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乌托邦/反乌托邦想像与中国南北之争 -- 南渝霜华

共:💬60 🌺27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河殇的老套路罢了

到了战国晚期发生的楚败于秦的史诗般的战争,可以说是以小麦作为粮食,用战车作战,并且是受到了游牧民族和波斯文化影响的黄色文明,最终战胜了以大米作粮食,懂得利用大船和水上作战,并且是受到东南亚和太平洋文化影响的蔚蓝色文明。一个扩张的,进行国际贸易和战争的蔚蓝色文明,同一个坚持农业经济和官僚政治的黄色文明间的文化对抗,无疑是冰炭不相容的。千年孤独之后的黄河,终于看到了蔚蓝色的大海。

这段话引自《河殇》第六集《蔚蓝色》。你那个朋友的话和这段话如出一辙。

家园 刻舟求剑
家园 还在忽悠和桑那一套,老掉牙
家园 显然不一样

河殇是把整个中华文明说成是黄色文明,而这个评论,如果要简略一点讲的话,那也是说中国内部本就有黄色文明和蓝色文明之争。这二者如何能说“如出一辙”?

前一段井底望天也表达过类似的意见。

家园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分裂祖国”早已经成为某朝篡位类的大罪了。任何体制内人物一旦被披上这个罪,在大陆的仕途就算是结束了。所以中央内部就是跟地方上有些呼应,也是以地方支援中央为主。关键的时候,谁是车谁是帅体现的很清楚。如果连这点轻重都分不清的话,就别在中国的官场里混了。

以武广高铁为代表的科技发展彻底打破了地理的限制。随着武广高铁的通车,京广线的物流能力得以释放,同时对相应区域内的高速公路网的运输压力有所缓解。客流压力的缓解带动物流循环的加速使得整个华南地区和华中地区的融合成不可逆转的趋势。

而渝州牧在西南的崛起,更是让华南和西南直接从过去那种单纯的资源和劳动力输出和接受的关系开始往工业生产平等竞争的方向发展(富士康内迁事件为代表)。其实当年的西电东输,以及西气东输,还有内河航运的建设(光珠江流域的长年可通航里程14000千米,千吨轮溯西江可到梧州,小轮船可上达柳州、南宁)。当然华南依然还需要依赖西南的能源和劳动力输送。

所以说这种融合是在加剧,随着其他地方的发展,一个地方势力独大的情况是不可能的。每个省和地区正在向应该属于他的经济地位回归。

我们对未来发展的正确把握必须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知和对过去历史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向姚嘉文和王力雄等出于身份的限制导致他们对大陆实际情况的了解未必赶得上一个生活在那里的普通人。的确这些人是可以代表一些人的言论,但是我们要认清什么是真正的主流。出于他们自身利益,他们必然要裹挟一些群众,即使这样,在现在的世界发展的洪流中或者从中国发展的洪流中,他们的影响又有多大呢?

家园 以史鉴今是不错,但是也要考虑

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通讯的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运行状态。

1911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国,其运行状态几千年未有根本性的改变,边疆政治经济文化和中原地区交流困难,容易在中央政府发生更迭是出现离心倾向,这个没错。中国版图这么大,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地方诸侯或者军阀占据险要之地而割裂中央和地方的往来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做到了。

现如今科技经济交通的革命性发展已经完全打破了这个藩篱,人流物流信息流交通之便利是前人无法想象的。通讯交通所达之处,人的思想在交流中慢慢趋同,最关键就是文化和经济上的向心力会越来越强。这是和历史完全不同的地方。

所以你所说的南北分裂如今根本没可能,边疆的问题也会在交通大发展的趋势下逐步改善甚至慢慢消失。汉族人的儒家大一统思想,随着交通所到之处,形成绝对的主流思想。蒙族的现在就是维族和藏族的未来。昔日之心腹之患,变成疥癣之疾,最后消失,这是可以预见的。

家园 杞人忧天
家园 王力雄是大陆人吧

我只是提请注意结构隐患而已。自然,如果全国各地均衡发展,南北之争的危险当然就要小很多,而这也是我们正在为之努力的远景。

家园 多数赞同,不过

对这一段尚有不同意见:

