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海战术 -- 萨苏

共:💬67 🌺7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道理,一针见血,说出了问题的实质
家园 岂止外军学不来,PLA如今能来?这是靠27-51的20多年的火线训练
家园 说得是,一战法军一个班用2挺机枪就挡住了15万德军2天之久

至于排出阅兵分列式阵行进行营级冲锋的英军,在索姆河头天就被德军的战壕加机枪消灭了6万.吓的再也不敢用了..........

家园 不过,当初苏格兰高地步兵团不也吹着风笛前进
家园 大纵深,宽正面,高度火力密集的时代,冲锋号你听得见?

何况都机械化了.步兵人海冲锋已经无效了.

其实想当初,二战的时候,司徒卡俯冲轰炸机一叫起来,就是德军冲锋的时候了.................

家园 萨太傅好文!献花!
家园 老萨说的是美军40毫米M1自行高射炮吧?

这是老美对瑞典Bofors40mm高射炮的仿制,40年定型。这种炮威力巨大,56倍长径比,弹头重1公斤,射速每分钟120发,初速850米/秒,水平射程10公里,一门炮5分钟之内就可以对一面山坡进行彻底的炮火覆盖。志愿军的确吃了这种炮很大的亏。

家园 基本同意老萨的论点, 但也有一个小小意见

关于志愿军用100人冲锋的例子, 有一点不妥.

萨讲这是饱和攻击(这是新的名词, 过去没什么饱和一说的),也可以这样理解(与时俱进吗), 但绝不是放鸭子让战士自由发挥的乱冲. 学过战术训练(不是队列训练)的都知道, 要有进攻队形的. 这不是花样, 而是为了交叉火力掩护. 对于如何组织进攻, 各突击小组是要有分工的, 绝不可能是一窝乱蜂似的跑, 否则敌人是乱了,自己人也会乱的(彼此干扰了火力掩护和突击路线), 后方也要为各组指定火力支援的火器.

小组多路是PLA典型的进攻套路, 尤其是在过去近战夜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是要最大限度的打乱敌人指挥, 分割其防御, 从而消灭之.

真正作战时, 不可能想电影上一样那么多人挺着胸往前冲的.谁想当靶子呀? 只可能是一组组的分队, 交叉利用地形掩护, 在火力支援下, 不断向目标跃进. 能叫PLA进攻为"人海"的, 只能说是被PLA吓破了胆.

家园 可以从两部好莱坞大片看英国人的“人海战术”

兄台说的甚是。

我说的两部大片一个是梅尔吉布森的《爱国者》,那里面有不少英国正规军和美国民兵对阵的经典场面,看完就知道什么叫训练有素什么是乌合之众了。其实,在自动武器发明之前,军队,特别是步兵的队形和纪律对于战斗的胜负至关重要,原因无它,必须保证单位时间内的火力投射密度,自行其是的乱走乱开枪只能扰乱自己。在影片里,英国士兵可以做到前仆后继,这就保证了火力的连贯,尽管以密集的队形暴露在敌火下看似危险,但只要保持压倒性的火力优势,分摊到每个士兵身上的风险其实减小了。这也是一个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当然前提是当时的步枪性能有限。有什么武器就有什么战术,拿破仑时代排着队敲着鼓前进的大兵以现在角度看似乎是演戏的闹剧,但你要是让一连人就地卧倒,他们怎么从枪口往枪膛装子弹呢?英国长期保持精兵传统,通过训练有素的少量军队连连打败了象义和团这样落后于时代的土著军队,这也是大英帝国能够日不落的重要原因。其实用不着等到一战,英国的这种刻板作风在布尔战争中面对德国的毛瑟枪已经大吃苦头了。问题在于英布战争中的力量对比太悬殊,英国只要不断增加投入就可以最终压服抵抗力量,恐怕对英国人军事思想上的震动不大。所以最终帝国军队的骄傲作派化成索姆河畔德国马克沁机枪下的汩汩血河。在好莱坞大片《秋日传奇》里英国军队向德国堑壕和机枪发起亡命冲击的镜头还是很有代表性的。

英国人曾经在恩图曼战役里用后膛步枪和连发机枪消灭了几万穆斯林托钵僧,索姆河的情景宛如当日,也算是一个报应吧。

不过话说回来了,一支没有实战经验的部队在面对经验丰富的对手时,除了装备优势外,纪律和训练几乎是可以挽救自己的唯一条件了。这也是前面所说的一个先进制度训练出来的低级军官可以挫败一个计谋老到的统帅的原因。

家园 我的理解和萨太傅略有不同

现在回想起小时候看的战争电影,有很多这样的镜头:一位英雄人物(很可能是指导员)一挥驳壳枪,枪把上红绸飞舞,叫道:同志们冲啊!然后冲锋号嘹亮,镜头拉远,大批解放军或者八路军越出战壕跟着红旗往前冲,接下来往往就是和敌人在战壕中肉搏的镜头了。排除艺术效果的因素,我想至少这说明人海战术在解放军的战术中有相当的地位。

人海战术本身就是一个步兵战术,用大量的士兵冲击敌既设阵地。在特定情况下这还是一个相当有用的战术。在完美的防御体系面前,单纯的步兵攻击基本没有机会。可是如果面对的不是经验丰富的敌人,不是充足的机枪火炮联合大纵深多层次的杀伤火力呢?

