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从武器设计漫谈日本民族精神 -- 下山斯内普

共:💬107 🌺49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的专业知识比较片面

1、38大盖在明治38年投产后,在中国战场上发现杀伤力不够,关东军对38大盖无法穿透远处身穿棉衣目标大有意见。

2、日军手榴弹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介绍日军手榴弹的贴子,日军手榴弹主要问题是要磕一下再扔出去,这样的设计导致士兵在夜袭作战,以及作战环境危急时根本无法使用手榴弹,也无法设置诡雷。另外日军条例规定是将手榴弹往铁盔上磕一下然后扔出,但士兵却不信任手榴弹引信的质量,在大量回忆录里可以见到士兵嘲笑这种设计的桥段。

3、歪把子机枪既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为了与弹夹通用,却牺牲了火力持续性与可靠性,另外枪托为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导致挟行不便,为一点蝇头小利却丢了这么多,所以迅速被九六式轻机枪取代。

而这些恰恰说明日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眼光短浅令武器性能低劣。

家园 错的无话可说

1 棉衣?全威力步枪弹打不透棉衣?可能么?

所谓打不透棉大衣,说的是朝鲜战争当中的M1卡宾枪,这枪在低温下威力有一定的降低;

2 拉弹与磕弹在使用效果上没有什么重大差别,即便是偷袭作战也一样,这点声响无关紧要;

3 歪把子在设计上却是垃圾到极点,这一点没错。

家园 三八大盖被TG抗日时的主力八路军使用甚多,如果性能不行

TG这种军队绝对不会主力装备的。

甜瓜手榴弹磕弹才发火是有点繁琐,但在中国战场也不至于有多少影响。

歪把子据说经常卡壳,确实不好用。但也不至于很快被代替吧。

家园 TG抗日时有的用就不错了,

要什么自行车呀!!!

家园 回复

1、38大盖远距离打不穿棉衣,这是当年关东军对该武器的意见,我过去看过一份关东军对武器的改进意见报告,所以印象特别深刻,手头抱歉目前没有办法证明该点。

6.5mm有坂枪弹膛线所赋予的转速对于弹丸在诸如身体组织等密度较大的介质中的稳定程度的影响可以被忽略.事实上,弹丸尾部增加的重量(这里指代日本的6.5mm友坂弹,因为友坂弹的被甲为前厚后薄的形式)无疑会大大增加弹丸在大密度的介质中的偏移程度.这种弹药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或许略低于传统弹药,所以在射入目标后所发生的偏移、翻滚也更为严重.

2、拉弹与磕弹在战术使用效果上差别非常巨大,设计者根本没有考虑到让士兵往脑袋上磕一个爆炸物,需要多大勇气;同时日军在夜袭作战时放弃扔手榴弹就是因为这个你所认为“这点声响无关紧要”导致,你可以参考一下我志愿军夜袭时手榴弹发挥的巨大作用。

膛线所赋予的转速对于弹丸在诸如身体组织等密度较大的介质中的稳定程度的影响可以被忽略.事实上,6.5mm有坂枪弹弹丸尾部增加的重量无疑会大大增加弹丸在大密度的介质中的偏移程度.这种弹药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或许略低于传统弹药,所以在射入目标后所发生的偏移、翻滚也更为严重。通过观察发现,全金属被甲弹头(6.5mm有坂枪弹)在以较高的速度撞击目标时通常会破裂或变形.尖头弹能有效避免破裂.然而,当距离很近且冲击速度超过2,400fps时这种弹丸通常会从底部首先开始变形.而另一方面,圆头弹破裂所需的速度低于1到2千英尺,但其会先从头部开始变形.弹丸破裂及变形并产生高速金属碎片大都是由于击中坚硬的骨头所致.

先用点美国佬的资料应应急,关东军那份资料,我在继续查找。

家园 你这是拿着大刀和日本刀比较的观点直接套到枪上。

质量差不说,而且国造枪械的普及率也不能满足需要。也就是日本武器不好缴获,否则当时宁愿用三八大盖。

家园 日本手榴弹破片多,因为有预制的破片槽

比起土造的来,威力大,轻。当然受欢迎,

就是那个要找硬地方磕碰一下才能发火,实在讨厌。

至于靴子为什么硬,很简单呀,过去的鞋喜欢钉铁掌。

不过就动作上来说,还是磕头盔比较顺手。

回复
家园 算了吧!

