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发展经济学 -- 曾自洲
经济是现代生活的中心,而所谓经济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学科。俺没啥能力去组织一个学科,也就是谈谈自己对经济活动的理解罢了。
所谓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两个大部分:
一 个人经济学
个人经济学的定义,就是将对经济学的认识运用到个人的生活中来。比如,炒股,炒房,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是结婚还是单身;是投机还是投资;是花钱还是花时间;是睡觉还是加班,是踏踏实实工作还是游手好闲……言而总之就是你觉得合算吗?你为啥这么选择?
二 国家经济学或是组织经济学
国家这个话题比较热门,国家意义的经济学,就是研究在一定技术基础上的国家经济循环过程的学问。
这里面有两个概念,第一就是技术基础,这个技术基础不是指简单的拥有什么技术,更多的含义上是指运用了什么技术,尤其是在生产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技术。比如中国很早就是掌握了失腊法铸造,但是更多的运用于工艺品中,没有运用在生产中,尤其是工具的生产中,更不要说大规模推广了,虽然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但是经济意义有限。这种技术就很难被视为技术基础。视为技术基础的比较准确的例子是:原始社会的火,农耕,夏商周的青铜合金冶炼技术,春秋战国到汉朝逐渐成熟的炼铁术,大英帝国的蒸汽机,后来的交流电和内燃机,以及以前的造纸术印刷术,现在的信息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开创了一个个时代,也奠定了一个个时代的基础。
第二层意思就是经济就是一个循环,就是生产----分配-----消费-----生产的循环。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主体可以脱离这个范围。只不过循环的范围越来越大,从部落到地区到国家到国与国之间到一个大陆到几个大陆之间到整个地球;而且循环的速度越来越快,从几百年到几十年,到几年,到一百年前可以八十天环绕地球,到现在大洲之间的大规模物资交换不过一个月而已;还越来越复杂,从只是粮食和手工艺品,到现在从工业巨物到虚拟物品无可不循环。
所以经济学就有了两个目的,一个是如何维持,维护,调整经济循环的方式;另一个是如何为新的产业,科技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这两个目的如果是一个小国的话,只要侧重一个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一个大国的话,比如中国,印度,就要两者并举了。这方面中国是两者都要举的,举得好不好另讲,但是举得心和行动都有的;印度吗就基本停留在嘴上和办公室里。
经济学的两个目的?中国和印度?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当一个国家手里掌握了一定的科技,还有可以以某种方式完成经济的生产---分配----消费----生产的循环后,这个国家就开始了经济发展的过程。当这个国家的经济开始循环后,就会产生两个共生的结果。不管我们喜欢还是讨厌,这两个结果都是不可避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经济循环的必然结果。
一是,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是才学八斗,或是权势滔天,或是就是走了狗屎运,反正他们手里积累了一定量的社会资源,可以是权力,可以是财富,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兼而有之,他们脱离了社会劳动,甚至是脱离的社会的管理工作,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们实现的某种程度的自由。这种人在原始社会里是祭司,在封建社会里是隐士是僧侣是贵族,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一部分资本家,大部分投资者,绝大多数的食利阶层,都是高档人士,是社会的幸运儿。
二是,另一部分人随着社会产生效率的提高,被迫失去了劳动的机会,被社会分配系统甩了出来。这种人在奴隶社会是皑皑白骨,奴隶还是参与了社会配备的,虽然所得很少;在封建社会里是流民,长工也算是参与了社会的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失业者,尤其是领完救济金的失业者。这些人被视为loser,失败者,社会的包袱。
社会就是这么无情,更加无情的是越是成功的社会这个过程越快,幸运儿和失败者积累的数量越多。道理是什么很难说清楚,也许是天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而不成功社会表明上看平平静静和和谐谐,但是低下的生产力,落后的社会制度,短的可怜的平均寿命,凝固的社会阶层,浑浑噩噩的生活方式,对于绝大多数生活于斯的人来说更是一种无情。并且绝大多数这样的文明都没有活过欧洲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基本上都是亡国灭种的命运。
当失败者和幸运儿的数量累计到了一定程度,国家就进入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国家中的大部分人没有办法获得总以养家糊口的资源,粮食,土地,住所,衣服,尊严,而幸运儿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社会变得越来越泾渭分明,累计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危机。一种是国家或文明的内部爆发出失败者和幸运儿的战争,从而进行一种逆向的财富分配,这是以失败者和幸运儿的大量死亡,社会的发展停滞甚至是倒退为代价的。另一种就是国家不再具有抵抗外来势力的能力,轻则灭国,重则亡族。这种趋势使得发展一个文明或是国家实在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绝大多数国家或文明都死于这种发展的两个结果之间不可调和得矛盾。有史以来,地球上曾经存在的国家千千万万,最后活下来的满打满算不过200多个,而这其中运气好的,打酱油的保守估计也要100多个。看看奥运会的奖牌榜就明白了,很多国家20多届奥运会连一块奖牌也没有捞到过。
