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帝魔探险记 -- 晨枫
航博看来还真是体制问题,不知道美国是怎么做的?如果民办但立法规定地位,像国会图书馆一样,规定所有书必须送交一本,那样用法律规定办航博有戏吗?当然,有太多细节需要考虑……等待老兄写写航博的事情。模拟器的事情,也等你的大作呢,我对飞行模拟器关注不多。
有点悲哀,但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国外也是一样,巴黎“市岛”或者伦敦海德公园旁边,可是找不到贫民区的。
不可否认,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人的自信心不足,眼睛朝外就不奇怪了。现在似乎好一点,希望以后更好,出中国自己的建筑大师。
我也根本没做后处理,那是北京实在太多彩啦!压都压不住
再刷一下试试?
这些差不多可以肯定不是夫妻,不过人家不碍咱啥事,啃就啃吧。北京妞啃洋娃叫抗洋枪,北京娃啃洋妞该怎么叫?那在地上写字的洋妞就傍着一个北京娃呢。
无非是生在北京,长在北京,耳朵里听了一些关于自己家乡杂七杂八的东西罢了。
不敢保证正确。
楼上老大爷说进去看的京剧赤壁,又花了一个小时研究大剧院内部,结果最后说里面只有3个演出厅--生生没发现这个小剧场!
事实胜于雄辩啊。
原因是这样的:
明朝在北京建都时,最开始的计划是建一个“回”字形的都城,有内城和外城之分。内城先建好,就是后来的东城西城。现在的二环路就是沿当年内城城墙的遗址所建。
建外城是先从南面开始,建好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及城墙后,朝廷银子吃紧,只好将外城城墙直接拐向内城,接上内城城墙而仓促结束。这样就增加了原计划中没有的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和西便门。这么一改,明代北京就不再是一个“回”字形,而成了一个“品”字形。
因为“品”字形下面的两个“口”,即后来的崇文、宣武两区,原本就是外城,是给没资格住进内城的贱民所建的,所以那里的居民历史上一直都是穷人。这种格局一直到改开之前都没有太大变化。
现在反正无所谓了,东城并入崇文,西城并入宣武。在好奇一下,崇文、宣武大概是以城门命名的,朝阳也有一个朝阳门,但海淀的名字是哪里来的呢?没有海淀门吧?
当初北京人还进出城门的时候,海淀那地界儿就是城外了。
我个人的理解:海淀的来由儿,应该是过去那一片地方水泡子多。水泡子,现在叫湖,过去也称为‘海子’‘某海’--北海,十刹海云云。
海淀那片地方,是老北京水源的上游,靠近玉泉山,地下水资源是特别丰富的,因此当年的湖泊可以用星罗棋布来形容,至少从元明时期,很多北京达官显贵的别院就在那一片。后来就修了圆明园吗。
有权,有钱,有势力的人家,什么时候盖房子都是抢最好的地方。
在其他地方见到的三轮车都没有这个横杠。有啥功能嚒?
还有池塘上的那个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