世界上最近的大规模人海战术的运用应该是两伊战争。伊朗曾多次成功运用。对比两伊和解放战争中的国共,情况有些类似。而且侃两伊不必搅到国共政治中,可以相对客观一些。伊拉克武器比较先进,机械化程度高;伊朗武器相对落后,主要依靠步兵。双方军队训练程度都低,伊朗更加弱一些。对于以没有经验的士兵为主,又缺乏机械化突破力量的伊朗来说,人海战术可以说是唯一有效战术了。还有一方面对实行人海战术有利的就是伊朗军队的宗教狂热精神。

一个新兵,在子弹炮弹横飞的战场上,我不太相信他还能够熟练灵活的做出各种单兵和小组战术动作。所以对于一支新兵为主的部队,在缺乏装甲突击力量的进攻中比较有效的战术可能也只有人海战术。另一方面,如果对方也是新兵为主的话,人海战术产生的震撼效果一样是巨大的。

另有一个反例。在两山作战的松毛岭大战里,如果中方没有足够的炮火支援,那么越方的人海战术还是很可能会成功的。中国是崇尚大炮兵主义的,这种情况下战前准备的弹药基数都不够用。而且越军也远没有达到10倍于我的力量。看对越战争,似乎有这样一个结论,就是单纯的步兵对步兵攻击作战里,人海战术还是比较有效果的。火炮的纵深杀伤才是人海战术的克星。

美军在分析两伊战争中伊朗的人海战术时总结过几条,似乎有些道理。这个观点认为在以弱对强的阵地攻击战中,人海战术比其他战术损失更少。不过应用中应该:不能过分运用,尽量借助黑夜和地形等条件,形成突破口后迅速调整巩固扩大战果,一定要有明确战斗目标。

家园 我认为老萨说的就是双联装自行40毫米高炮。

这种自行高炮本来是美军对机械化部队的野战防空需要在二战中开发使用的,在朝鲜战争中由于中朝军队的空中威胁不大,因此美军主要用来作为地面火力支援,由于这种火炮的射速高,一枚炮弹就相当于一枚手榴弹,因此对于志愿军的集团冲锋的杀伤力很大。它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有时候甚至比坦克还受军队的欢迎和重视。另外美军还有一种4联装50口径的高射机枪也经常用来对地射击。

在著名的长清之战中,就是应为40毫米炮弹的缺乏造成美军的撤退过程中损失惨重,空投补给的失误又造成炮弹断炊,只能抛弃车辆,因此美国人最后甚至在战后还说如果不是40毫米炮弹的缺乏,东线的撤退不会那么艰难和损失巨大。

家园 另外再说说现代的两伊战争中的人海战术。

这是一场世界公认的时空错位的使用现代化武器,打的却是古老战术的战争。

由于伊朗军队在霍梅尼上台后进行的大清洗后损失了大量的职业军官,造成军队质量的大幅下降。老萨(是萨达母啊)看准机会,借口阻止伊斯兰革命,发动了两伊战争。由于伊朗军队素质的降低,在战争初始阶段损失惨重,可是由于伊拉克后劲不足也无力扩大战果。当伊朗计划进行战略反攻的时候,由于缺乏人员就通过宗教组织在全国范围招募大量的青年参战,长老们告送这些纯真的青年们,如果他们在圣战中献身后,灵魂会进入天堂。因此,大量的青年踊跃参军。可是他们没有经过完善地训练就被投入战场。

因此在两伊战争中,伊朗军队中就有这样的战争场面,大批热血青年抱着必死的信念,身上佩戴着宗教组织发给的证章,手里端着枪就冲上了战场。后果可想而知了。

唉,可叹的青年么们啊!

家园 另外再补充两点。一是火力投射能力的不足决定了我军

在历史上历来都特别强调机动性的重要。换句话说就是以极强的机动性弥补火力投射能力的不足。这也就是很多人都奇怪的一个问题的答案,即在历次战争中,既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又掌握了全国的交通线的敌人为什么“坐车的跑不过迈腿的”?而且象国军第五军这样的,前进时往往猬集一团,滚动前进。老虎跑不快不过是少吃一口肉,兔子要不玩命狂奔小命可就没了。

再就是有感于前面有人提“古老战术”,言下颇为不屑。其实战术也好,战略也好,只有适宜与不适宜之辨,无新旧好坏之分。这是我军“有什么枪打什么仗”的思想精髓所在,也是古人言“因......制宜”之所欲言。一句话,为了生存,为了胜利!

家园 伊拉克的军队正相反

武器精良,军队职业化,可就是士气及其低下。

家园 有趣的是两伊战争伊朗还是有创见的

因为伊拉克的装甲部队远胜伊朗,伊朗方面组织了一支奇特的反战车部队,参加人员都是狂热的伊斯兰革命分子 -- 不过不是让他们光着膀子去炸坦克,而是采用了相当独特的一种战术 -- 摩托打坦克。

这支部队的核心基本都是当年德黑兰街上的小混混,说白了有点儿象89年北京的飞虎队,都是摩托玩得倍儿棒的飞车党。伊朗把摩托改装了,排气管外侧放上一枚反坦克导弹,和伊拉克装甲部队一交手,就把这队飞车党放出去。

结果,就是这些小子们一窝蜂的扑向伊军坦克,而且依靠娴熟的驾驶技术玩出花样繁多的机动动作,逼近敌军战车,接着发射导弹,战场上顿时道道白烟。伊拉克的坦克本来观察手段就不太好,现在顾此失彼,顿时陷入被动,每每被飞车党打得人仰马翻。

十几辆没有什么防护的摩托对付一辆坚盔厚甲的坦克,有点儿人海战术的味道,但是效果却不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