有人肯定会说为什么幸运儿不能分配一些社会资源给失败者内,难道他们不知道分配的过度集中,会逼得失败者造反连日子也没得过,或是使国家缺失了最起码的凝聚力在对外抵抗中失去了最起码的能力,而这些会导致自己的财富飞回湮灭?说幸运儿们不知道肯定是冤枉他们了,在人类的短暂历史中,这种悲喜剧不知道上演了多少回了,没吃过猪肉总是看过猪跑的,但是可笑和可悲的是这种悲喜剧总是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不断的上演。不管有多少仁人志士嘶声力竭的呐喊,还是多少现成的例子摆在眼前,还是个别幸运儿身体力行的亲力亲为,但是幸运儿手里的社会资源直接分配给失败者的数量总是远远少于流入幸运儿手里的数量,资源总是集中了再集中,直到整个社会崩溃为止。
而所有努力是社会分配相对平均的努力总是不断地被经济活动的趋势所俘获,不管他是以什么名义。从古至今,倒在经济活动趋势下的人类的各种各样的努力数不胜数:有伟大的基督,如果耶稣却有其人的话,看到现在的教会,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有中国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成功的做新的帝王,不成功化身白骨;有苏联的社会主义,最后化身为权贵资本主义;还有资产阶级革命的三权分立,这是从头到尾就是一个资产阶级内部的分配制度,现在被居心叵测的人,脑残的人和各种各样的托捧成了普世价值来麻醉世人;当然还有tg的社会主义,现在大概可以形容成一个以官办经济为主的国家资本主义;至于古兰经啥的,本来就是为了征服世界而生的。这些努力从正义里获取力量,得到力量而得到权力,最后被权力异化。故事是不同的故事,但是都是一种类型片。 从人类的短暂历史看,似乎这种通过调整分配方式的方法很难解决经济循环的两个结果的激烈的冲突,也许人类所掌握的技术很难支持这种管理方式,为了有效率的实现这种管理方式总是对经济循环的需求妥协的太多,最后泯然众人矣。
这种危险的不可逆的经济循环在人类的短暂历史中只有一种有效的不完整的解决方案。那就是那些幸运儿通过研究来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新的技术,甚至新的产业或者新的处女地,大部分所谓的处女地只是所谓的处女地,不能不说人是世界上适应力最强的生物,哪怕是很低的生产力也足以维持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生存了。当新的东西发现以后,新的东西会有可能逐渐变成新的产业,会产生新的需求,新的应用,需要新的劳动力,这是所谓失败者会有机会重新进入社会的有效分配体系内,从而从失败者变成经济循环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于是激烈的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被暂时的推迟了,而且凡是能幸运大规模的实施新的东西的国家往往会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胜利者和领先者,从旁人的眼里,这个国家会给人以脱胎换骨的感觉,人类的历史车轮也被向前推动了。但是这种变换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任何问题,只要没有新的可实施的东西了,经济循环的两个结果以及这两个结果的不可调和得斗争就像不死的幽灵就会很快的飘荡在所谓成功的国度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不过人类的生命是短暂的,不死的幽灵不是一个好题目,先不要管它。先踅摸踅摸啥稀罕物。生存下的国家是稀罕物,能发现并真正的大规模实施新的东西更是稀罕物,值得好好踅摸踅摸。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但是捆在科技革命身上的绳子太多了,其中一些十分邪恶,比如现行的不合理的经济金融秩序,强大的军事霸权,以及不公平的国际治理结构。
美欧发达国家养出了大量的既得利益集团,有石油卖为什么可开发电动车?有南方经济的供吸血为什么要开发新技术?有金融的魔术可以耍为什么要累死累活搞制造业提升?
而南方经济体特别是中小国家,想变革有心无力,没那物质基础,没那科技体系,没那工业体系,没那市场规模,更没有合适的国际技术、贸易、金融等一系列推动体制。倒是反向作用的阻碍体系多得很
所以,天下变革的担负者其实很少,中国难以推脱。中国不干,那南方穷人就也没盼了。
未来,这个世界可开发的新领域还多得是。东亚经济整合的市场空间,欧亚经济整合的巨大拉动力,非洲开发,南美开发,,,世界市场的巨大前景,恐怕整整两三代人都吃不完
好文。
请教今天的经济形势下,普通白领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收支呢。
不可避免?
现代中国融入了一个更大的体系,所以有创造比古代更大的辉煌的可能--绝对量上,相对程度还不一定?
从“世界是物质的”这个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哲学观来看,毛主席的打破治乱循环靠民主只是尽人事,最后还是受限于科技发展扩展物质循环圈的程度?或者说只是给科技发展创造更好地条件?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地理大发现是依赖科技的最大扩展,下一步只能是深海开发或太空殖民?
而扩张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空间的扩张,但是受限于生产力的水平,像蒙古这样的扩张,分裂是不可避免的。
二是生产力的扩张,但是受限于资源投入的力量,若是社会制度无法保证资源对生产力开发的投入,这种扩张也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比如中国(始终没有形成工业文明的大规模投入,虽然工业文明的萌芽到处都是),西班牙(抢来的黄金都消费掉了),英国(由于殖民地的日子太好过了,对工业失去兴趣,主要力量都用在维持殖民地了),苏联(没有进入信息时代),美国(信息革命和原有的工业社会脱节,也就是美国的信息技术和工业社会走向的对立面,没有在原有的工业和信息产业的衔接下功夫,衔接点没有建立在科技上,而是建立在华尔街了。当生产力的突破不了的时候,为了维持霸权又不肯在世界真正扩张工业文明。)
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开发的长期大规模的投入已经不是不可行的了,就看那个国家谁先做到了,做到了,谁的文明就可以成为世界的主导。
另外就是要投资国家。
世事千变万化,想做到从容不迫,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只有不断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