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秋已近,讲讲中国和南美古文化里面的月神祭拜 -- 酥油茶
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中秋节是家人团圆,赏月吃月饼的日子。但如果究其本源的话,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月神崇拜,在周礼中已经有月明则祭的记载。
在我国的古代,就已经有女娲捧月和嫦娥奔月的典故流传。
女娲捧月的最初故事已经无考,但在汉朝以前的雕像和绘画里却可以找到踪迹,伏羲举日,女娲捧月,日中为金乌,月内有蟾蜍。
但是女娲捧月似乎只是一种对应,而并无其他故事,虽然月中有蟾蜍这件事情被很多人记下来了,月宫又在诗词歌赋中被称为是“蟾宫”。
说到月神的正主,还得是嫦娥。嫦娥又名常娥,常仪,更有人说她干脆就是变成了蟾蜍,但嫦娥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形象还是那衣带飘飘的神仙姐姐。
嫦娥在中国民俗里是月神,也是掌管女红、生育、平安的神。传统上是由妇女儿童为主祭拜的。
这是一首以拜月为主题的童谣
月娥姐/月明明/月中有株婆娑树
婆娑树上挂紫微/紫微星出保子星保夫星
保男保女接宗支/枝枝叶叶兴旺生好子
月娥出来免灾星/家中添财又添丁
在诗词里,嫦娥却是典型的怨女形象,有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又有云“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但在民间,嫦娥却是法力强大的月神。中秋的祭月仪式,也要摆上供足香案,各色祭品,全家人在一起对月祝祷,分饼而食。
这里有爱好者收集的祭月仪式,欢迎大家参考
和中秋祭月相似的一个习俗是七夕乞巧,有诗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节虽然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但闺中女儿的主要任务却不是在鹊桥下过“情人节”,而是和姐妹们拜月,用瓜果,绣品做祭物,对着月亮当空穿线,希望能从月神那里讨来一手好针线。
放眼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月神的传说,但与东亚文化圈里最类似的就是中南美洲的月神传说了。特别是玛雅神话里的月神Ix Chel,连名字都像是常仪倒过来。Ix Chel有一个复杂,动人、跌宕起伏的身世:
玛雅神话中,Ix Chel是月亮女神以及纺织工人和孕妇的保护神.根据神话记载,太阳曾经是她的情人,但她的祖父因此感到非常沮丧,于是用闪电杀死了Ix Chel.
Ix Chel再醒来,跟随太阳回到他的宫殿。但不久之后,太阳也开始为Ix Chel发生嫉妒,认为她是要与金星,太阳的兄弟搅合到一块。太阳把她从天庭赶走,然后没多久又劝她回来,但不久后她再次使他感到嫉妒。于是Ix Chel对自己的丈夫感到厌烦,遂走进夜空到了月亮上,再不与太阳相见。
Ix Chel是保佑妇女怀孕生产,女红刺绣的神。
奇妙的是,如嫦娥有玉兔相伴一样,Ix Chel也有一只小兔子和她在天上作伴。
Ix Chel也是女性刺绣纺织技艺的神,根据我查到的一本最全面介绍玛雅神话的英文书,妇女们会在月圆之夜向Ix Chel焚香祷告,希望提升纺织技艺和生产顺利。
但目前还进行Ix Chel崇拜的地方,已经只剩下加勒比海边的一些神庙,Ix Chel在当地还有保佑平安的作用,大家要去的话,就得大白天走很长的路
甚至划船
Ix Chel和常娥到底会不会有什么关系呢?
也许有人会告诉你没有,就像某学家说,这世界上只要有黑头发黑眼睛黄脸的农耕民族,就能折腾出个差不多的女神出来,生产方式决定思维。
那就随便再举一个例子好了,玛雅的生肖动物
总之,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加和国人视野的开阔,定会凭借自身独特的历史底蕴对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重新做出更客观平衡的解读的,也将有无数全新的发现和发明产生,只要大家一起努力,那个时间就会到来得更早些
些。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换个图床吧,全是叉
居然都抱兔子。看来兔子是一定的,虽然女主人会换。
问题是多久之前迁入的。至于有些人把“印地安”搞成了“殷地安”,那就是在搞笑了。
此外,生肖这东西亚洲各地都有。还真不好说是谁传给了谁。
人类15万年前才成为现代人类。大约5万年前陆续走出大峡谷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而且在中东地区盘桓了很久,早期文明大约在那里发源。很可能有很多共同的记忆。
想象人类是在数万年间分成无数小部落蔓延到整个世界的,就像一滴墨到清水里,是随机的在大地游走的。欧亚大陆人类部落在很多时段内是相互联系的。1万2千年前才有人走到美洲。而且,后来的部落同样在持续地向美洲迁移。这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而是很长时间内持续发生的迁移。过去总看到人关心人类什么时候最早到美洲。而这个迁移过程的最晚期是什么时候,没有人提到过。按过去的说法,至少晚到8000年前人类还在向美洲迁移。如果8000年前的亚洲部落还在向美洲迁移,那么8000年前,我们可能已经有兔爷之类的了。
有没有正式文章研究过人类向美洲迁移的最晚时期?
可不是空穴来风,可惜先生已逝,后继无人。
说殷地安的那个王大有还是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但他不是个严格做学术的,不过因人废言也大可不必,而那些言必称“殷地安”恶心人只破不立的,就不知道是什么居心了。
九句真话加一句假话最能糊弄人。幸亏搞“殷地安”的老朋友常识不足,《世界五千年》都没读透,“殷地安”假话穿帮了。
搞学术不是 YY。推测要有理有据。说别人笑话“殷地安”是因人废言,只破不立,真不知道废假话,破意淫后又要立些什么?真相本就立在那里,并不因为某人定要证明“殷商东渡”就能把“印地安”变成“殷地安”。呵呵。
不过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事实在那里,脑袋空空,只知道重复笑话的人,在我看来和跳梁小丑无异,不是在说你,我见得太多了
这里有人提殷商东渡了吗,你到底想说啥,卡卡
那你说说看,我的结论是啥呢
前一阵央视放了个女儿节的节目。在那一代,女儿节是女人的狂欢节,七月初一到初七,整整七天。
而且,当地供奉的巧娘娘,是秦人先祖,颛顼之孙女--女修。而特别的是,当地只知有织女,不知有牛郎。牛郎实际上是服牛(最先驯化牛)的商人始祖王亥,他和女修是一对。但秦人不怎么待见他,基本还是把自己往颛顼身上靠,《史记。 秦本纪》里也是这个调调。所以礼县,西合一代中国保存最完好,没有被儒家影响的女儿节里,只知有织女巧娘娘--女修,而没有牛郎什么事。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了,神话和史书很多时候是能相互印证的。而民俗和流传故事,又和史书对应。秦本纪里的记录,就能清晰的定出织女就是颛顼之孙女,女修,其夫是商人始祖--王亥。(不过商人故事里,王亥是驯马,相士才是服牛)
看来上古史真的应该理清楚。个人感觉是民俗、神话里混合了历史,上古传说,原始宗教等等,中国的很多传统必须对照历史才说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