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帝魔探险记 -- 晨枫
恐怕争议也小不了,“浪费钱,浪费了黄金地段”。
北京二环胡同里的四合院有些卖价已经达到50万以上/平米,而且还不是一般人能买到,也就是说,你有钱也买不到。现在搞的旧城改造,往往把一般老百姓给迁到了5环之外去了。
当年新婚就是住在西城的胡同里,大四合院的石榴树枣树香椿树,这许多年下来还常常梦见。
谢谢晨枫兄分享!
拍照片上来乍一看挺雷,转念一想去过的旅馆卫生间里都有这玩意儿也早见怪不怪了
叫俺想起:
西安塞纳河艺术酒店
成都罗马国际广场
鼓楼下面;俺带一毡帽,扎上围裙---包子二两!炒肝一大碗!来了您呐!!!
要醋么?
大的有乌梁素海,中等的有包头的南海,小的没名的也叫海。
那“震动安全套”、Sexy Liquids还不雷人啊?看来我是少见多怪了。
“看见那厢房没?禧字还没掉利落呢”。东城、西城的胡同还的好好走走,带上地图,骑一辆自行车……
其实大会堂西的这个地块与林肯艺术中心那边比回旋余地大多了。我相信如果思路能够真正解放的话会有比林肯中心更有意思,更加反映时代,让所有人更加服气的作品出来。
其实这个项目是很多大腕有野心没信心的地方。所有人都知道其困难,大家态度都很慎重小心,没人有把握拿下来,悬念极大。可等最后的结果出来,乖乖,原来这也行!原先所有憋着的大腕全气糊涂了。有涵养的就避开话题再也不论,没涵养的就满世界开批了。国内你还可以说业界有双方面的意见(也是天知道),国外,专业领域谈起来就没见过一个不摇头的。贝聿铭被问急了憋出一句,我就担心在故宫能看见它。要是在以前,故宫也没多少高度,天际线也够不着,这问题还不太大。现在技术进步喽,可以航拍了,就啥都看见了。而对于传统的北京经典景观来说,破坏最大的大概就是从景山上远眺禁城。基本上就没有景观价值了,所有人一看就指着右上角问--这是个啥?
过去的已经是现实,批评,改变都不是目的。但过去了这些年--从项目开始算超过12年,从建成算超过3年--是不是我们可以总结一些什么了?讲了那么多年的实事求是,为什么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还是做不到尊重专业规律,尊重自己的思考认识的实事求是呢?为什么自己并不懂的东西反而会自然而然的心向往之呢?
也有人提出来反对建筑设计上的殖民主义,这一点我也不能赞同。其实中/外并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开放也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相信机会,相信神话,相信天意,相信广告,超过了相信自己的头脑,超过了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一点风吹草动我们就不断的变换着方向,但是坚持相信皇帝还是穿了衣服的--甚至会不自觉的哪怕牵强附会也要劝说自己相信--再把这种坚持变成自己的信念。
到了今天,职业化的东西我们有了很多,但专业化的精神我们还是很不够。以烧香拜佛,念菩萨保佑的心态面对客观世界也许才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很难坚持不辍的保持实事求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