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准备好了?那我们出发吧 -- 萨苏
说完这句话,国内那边挂断了电话。
从明天开始,萨将和《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一起,开始踏上又一次在日本寻访北洋水师遗物的旅程。明天摄影师将与我在日本会合,我们将用七天的时间,走访日本各地,实地追寻这支消失了一百余年的舰队最后的踪迹。在寻访过程中,我们会和国内专家保持实时热线联系,随时对新的发现进行分析和考证。
在出发前,摄影师朋友告诉我,他会带两瓶二锅头来。
不是我们喝的,是因为,我们将去拜访在日本的清军战俘墓地,他们已经一百余年,没有尝到故国的酒了。
《国家地理杂志》的易水编辑曾告诉我,他们派来的摄影师,是一个对这段历史充满热爱和感情的朋友。我相信了。
一百三十三年前,曾有一批年轻的中国人前往格林威治海军学院。他们在临别词中写道: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一百一十五年前,他们中的林永升,刘步蟾,杨用霖,林泰曾,黄建勋,林履中...在战败之后选择了殉国的命运。 在那场战争中,被视为中国近代海军图腾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成为海军历史上的一大恨事。中国几乎彻底退出了对周边海权的博弈,时达半个世纪之久。
但是,海军学校图书馆前“雪甲午耻”的木牌,从来没有摘下。
我们追寻的是流落在日本的北洋遗物,更是那个时代为富国强兵而努力的中国人的灵魂。他们虽然失败,但他们曾矢忠尽职,为了这个国家而奋战。这个东方古国的复兴,没有一个救世主可以依赖。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一次的苦难,如同一节节阶梯,终于铸就这个坚强的民族。当国家不再等待每一个人“发出最后的吼声”,我们终于可以回头,寻访这些为了国家强大,献出了他们生命的人们。虽然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但复兴的浪潮此起彼伏,他们为下一次的涨潮打下了基础。所以,故国的人们,应该记得他们的努力。
每一件北洋遗物,都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一个月前,我曾和海军史研究会的陈悦会长一同进行了一次类似的寻访,在考察中,每一件北洋水师的遗物,都在展示着那个时代的军人和战舰不同的性格,风貌,用我们未曾想到的信息铨叙着那一场惨烈的战争,让寻访者为之感动。
黄海大战,在日舰围攻中苦斗的定远舰和镇远舰
这一次,我们走访的范围将更大,而专业的摄影师,将更好地记录寻访中的每一个脚步。
这些日子里,我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来追寻北洋水师在日本最后的踪迹,以至于耽误了一些业务和工作,当然,博客的荒芜,也引来不少朋友的疑虑。
实际上,自从寻访到定远馆,并看到定远舰曾经精美的海兽雕刻在风雨中剥蚀,萨已经欲罢不能。
既然上天让我此时在这个国度,总要为它们做些什么才好。
这些天我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是在制作《在日甲午战争北洋遗物调查报告》,其中主要内容是对那场战争中方遗物在日本的分布进行调查。这并不是给某个部门的报告,也无人委托,只是觉得应该做的事情而已。由于是自己出资出力来做,不免有些孤军奋战的痛苦,效率自然也不很高。但最终,这部报告还是顺利完成了。
报告中的一页,全文待确认修改后将发出与同好的朋友共享
类似文献,我国似尚无出现。而这份报告中的很多遗物,也是此前从未在中方文献中见到过的,庶几可认为其有制作的价值,而其中花费的时间心血,便是只有自己知道了。
好在,觉得这份时间心血,是花得值的。
这份文件,也将成为指导我们这次寻访旅程的工具 -- 这样快地派上用场,倒是没有想到的。
因为最近中日关系紧张,特别是海权之争引发的对峙,使这一活动带有了一定的风险。《国家地理杂志》方面今天特别通报我们注意安全。事实上,一个月前的寻访时,我们确实曾经有一次和日本右翼分子的对峙,双方只隔一段台阶,各持一方,可谓针锋相对,幸而最终有惊无险。这一次,我们有了经验,应该更不会出现问题。
在开始寻访后,由于不能实时上网,我会在每天晚上将考察情况在博客中发出,与大家分享。
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出发吧。
[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第一次抢到萨大的沙发,还是西河被那啥以来萨大第一个主贴,太激动兴奋了!
