六岁参加过疯狂背古诗的活动,几百首古诗背得滚瓜乱熟.过了几年就忘了.”

这只能说明这个孩子记忆力很好,他可以背唐诗也可以背课文,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区别,六岁的孩子是无法理解唐诗的。

而我本人小学时每晚都会自己挑一首唐诗背。

因为我很闲

自从母亲发现我的作业多到要做到十一点后,她就挑出一部分给我做,剩下的就由她帮我做了。

家园 请你回思一下,这种做法是否建立在对学习内容进行过

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母亲是小学老师,每年寒暑假她都向我的老师申请我不用做作业。
中国现在还没有像欧美日那样的小班制,一个班40到60人左右,你要求老师像搞艺术品制作一样对每个孩子都因材施教多少有点勉强、可操作性很差,实际上的情况是基本按照工业品制作的样子来干的—可复制行为为主,间杂个性化指导。

而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你母亲向你的老师提出申请之前,我想她对你的学习进度、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会没有把握吧?他会允许你存在熊瞎子掰苞米的问题吗?

在对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况有把握的情况下,与老师进行沟通后不做寒假作业,将精力放到其他地方当然没问题。

当认为老师的要求并不是完全合理的时候,我觉得家长首先应确定自己确实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足够的把握,其次你可以拿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如果此二者有缺任一,那我觉得还是老老实实按老师说的去做比较好。

当孩子感到作业是一种负担时,何必强求他吃这种苦呢?

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但若是这些苦根本没必要吃,吃了也没什么进步呢?

您有没有看过您孩子的作业有多少是重复类似的呢?

要做认真分析的地方恰恰就在这里,苦从何来?以楼主的孩子为例,那是熊瞎子掰苞米造成的。再说了,想有收获就应该有必要的辛勤劳动,如果把辛勤劳动也当做痛苦,那我只能说这是剥削思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那多舒服啊!

对于反复重复的作业也是要加以详细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的。当还不能熟练掌握二十以内加减法小九九的时候,反复的作业练习是必要的;新学英语单词的反复默写重复记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必要的;对于已经完全理解并形成永久记忆的内容,反复重复作业是不需要的。 但是我拿不准究竟有多少家长能做好这些分析

家园 没事我不会介意,其实我倒是担心楼主会介意我

我觉得这里你我的理解有点不同

我攻击的地方不是要不要背唐诗(限定条件—如果只是要求背诵课标要求背诵的那十几首的话,那就连这个也要攻击了),而是既然以前已经背会了怎么能让孩子熊瞎子掰苞米,导致今天的困境。

熊瞎子掰苞米的情况下,留下的只有辛勤劳动的苦却没有收获的成就感,不要说孩子有没有兴趣,连虚荣心导致的动力都没法加以利用了。

自从母亲发现我的作业多到要做到十一点后,她就挑出一部分给我做,剩下的就由她帮我做了。
我觉得这个挑出一部分给你做是很有学问的,估计挑选有个标准吧?

家园 你说的观点我都是基本同意的.

我放弃了要求孩子暑假背诵唐宋诗词选,是基于我的小孩的个体差异.我宁愿把他的暑假时间更多花在体育活动,以及旅游开阔视野上.

你也同意目前老师的实际情况是做不到因材施教的,很多时候老师是给家长布置任务,让家长监督孩子完成,相当于老师已经把一部分职责交给了家长.因此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是家长.家长是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调整的.

但是我拿不准究竟有多少家长能做好这些分析。

老师在这方面是专业的,可惜实际情况是很多老师没有精力或者有的已经放弃承担这个责任,家长不得不承担相当部分的责任.

家园 呵呵,没有介意

你说的很多点都是很好的,我非常同意.

我也不是溺爱孩子,憎恨一切作业的家长.趁暑假大量背颂古诗词我认为可以作为可选项的作业,至于其中课标要求的十几首那自然是必须掌握的,老师迟早会在课堂上详细讲解,也不必追求什么"提前掌握'的快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