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帝魔探险记 -- 晨枫

共:💬1457 🌺6638 🌵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8
下页 末页
谢谢
家园 晨兄, 你这个感谢无从说起啊

老大爷的帖子你可看明白了,他所谓的内部多余空间不多的结论都是建立在这个壳子本身而言的,并不是立面几个剧场所需要的啊。

换言之,逻辑上说,如果没有这个壳子,这些壳子内部多余的空间也就没有必要了。是不是?

家园 关于重庆号

以前记得河里好像有人说过,重庆号留下来的东西很少,好像都在军博,不过去年母校60年校庆的时候,弄了一个校史馆,在开馆仪式之前进去看了看,看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展品,其中最另我感到意外的就是有一台重庆号上面的涡轮发电机(名记不得太清楚了),根据展牌介绍说是当年重庆号打捞起来,决定不修复之后,在拆解的时候,将这台机器送给母校了,用于轮机专业的学生教学。当时想把那台机器照下来,可是没有带相机,以后有机会回母校,一定要给照下来

家园 馋了……

人在帝都可惜没掺和一下...

家园 单位就在鼓楼边上

所以这些点都知道,但进去过的没几家。卖工艺品的,还有酒吧都是宰老外的,烤肉季还是挺不错的。

家园 呵呵,我这样告诉你吧

其实,Andrew最早提交的方案,就是现在壳子里面的东西。特别提醒你注意,壳子里面的剧场正是分立模式的,没有强行扭在一起。

后来的大壳子是属于巧合,带有相当的意外性。但业主首肯之后,Andrew就只好面对所有的枪林弹雨了。

另外告诉大家一点。大剧院外壳内部,特别是夜晚,其空间效果是很精彩的。但这和剧院的功能联系就不大了,也是这个外壳独立于剧院的地方。而且,这里的工程艺术之美如果按Andrew原本的设计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施工过程中曾有人说,这个外壳装了钛板还不如不装的时候好看--这是指外部。

另外个人对大剧院的想法已经很多年了,但从未公开提出。因为任何建筑还是应该给它一定的时间来验证自己,也验证它与历史发展的相互关系。国家大剧院从2007年建成到现在已经有3年时间了,现实基本验证了一些个人意见,所以今天才讲出来,和大家讨论。其他的想法,待现实进一步检验以后再和大家分享。

家园 呵呵

其实八卦没啥意义,专业的归专业,对事不对人。其实不尊重专业才会导致对人不对事--当然,八卦也有自己的‘专业’--是谓人力资源?

而且就算没有这个人的这个决定,其他类似的问题一样会出现,到时候你找谁呢?再拎另外一个出来批判?

也许,这还真是国情的真实反映?说起来现在谈也不过就是为以后,吃过亏了能长点见识--还尽量能举一反三,多长点见识,一下跨上几个台阶,那就算赚了。

话说回来,像我以前说过的,真要是成了所谓交学费交成生活方式,那。。。

就算咱磨牙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因为那时候无论你干吗都和闲着一样。

家园 这又是一下推到头了

不知道晨兄怎么看出来这是要一概拒绝了?

实事求是的说,在中国工程技术界,建筑设计的确是一块短板。当时是,现在还是。这是历史形成的,也有建筑设计行业自身的很多问题。不仅我们看得到,领导也看得到。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是把建筑设计业当作一般商业领域一样,用加入WTO的精神来冲击一下,逼着它进步呢?还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顺应其自然演化呢?再有,抹倒建筑设计之后,对其他工程技术专业的的水平应该如何认识呢?

现实中,采取的是第一种方式。而且有了大剧院这个先例之后,下面不管多大多小的项目全部是‘洋’字当头,到了无外不开席的地步--很多招标明确要求必须有外方设计单位参与。这就走到极端去了。

几十年来中国建筑设计界在怎样面对自己的现代化问题上是经历了相当困难的时期的,而这近年来的狂飙突进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细节的把握,整体的融合这些技术上的问题很快就有了迅速的提高。外方在工程设计组织等方面的专业性是值得认真学习的。但在那个大的问题方面,没有人可以帮你。外方在这方面的建树?那就是大剧院,大裤衩。当然,这不是中国一家的问题。自己的现代化问题指望别人是指望不上的,这是这个专业有异于一般商业领域的地方。自己的文脉,自己的传统,是要自己来选择方向的。

再跳开一步看,建筑界所面临的现代化困境并非其独有。我们整个社会在面临现代化的问题时,依然是莫衷一是,建筑只不过是一个表现。今天的大剧院/大裤衩一定意义上是现实某个侧面最忠实的一个反映。所以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方向未定,可以百花齐放,但历史是不可逆的,文脉是不会断的,天长日久,没有主动的思考,现实也会替你选择出一个文脉来。今天的公众已经开始适应大剧院的冲击,并在其中找到把自己结合进去的位置,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无论是通过风水,还是八卦,它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公共生活,也成为了我们历史生存的一部分。公共建筑的历史文化功能就是如此之潜移默化。