有点头晕
看帖子喽!
老萨等一行人注意安全
现在这花可不便宜啊~~~算钱的啊~~!!
在新浪无法送花,回到河里送花
萨大一定要注意安全
明天,就要出发追寻北洋水师在日本遗物的旅程了。
出发前,一位朋友来信,让我转达下面的信息 – “愿客死他乡的忠魂们安息。敬”
这次,我们每一天将走一个地点,我的任务是历史考证和文字,而同行的《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则负责图片的拍摄。
当然,我们共同的任务,则是尽可能多地找到那段历史留下的痕迹。由于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一百余年,很多遗物所在地的日本管理人员和邻人也大多瞠目以对,天晓得还有哪些新发现等待着我们。就在昨天下午,笔者还突然接到一个在日本文部省工作的日本公务员提供线索,称他在广岛工作期间,曾经见到过一些相关的历史遗迹,或许揭示了操江号军舰一些被俘人员的最后命运。接到图片证实后,我们的行程表上,又增加了“广岛”这个地点。
时间太紧,我们看着时间表叹息,虽然,这个时间表,已经一延再延。
出发的装具已经准备停当 – 西西河梁东兄提供的特制野外背囊,蓄电能力出色的笔记本电脑,手机,录音笔,各种充电器,甚至还有蒙第二基地兄惠赐的小酒壶。不过,现在让我比较头疼的是用于拍摄的相机。也正是这一点上,需要大家帮忙给萨出出主意,算是老萨厚着脸皮庆懂行的朋友帮忙给做个培训。谢谢。
根据需要,我这次出发带了两台相机。这主要是考虑到拍摄的对象。其中一台是常用的奥林帕斯卡片机,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其超微距功能进行文件,照片的翻拍,这也是老萨出门一般的标准装备;不过,这次老萨鸟枪换炮,还多带了一台佳能EOS-7D单反相机。
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卡片机拍摄外景照片多少有点儿力不从心。老萨拍摄的照片一向以质量低劣而臭名昭彰,已经被网上朋友们说过好多次了,要老萨换台单反,结果,就是换了这台7D。
换7D,主要的原因是有朋友推荐,并看了人家拍的照片,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萨问卡片机,瞧瞧,你也叫相机?卡片机%##!!#¥%……%),测试的时候,自己拍了几张,感觉效果不错,于是就定了。第一次玩单反,颇有些爱不释手的感觉。这次带它,是为了在专业摄影师工作之时补补漏,毕竟人家的片子是要供业务用的,我们无法使用,带台7D老萨自己跟着拍,想来可收聊胜于无之效。于是,就形成了一长一短两大件的行头。
但是,老萨在摄影上确实是棒槌,好好的一台机子,落到老萨手里就变成了神经刀,去拍了几次,总觉得不能尽意,特别是在光线比较差的地方,怎样让单反相机发挥较好的作用,一直没有找到窍门。这次,要拍的景物有室内的,有室外的,使用怎样的参数为好呢?此外,这次我不准备带摄像机了,必要摄像的时候,7D能担得起这样的责任吗?希望对这种机器比较熟悉的朋友,能给指点一二,这样,在此后的旅程中,或能让老萨拍的片子,不让大家太失望。谢谢了。
和北京电视台帅哥主持人罗旭的合影,老萨胸前挂的就是那台让我心仪而又头疼的7D
[完]
俺从来都是把单反当傻瓜机用的,俺就是觉得你的镜头小了一点,否则怎么拍都会好的
保重!
还等着你填坑呢,路上千万不要再开快车了,切记
如果照片不是专业用途,建议把相机的ISO调大,我没用过7D,但我估计即使iso调到1600,噪点也是可接受范围之内;拍照时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根据需要的景深决定光圈大小和焦距,如果光圈也比较大,配合iso1600,可以保证在室内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快门速度也会比较快,至少不会因为手不够稳把照片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