6.5毫米村田弹枪口动能超过3000J,M1943才2900J,更不用说2000J以下了小口径北约弹与华约弹了。这些弹都是在寒带地区使用,都没有穿透性问题,就村田弹有?开啥玩笑啊!事实上,6.5毫米村田弹那个时代,步枪弹还是讲究以强大的冲击力击倒对手,这种指导思想下不可能出现所谓“穿透性不强”的问题。

至于手雷,你说“往脑袋上磕一个爆炸物,需要多大勇气”,那我完全可以说“往手上拿一个爆炸物,需要多大勇气”。。。牵扯到无法量化的东西,那就只有扯皮了。

至于夜袭的手榴弹问题,确实,太平洋战场上,鬼子冲锋不丢手雷,但这不是手雷不行而是手雷已经用光了打的是自杀冲锋!大陆战场上鬼子不丢手雷么?

家园 有个疑问,子弹的稳定过程到底是在哪里发生的

出膛前还是出膛后?若是前者,那么近距离的时候已经基本稳定了,而相比中远距离,转速肯定是近距离的时候快,速度则是近距离的时候高,那么穿透稳定性怎会还不如中距离?

若是后者的话,是近距离还是中远距离发生的?照你的意思看是近距离,那么是何种物理因素使其出膛后逐步稳定的呢?空气阻尼?空气阻尼怎么会增强而不是减弱陀螺稳定性呢?

家园 你说的这些我不否认

你说的这些是事实,和那些工业强国比,日军步兵武器的设计是有很多问题和缺点的,但这些问题和缺点并不像楼主说得那么不堪。

1、三八大盖杀伤力不够的缺陷是事实,但并非到了打不死人的地步,什么被三八大盖击中死不掉养养伤继续上战场是夸大的说法。

2、日军手榴弹的这种引信结构如你所说,是有缺点,但是,这是设计时规范的引火方法,并非如楼主所说,因为不可靠,为了排除故障必须磕一下才投掷。

3、歪把子机枪的这种供弹设计的确不敢恭维,但是,绝非一边打一边涂油那么不堪。

家园 杨南镇写的那些文章流毒甚重啊

杨写的那些文章主观色彩太强,对枪械内部结构的分析很苍白,不能太当回事

家园 说明那时候日货质量就不错啊!

不过军靴好像都蛮硬的。

家园 三八大盖远距离穿不透棉衣纯属巧合和传说

战场上,三八大盖打死那么多人,是怎么打死的?日本老兵远距离射杀目标,是怎么实现的?

如果距离足够远,高射机枪弹头都穿不透棉衣。所谓什么什么之末,不能穿什么什么也。

关键是:交战距离。在常规交战距离,三八大盖弹头的动能比现有的某些小口径还强得多。毕竟不是减装弹,发射药能量在那里。

杀伤,不一定非要靠翻滚。杀伤因素很多,对三八大盖这类全装弹,光靠弹头的速度,就可以达到很强的杀伤。比如:步枪弹穿过人体时候,即使没有翻滚,即使没有偏移,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就足够致命。

当然,对于三八大盖,只是在特定距离才是贯通,通常会产生偏移,大部分情况是小孔进,带着大量组织和血液大孔出来。非常致命。

作为战绩很高的步枪,那种三八大盖杀伤力差的言论,是站不住脚的。

家园 请注意,我前面提到是关东军对38大盖“远距离”穿棉衣目,

请注意,我前面提到是关东军对38大盖“远距离”穿棉衣目标穿透能力不够,并非你认为的“到了打不死人的地步”,有坂弹杀伤力不够已经被各种实验证实,你有空可以狗一下

家园 建议阁下有空看看各种技术资料和老兵回忆录

这样辩下去会进入误区,建议阁下有空看看各种技术资料和老兵回忆录,日军在战时匆忙用99枪替换38枪是做过大量调查分析的。

关于日军手榴弹,就我目前见到的各种回忆录来看,无论中国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士兵普遍将手榴弹做为抛弹筒弹药使用,较少类似志愿军那种大规模手榴弹袭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