回到形而下。当然,大剧院之后也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比如近来流行的就是买断建筑设计,而由自己来做深化设计与其他配套。这和大剧院的建设应该是有一定逻辑上的联系的。

另外想起来一事需要补充。Andrew在国家大剧院之外还是有另外一个剧院设计作品的。这就是上海浦东的东方艺术中心。不知道谁有图片可以贴一下。这个项目使用后比较惊人的好像是其能源消耗。这又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我们就先按下吧。

家园 现实的情况

如果没有中方业主的支持,这些设计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最大的现实。批评这些建筑师的确在一定意义上打错了靶子。

中国的建筑设计界几十年来在现代化问题上没有与领导层取得共识,加上自身和历史原因,在专业技术上逊人一筹,就造成了今天的局面。最终比的是说服力。至少相比较而言,这些设计更符合业主对现代化的理解和对现代化方向的把握。而这个现实也许可以一直追溯到建国后的梁思成?

从公众感受角度说,如晨兄已经在心理上主动的接受了这样一种历史变化。换言之,已经主动的接上了这一文脉;其他如风水也好,八卦也好,也是如此。而我个人,怎么说呢,至少是觉得这离我们的最终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

家园 这可是其专长

前面提过,Andrew的专长可是流向组织。这是交通建筑最重要的一环,而他可是机场设计出身。

另外,大家可能还记得Andrew的戴高乐发生过的事故。当然调查认为是扩建部分有些施工问题,但工艺是不能完全排除在外的。你可以想象大剧院有类似隐患吗?

不过可以放心,大剧院蛋壳的工艺是中国自己的--虽然Andrew一分钱没少拿。

家园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图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坐落于浦东行政文化中心,是市委领导在不久前召开的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文化布局规划设想的上海文化"一轴"的东起点。总建筑面积近40,000平方米,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整个建筑外表采用金属夹层玻璃幕墙,内墙装饰特制的浅黄、赭红、棕色、灰色的陶瓷挂件。从高处俯瞰,五个半球体依次为:正厅入口、东方演奏厅、东方音乐厅、展览厅、东方歌剧厅。它们犹如五片绽放的花瓣,组成了一朵硕大美丽的 "蝴蝶兰"。建筑顶部安装了融入高科技的880多盏嵌入式顶灯,当美妙的旋律在音乐厅奏响时,灯光会随旋律起伏变幻,将夜色中的东方艺术中心变的璀璨奇异、充满动感。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由1953座的东方音乐厅、1020座的东方歌剧厅和333座的东方演奏厅组成。拥有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舞台、音响、灯光设备,可以满足交响乐、芭蕾、音乐剧、歌剧、戏剧等不同演出需要。

家园 按现在的趋势

以后慢慢的这些胡同里就没有穷人居住了。

家园 您看出门道来了

安德鲁原先的设计基本就是目前壳内的东西,小剧场是分立的。外壳完全是后面加进去的,本身就不是来自同一个思路。

他后面花了大量的工作来协调这两部分的空间感受,希望让人不要感觉太过明显的两张皮。说起来容易,实际由于内外都有限制,很困难。特别是外壳的结构设计上,如果照他原本的设想,那结果就是个灾难。最后是中国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使结构成为提升建筑效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原先苍穹之下的感受设想最后是在壳内向外望时才实现的。而空间协调方面最后的效果也基本可以接受;但象你提出的这个先天性问题就没有办法了。

家园 其实穷宣武破崇文的影子可能也还是在的

搁五七年前,南二环的房子可能还不如北四环的房子卖得出价钱,现在大概房价普贵了,不过南边应该还是普遍比北边便宜吧,大概就是很大程度上受当年穷破的影响。

家园 北京的水系本来是贯通的,现在还通的有一段

从动物园——紫竹院——玉渊潭到颐和园,每次都能看到船突突的开过,自己没有坐过。这几天晨大玩的很开心,俺们北京天津河北沧州直隶地区的河友都很高兴,祝晨大继续玩好,北京的西西河基地建设还是不错的。

另外晨老大提出的航博的不足是历来很久的问题,以前和航博的头头吃饭的时候也谈到过,他们隶属空军装备部,编制副师,仅仅是维持现状看看家而已,真的想有什么建设,也是举步维艰,体制的问题。这次空军建设六十周年才补充了一批东西,也是各个单位支援而来的,自己筹措遇到条块分割的麻烦也很多。我曾经和他们的人出差去保存收集旧有历史价值的飞机,的的确确看到工作很难做。很多同样是空军的单位眼里,航博算个鸟,如果不是戴着同样的帽儿恐怕门都进不了。我有空可以写写一些这方面的工作。

另外看到有个河友写模拟器的,不知道国外的模拟器发展怎样,我军的本人还是有所耳闻,晨大是否能查查资料开个头。

家园 关于王海的座机,我的猜测

军博和航博的两架都是王海开过的,事实上王海在朝鲜战争的时候开过的飞机不止一架,所以都说是王海的座机也不冲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