所以你所说的南北分裂如今根本没可能,边疆的问题也会在交通大发展的趋势下逐步改善甚至慢慢消失。汉族人的儒家大一统思想,随着交通所到之处,形成绝对的主流思想。蒙族的现在就是维族和藏族的未来。昔日之心腹之患,变成疥癣之疾,最后消失,这是可以预见的。

一旦涉及到民族、宗教问题,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改善、物质文化交流所能解决的问题。对于新疆维族,能够让他保持作为公民对国家的忠诚就不错了,要说接受“汉族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恐怕不太可能。蒙族一是在人口上不如汉族(内蒙古汉族比例已经达到80%),二是宗教观念相对薄弱,反过来看,新疆维族人口占据自治区总人口一半,宗教、文化又跟汉人差距很大,固然区域经济发展有助于消解民族问题,但绝非你说的那么轻松。至于西藏,在解决高原生存这一极大难题、向西藏大规模移民之前,问题会始终存在。

家园 希望如此
家园 这个评论,有些不准确

海洋经济兴起,是晚唐和两宋时代,可以说那个时候,中国就存在海洋和内陆的争论了。整个明清历史,这个一直贯穿。

家园 他早已经自绝于列祖列宗

一个经常被政府关照的人会以为所有的人都会被政府监视。他现在开始关心新疆了。看看他写的新书《我的西域,你的东土》。政府竟然把他跟他都觉得想法很NC的疆独分子关在一起。。。。。

其实,与南北之争相比,东西现代化差异才是更要命的(这里指的是漠河-腾冲分界线)。在现代化开发上,我们也仅仅是在沿海开发上有了些成功的经验。如何开发内陆,如何开发海岛等等我们还没有太好的经验。当然这就像做实验一样需要不断的试错。

不过以现在的中国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形式看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像德国到现在都没有好的办法解决前东德的发展,所以经常能听到前德国的人抱怨钱都投到东德地区却没有什么回报,而东德的人却认为统一之后却没有大的改善。闹的南德的慕尼黑地区都想独立了。其实倒退30年,就是东德的基础建设也比北京上海好的多,可是现在在看呢。我就在鲁尔区,5年了,没有什么变化。更要命的是看不到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家园 先花后回,和谐讨论

兄台所说的民族宗教问题,确实是现实世界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尤其是老美的911以后。在俺们国家这个矛盾主要就是疆藏两地,而两地问题的基本点是不同的,解决的难度也不一样。

俺的看法是新疆问题解决相对稍易,西藏问题解决稍难。原因如下:

首先,西藏解放前政教合一,喇嘛教一统,文化单一;而新疆不是。

其次,西藏民族单一,藏族占绝对多数地位;新疆民族混杂,维族虽多但并非一支独大。

再者,西藏和中原的交流由于地理原因较为困难,物资进出多是人扛马拉;而新疆虽然路途遥远但地势相对平坦,筑路难度远低于西藏,物资进出容易。

回过头来讨论民族宗教的问题,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经济落后人民贫困引起的。结合解决问题难易程度的不同,可以得到以下解决办法

1.大规模投资新疆交通设施,改善投资环境,让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和内地企业扩大在疆投资设厂,提高新疆各族的生活水平,同时随着工商服务业的发展,内地和新疆的人员交流快速增加,人员流入和经济发展的正循环,同化新疆和内地省份的差距。一言以蔽之,以财富利益对抗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的侵略性。

2.在西藏加强教育投入,改善民生,在学校推行说藏语,写汉字,改变思想一定要从娃娃抓起。同时改变喇嘛教达赖一家独大的情况,大力扶植喇嘛教少数派别,多立山头,这一招大英帝国玩儿的熟,俺们可以学学。

3.鼓励移民,通婚,从根上解决民族比例。

通宝推:大头大头,
家园 1

不同,广东的这种语言戒心是一贯都有的,井底可能就听过不少关于“捞头”如何如何的话。但是并没有多少人联系到独的地步。它只是不确定的未来所可能被利用的一个缝隙。运输手段只是以速度取胜,安全反而是第二位的。封锁依赖轨道交通的铁路恐怕比击落飞机容易得多。我拆了我这边的铁轨还不成。

家园 南人的不满在于北人占利还理直气壮且有得色

民国初,联省自治就是今朝太祖也心所向往。

不要忘了政权存在的基础是舆论主导的人心向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